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穿越到晚明-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焕儿,不行,你那样不保险。未算胜先虑败,如果真败了,你在后方弄不好还能捞点功劳,咱杜家以后就不会垮,如果咱爷俩让人家一锅烩了,咱杜家可就垮了。”杜松说道。
“那好,叔父,侄儿听您的安排。”杜焕一想,叔父说的也是,也就不再说别的了。其实,他内心深处,还是不相信百战百胜的叔父会败。
“明日你给李公公支一千两银子,就说是你送的犒军的银子。另外,叔父败于腾骧左卫一个小卒的事,也要想办法传到辽阳去。”杜松最后嘱咐了杜焕一句。
“侄儿明白。”杜焕应道。
杜松怎么也想不到,他爷俩的对话,被王兴派来的黄浩听了个一清二楚。
既然看出杜松来意不善,王兴身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可不敢有丝毫大意,当然,杜松要谋害自己的可能性极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他早就让薛义探查一下杜松的真实想法,薛义说杜松没有恶意,败于洪林之后还喜气洋洋呢。
王兴判断跟杨镐有关,但也不敢确定,就早早就跟黄浩交待,让他设法弄清杜松的意思。
所以,黄浩在酒宴结束之时,暗中尾随杜氏叔侄来到总兵府,先一步藏身于杜松卧房之内。
王兴从薛义处听到黄浩的报告,这才完全放下心来,借着酒劲,酣然睡去。
第二天用过早饭,王兴等辞别杜松、杜焕叔侄,启程出发了,在路上,李忠钻到王兴的车上,得意洋洋地说道:“嘿嘿,杜松昨天晚上看来是真服气了,今天一大早,就让杜焕送来一千两银子,还送了咱三百坛美酒呢。”
王兴道:“行啊,冤家易解不易结,既然他们叔侄如此,咱也别计较了。我告诉你,那酒可要给我看好了,不要让张世河他们偷喝了。”
“放心吧,军中不许喝酒,那几位现在都老实的狠呢。”李忠说道。
“那好吧。李公公,杜松虽然狂妄,我觉得他有一句话没有说错,就是咱这支队伍看上去军纪严明,军威雄壮,但没见过血,还算不上铁军。”王兴说道。
“王大人,有什么办法吗?你知道,我比任何人都盼着这支军队战斗力强悍啊。”李忠道。
“哪有什么好办法?如果能打上一两仗,见见血,杀过人,心理上度过生死着,我看就没问题了。”王兴道。
“咱这次来辽东,会有打仗的机会吗?”李忠问。
“不好说,不过,我是真心盼望能跟建州鞑子打上一仗,见识见识号称悍勇无双的建奴的战斗力究竟如何?”王兴道。
“王大人,最好不要跟建奴直接交锋,皇上可是不想让你前敌呢。”李忠看王兴有上前线的意图,连忙阻止道。
“怎么,怕了?”王兴问道。
“听说鞑子生吃人肉,太过凶残,我当然有点怕。不过,咱跟你也算见过世面了,如果你敢打,我就一定跟随,大不了陪你一起死嘛。”李忠道。
“哈哈哈,好!没想到你这没蛋的家伙,竟有如此义气!我先让你吃个定心丸,甭管将来有多危险,你只要跟在我身边,我保你平安无事。你信得过我吗?”王兴道。
“瞧你说的,没蛋之人也有仗义之辈,咱李忠就是。我当然信你,你往哪走,咱就往哪跟,绝没二话。”李忠听王兴给他下了保票,拍着胸脯大义凛然地说道。
“好。”王兴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叫过蒋华道:“传令给洪大人,队伍每天多走二十里路再扎营休息。”
“喳!”
