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组团穿越到晚明 >

第13章

组团穿越到晚明-第13章

小说: 组团穿越到晚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赐闲堂”内,申时行背着手站在一幅已经裱好的挂轴面前沉思,挂轴上的字正是他自己书写的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看到这首词的上阙,申时行想到自己的一生功过,过去他一直生活在别人的指责和自己的内疚里面,总以为自己没有什么大的政绩,的确如人们说的那样,是一个“老好人”而已。自己与皇帝揭贴的败露,他把原因归于自己的不小心所造成的疏漏以及次辅许国的背信弃义,一直以为自己交友不慎。
    没想到王兴一个少年竟把自己善理阴阳和万历皇帝与百官之间的良好纽带作用说得那么重要。
    从朝庭目前的情况来看,正如王兴所说,自万历十五年开始,由于立储问题,皇帝与官集团矛盾尖锐,官集团赶走了皇帝信任的申时行,没有了这个纽带和桥梁,皇帝开始消极怠工,再不肯与官集团合作,多年来不上朝,不选官,不补缺,两都六部尚书、侍郎缺乏至一二人,台、省空虚而长期不补,以至于事无人做,整个国家几乎陷于停摆状态。长此以往,国家不乱才是怪事。
    王兴此人看事还算透彻,当是大才。可惜他就像临江仙后半阙所说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小子,小小年纪竟如白发老者,就算看透世情,也不能如此惫懒吧。”
    “爷爷,想什么呢?”
    申时行正在沉思,就听身后传来申绍仪的问话。
    他转过身来,溺爱地看着明眸皓齿的孙女,问道:“又扮假小子出去玩了?今天有什么见闻?说来听听。”
    “爷爷,王兴又开了一个酒楼,今天开业,我在那里吃了一顿,还别说,他家的菜肴,还真是好,色香味俱佳。”
    “这小子倒是个敛财能手,可惜不肯上进。”
    “爷爷,今天我跟他喝酒聊天,他已经转变了态度,准备参加科考了。”
    “哦?这倒稀奇。不知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有了转变?”申时行眼睛一亮。
    “我激的他。我说你要是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在当下生存就不易,谈何悠游林下?他一想,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这才起了上进的心。不过,他还是烂泥巴,只肯考到乡试,他觉得得到举人身份足矣,还是不愿意为官。”
    “只要他肯上进就行。仪儿,过几天你想办法拿他几篇章来,我看看他的水平。要知道,通过乡试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好的,爷爷,不如你出几个题目,让他做好,你来评判。”
    “暂时不用。先看看他的水平再说,要真是大才,断不会让他埋没,如果是泛泛空谈之辈,爷爷才不会管他呢。”
    听了爷爷的话,申绍仪心中暗喜,如果兴哥能得到爷爷的指点,那他的章水平大进是可以预期的。
    “泰来酒楼”开业第一天,就凭着绝佳的菜品赢得了食客的赞扬,大厅散座和二楼单间全部爆满,一天下来,除去各项开支,净赚十一两银子。
    当柳玉娘晚上忙完回到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王东禄、郭氏和王兴时,一家人都非常兴奋。这样保持下去的话,一年的进项光酒楼就得三千两以上,加上花店的收入,一年怎么也得有五千两进项,不出几年王家就会成为村里大富户。
    王东禄和郭氏笑得脸像绽开的花朵,一个在想是不是多置办些地,一个在想是不是再买座院子,而王兴则在高兴之余,非常理智地叮嘱玉娘:“你和家哥都辛苦了,生意好是可以预见的,但不要兴奋过头,一定要防止有人嫉妒搞破坏,小人行径防不胜防,要多个心眼啊。”
    玉娘答应下来,但心里却不以为然:“哪有那么多小人啊,主人太小心了点吧?”

