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组团穿越到晚明 >

第147章

组团穿越到晚明-第147章

小说: 组团穿越到晚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汗,不可。南路军除了刘綎的一万,还有朝鲜军一万,另外,据可靠消息,辽东经略副使王兴率领五千京军前往宽甸督战,用五百兵是不是太少了?”皇台吉立即表示了反对。
    “老八,你也太小心了!朝鲜人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就是来助拳的,哪能真豁上命上?用五百我大金勇士阻滞一万明军就不少了,我们的目的是为主力争取时间,又不是用五百人跟一万明军对战,已经足够了。至于王兴,能不能参战还不一定呢。明狗文官都是怕死的,估计他不会参战,就是参战,五千京军,跟五千头猪有什么区别?!”
    

第九十五章 情报战(感谢书友ha1846)
    莽古尔泰最看不惯皇台吉自以为高明的样子,兄弟两人一直明争暗斗,他才不管皇台吉的话是不是正确呢,反正只要是皇台吉说的就反对。这次也不例外,顺着努尔哈赤的话,反驳了皇台吉。
    “哈哈哈!”众人一听莽古尔泰把明军比喻成猪,都哈哈大笑起来。
    “父汗,听细作报告,王兴自出京后,一直在用新法练兵,对他这五千兵在没有摸清实力之前,还是保持足够的警惕为好。”皇台吉并没有因为王兴是官而轻视。
    “老八,你过于小心了。王兴身为辽东副使,来到辽东以后,一直与杨镐不和,杨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不让他参与任何军务,他是没有办法才在辽阳练兵。杨镐将他放到宽甸,说是让他督战,其实是想往他头上扣屎盆子。这种情况下,王兴心里能不气吗?所以,他出战的可能性不大。”努尔哈赤也不赞成皇台吉的意见。
    “大汗,奴才听闻,明廷在朝堂议战时,王兴是唯一一个反对出战的人。他说我大金挑起争端的目的是转嫁经济负担,建议明廷放弃抚顺这个四战之地,专门经营开原、铁岭、沈阳、辽阳一线,屯兵于城堡之中,不与我军进行野战,压缩我大金的生存空间。这个人的见识不俗,基本把我们的意图摸透了。所幸,明廷的昏君没有听他的,要是听了他的,咱们大金就别想往外扩张了。大汗,对这样一个人,不可以常理度之,还请大汗认真考虑八贝勒爷的意见,给予王兴足够的重视。”
    范程躬身说道。
    “大明还是有聪明人的啊,可惜不被重视也是枉然。阿敏,你率镶蓝旗镇守左路,暂时在董鄂路放五百兵,密切注意南路军动向,另外,让在宽甸的细作抓紧了解情报,看看这个王兴参不参战,如果参战,就加派五百兵力。”努尔哈赤对阿敏说道。
    “是,大汗。”阿敏躬身领命。
    大明和后金的战争机器开动了,双方都在做着各种准备,只等二月二十一日的到来大战一触即发。
    王兴尽管熟知历史的进程,但却是被生生地摒弃在外,眼睁睁地看着历史的车轮,按照原来的轨迹滚滚向前。虽然十分无奈,王兴却是不愿意放弃努力,尽自己所能,尽量给历史的车轮施加一些外力影响,期望它能稍微改动一下,朝有利于大明的方向行进。
    十五日这天午时,宽甸城一个小酒馆里,发生了士兵打斗事件。打斗的双方是京军负责采买的士兵和宽甸总兵刘綎干儿子刘招孙部的士兵,双方开始是互相谩骂,然后就动了手,参与打架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京军的军法部来人,将双方全部带回军营才算了事。
    至于打斗原因,据目睹者说,刘綎不服从王兴指挥,拒不交权,而且刘招孙本属王兴麾下,因是刘綎的干儿子,也闹着不跟王兴干了,王兴没办法,只好把南路军的指挥权交给刘綎,而刘招孙所部也分离出去,交由刘綎指挥。