蒋华转身传令去了。
第六十章 辽阳城外不和谐的一幕
六月初八,下晌。
王兴带领腾骧左卫终于抵达辽阳城下。
王兴派蒋华给去城里杨镐送信,自己则率李忠、洪承畴、白玉卒、高仲光等站在南门外等候准许大军进城的命令。
站在巍峨的辽阳城下,打量着这坐辽东重镇,王兴不由得思绪联翩。
辽阳在东晋以前,称襄平,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东晋末期改称辽东郡,公元10世纪,契丹族兴起,建国称辽。神册三年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辽阳之名自此始。
明洪武十九年设立辽东都司,治辽阳,辖有二十五卫二州。辽阳是明朝统治辽东地区的军事重镇,又是辽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辽阳为中心设有六个卫一个州。
明朝立国后,注意经营北方边防。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长达万里的防御线上,设置了9个国防重镇,辽阳是其中之一的辽东镇。同时,还在东北各要塞修建了18座城池,辽阳城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辽阳城从洪武五年至十六年,历时十余载,在旧城址的基础上,几经修筑和扩建而成为砖石结构,周长24里多的方城。
辽阳一直是辽东经济、化、军事中心,杨镐作为辽东经略使,将指挥机构设在这里,可以说是理所应当,也是非常正确的。
等了约有半个时辰,蒋华回来了,向王兴报告:“大人,杨大帅、周巡抚五天前已进驻沈阳,因此卑职没有见到二位大人。只见到了辽阳知府熊明德熊大人,现在熊大人与辽东总兵李如柏、辽阳总兵祁秉忠、副将张承基、柴国柱等正出城前来拜见。”
“进驻沈阳?”王兴问道。
“是。”蒋华答道。
“可有留下命令?我部是去沈阳还是在辽阳驻扎?”王兴又问道。
“卑职也曾就这知问过熊大人,熊大人说一会儿见到大人再行禀报。”蒋华道。
“好。那就等一等熊知府吧。”
王兴听了蒋华的汇报,心中不悦:杨镐你也太拿本副使不当回事了吧?你移驻沈阳,我不反对,五天过去了,你怎么也得知会一声吧?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给,真太瞧不起人了。
不一会儿,王兴就见城门处一顶官轿在前,四骑高头大马在后,一行人奔自己这方而来。
来到王兴这些人跟前,官轿上下来一人,而四位将军也相继下马。
“下官辽阳知府熊明德拜见王大人。”在轿里下来的官,五十多岁,颌下一缕短须,来到王兴跟前作揖打躬。
“熊大人请免礼。”王兴冲熊明德拱了拱手,说道。
“末将李如柏、祁秉忠、张承基、柴国柱拜见王副帅!”那四位将军见熊明德站到一旁,连忙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
“四位将军请起。”王兴说道。
“谢副帅!”李如柏、祁秉忠、张承基、柴国柱等齐声应道,然后起身,站到熊明德之后。
王兴重点打量了一下李如柏,见此人身高约有一米八,浓眉细目,虎背熊腰,甚是威猛,不禁暗暗点了点头:“不愧是名门之后,就这副模样,一看就是一员猛将。”
“熊大人,听说杨帅已经移驻沈阳,不知道可否有话留下?”王兴转面问道。
“回王大人,杨大人临走前,让下官转告王大人,说请你率部驻扎在广佑寺,等候刘招孙、田有良部,待刘、田二部与您汇合后,再知会经略使衙门,以俟后命。”熊明德答道。
“广佑寺?面积够大吗?”王兴问道。
“大人请放心,广佑寺大小配殿二百多间,足以容纳五千兵丁,而且,山门之后有一块平地,约有二十亩,下官已让人平整完毕,可做校场之用。”熊明德答道。
“那就好。请问熊大人,我部驻扎广佑寺后,粮饷供应由谁负责?”王兴再次问道。
