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旅明 >

第61章

旅明-第61章

小说: 旅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航海和三十年战争催生出的欧洲武器进步,从这些火炮身上,清晰的体现出来。
  “都是好东西,做工很不错。”罗教授此刻抚摸着光滑的铸铁炮身,就差说一句这玩意居家旅行杀人放火啥啥了……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此物在船上不好操弄,请一二位回去镇宅倒是便宜。”林保全轻捋着长须,呵呵笑着说到。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福船这种“V”字型船底,无船肋的设计,原本就不是用来咣咣咣打排炮的。林保全见识过土炮在福船上开火,既无准头,也无射程,炮位还只能安放在船头中线——利用龙骨来抵消后坐力。
  罗教授能明白林老大的意思:火炮没有专业人士操作很难发挥威力。对于福船上的水手来说,要在临敌之际,在风浪大作和不停摇晃的船头,完成一系列从测距到发射的步骤,这个实在有点勉强。
  “好说,林老大若是舍得手下儿郎,不妨调派几个过来。呵呵,去大员岛随军操练几日,挨几天鞭子,日后保管打炮放枪都是好手。”
  林保全这边一听居然还有委培业务,赶紧没口子应下来,说话就定下两门四磅小炮,准备拉回家镇宅。
  双重礼包开完后,客户很满意:礼包解决了出海后最大的风险——定位问题,次一级的海匪问题也因为数十把火绳枪的到来,大大缓解。
  林保全粗粗一算,发现这一趟赚出来的银子,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又填回去了……
  食盐和铁料虽说都是粗货,但是食盐的价钱要高出许多。在江淮一两分银子就能买到一斤的粗盐,福宁州即便是沿海地区,从来就没有低于过八分一斤。
  至于内陆山里的畲人想要吃盐……拿出十分,也就是一钱银的山货,想在林家这些沿海土豪手中换一斤粗盐那都是妄想,斗米斤盐在闽北不是传说,而是常态。
  林保全拉来的这一船铁料加生丝,就这样被穿越众的食盐和枪炮给冲抵掉了,原本还担心自家只能带点银子回家的林氏兄弟,这下反而要操心货值不够的问题。


第152节 积分
  购物双重礼,积分大放送。在罗教授那个位面,积分是商场标配,人们钱包里的积分卡,可比银行卡多多了。林氏兄弟在大员的购物之旅,最后自然也免不了发卡这个流程。
  当天晚些时候,在兄弟俩独居的吊脚小楼,罗教授又带着礼品来看望客人。说是礼品,其实只是样品,只能看,不能带走。罗教授一边在桌面上摆放样品,一边给二位解释积分制,解释完后就告辞了。
  此时天已黑透,煤油灯,zippo打火机,玻璃镜这几样物品在桌面上交相辉映,明亮的光芒映照着林家兄弟两副惊讶的脸庞。
  这几样展示品眼下穿越众还造不出来。煤油灯和打火机缺石油,短期内不用指望;玻璃制品倒是没有材料限制,眼下窑区正在兴建玻璃窑,林氏下一趟来大员,估计就能有货。
  正是因为造不出来,所以这几样好东西,就成了罗教授嘴里的积分兑换品——林家兄弟想购买煤油灯,只有多往大员运货,攒够积分后才可以兑换,至于何时能攒够积分,那要看何时挖出石油……本积分规则最终解释权归罗教授所有。
  ……
  “这伙髡人还真是机巧,做出这许多好玩意。”罗教授走后,林保安爱不释手地把玩着zippo,比平时亮度高出许多的小屋中,不时传来打火机清脆的“叮叮”声。
  “大约这几样也不好做,看那劳什子积分就知道。”林保全这时趴在桌上,一边入迷地调节煤油灯亮度,一边幽幽地说到。
  “要我说,这铁壳就该去了,换成金银纹饰壳……琉璃灯,金银盏,再配上这不冒烟的髡人火油,乖乖,五哥,你说福州城里的大户,肯不肯500两买一盏?”林保安见五哥在意煤油灯,这时两眼发光,随便就想出来一条以包装占领市场的月饼路线。
  林保全没有答话,坐起身,翘起二郎腿,拿起桌上的煤油瓶,玻璃镜,他开始一样样细看起来。
  许久之后,林保安抬起头,这一刻他眼中似乎明亮许多,张口问道:“不算公帐上的银子,老家你有多少现银?”
