组团穿越到晚明-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多房子,你看着安排就行。后宅的事你负责,不用问我。”王兴道。
“行,那我就看着安排了。”绍仪道。
见王兴点了点头,她接着说:“我想让秋韵姐姐帮着我管家,你看怎样?”
王兴心里一动,心说,这小妮子不简单。
按通常做法,李瑞既是大管家,他媳妇惠娘自然是管事婆子。
但因为有李青这个姨娘在,诸事托付给惠娘,绍仪是怕他们一家勾结起来,把她这个当家娘子架空。在惠娘上面再压上一个秋韵,后患就解决了,毕竟秋韵是申府过来的人。
王兴沉吟着道:“仪儿,李瑞一家的忠心不用怀疑。”
“我哪是怀疑他一家的忠心?李氏打小跟你一块长大,你就是她的天,这我还不知道?还不是怕时间一长,有小人作祟?”绍仪道。
王兴一想,也是,李瑞没问题,万一惠娘生了别的心思,那后宅可就不宁了。申时行在世时,秋韵一直帮着管家,心思细腻,管家是没有问题的。
“行吧。仪儿,我可不想后院起火,和睦最为重要。”
“放心吧,兴哥,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防患未然,也都是为了后宅和睦。后宅必须有规矩,现在就李氏一个,要是以后再添几房,规矩乱了,有人就敢爬到主子头上去,那才让你头疼呢。”申绍仪道。
王兴说道:“行行行,我不管了,反正我只要一条,不能乱,要是后宅乱了,我可拿你是问。”
“行,我的大老爷。”申绍仪白了王兴一眼。
“我去睡一会儿,醒来后就去读书。”王兴说着,起身往卧房走去。
绍仪一使眼色,屏儿跟着进来铺床。
这几天一直在赶路,回家后还没歇歇,不是参观院子就是接见潘寿,也确实累了。王兴被李青惯出一个毛病,越是累了,越是睡不着,必须有人给按摩着才能安然入睡。
屏儿知道他的毛病,把门关好,上床给他捏脚、按头,不一会儿,王兴就进入了梦乡。
屏儿望着王兴俊美的脸庞,真想凑上前亲一口。
她作为通房丫头,小姐、姑爷进行房事时,都是她在伺候,香艳的画面每每让她心如鹿撞。小姐每月那几天不方便时,想让她以身代之。
小姐的意思她明白,怕姑爷移情,是让自己帮着固宠,自己也爱极了姑爷,可姑爷总是说自己太小,等几年再说。就连小姐这一年多来守孝,不能进行房事,姑爷都是歇在青姨娘房里,根本不动自己。
她用手托了托自己的胸,心说:“不小啊,姑爷怎么看不见呢?”
屏儿撅着嘴轻手轻脚出了卧房,关好门。见小姐正跟秋韵姐姐说话呢。
绍仪问道:“睡着了?”
屏儿点点头道:“睡着了。”
绍仪回过头来看着秋韵,说道:“秋韵,我跟老爷说好了,你帮着我管家。”
秋韵已经二十三岁,长得肤如凝脂,面如桃花,加上年龄稍长,比之后宅以申绍仪为首的小萝莉,更是多了几分端方稳重。
秋韵微微一笑,道:“谢谢老爷、太太信任,秋韵一定尽力。”
她没有跟屏儿她们一样,称呼王兴、申绍仪为“姑爷”、“小姐”,而是称呼“老爷”、“太太”,显然是把自己当成了王家一员,而不是申家人。
绍仪点点头,心里对秋韵改换称呼是赞成的,毕竟她不是通房丫环,如此称呼,更能让王兴产生认同感。
而且,她也理解秋韵为什么不接受父母的安排,执意要跟来伺候自己,分明也是看上兴哥了嘛。她一直伺候爷爷,平时很少接触外边的男子,兴哥经常出入申府,才学高,长得又非常英俊,一见之下芳心暗许,也不奇怪,谁叫自己的丈夫如此优秀呢。
没有哪个妻子愿意让别的女人来分丈夫的爱,但世情如此,与其便宜外边不知根底的女人,还不如让自己的丫环把丈夫的心占住呢。
这不是贤惠,这是后宅心术。
申绍仪出嫁前,嫡母沈氏很是给自己上了一课,教自己应该如何当好妻子,除了尊敬丈夫,孝顺舅姑外,还要玩点小心术。
丈夫少年风流,不使点固宠的小心术,招蜂引蝶的,后宅还不得变成后宫?