    两下由此结怨,刚才是京军当着刘招孙部下的面骂刘招孙忘恩负义,所以两下才打了起来。
    小酒馆旁边是一家山货店,店老板是后金的细作。他将此事的前因后果打听清楚,写了一封密信,用信鸽发了出去。
    努尔哈赤接到这份情报,并没有怀疑这是明军的假情报,因为这件事非常符合逻辑,再说了,他也确实没把王兴的五千军队真正放到心上,如果不是皇台吉和范程一再提醒他注意,恐怕他都不知道王兴的存在。
    现在有了这份情报,努尔哈赤彻底把王兴所部扔到了脑后。
    二月二十日,王兴让人把刘綎请到总兵衙门,对刘綎说道:“刘老将军,明日就要开战了,本官有两个要求,希望你能答应。”
    “副帅,您说。”刘綎非常客气地说道。
    “第一,本官将洪参军派到你身边,主要目的是互通情报。你在前面打,本官负责把各处的情况通报给你,以便于你决策。”王兴道。
    “行,这一条我答应。”刘綎痛快地答道。
    “第二,如果战事顺利,本官不会参与你的军事指挥,如果战事不顺,请你接受我的指挥,我的命令会通过洪参军向你下达。”王兴严肃地对刘綎说道。
    刘綎一愣,他没想到王兴会提出这么一条要求。
    战事顺利,不参与指挥,意思是不会抢你的功劳,如果不顺利,王兴会接这个烂摊子。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王兴根本不在乎什么功劳,也不在乎什么军权,更不在乎刘綎的不敬,也不会因为战败而推托责任,或者不去淌混水,只是在乎整个战役的成败,且别说王兴的军事指挥能力如何,就这份胸怀,这个敢于任事的劲头,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副帅,第二条我也答应。副帅的胸怀刘某非常敬佩,如果战后刘某侥幸不死,一定会来请罪,是打是罚任由副帅处置。”刘綎拱手说道。
    “好了,先不要说这些了。本官就预祝刘老将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王兴道。
    王兴之所以把洪林派到刘綎身边,就是想加强通讯联络,及时沟通信息,就好像在刘綎身边放了一部手机。如果刘綎能听自己指挥,那么一定能给金兵以重创,最起码也能保全整个南路军不受损失。
    可是,就是不知道刘綎到时能不能听从自己的指挥。
    如果把洪林比作一部手机的话,那黄浩就是另一部手机。黄浩这部手机,王兴也想着好好利用,他才不会浪费这么好的资源呢。
    王兴在京城的时候就给黄浩下达了任务,让他自己挑选人才,组成一个秘密组织,负责刺探、用间和反间等特殊任务,相当于后世俄罗斯的克格勃,是一个特务部门。王兴给这个组织取的名字叫“蜜蜂”。
    黄浩领了王兴的命令,化装成老百姓,秘密进入抚顺一带,主要任务就是关注西路军的动向。

第九十六章 扑朔迷离
    萨尔浒山位于抚顺以东,因有一个湖泊而得此名,而在其东面,是一条南北向的河流,叫浑河。浑河东面,有一座山叫铁背山,铁背山西面有一个山崖叫吉林崖,此崖位于抚顺与赫图阿拉之间,是从抚顺到赫图阿拉的必经之路。
    后金兵攻取抚顺后,将掳来的子女财帛、牲畜物资尽数运往赫图阿拉,为了方便歇马和防御,就在吉林崖南面修建了一座城,叫界凡城。
    正红旗旗主二贝勒代善与其子镶红旗旗主贝子岳讬,率五十一个牛录,共一万五千人驻守此地。
    二月二十一日,天降大雪,杨镐定的总攻时间无奈延期,改在二月二十五日。
    就是这一场大雪,让杨镐四路分进合击战术彻底泡了汤。
    原因无它,通讯太落后。比如,等杨镐的命令送到宽甸和开原,已经是二十六日,南路军和北路军这才慌张上路,而此时,中路军已经出发一天多了,这就造成了各军前进速度不一,无法形成响应。为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提供了时间差。