  “私银?”林保安一时间没有反映过来,想想后才说道:“这个大约不多,一千多两吧,要回去问婆娘。”
  “怎么才这么点?”林保全听到数字后,皱起眉头。
  “都在货上押着。”林保安见族兄脸色不好,有点期期艾艾的回道:“婆娘年节盘了间锦缎铺子,新进些泉州锦,又买了小厮……咱们本就没多少银子啊,大头不都是公中的?”
  林保全听到这里不禁摇摇头:“这趟回去要买船,你想法子凑钱出来。”
  “买船?买船大头也应该从公账……”林保安说到这里,突然间停住嘴巴,在和族兄对视一眼后,林保安明白过来。
  “咱们还要养着那帮废物到什么时候?”林保全见族弟明白过来,也就不再掩饰自家的想法:“新船就你我二人出银子买,不要别家的股,放着这么好的买卖再不搏一铺,何时搏?”
  林保安这时已经完全明白了族兄的意思,想想后,他脸露难色:“五哥你既然打定主意,我自无二话,就是怕银子不凑手:兴安平号当初是2000银子买回来的,再备办一船货的话,还得万把两银子,咱们没这么多啊!”
  “两千银子不够!”林保全这时长身而起,不停在屋里来回踱步:“新船是你我兄弟安家立命的本钱,要买就是八百料的大船,船料要好,船要新,怕是三四千银子才够。”
  无视此刻张大嘴的族弟,林保全越说越兴奋:“卖,统统卖掉!绸缎铺子盘掉,小厮卖去堂子,婆娘的头面首饰都拿去典掉!咱们这趟回去,日子不过,脑袋当掉也要凑出来船钱和货钱!”
  “唉,可惜了那个小厮,模样俊俏,我爹蛮喜欢。”林保安见五哥决心已下,向来唯林保全马首是瞻的他,这时再没有二话,迅速转变思路,已经开始考虑怎么从老爹手里卖出小厮了。
  “你爹!对,你那死鬼老爹埋下去的棺材本也要挖出来,嗯,这么一来,再算上我家那些老本……江湖上朋友再筹措一些,也就差不离了。”
  林保安的表情已经有点呆滞:“族中相借一点岂不是更便宜?”
  “那帮废物的银子少借为妙。”林保全用一种“你懂得”眼神看了看族弟。
  见族弟点头后,他这才说道:“这帮髡人眼下立足未稳,正是千金买马骨的时候。你我这趟只一船铁料,就得了观天测位的这许多好处,可见此地急需船商往来。”
  林保全这时走到桌旁,轻轻用手指弹了弹桌面上那一盘铁艺鲜花中间突出的花蕊,然后得意地说道:“咱们自家买的船,装什么货是你我说了算。便是头几趟只运铁料,有那积分法子托底,咱们也不亏。”
  顿一顿后他继续说道:“眼下大员开埠的消息还未传出去,咱们因缘巧合来此,算是消息上占了便宜。这积分一说,在我看来就是不论贵贱,依多为胜,铁料这等粗货反倒占便宜。等积分攒出来,这些金银盏,水晶镜咱们先行兑到手,到时拿到福州杭州一出手,嘿嘿,嘿嘿。”
  林保全说到这里,和族弟对视一眼,小屋里顿时传出来一阵招牌式的坏蛋笑声。
  ……
  第二日一早,元气满满的林氏兄弟找上门来,打算和罗教授商量再买一套测量仪器——既然要买新船,就不能只有一套,海路多舛,船队被大风吹散也是常事。
  机器猫依旧是满脸笑容,在听完兄弟俩买船的构想后,并没有显得多惊讶,而且他仿佛早有准备一般,当场就从神奇口袋里掏出了珍珠……其实是信用贷款,花呗。
  罗教授表示:他很支持贤昆仲自主创业,所以愿意用低息贷款的方式,来帮助兄弟俩渡过前期的资金难关。
  当然,亮闪闪的珍珠不是那么好拿的,接下来某人就开始提条件了。
  一张画着林氏兄弟最熟悉不过的福宁州地形图,被罗教授亮出来。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比较精细,上面已经贴心的用华里和繁体字标出了一些特殊的地点。
  罗教授首先指着地图上方的一处标着“玉林银场”的地方,问二位知不知道这是哪?
