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安稳在小院隐居了五天。
第六日,周乙照常上门了。
和往日不同。今日周乙登门,不但带着两个随从,身上的穿着也变了:一件样式古怪的对襟蓝色道袍……这个在后世叫做风衣。
“田兄,今日如何?”
见面后,周乙照例关心了田三的身体。
田三闻言急忙起身,用力捶了下自家肩窝:“有劳周兄弟挂心,已然大好了。”
“好好好。”周乙微笑着坐在了竹椅上:“如此,就好行路了。”
“行路?”一旁的田大,敏锐地听出了周乙言下之意。于是他急切地问道:“周兄,可是官狗的盘查松动了?”
“然也。”
周乙点头应是:“前日起,汉阳城解了封。昨日起,孝感沿途关卡,撤了一半。”
“那就赶紧动身把。”死里逃生的田三,现在是一刻都不想在湖广这鬼地方待了:“俺的身子已然大好,行得军走得路,与官狗厮杀也尽够了。”
“兄弟今日来,本也是商量此事的。”
周乙说到这里,神情变得正色:“只是有一件,今日须得与二位重新结识一番。”
田大二人闻言,心下一个激灵,齐齐起身,以江湖初见的礼数,拱手正色道:“还请兄弟赐教。”
这一刻,田大二人等待多时了。
在这之前,双方从小管开始的打交道过程中,周乙这方始终掩盖了自家来路。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田大二人脱险。
当日被安顿在小院,明显察觉到周乙等人并不是陕洛来的自家兄弟后,田大是问过此事的。只是当时周乙忙于安排诸多事务,于是回答他们:“安心将养,不日自知。”
就这样,拖了几天,待外面风声松下来,田大二人也修养好了情绪,周乙今天这才来摊牌了。
下一刻,周乙立身,施个大稽首,朗声说道:“铁伞门当代大弟子周乙,见过二位施主。”
“哦……”听到这陌生的门派后,田大稍稍一愣神,随即赶紧抱拳回礼:“原来是周道长当面,咳……这个久仰,久仰……兄弟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呵呵呵……既未听说,何来久仰?”
见礼后,周道长一副仙风道骨模样,说话也是洒脱自然:“铁伞门乃是隐世门派,即便道庭,怕也是各派宗祖方有所耳闻。”
说到这里,周乙一挥袖:“都坐吧。沏茶,咱们今日需得长谈。”
接下来,周乙按照情报科事前写好的文案,开始背起了内容:“我铁伞门归属陈抟老祖一脉,乃是老祖关门弟子曹散人正经传代后人。”
“铁伞门属实道门正宗,门中留有陈抟老祖亲传《易龙图序》真本,另有图序真解……此乃观气易势,测龙气,扶斩龙脉之真决。”
“如今天下大乱,大明火德已颓,正应了草莽群起,天下易势之兆。十年前,我铁伞门当代宗主,以大毅力、大法力推运易龙图序,最终解算出,你主李自成,实乃本轮天地劫数中,应势而起之真龙。”
“故此,贫道得了宗主之命,于日前下山,统领外门弟子……帮扶……助力”
第665节 共襄大业(二)
铁伞门大弟子周乙这一番自我介绍,看似运势莫测神鬼乱入,其实内核很老套,就是一个每天都在江湖上发生的投名状故事。
不同的是,这次的投名状……它有点硬。铁伞门不惜杀人劫狱引动官府阖城搜捕,也要救出死牢内的田大二人,这已经远远超出普通投名状的力度……当年林教头入伙也不过是在乡道上收一个人头。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得知全部内情的田大二人,惊讶之余,反倒不好表态了。
倒不是说周乙的故事不精彩。相反,田大二人在第一时间就完全相信了周乙所说的一切:现在是17世纪,各种“封建迷信”学说才是主流学术,完全占据了底层人民的思想领域。
周乙这一通法螺,最是对了土著胃口。更何况田大今天能安稳活下来,本身就是给这一通法螺的最佳背书。
现在的问题是,田大这两个人级别太低。要是一般的江湖好汉,做下这种豪杰大事,田大这会二话不说早就和好汉们结拜一通兼拉对方入伙了。