第三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次日一早,王兴看天色放晴,照例到山上去晨练,回到家里,李青伺候他洗漱,就听有人叩响角门。李青打开角门,就见屏儿笑意晏晏地走了进来,见到王兴,盈盈一福,说道:“公子,小姐让我来拿你作过的章,老太爷要看。”
    王兴一听,不敢怠慢,到书房去挑了三篇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章,交给屏儿。
    李青不用王兴吩咐,自顾自去拿了一些冰果,用竹篮盛了,交给屏儿。
    屏儿道了声谢,并不立即离开,而是扭捏了一下,对王兴说道:“公子,能不能多拿点冰?我想给老太爷和小姐的房间里都放上冰。”
    “噗嗤”王兴还没说什么,李青笑了,说道:“屏儿,这就替主子考虑上了?”
    屏儿比李青还小几个月,睁大萌萌的双眼,说道:“青儿姐,你笑什么?这样不对吗?”
    “对对对,有这样的心思,等你们小姐过了门,公子肯定不舍得让你铺床叠被。”青儿一听这话,笑得更厉害了。
    “不让我铺床叠被那让我干什么?”屏儿傻乎乎地问道。
    “青儿,别胡闹!”王兴喝止住李青,对屏儿说道:“屏儿,你说的对,是该给你家老太爷和小姐送些冰。这样吧,你先回去,跟门房说一声,我每天派人去送冰块。至于冰糕和冷冻瓜果,你可以随时来取,行吗?”
    “公子,太好了。你太细心了,我回去就跟小姐说,小姐一定高兴。”屏儿欢喜地说道,跟王兴和李青摆摆小手,迈着欢快的步子走了。
    周家村由于工商业比较发达,外来人员较多,饭庄酒楼生意非常好做。
    “泰来酒楼”开业之前,周家村最大的酒楼是“太湖饭庄”,掌柜的叫姜永华,幕后老板则是本村北里长周全,周全的儿子周至任长洲县主簿。
    “泰来酒楼”开业以后,以其绝佳的菜品质量很快赢得了顾客的青睐,天天爆满,以至于要去那里吃饭,就得提前预定,预定晚了,根本就定不到席位。有人曾想在“泰来酒楼”定好席面,让酒楼送到家里去吃,可惜人家酒楼不做外卖业务,要想品尝菜肴,必须到店里来吃。
    这是王兴根据“饥饿销售”原理制定的经营策略。还别说,这个策略还真起了大作用,保证了菜肴价格,提升了酒楼的知名度,在周家村高端餐饮市场很快站稳了脚跟。
    王家和柳玉娘初时并不理解,担心影响酒楼的生意,但看到酒楼火爆程度不减反增,兴奋之余,对王兴钦佩不已。当王兴把这个策略的奥妙之处告诉申绍仪时,申绍仪对情郎的才智也是赞不绝口。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周全和姜永华就是忧者之一。
    “泰来酒楼”的蓬勃兴起,极大地影响了“太湖饭庄”的生意,一方是日趋火爆,一方却是门前冷落,销售额急剧下降。
    生意连日来的冷清,让周全下定决心:必须把“泰来酒楼”的势头打下去,否则,“太湖饭庄”就有关门的危险,除非改变经营思路,不跟它在高端市场竞争。
    他把姜永华和周至叫到家中,商量了一个针对“泰来酒楼”的天衣无缝的阴谋。
    这日,王兴正在家中作,忽听薛义说道:“主人,玉娘说有人在酒楼闹事。”
    “什么事?”
    “有人在菜里吃出了苍蝇,一伙人在酒楼里吵吵闹闹,王家眼看压不住了。还说有人已经去县衙告官了。”
    王兴一听就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快步往酒楼方向走去。
    王兴边走边分析,这个事件八成是有人搞鬼。前世的时候没少听说这样的事,有些素质低劣的人趁服务员不注意把死苍蝇放到人家饭菜里,借机大闹,目的无非就是讹些钱财,坏人家饭店的名声。
    现在出现这样的事,还去告官,这分明不是讹钱,而是想让酒楼关门的节奏啊。
    县衙没事干了,会管这样的闲事?看来,搞鬼者在县衙有人,怕是差役早就等在左近,要硬安个罪名,让酒楼关门!这明摆着欺我王家势小啊。
    王兴有了这样的判断以后,立即加快了行进速度,一路小跑来到“泰来酒楼”,他必须赶在县衙的差役到来之前毁灭罪证!