  林家兄弟怎能不知道银场?
  位于福鼎氡泉保护区,后世叫做叠石乡这块土地上,矿产资源丰富,有大量铅锌矿,并伴生银、铜、铬,硫、铁等十三种有色金属。
  此处在宋代就已经开发出玉林银场,是由官府控制采挖,明代一般无二,银矿官营。
  既然兄弟俩知道地方,那就方便了。罗教授随即拿出几张照片,上面都是一些黑色和灰色的石头,然后递给兄弟俩。
  在二位仁兄翻来覆去研究“画稿”的同时,罗教授告诉他们:派点人去银矿区附近找这种石头,找到后带来大员,如果确实是这边需要的,那么一斤石头5分银,这边包收。
  和生铁一般价的石头……原本满肚子疑问的林家哥俩,这一刻瞬间闭嘴,再无半句废话。
  见兄弟俩识相,罗教授也就不再啰嗦,只是叮嘱他们,派去采集石头样品的人,一定要记清楚地点云云,另外,各处银坑铁厂采出来的废石,也要带一点样品回来。
  穿越众的目的是铬矿。
  铬矿在福鼎产量不多,品味也低,而且多数都是伴生矿,以后世的标准,是不划算开采的。穿越众也是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能弄一点算一点吧,谁让南亚的高品位铬矿现在够不着呢?
  说完铬矿的事,接下来是另一种石头:叶腊石。
  叶腊石里面含有铝,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穿越众现在急需铝来制作电炉盖上的耐火砖,还有炼钢时用的脱氧剂。
  叶腊石要便宜一点……2分银子一斤。因为叶腊石在福建到处都有,地图上福鼎附近的产区还不少,而且叶腊石顾名思义,外观细腻有光泽,可以制作印章,很好区分。
  兄弟俩继续把一叠画着花石头的彩色照片揣进怀里……
  ……
  接下来是最后一项:人。
  罗教授直言不讳的告诉二位:大员眼下缺人。如果二位觉得赤崁新区的居住条件还过得去的话,那么可以把消息散播出去,顺便捎带一些在福北活不下去贫民来此地安居,到时候穿越众会按照人头给钱,价格比照摩云观的流民成本。
  真实历史上,今年福建会遭遇大旱,得了官身的郑芝龙会在熊文灿支持下,拿出大笔银子,“召得饥民数万”,这是有史以来大陆第一次大规模往海对岸移民。
  穿越众现在一样在做着从海对岸移民的准备,包括让林家兄弟在福北散播大员有吃有喝……人人有功练这种消息。
  这样的话,无论1628年的局面是什么走向,穿越势力能否如期消灭郑芝龙匪帮,勾搭上熊文灿,大员都能从福建的大旱中,分得一杯羹。


第153节 妹子
  林家哥俩从港务局的移动房里出来后,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蕴含着的激动和兴奋。
  罗教授低息贷出来的,是总价约5000两的珍珠和银子,这笔款子顿时解决了哥俩的燃眉之急。如此一来,他们回去后再筹措资金,会轻松很多,后续只要跑一趟福州,把珍珠出手,兄弟俩就离摆脱家族困缚,拥有自主创业的第一条货船的梦想,近在迟尺啦!