可眼前这伙“铁伞门”的道俗,明显是组织严密,在本地经营多年的江湖会道门。田大二人说到底只是外派的采购员,并没有权利代表李自成集团给以周乙为代表的铁伞门势力做出什么承诺。
势力之间的合作,田大不够级别。
最终,思想半天,苦笑一声后,田大抱拳坦诚言明:他本人极其感谢铁伞门道长这次救弟兄于水火的义举。但关于李自成方面的态度,他无权插言。
不过,接下来田大倒是郑重表态:他会将此事前后一应经过详细报于自家老大,并原意尽全力撮合双方强强联合。
“这就够了”。周道长闻言捻须连连点头:武汉站原本的目的也就是这些。至于其他的,那都要等见到自成兄再说。
“二位好生歇息。明日倘若风头不变,那咱们事不宜迟,就抓紧出城。”
“如此甚好。”
……
至此,武汉站成立伊始就同步进行的敌后渗透工作,算是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与此同时,第二阶段的工作无缝启动。
翌日,早早起身的田大二人,穿着一身不起眼的出远门装束,经由暗门出了安全房。然后在专人护送下,他们平安出了汉口镇,在镇外一家大车店,田大见到了一行即将出发的车队。
田大走南闯北眼界十足,进门后搭眼一瞧,就看出一些味道来:整齐簇新的大车,膘肥体壮的驽马,还有一身精悍气息的“伙计”……这一切,无不预示着车队的不凡。
“道长……这车马……莫不是……?”
此时的周乙周道长,头戴斗笠,换穿了精干衣衫,活脱脱一副掌柜形态。
见田大有疑问,正在最后检查车轴的周乙,起身拍了拍手上尘土,然后伸出一根手指,正色道:“二位,这首要一条,路上官府有盘查,咱们还是以兄弟相称,莫要再露了行藏。”
田大闻言当即醒悟过来,狠狠拍了自家脑门一掌:“是老田我粗疏了,道……周兄弟放心,田大再不会添乱。”
“嗯。”见田大反应快,周乙满意地点点头,伸手拍了拍车上已经捆扎好的麻袋:“田兄猜得没错。这几车,就是运去李将军那里的军粮,算是我铁伞门的见面礼。”
说到这里,周乙淡淡地补充了一句:“都是上好的麦仁,总数五千六百斤。”
“啊!”
饶是田大之前已然有了猜测,他的眼泪还是差一点就淌下来了……想他兄弟几个这一遭来武汉购粮,到头来粮没买到,丢命的丢命,入牢的入牢,脑袋险险全数搬家。
没成想,世事无常峰回路转。今天他一分银子没有花,居然有人上赶着送来了如此多的粮秣。
这一刻,田大终于下定了决心。他长吐一口气,沉沉说道:“周兄弟,实不相瞒,孝感那里,是埋有购粮银子的。待咱们到了地头,我自去起出来将与兄弟。”
“还真埋了银子?哈哈!”
没成想,周乙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张口一笑,随即就摆手谢绝:“田兄,如今咱们最最要紧的,就是面见李将军,商谈大业,余者都是小道。”
“这一路上,咱们首要是循规蹈矩,小心掩盖行藏。挖银子这种的,有镖行外人在,今次就算了,有闲再说吧。”
田大难以置信地盯着周乙怔怔发呆,最终,他弯腰拱手彻底拜服,心头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失无踪:“是老田格局小了,就依周兄弟的。”
勾兑清楚后,随着一声响亮的马鞭声,运粮车队出发了。
这个车队,是武汉站早就准备好的。总数是八辆大车,其中七辆都装满了粮食,剩余一辆是行李车,带有篷布,兼顾病员伤号休息。
除了田大二人之外,剩余负责押运的十来个伙计,全部是武汉站在职特工。
这其中,周乙是车队全权指挥。第二负责人是前天刚赶回来的信阳站站长房延孝。
按照计划,车队第一阶段的任务,是赶赴信阳。等到了信阳后,周乙便要和田大一起,换乘轻骑,去北边寻找闯营。
再之后,就要看周大道长个人在闯营发挥了……南望现如今的身份,已经是帝国情报系统坐镇一方的大员,不可能再轻身犯险,去闯营埋伏卧底。