    ……
    却说杜松的中路军,于二十五日从沈阳出发,二十八日抵达抚顺,立功心切的杜松稍作休整,于当夜出发,急行一百多里,二十九日就到达了浑河西岸。
    努尔哈赤早就占据了浑河上游,令军士筑坝蓄水,所以浑河河流并不急,水位也不深。
    杜松不顾众将反对,亲率前锋渡河,堪堪渡过一万兵马,努尔哈赤令上游毁坝放水,使河水上涨,后续兵马再也无法渡过。
    杜松的三万五千人,被分成了两部分,主力在浑河西岸,而杜松带领的一万人在浑河东岸与吉林崖之间,此时,无论是西岸的明军往东强渡,还是东岸明军再返回西岸,都会受到金兵袭击,无奈,杜松只好带兵强攻吉林崖。
    努尔哈赤率领后金主力共四万七千人,全力攻打驻于萨尔浒的明军,萨尔浒大营由总兵王宣、赵梦璘等统率抵挡后金兵的奋力冲击,最后因后金军多,明军不能抵挡,结果萨尔浒明军大营被攻破,明军争相逃命,结果全部溃灭,王宣、赵梦麟战死。逃走的明军最后到达力阿哈时被后金军追上,亦被全部杀死。
    时吉林崖杜松军看见萨尔浒大营被攻破后,军心早已动摇。此时,后金军将攻打萨尔浒的兵力与同部署在吉林崖的兵力汇聚,吉林崖上的后金军亦蜂拥而下合攻杜松军。杜松亲率官兵奋战。但是后金军已经尽占河畔、莽林、山麓与谷地,以数倍于杜松的兵力将明军包围。战至夜晚,明军点燃火炬,从明击暗,反让后金军能够从暗击明,使明军死伤惨重,杜松被后金贝勒赖幕布射杀!
    杜松军全军覆没于三月初一晚间,而此时,北路军才堪堪赶到位于萨尔浒东北方向的尚林崖,马林听说杜松兵败,慌忙分营拒守。
    后金兵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仅用了一天时间,于三月初二日晚间,就全歼了马林所部,马林单骑逃回开原。
    ……
    却说南路军,刘綎于二十六日得到杨镐进军的命令,不敢怠慢,当日就踏上了征程,朝鲜军在姜弘立和金景瑞的率领下,紧随其后。
    辽东的三月,早已经是春天,地气上升,虽然下了雪,但太阳一出,雪就开始融化,所以道路泥泞,非常难走,加上又是丘陵地带,大军一天也就是行走三四十里路。
    刘綎知道自己在杨镐那里不得欢心,又因为拒不服从指挥,又得罪了王兴,如果此战不利,等待他的没有什么好果子。所以,尽管道路泥泞难行,却是紧打慢赶,督促大军勉力前进。
    一路上到是没遇到很大的阻碍,后金村寨已经全部搬空了,留下来的不是瘸子就是瞎子。
    三月初一,大军收复了位于董鄂路两侧的牛毛寨和马家寨,留五千朝鲜兵守卫;初二,与扼守董鄂路的五百金兵相遇,刘綎大军将这五百金兵包围,但只杀了五十名金兵,其余四百五十名金兵奋力冲开一个口子,逃逸而去。
    这一仗虽然是小胜,但刘綎还是非常兴奋的,他在自己的营帐里,与康应乾、乔一琦、刘招孙商量着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康将军,我们现在距离老奴的王城只有几十里路,看来我们明日加紧行军步伐,一定能在杨帅给的约定日期到达赫图阿拉。”刘綎看着挂在营帐里的地图,对康应乾说道。
    “刘将军,我军已连续行军作战七日,人困马乏,为了更好地积蓄体力,迎接大战,末将建议明日先占领阿布达里冈,然后大军休整一日,探明其它各路军的动向再作下一步打算。”康应乾指着地图上一个名叫阿布达里冈的高地说道。
    “可以。唉,消息不灵真是个麻烦。如果我军先到,而友军没有及时到达,我们就成了孤军,陷于敌军包围就危险了;如果友军先到,而我不能及时赶到,若战事不顺,杨帅势必会拿我是问。昨日听洪参军说,杜总兵已经渡过浑河,遭遇建奴阻截,不知战事如何了?也不知道李总兵和马总兵的部队到哪里了?”刘綎摇了摇头说道。
    话刚说完,就听亲兵报告:“刘将军,洪参军求见!”