    所幸他赶到酒楼时,远远看到两名头戴高帽,身穿青衣,腰系红带的衙役刚刚拐过街角,相距不足三十米。
    只要先进店一步就行,王兴暗自擦了一把冷汗,心想:“要是没有老薛和玉娘之间的通讯联络方式,这回肯定要栽了。”
    王兴进入店中,发现王家和周十七正跟一个乡民说着好话,那个乡民双手捂住一个盘子,旁边还有一个人虎视耽耽地盯着王家等人,看样子是怕王家等人毁灭证据。店里的客人很多,也都在关注着这一幕,低声议论着什么。
    王兴认识这两个人,正是本村北里有名的地痞无赖,捂盘子的叫周二狗,一旁站立者叫周二癞子。
    “老薛,这两个人是谁指派来的?”王兴在问道。
    “主人,他们是太湖饭庄掌柜姜永华和北里里长周全派来的,许了他们每人一两银子。”薛义答道。
    王兴一听这话就心里有数了,这是同行嫉妒啊,周家自恃周至在县衙当主簿,明着欺上门来了。说不得,碰上我王兴,你们这回想捏软柿子,想要吃泰来这块肥肉,非得让你蹦下颗牙来不可。
    王兴拍拍王家的肩膀,说道:“家哥,不用跟他说好话。”
    “兴弟,你来了?都是哥不好,没有搞好卫生,出了这样的事。”王家一脸羞愧地说道。
    “家哥,不是我们的错,分明是这一对癞皮狗受人指使,栽赃陷害,咱可不能承认啊。”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你不要承认,只管理直气壮地说他二人诬告就行,别的不用管。”王兴说道,目光坚定地看着王家。
    “好,我听兴弟的。”
    王家得到王兴的指示,虽不知王兴有何手段,但他向来信服王兴,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第三十三章 偷鸡不成反蚀米
    兄弟二人刚刚说完话,两名衙役就进了门。
    “两位官差,请进。我是泰来酒楼的掌柜叫王家。”王家连忙迎上前去,给两位捕头作辑打招呼。
    “发生了什么事?”为首的衙役身材魁梧,威严地问道。
    “马捕头,这家酒楼饭菜里有苍蝇,分明是欺诈客人。”周二狗一见衙役进了门,连忙来了个恶人先告状。
    姓马的捕头名叫马义,是县衙刑房快班班头,自然是主簿周至安排的心腹。一听周二狗的话,马义用手一指王家骂道:“你们这些黑了心的商家,饭菜是入口的食物,怎能有苍蝇?分明是欺诈平民,按律要杖十,罚银五两!”
    王家一听这话,脸立即就白了,本来就心虚,被马义一唬,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马捕头,捉奸捉双,捉贼捉赃,不能凭别人一句话就定人罪吧?”王兴见王家如此不顶用,只好排众而出,冲马义一拱手说道。
    “王公子,你也在啊?你说的对,定罪要有凭据。周二狗,你说的话有证据吗?”
    马义认识王兴,去年县试的时候,县令吴牲亲自点的案首,马义能不认识?对这个才出众的读书人,虽还没有功名,但前途无量是可以肯定的,他可不敢轻易得罪。
    “当然有证据。马捕头,你看!”周二狗把手拿开,一指盘子。
    马义看去,只有残汤剩菜,哪有苍蝇在内?