绍仪又吩咐道:“老爷要攻读诗书,没有大事,不要让人随便打扰。吩咐下去,除了我、李氏、你和屏儿,其他人等不能随便进后院。”
“是,太太。”秋韵道。
“哼,老是嫌屏儿小,屏儿小,这回给你安排个大的,看你还专宠青儿不?”绍仪心道。
王兴无心理会后宅这些小把戏,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后宅这么多女人呢?
其实他也确实没有精力去管这些,因为,他要专心于八股章,离明年会试还有不到半年时间,不努力哪行?
第六章 权阉初现
第二天,王兴正在书房读书,秋韵进来,跟他禀道:“老爷,前院来了一位客人,姓郑。”
王兴一听,知道是郑重到了,连忙吩咐:“快,给我更衣。”
秋韵打来水,伺候他净手、净面,换上衣衫,周身收拾利索了,王兴快步向前院走去。
来到前院客厅,就见郑重坐在客位,李瑞和洪林站在一旁陪着叙话。
“郑兄,是哪阵香风把你吹来了?”王兴进了门,冲郑重一拱手问道。
“哈哈哈,王公子,是你乔迁之喜的香风把我吹来的。”郑重连忙站起,跟王兴见礼。
“一别三载,公子风采犹胜往昔啊!”两人互相打量一番,郑重率先说道。
“郑兄,自梁山一别,你三年升了两次官,前途无量啊。”王兴说道。
“公子,我算什么前途无量?你先得院首,后中解元,明年会试必然独占鏊头,以后见了你,弄不好得喊你王大人了。”郑重道。
“我说,咱俩这样互相吹捧,有意思吗?”王兴道。
“哈哈哈”郑重和王兴相视一眼,同时大笑起来。
两人在梁山漕船被抢事件中结成友谊,共同经历过生死,互相信任度都很高,自是用不着虚伪客气。
王兴请郑重坐下,李瑞给两人上了茶,退到一边。
“王公子,祝贺乔迁之喜啊。”郑重说道。
“郑兄,口惠而实不至,不够意思啊!”王兴开玩笑道。
郑重闻言苦笑:“王公子,读书人不是都清高得很吗?这也收礼啊?”
“别人的贺礼自是不收,你的嘛,不收白不收。”
“好好好,早知道你不会放过我,看看,这份礼如何?”郑重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礼单,王兴接过来一看,吓了一跳,见上面写着:“龙井秋茶十斤;景泰蓝花瓶一对;黄花梨木攒斗围子六柱架子床一张;紫檀木笔筒一只;湖笔十支,徽墨十碇、宣纸一领、洮砚一方”。
“郑兄,这太贵重了,小弟可不敢收。”王兴不由得咋舌,我靠,龙井茶倒还罢了,其它礼物要是放到后世,那可大发了!怎么也值个几千万,上亿都有可能。就是放在现在,没有一千两银子也拿不下来。
“王公子,瞧你,这点东西就把你吓着了?实话告诉你,”郑重左右看了看,低声对王兴道:“我可没银子买这些东西。这是内库甲字库太监李进忠给我的。”
“李进忠?”王兴问道,心说:“怎么感觉这个名字这么熟呢?”
