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穿越到晚明-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即夺官削籍,永不录用;李如柏夺官归家,闭门思过;原荐杨镐为帅者,如给事中亓诗教、姚宗文,御史韩浚,刑部尚书李志之流,着即致休。王卿等有功将士,俟还京后论功行赏。”
圣旨到这里,基本符合王兴的判断,只是将杨镐直接杀了,还要传首九边,这个结果却是王兴没有料到的。
按说,像杨镐这样的大员,一般是要押赴京师,然后大理寺、都察院审明案情,再行定罪,哪里想到皇上竟然直接下令就杀了,根本不给杨镐说话的机会。
看来,皇上一来是坚信自己和李忠,二来杨镐的行为也确实令人气愤,皇上真是恶了他,竟连一刻也等不了了。
可是,接下来的旨意,却让王兴又惊又怒又悲又愤!说不出来的一种滋味,感觉自己所有的努力和苦心都白白浪费了。
“着右佥都御史袁应泰为辽东经略使,即赴辽东主持大局,着辽东副经略使王兴即与建奴议和停战,以休养生息,恢复民生,和议达成之日,着即返程回京,所部军队一同回京。钦此!”
听完旨意,王兴愣了,以至于跪伏在地,忘记了领旨谢恩。
这是什么意思嘛!朝廷各位大人昏头了么?皇上老糊涂了么?我王兴在辽东拼死拼活,好不容易争得了这么好的一个局面,你们看不到其中的利害之处?
我立了这么大的一功,不提拔我当正使也就罢了,派袁应泰来也行,我还当我的副使,好歹给我一些军队啊,眼看着就要建立不世之功,竟然毁于一旦,而且还是毁于自己人之手!合着就我一人为大明的将来考虑,你们都不管是吧?!
真是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王大人,接旨啊。”曹化淳小声地提醒道。
“臣接旨谢恩!”王兴心里再憋屈,也得先接旨再说。
王兴双手接过圣旨,站起身来,曹化淳道:“王大人,皇上还有一道口谕,请屏退左右。”
王兴挥挥手,让众人离开,王兴重新跪下。
“圣上口谕:王兴啊,知道你心里委屈,必然也埋怨朕,觉得朕没有理解你的苦心。那你可冤枉朕了,之所以让你回来,是因为朕的身体自过完年以后,越来越糟,怕是不久于人世,朕让你回来,是想见你一面,还有些事需要当面嘱托于你,所以,只好让袁应泰前去接替于你。你跟建奴议和吧,最低三年期,其它的,你看着办。办完以后,火速回京。钦此!”
“臣领旨谢恩。”王兴说道。
站起身来,王兴也顾不得生气了,抓着曹化淳的手,悄声问道:“曹公公,皇上?……”
按说臣子打听皇上的病情是大忌,但此时王兴哪还顾得这个了?皇上待他如同子侄,他打听皇上病情,如同子侄关心长辈,即使皇上知道了,也没有问题,只能说他是个重感情的人。
曹化淳当然知道王兴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自是实言相告:“咱家临出京时,李公公派人把咱家叫去,让咱家告诉你,皇上眼睛快看不见了,全身水肿,让你尽快把手上的事处理一下,火速进京。”
王兴听了,觉得皇上的病跟后世的糖尿病差不多,听着症状,应该是肾功能衰竭,如果真是那样,时日是不多了。
“好吧,曹公公,我马上跟建奴谈判,争取尽快达成和议。你是去往沈阳还是直接回京?”
“咱家是专门来给你宣旨的,沈阳另有人去了,咱家这就回京。”曹化淳道。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
打发走曹化淳,王兴把李忠和洪承畴叫进来:“皇上旨意已下,咱们准备议和吧,都考虑考虑,看看提什么条款?”