    周二狗一见,脸就白了,为了栽赃陷害,自己和周二癞子特意找了一大个的绿头苍蝇,刚才还在盘子里,现在怎么没有了?飞了?不可能,早就打死了放到兜里带来的。自己一直用手捂着盘子,王家和那几个小伙计并没有可能把苍蝇偷走,那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周二狗和周二癞子知道事办砸了,两人都精明得很,对视一眼就想开溜。
    “慢着!二位,平白污人清白,就这样走了吗?咱们都是乡邻,你们也有家有业,能跑到哪里去?不说别的,今天不把事情说清楚,两位捕头也不会轻易让你们离开。是不是,马捕头?”王兴一伸手,拦住二周的去路,王家和周十七也反应过来,堵住了门口。
    马义见此情景,知道这出戏是不好收场了。他眼珠一转,大步上前,给二周每人一反一正两记耳光,骂道:“你们两个泼皮无赖!分明是想白吃白喝,才使出这等下作手段,把饭钱结了再走!”
    二周被马义一提醒,连忙从怀里掏出钱,两人一共凑了约有四五分银的样子,已经足够这顿饭钱了,周二狗点头哈腰地递给王家,说道:“掌柜的,怪我俩贪财忘义,有眼无珠,乡里乡亲的,请饶过我俩这一回。”
    王家没有主意,收了钱然后看向王兴。
    王兴可没有那么好说话,心说,你们既然当别人的狗想咬人,就得有被捉住挨揍的觉悟,没咬到人就想开溜,哪有那样的好事?
    他冲马义一拱手,说道:“马捕头,按大明律,诬告者反坐。既然刚才你说我们酒楼如果欺诈平民,则杖十,罚五两银子,那么他二人是不是得照此办理呢?要不,咱去县衙到县尊大人面前说道说道?”
    马义一听这话,知道此事不能善了了,他对二周说道;“走,跟我们回县衙,接受杖刑!”
    转过身对王兴道:“王公子,此事就不要惊动县太爷了,请公子放心,我们一定秉公办理。”
    “那就劳烦马捕头了。”王兴一拱手,马义和另外一个捕头押着二周走了。
    马义回到县衙,立即找到周至,把事情经过一说,问道:“主簿大人,如今不惩治二周怕是不行了,那王兴如果得知,必然会找县尊说理,那样可就不好了。您说怎么办?”
    周至一听,说道:“那就按律办理!这两个废物,这点子事都办不好,死苍蝇还能活过来飞了不成?”
    周二狗和周二癞子每人挨了十棍,虽然周至早就吩咐内班皂隶手下留情,但也被打的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挨打还好说,但两人哪里能凑出五两银子?说不得,还是去求了里正周全,让周全出了这笔银子方才了事。
    这一回,周家算人不成反被人算,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周全和周至对王兴自是怀恨在心,想着再找机会打击“泰来酒楼”,不提。
    王兴知道周家吃了暗亏,定不会就此收手,心下暗暗提防,如有机会,一定要先下手为强,最好让“太湖酒楼”倒闭,周全周至父子倒台,才能永绝后患。
    “主人,如果咱在县衙有人,这回一定可以揪出周家父子。官场中没人,是一大缺陷啊。”薛义不失时机地进言。
    “是,官场无人,想把生意做好,无疑于痴人说梦,这在后世就已经得到了足够证明。这个道理我自然是懂。”王兴答道。
    “主人,看来,你要实现避世的理想,并不容易啊。”薛义说道。
    “老薛,你不必劝我。你想啊,现在朝庭党争如此厉害,要是进入官场,就得选边站边,陷入党争,这是我最厌恶的事情。如果想独善其身,就得防备同僚倾压,弄不好还得直面战争,这比对付小官僚危险多了。”王兴说道。
    “主人,你说的这些都是在自己不够强大的前提下才能发生的,如果你足够强大,还惧怕这些吗?”
    “怎么足够强大?”
    “主人,长江以北地区大灾大疫不断,要找尸体借尸还魂简直太容易了。我可以给你提供军事人才、治政能才、物理和化学专家,这么说吧,你想要什么人才就有什么人才,这样就可以让你迅速强大。前期可以忍辱负重,只须拥有一块地盘,就能迅速站稳脚跟,然后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行政,当大乱到来之时,就可以凭借你的超前见识和这些别人不具备的优势,打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