“自是由下官负责,若是短缺了什么,请大人拿下官是问。”熊明德仍是十分恭谨地答道。
“那就有劳熊大人了,请熊大人安排人带路。”王兴听了杨镐的安排,倒是非常满意。
“是,下官这就安排。”熊明德说完,交待属官,给腾骧左卫的前哨部队带路。
“副帅,末将等还有军务在身,既熊大人已安排妥当,末将就不奉陪了,改日再去广佑寺拜见。”李如柏等四人拱手说道。
王兴闻言,心中十分恼怒。
李如柏是已故辽东指挥使李成梁的二公子,李成梁和长子李如松在辽东经营多年,可以说是功劳卓著,在建奴各部及周边蒙古诸部落中间威望甚重,如果他们父子在世,努尔哈赤必不敢如此猖狂。但是,建奴一步步坐大却是与他父子二人养寇自重的策略是分不开的。
李成梁、李如松相继去世后,朝庭加封李如柏为辽东总兵,意图当然是希望李如柏能镇慑住辽东诸少数民族,却不想李如柏的本事比之其父兄差得太远,眼看着建奴日渐强大而束手无策。
李成梁的五公子就是李如梅,跟杨镐关系莫逆,李如柏因此也倍受杨镐信任。
这些事,王兴自是知晓的,可你再是杨镐心腹,也不能如此不恭敬吧?打个花胡哨就走?人家杜松还知道摆个接风宴呢,我这里连随员都没介绍呢,你们就走,也太着急了吧?本人毕竟还是经略副使,是你的上司,为了巴结杨镐,也太赤裸裸了吧?
哼,冢中枯骨,必死之人,本来想点化你两句,既然你自己作死,那我也不会做那无用功了。
“李将军,既是有军务在身,又何必来这一趟?本官虽是你们上司,但毕竟暂无节制之权,虚应故事没有必要嘛。你们几位就请自便吧。”王兴毫不留情地回了几句难听的,然后再不理他们,登上马车。
李如柏等四人没想到王兴会当面给他们下不来台,脸一阵青一阵白,叉手而立,却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呸!”李忠可没那么大度,见李如柏四人竟如此无礼,气得低声骂道:“狗眼看人低!”
第六十一章 广佑寺内佛与炕
广佑寺位于辽阳城东部,西临白塔,东与护城河相融,占地约百亩,南北中轴线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宝殿、万佛堂、藏经楼、僧舍,东西两侧各建钟楼、鼓楼、碑亭、配殿、圆通禅院。
广佑寺始建于汉,金时臻于鼎盛。金世宗完颜雍之母李洪愿于辽阳出家,金庭特拨金钱三十余万在广佑寺的基础上为其营建“大清安禅寺“,并建“垂庆寺“尼院供其独居,诏李氏法号“通慧圆明大师“。
金贞元三年完颜雍任东京留守,与母亲李氏在辽阳相见,母子俩往来于官邸与寺院之间。金正隆六年五月十六日1161年通慧圆明大师圆寂,葬于垂庆寺塔园,李颜隆撰写塔铭。金正隆六年十月1161年完颜雍于清安寺发动政变,逮捕政敌高存福与李颜隆。后宣告即皇帝位,改元“大定“,是为金世宗,尊谥李氏为贞懿皇后,将李氏生前居所改称“孝宁宫“。
从广佑寺的历史可以看出,此寺对于金朝具有特殊意义,作为金人后裔的女真族除叶赫一部外,如今正与大明对敌,将此寺辟为屯兵之所,自在情理之中。
王兴带兵来到广佑寺,先将军队约束在山门后的校场上,然后带领下属在寺内查看,熊明德自然当起了“导游。”
王兴等人先来到天王殿。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王塑像,因此得名。
天王殿最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中国禅宗本不供弥勒,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净双修的局面,所以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部分中国寺院里。
广佑寺的天王殿,跟所有佛教寺院一样,所不同的是,殿里除了佛像没有被毁以外,在东西两侧各建了三排土炕!