“别呀,任之,咱们打下这个局面容易吗?跟建奴议和,这不是自废武功吗?你再写份折子,我再给老师和同年写封信,把此中厉害关系进一步阐明,相信皇上和老师一定会力排众议,支持咱们把这场消耗战打下去的。”洪承畴一听王兴的话,立马就急了。
“是啊,大人,咱们还是得争取一下,我也给我干爹写封信?”李忠也感到很可惜,连忙劝道。
“没用的,实话告诉你们,皇上让我火速进京,是因为他的身体……。”王兴说道。
这一说,洪承畴不说话了,只急得跺了一下脚。
按照洪承畴的想法,皇上就是重病在身,也应该以国事为重啊,这个重创建奴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啊,皇上怎么能一以已之私,就把王兴召开去呢?话说把他召开回去,哪个能指挥动这五千人马?
可是这话,只能心里说说,哪敢宣之于口啊?
王兴倒不是这样认为,他觉得皇上重情重义,弥留之际想见自己一面,也是老人的一个心愿,再说了,只要有他在,建奴想再像历史上那样攻进关内建立大清朝,想都不要想。——他有这样的自信,当然是基于他有这样的实力。
“行了,别说了,这事就这么定了。”王兴摆了摆手说道。
“尽快跟皇台吉达成协议,协议签订后,我要立即进京,你俩就跟着队伍一块回去吧。”
“大人,我跟你一块走,皇上给我的命令可是一刻也不能离开你,要保护你。”李忠道。
“你骑马行吗?太辛苦了。”
“无妨,你能受得了,我就能受得了,难道还比在泰安去肥城搬救兵难吗?”李忠道。
“好吧,就依你。这样,你带锦衣卫和曹文诏先行,去宽甸等我,让雪儿收拾好行装,然后让曹文诏回大同把家搬到京城。”王兴道。
“行,那我就带杜阳走吧,让蒋华跟你走。”
“好,就这么定了。”
……
次日,王兴跟皇台吉开始和谈,由于王兴归心似箭,也没再坑皇台吉,直接强硬地开出条件,这些条件都在皇台吉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皇台吉也没有磨蹭,直接就答应了。
和议条款如下:
一、战争赔款60万两;
二、五年之内双方以战前边界为限,不得擅自开衅。叶赫部及朝鲜亦在此列;
三、大金须厚待其境中汉民,不得擅自虐杀;
四、双方释放俘虏;
五、重新开放抚顺边市,仍由明军负责管理。
除了第五条是应皇台吉要求写上的,其它都是王兴的意思。
皇台吉和王兴在协议上签了字,和议成。不过,真正生效,还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等大金把战争赔款送来,二是双方最高领导人用印以后。
不过,两人都清楚,只要两人签了字,仗是打不起来了。
又过了一天,王兴把军务全部交给洪承畴,当然没忘了把地雷全部装进魔盒,包括已经埋在地下的,也让田有良都取了出来。忙完这些,才带着家丁和蒋华等锦衣卫驰马回宽甸,在宽甸接上李忠和雪儿,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赶到了通州。
照例,王兴不能进京,得等皇帝旨意,尽管现在刚过午时。王兴住进官驿,写了求见折子,让蒋华派人送进京城,同时打发侯国盛、许显纯和潘金等众家丁带着雪儿先行回府报平安,他身边只留下洪林、黄浩、潘九,以及李忠和一众锦衣卫。
圣旨来得很快,王兴刚刚睡了一觉起来,曹化淳就来下旨了,命王兴明日巳时入宫见驾。
次日辰时中刻,王兴就赶到了东华门,守门军士通报进去,不多久便有一太监匆匆起来,领王兴进了启祥宫。
进了宫,王兴没有忙着见礼,却是急急看向皇帝,待看清皇上的样子,王兴一愣。
皇帝的身体状况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样好,却也并不像曹化淳说的那样差。
说没有他想像的那么好,是因为陛辞还不到一年,皇上的身体比之一年前,已经算是很差了,水肿是显而已见的,眼皮跟桃子似的,脸也好像胖了一些,不过仔细一看,却不是胖,其实也是水肿。