“对,一个老太监。”郑重说道。
“李进忠?老太监?”王兴在脑子里搜寻这个人的信息,猛然一惊,李进忠不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魏忠贤吗?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得势以后改名魏忠贤。
“王公子,你认识他?”郑重见王兴脸色有异,不由得有些好奇。
“我怎么会认识他?郑兄,这李进忠怎么这么巴结你?”王兴问道。
“唉,陈公公仙逝的事,你知道了是吧?”郑重叹息一声,问道。
“知道了。他对我有庇护之恩,但始终缘悭一面。本想乡试以后进京备考时当面致谢,没想到他已经仙逝了。”王兴也为陈矩的猝然离世感到遗憾。
陈矩于半年前无疾而终。
这个人是明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不被士大夫诟病的太监。
陈矩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在宦官云集的明朝也是少有,但他只守着“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八个字,廉洁安静,不扰官不害民,从不滥用权力,而是力图纠正时弊缺失,既维护皇帝威权,对百官又多有照拂,被人称之为“佛“。
他死后,大学士朱赓、李廷机、叶向高亲自在棺前祭奠,祭中有“三辰无光,长夜不旦“等句,充分表达了他们对陈矩的敬慕之情。
二人叹息一回,郑重接着说道:“陈公公仙逝以前,向皇帝推荐了王安王公公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推荐我升任千户帖刑官。这李进忠已经四十七岁了,也许他觉得年龄大了,再不往上爬就没机会了,他见王公公很得万岁爷赏识,所以,就把目光盯上了王公公,拼命巴结,这不连带着我也跟着沾了光。”
“现在怎么样?”
“得王公公推荐,李进忠已经去李选侍宫里当了典膳。”郑重答道。
李选侍?太子朱常洛的宠妃?
“长太孙是不是在李选侍宫里扶养?”
“是啊。”
王兴想,历史上李进忠就是在这里起步的,这位看来是不可阻挡了,不过,得提醒一下郑重,不可跟他走得过近。
“郑兄,从你说的这些情况来看,这李进忠拉关系不惜血本,应该不是什么善茬,你以后不可得罪他,但也不要跟他太过亲密,不即不离最好。”王兴道。
“行,既然公子这么说,那我心里提防他一点也就是了。”郑重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不以为然,“他一个老太监能有什么作为?宫里的竞争可是非常激烈的,难道就凭他会拉关系这一条,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胜出?”
王兴尽了提醒义务,也就放下了心事,把礼单交给李瑞,说道:“既然却之不恭,那就受之有愧吧。让玉娘做几道鲁菜,今日中午,我跟郑兄好好喝几杯。”
李瑞答应一声去了。
转过头对郑重说道:“郑兄有所不知,我刚才说的玉娘,是我府里的管事,她做菜可是一把好手,现在轻易不下厨了。”
“是吗?那好,今天我不当值,就尝尝你府里的鲁菜做得如何?”郑重说道。
柳玉娘做了六道菜,都是鲁菜精品,郑重一尝之下赞不绝口,和王兴两人推杯换盏,喝得非常尽兴,结果两人都喝醉了。
勉强送走郑重,王兴已是东倒西歪。洪林搀扶着他,送到垂花门,秋韵和屏儿早早等在那里,从洪林手里接过王兴,两人搀扶着回到主卧,给他脱掉鞋和外面的袍服,放到床上。
申绍仪早就让玉娘烧好了醒酒汤,让屏儿扶着头,给王兴灌了几口,就听王兴喃喃地说道:“我的黄花梨木床呢?我要睡黄花梨木床!”
申绍仪一听乐了:“老爷,你不是见了好兄弟激动地喝多了?原来是因为黄花梨木床啊!”