    “请进!”一听洪林到了,刘綎连忙让人请进来。
    “刘将军,刚才副帅发来消息,杜总兵所部在萨尔浒被建奴主力包围,已经全军覆没,杜总兵中箭以身殉国。马总兵带队到达尚林崖,听闻杜总兵兵败,就地扎营防守,现已陷入建奴包围。刘将军,副帅命令全军立即退兵!”洪林进了营帐,没有行礼,连忙急声报告道。
    “啊?”
    听完洪林通报的消息,账中众将都大吃一惊,刘綎更是面如土色,一屁股跌坐在椅子里!
    “报!将军,营外有人求见,来人说是杜总兵的亲兵,手中持有杜总兵的令箭。”
    众人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就听帐前亲兵进来禀报了又一个惊人的消息。
    这是怎么回事?洪林不是说杜松已经全军覆没了吗?怎么又有杜松亲兵出现?
    刘綎等人感到费解,被这两条相互冲突的消息弄迷糊了。
    

第九十七章 真假亲兵
    “刘将军,来人定是建奴奸细,副帅的消息不会假。”洪林连忙说道。
    刘綎此际已经恢复了清明,心中暗道:“萨尔浒离此地近百里,王兴哪里得到的这么快的消息?肯定不是从沈阳传过来的,速度没有这么快。如果王兴早就派人盯着杜总兵所部的动向,消息传到宽甸然后再传来,就是骑快马也得两天的时间,他是怎么传过来的?不对,绝对没有这个可能。”
    刘綎想到这里,起身在帐里踱开了步:“要说不可能,那王兴的目的是什么?王兴可没有必要编造这种消息,对他可没有什么好处。先不想了,见见杜总兵的亲兵再说,反正令箭做不得假。”
    “来人,请杜总兵的亲兵进来。”刘綎说道。
    洪林一听这话,知道刘綎对自己报告的消息产生了怀疑,连忙跟薛义进行了汇报。
    不一会儿,杜松的亲兵来了。
    就见此人浑身泥泞,神色疲惫不堪,看样子倒是像长途跋涉而来。
    “见过刘将军。”来人来到营帐,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
    “你叫什么名字?来此何事?”刘綎坐在椅子上问道。
    “小人名叫杜亮,是杜总兵亲兵。现在杜总兵已经攻克吉林崖,占领界凡城,不日将抵达赫图阿拉。杜总兵令刘将军明日占领阿布达里冈,然后快速推进,务必于明日晚间抵达赫图阿拉。”杜亮说完,从怀里取出令箭,交给刘綎。
    中路军节制其它各路军,这是战前就已经明确了的,所以杜松派人持令箭来给刘綎下令没有任何问题。
    刘綎接过令箭仔细验过,确定是真的无疑。刘綎这下子彻底迷糊了,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洪参军,你看?”刘綎看向洪林,意思是我该相信谁啊?
    “刘将军,请允许我问杜亮几句话。”洪林道。
    “好,你问吧。”刘綎答应了。
    洪林并没有着急问话,而是先仔细观察了杜亮两眼,发现此人眼神游移不定,双唇很薄,知道这个人必是建奴精心挑选出来的,定是胆大心细,能言善辨之辈。杜松军队的情况大概已经了然于胸,不会惧怕盘查。
    “杜亮,你是何时跟着杜总兵的?”洪林想了想,要想否定杜松的命令,只须否定此人的身份就可以了。如果此人是建奴所扮,肯定会露出马脚的。所以,他开始慢慢引诱杜亮入觳。
    “小的自前年就跟了我家大人。”杜亮答道。
    杜亮确实是后金细作,来之前,他已经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包括杜松家里的情况,部将的情况,都已经了然于胸,并不惧怕别人盘问。当然,他手持杜松的令箭,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盘问。
    谁让他碰上了洪林呢,这根本就不是当世的人。
    “你一直跟在杜总兵身边吗?”
    “是。”
    “杜总兵的侄子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叫杜文焕。”
    “多大年纪?身高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