说没有想像中那么差,是因为皇帝的精神还是不错的,仍然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而并非他想像的已经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了。
王兴这才放下心来,大礼参拜。
“微臣王兴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恩,快扶王兴起来!”朱翊钧连忙吩咐一声。
李恩连忙过去,把王兴扶起来。
朱翊钧对待王兴与对待其他臣子之不同,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别的臣子,一律称为卿,而对王兴,从来都是直呼其名。
“王兴,近前来,让朕看看,是胖了还是瘦了?呵呵,朕的眼神越来越不济了。”朱翊钧笑呵呵地道。
王兴心里一暖,他感受到了皇帝对自己的那份亲近。
“嗯,没瘦,不过,黑了不少,看来在辽东没少受苦啊。”朱翊钧仔细看了看王兴道。
“皇上,臣还年轻,受点苦没啥,您年龄大了,可要保重龙体,多吃点粗粮,多活动活动腿脚,不要老是坐着,对身体不好。”王兴真挚地进言道。
“哈哈哈,王兴,你什么时候成郎中了?太医也是这样说的。唉,像你这样能跟朕说话的人,真是太少了。可惜,朕的时日不多了。”朱翊钧感叹了一声。
确实,朝中大臣,包括身边的太监妃子,哪个敢跟皇帝这样说话?只有王兴,敢这样说,他是以晚辈的身份,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对长辈的关心,同时,这里面也有浓浓的亲近之情,就像子侄,而不像臣子。
“皇上,不要这么说,臣……,臣真心期盼皇上长命百岁,有您在,臣心里有底,在外面无论怎样胡闹,只要想到有您在,臣就不怕。皇上,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别管建奴还是乱匪,看臣给您一一灭掉,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王兴眼里闪着泪花说道。
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雳(一)
听了王兴的话,朱翊钧深邃的目光看着王兴,好像要看透王兴的内心世界一样。
王兴见到皇帝这样的目光,不由地一愣:怎么了这是?有什么不对吗?皇上怎么用这样的目光看我?
“唉,李恩,都出去,你亲自守在外面,任何人不见,朕要和王兴单独谈谈。”不知为什么,朱翊钧叹了口气,把李恩和伺候的宫人全部撵了出去。
“是。”李恩躬身答道,一挥手,太监、宫女全部退出宫去。
“王兴,你说朕该不该相信你呢?”朱翊钧幽幽地问道,眼睛里的温度渐渐降下来,让人感觉冰冷冰冷的。
王兴听了朱翊钧的问话,再看到他眼神的变化,心里一下子慌了。
怎么了这是?刚才还是晴天万里,怎么这会儿就阴天了?难道对我有什么不满?我没干什么事呀?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这皇上应该都看到了呀?难道是有小人挑拨?看我立了大功,所以在他面前上我的眼药?
“皇上,您这是?。”王兴狐疑地问道。
“时至今日,你还要给朕装傻吗?!”朱翊钧厉声道。
王兴“扑通”一声跪到地上:“皇上,微臣不知做了什么事惹皇上不高兴了。”
王兴见朱翊钧发怒,连忙跪下。他心里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意思,因为自己入仕以来,一直都秉忠心,办实事,并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的。当然,除了自己身上隐藏的那个连父母妻子都不能说的秘密。
“不知道做了什么?呵呵,你给朕说说,吴山那个隐匿在山腹里的山洞是怎么回事?说!”朱翊钧怒道。
啊?吴山的事?原来是吴山的事!那么隐蔽的事,皇上是怎么知道的?这可是王兴在这世上唯一的秘密,难道是洪家二宝那里出了问题了?