第七章 无节操的饕餮之徒
第二天,吃过早饭以后,王兴到书房练字,顺便试试郑重送来的湖笔、徽墨、宣纸、洮砚究竟如何好用,毕竟这是房四宝最顶级的品牌,是人之最爱。
还别说,王兴临了一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感觉的确是名不虚传,比寻常的房四宝好用多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会试,王兴其实是不怎么担心的。
先是有申时行的悉心教导,经验传授,出题目时几乎把四书五经都翻烂了,再加上精心批改,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是得益于岳父和舅兄的指点。两人都是进士出身,在他们为申时行守孝的这一年多时间里,王兴经常请教,也受益匪浅。
得益于这些,让王兴的章水平大幅度提高,做起八股来游忍有余。
最重要的,还有薛义这个作弊利器在。
王兴自信,如果在会试时不犯忌讳,不污损试卷,考中进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名次问题罢了。再说,自己可是南直隶的解元,江浙不仅是天下财赋重地,而且风昌盛,冠绝天下,这个地方的解元说是天下水平最高的解元也不为过,还没听说,江浙解元会试有落第的。
只要能考中进士,有了做官资格就行,再利用岳父的关系,谋一地主官,哪怕是一个县官,徐图发展,凭自己的能力,也能闯出一番崭新的天地来。
把会试的事放一边,王兴坐到太师椅上闭目养神,昨天喝得太多了,精神有点不济。
一旁伺候的秋韵见状,轻声问道:“老爷,累了吗?”
“有点。写字很费精神的。”
“我给你揉揉?”
“嗯。”王兴闭着眼答了一声。
秋韵闻言,两只手对搓了几下,把手掌搓热,这才按上王兴的太阳穴。
王兴一边享受她的按摩,一边在脑海里问薛义:“老薛,程强他们到了何地?”
“主人,程强到了山西大同,刘建在山东,崔明在四川。”
“河南、陕西分部都建设完了?”
“是,刘建先在河南建好了分部才去的山东,程强是从陕西建好分部以后,经延绥进入山西的。”
“好。让他们稳扎稳打,不要贪图速度,要建一个准一个。这几个省份建好后,按湖北、南直隶、北直隶、其它各省份的顺序建设各分部。程强在山西,看能不能往建州渗透?历史上可是说山西的商人通敌,要是咱们也能建一条情报通道,及时了解建奴的动向,那可就太好了。”
“好,我把主人的命令传达下去。”薛义说道。
三年前,王兴决定干一番大事以后,就开始着手建设情报利用程家戏班流动性强的特点,分赴各省建设情报王兴给他们划定的重点区域是陕、晋、豫、鲁、川,将来大规模爆发农民起义的几个省份。
从薛义反馈的情况来看,程强他们的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
王兴又问:“洪家两兄弟的工作怎样了?”
“手榴弹和地雷已经研制成功了。其实主要是引信技术,其它像火药、生铁铸造,现在的技术完全能够解决了。”薛义答道。
“不错,不错。有这两样就不怕了。要是能造出步枪来就更好了。”
“当时看还不现实。这里面牵涉的高科技技术太多了,洪大洪二即使懂这些技术,现在制造业水平也解决不了。别的不说,就炼钢这一条就解决不了,等咱有了自己的地盘,能光明正大了,再想办法搞吧。”
“唉,没办法,只能慢慢来了。先站稳脚跟再说。”
王兴正惬意地享受秋韵的按摩,就听秋韵轻声说道:“老爷,屏儿来了。”
“哦?屏儿,有事吗?”王兴睁开眼,见屏儿已经俏生生地站在自己跟前。
屏儿见秋韵正温柔地给王兴按摩,心里没来由地泛起一阵酸气,心说:“秋韵姐姐,你干吗不听老爷太太吩咐,配了外院的小子?非要进来插上一脚?”
心里这样想,脸上就表现出来了,嘴巴一撅,说道:“姑爷,你不是在读书吗?”
“怎么,管起主子的事来了?我写字累了,歇一歇不行啊?”王兴说道。再一琢磨,哦,这小丫头是吃上醋了。回头一看秋韵的脸红了,遂又笑道:“屏儿,什么时候把称呼改一改啊?”
小丫头一脸的茫然:“为什么要改称呼?改什么称呼?”
“把姑爷改成老爷啊?”
屏儿一听,这才明白王兴的意思,瞬间红了脸,又羞又急道:“我才不改称呼呢,一辈子都叫姑爷。”
“这可是你说的?”
“我,我。”
屏儿嗫嚅着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