  林氏兄弟现在对这帮髡人的看法,也改变了很多……屁股歪了,看法自然就歪了。现在罗教授在两人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仗义疏财的宋公明哥哥,而赤崁新区也变成了好人扎堆聚义的梁山泊,这帮人除了头发短一点,再没有缺点。
  ……
  回去合计一番后,两人发现诸事已然办妥,现在就等着去窑区参观一圈后,过几天搭船顺利回家。
  兴安平号运来的货物,已经入仓交割完毕,而大员眼下能出口的四种粗货,林氏也酌情选购了其中两款,作为返程所用。
  这四种粗货是:木料,红砖,食盐,土水泥。
  砖头林家不需要,闽北本地就产青红砖。虽说大员出品的红砖笔直整齐,比当地土砖质量高,但是闽北说白了就是个十八线贫困山区,没有那么多富户消费奢侈品,运砖头远不如运盐划算。
  木料更不用说,有明一代,福建出产的杉材都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建筑和船料来源。
  林保全选的是盐货和水泥。
  窑区出产的盐货,今天正在装船。盐货里有一小部分是盐场试生产出的粗盐,其余是窑区出品的细盐。
  无论粗盐还是细盐,品质都远远超过兄弟俩惯常见到的各种杂盐。工业化生产的细盐和后世小袋装的超市盐没有区别,洁白细腻,毫无杂质,咸味纯正,后味甘甜。林保全当时第一口尝到盐货样品后,就决定回程时把货仓都塞满盐包。
  然而当他在赤崁转悠两天后,突然发现工地上的土水泥也比较好用,于是货仓里又添了一点水泥。
  土水泥其实并没有多土,所有包括石灰,粘土和炉渣在内的配料,和后世并没有区别。台南平原矿产资源匮乏,唯独在后世能够得上工业开采标准的,就是石灰岩资源。穿越众的水泥配料其实相当良心,石灰比例肯定是超过县长小舅子家的小水泥厂产品。
  然而配料再好,设备跟不上也没用。后世用来焙烧水泥的,爆米花一样不停旋转的那种回转窑,眼下工业部还不打算进口——体积太大,配套设施太多。
  没有回转窑,就只能用老式的层叠法焙烧,这种焙烧方式原料受热不均,所以成品的效果差强人意。
  当然,即便是老式水泥,效果也足够震撼到林保全这种土著,所以兴安平号在回程的时候,还会捎走几十包土水泥回埠贩售。
  这些粗货外加火绳枪和两门小炮,已经完全超过了兄弟俩的预期。另外,梁山好汉们这几天正在突击培训兴安平号上的一些船员,荷兰人遗留下来的火药被用来打炮放枪,培训学员如何杀人放火……讲真,穿越势力如此周到的服务,也没谁了。
  ……
  两天后,林氏兄弟终于如愿以偿,被获准来到窑区参观。
  参观效果自然是相当强劲,唱秦腔的老头第一次看李贞贤阿姨的扇子舞,震撼也不过如此。
  到处都是响亮的轰鸣声和尖利的啸叫,脸上蒙着布片的工匠,喷射着火花的砂轮,被大铁锯瞬间切开的大木。
  还有那宛若地府般的炼钢车间……巨大的铁炉吞吃掉铁料,头顶滑动着的铁爪,铁炉吐出的通红铁水,蓝色的精钢锭……
  古代铁场需要雇工的数量很多:“有凿矿者,有烧炭者,有煽炉者,其余巡炉、运矿、贩米、贩酒等役亦各数十人,是一炉常聚数百人。”
  林氏兄弟无法理解这种不需添碳,搅炉,拉风箱,只有几个貌似什么都没做的闲人,就能炼出精钢锭的神秘方式。兄弟俩从炼钢车间出来后,腿都是软的——狂野的炼钢过程和极端稀少的炉工,这两者的结合令他们感到诡异和恐怖。
  陪同参观的罗教授善解人意,赶紧带兄弟俩去不那么震撼的砖窑放松放松。
  砖窑效果不错,至少电力驱动的制砖机不吵也不闹,看着工人这头把砖泥铲进制砖机,那头就不停吐出来整齐的砖坯,林保安实在按不住心头疑问:他现在就想知道,这些机关铁器是怎么动起来的?
  罗教授自然不可能给二位介绍法拉第同志,遇到这种说不清的时候,他只能用屡试不爽的东方天元不动如山大法来解释——单手指天,面带神秘微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