王兴的冷汗都下来了,趴在地上不敢言语,不过脑子却是在急速转动。
至于是怎么泄密的,暂时先不要去想了,先考虑考虑怎么过这一关吧。冷静,冷静,不要慌,越慌越容易坏事,此时答言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被面前这个快死之人要了小命去。甭看宫里就他跟朱翊钧俩人,王兴敢肯定,暗中一定有高手在保护着皇帝,如果他有什么异动,怕是第一时间就会身首异处。
王兴在紧张地想着对策,朱翊钧也不说话,就这样保持着沉默,保持着对王兴的威压。
气氛非常紧张,王兴有一种空气快要被挤爆了的感觉。
王兴暗暗告诫自己冷静下来,暗自想到:虽然是瞒了这个秘密,可我没干对不起大明的事啊,更别说对不起皇上了。而且,皇上既然调查到了吴山的秘密,就肯定知道,自己除了弄些日化用品赚钱以外,也就是研究出了地雷这种违禁产品。前者肯定没有问题,只是赚钱,况且还有寿宁公主朱轩媁的股份呢。后者的话,自己这回是用地雷立了大功,也没有什么不对吧?唯一让皇上生气的,就是不该瞒着他罢了,或者说,这种杀伤性很大的武器,应该献出来而没有献出来。
我是没有献出来,但我也是用于正途了,也是用于振兴大明了,而没有任何野心,怎么皇上就因为这事生气?而且,那冰冷的眼神和语气,是不是想杀我?难道这就是听说的伴君如伴虎?
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太不好了。
奶奶个熊的,老子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出了领先这么时代几百年的武器,而且还有先知先觉的优势,要想造反,自己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老子没那么干,还不是因为皇帝您待我亲厚,皇孙对我敬重有加?咱是重感情的人,不好意思下手罢了。
哼,要是因为这事就惩罚我,我还不干了呢?不跟你玩了!有什么呀?反正我有魔盒这种空间装备,只要今天你不当场杀了我,我就有办法脱身。要是让我脱了身,爱特么谁谁!
不得不说,王兴瞬间能想到最坏的结果,而且还从最坏处打算,确实脑子够快的。
“皇上,这事您都知道了?看来臣的修炼还是不到家,在您面前跟透明的差不多。”王兴平静下来,故意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冷汗,做出很害怕的样子。
朱翊钧没想到王兴想了这么长时间,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你小子不该先请罪吗?怎么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王兴,你难道不知罪吗?”朱翊钧冷冷地问道。
“皇上,臣不觉得有罪。就像小孩藏了一件东西,被父母抓住了,这算什么罪?只能算顽皮吧?”王兴答道。
“嘿!你很会狡辨啊,竟然能找出这样的比喻!难道私造兵器不是罪吗?”朱翊钧不听王兴那一套。
“皇上,请听臣一言。”王兴道。
“说!”
“是。皇上,臣自束发受教,一直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会试之后,到入仕这短短三年以来,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忠君爱民的思想。在济南不惜得罪各方势力,惩治贪官奸商,这还可以说是恃了君恩,而在泰安,以区区五十人,面对数千匪众;在辽东,在杨镐打压之下,没有明哲保身,而是不惜以身犯险,率四千未曾上过战场的兵将救出一万五千大军,还在杨镐撤走宽甸军和朝鲜军的危急形势下,独对号称百战百胜、天下无敌的建奴全部主力,在面对这些危险时,臣未曾有过丝毫退却,也没有丝毫私心。”
“在得知皇上病重的旨意之后,臣毅然舍弃歼灭建奴的千载难逢的大好局势,马不停蹄赶回京城,从接到旨意到完成议和协议,再到回到京城,只用了五天时间。”
“皇上,臣说这些,并非是在摆什么功劳,而是在剖白臣的忠心,以及对皇上的犹如子侄般的感情,在臣心里,歼灭建奴的功劳的确是大,可以说能大到足以名留青史,但这么大的功劳,不及回到京城看到皇上龙体安康重要!”
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