王兴忍着一肚子气,来到大雄宝殿。
来自于后世的他知道,广佑寺的大雄宝殿,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殿,其中供奉的大佛,据说是世界上殿内佛身最高、体积最大的木质释迦牟尼坐佛像,总高21。48米,佛身高17米,仅佛面就有28平方米,垂耳长3米,张开的手掌可站8个人,一根手指的长度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身高。佛像采用传统的“木雕漆金朱金“工艺。共用香樟木600立方米,黄金24000克。
只见金光四射的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神态凝重、庄严、祥和,与所见到的佛祖坐像不同的是,释迦牟尼抬举的右手轻拈一只金婆罗花,仪态甚是不凡。
再往东西两边一看,王兴的鼻子差点气歪了,原来,这里跟天王殿一样,竟也建了土炕,所不同的是,这里共建了六排,整整比天王殿多建了一倍。
“熊大人,我的值房在哪里?”王兴忍着气问道。
“回大人,在三宝殿,值房和卧房皆设在那里,大人,咱们去看看?如有不满意之处,下官也好尽快改正。”熊明德答道。
“不用看了。熊大人,想必各殿都建了土炕?”王兴问道。
“是。要不也不能住得下五千多人啊。”熊明德答道。
“这寺里的僧侣呢?”王兴问道。
“回大人,僧侣全部迁到龙门寺了,只是圆通禅院原来供奉着通慧圆明大师的塑像,有出于叶赫部女真的十几名尼姑每日上供上香。由于叶赫部臣服于朝庭,且与建奴有大仇,故而下官没有驱赶她们,只令她们居于禅院,无故不得出门。”熊明德答道。
“熊大人,你这种安排我可不敢承受。”王兴摇了摇头道。
“大人,这是为何?”熊明德问道。
“熊大人,王某是圣人子弟,对儒家学说之外的宗教,虽不信,但也不是一点都不尊重。王某一是怕亵渎神灵,二是怕这些承载着佛教化的佛像建筑有所损毁。所以,我不敢居于三宝殿,我的士兵也不敢居于佛像之侧。”王兴说道。
“王大人,下官早就作此想,可周大人说已无其它地方可以屯兵,就指定了此处,下官也是为难哪。”熊明德一听王兴不满意,急得直搓手。
“看你也很为难,这样吧,中轴线上的建筑内所有土炕全部拆除,在东西两边再建几排简易房子,不用太好,只要能保证冬季保暖就行。现在刘招孙、田有良两部还没有来到,目前兵舍大概也能住开。熊大人,这样安排可以吗?”王兴见熊明德确实为难,就想了一个折衷方案。
“大人,主殿恢复原样,配殿还是住些人吧,要不这三千人暂时也住不开。下官保证,大军走后,一定全部恢复原样。”熊明德请求道。
“行,就这样吧。”王兴答应了。
“谢谢大人如此体谅下属。”熊明德连忙躬身施礼。
“熊大人,不必客气。”王兴说道。
“邢千户!”王兴转过脸叫过邢立宪。
“卑职在!”邢立宪越众而出,叉手施礼。
“晓谕各军,一定要约束士兵,不得损毁寺内建筑,不得骚扰僧尼。圆通禅院之外三尺划一警戒线,无故不得越过此线,如遇各位僧尼,一律低头避让,不得无礼直视,胆敢犯此两条者,一律杀无赦!”王兴严厉地命令道。
“喳!”
邢立宪简洁地答道。
“素闻大人治军纪律严明,所过州府秋毫无犯,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下官佩服!”熊明德拱手说道。
“大军驻于佛寺之内,本就是焚琴煮鹤的事,迫于无奈,熊大人才行此举,本官焉能再做出损毁建筑、骚扰僧尼之事?”王兴说道。
“大人真乃大雅之士。”熊明德又一次赞道。
“熊大人,先别忙着称赞本官了,还是先辛苦大人,安排我的军士们住下。”王兴道。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熊明德躬身应道。
随后,熊明德与洪承畴、白玉卒、高仲光、薛林、蒋华、黄浩等下去安排,王兴则与李忠两人带着数名亲随,在寺内各处随意观览。
第六十二章 被当菩萨供起来了
熊明德和洪承畴两人商量着,很快就把军队各部都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