所以这次负责常驻闯营,“指导”农民军工作的核心特工,就是帝国情报精英,南望的得意弟子,代号“佛龛”的周乙了。
车队出了大车店后,往北边走了不远,在一处十字路口,汇合了早已等在那里的镖师。
镖师人数一共是十人,都是客博阁的签约伙伴振远镖局派出的熟手。这其中,带头镖师是振远总镖头的师弟,同样是少林外门弟子出身。
在这里,就看出来之前南望签约镖局时的深谋远虑了:这个年代的少林寺,是妥妥的中原大地主、寺产田亩无数,旗下2000吃肉耍棍的打手……寺僧,黑白两道少有能惹得起的。
振远镖局虽然总部在武汉,但是却和少林寺有密切联络。在河南境内,振远旗号所到之处,不管是绿林还是官府巡检,多少都要给三分薄面。
这样一来,今后武汉站在河南境内的各种运输活动,安全性就大大增加了。
车队和镖师碰头后,双方人马合于一处。随即,镖局趟子手前出,背着旗号开始喝道。其余人等则排出了车队居中,镖师外围的标准行路队形,开始赶路。
到了这时候,随着车轮不紧不慢地转动,周乙终于有时间坐下来,与藏在行李车内的田大细聊一些东西了。
而放下心防的田大,这时也知无不言,将他知道的闯营内情统统告诉了周乙。
首先,周乙知道了田大的本名:田望山。与他同行的田三,本名是田望林。二人是陕西米脂人,属于同族兄弟。
田大接下来透露的消息中,最至关紧要的一条,就是派他们兄弟出来购粮的,正是情报局总部事先“推测”的闯营将领田见秀。
田见秀,陕西绥德人,是最早追随李自成起家的老兄弟之一,绰号“锁天鹞”。
田见秀为人宽厚,能得众心,深得李自成信任,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人称“田副爷”。
周乙听到这里,暗地里连连点头:“总部当初给下来的情报信息就是准啊……关山万里,闯营内部这点事,总部都能得知……看来还是有不少同僚在北方暗中布局啊。”
事实上,所谓“总部传下来的情报”,明摆着就是穿越众从后世带来的历史资料。
而总局有资料在手,很多事在行动前就推断出来了:在这一时间段,乃至后期,李自成部的后勤,多数时间都是由田见秀来管理的。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田见秀虽说其名不扬,但他就是李自成最信任的人——冲锋在前的不一定是自己人,掌管小金库的才是真正贴心人。
有了这些资料,总局很容易就推断出,在闯营有资格派出田大等人带着大笔银钱购粮的,大概率是田见秀。
这就是为什么小管当初探监时,第一时间报出“田副爷”这三个字的原因。
事实证明,总局的推论是正确的。田大当初一听到“田副爷”三个字,就迅速认定来人是自己人。
就在周乙和田大密谈的过程中,车队不知不觉已经前行了二十余里路。
这时候,车队就需要在路旁的车马驿,或者大车店里打尖饮马休息一番了。
负责这项工作的,是振远镖局的镖师。
这些镖师是常年跑河南路,都是老司机。道上哪里有歇脚的地方,哪里有绿林山寨,镖师们一清二楚。所以关于车队行止这方面,周乙事前已经下令,一路上都由着镖师指挥。不到万不得已,伪装成伙计的特工,不得使用武力,暴露自家身份。
就这样辛苦赶路,在土造官道上颠来倒去。第一天下来,车队将将行了四十里路,就歇息了。
所幸周乙车队里的人员都是精锐,一应车具驽马也都是上档次的东东。所以在第一天适应磨合过后,第二天起,车队就开始提速,每天最低也能行五六十里。
如此高速赶路,车队在第五天的傍晚,便来到了信阳城下。
第666节 共襄大业(三)
信阳站是河南境内的新建根据地,也是目前唯一入豫的据点。
当初在广州就职前,南望有幸接受了穿越者高层一对一的绝密级“战略推演”讲座。这其中,关于河南,穿越者并不建议南望一开始就设置多个据点。
建议有考虑到北方混乱局势的原因,也有资源投放等种种困难因素在内。
当然了,如果前期和李自成部“勾兑”一事顺利,那么未来几年内,武汉站在河南境内自然可以陆续设立据点……毕竟到时候,城内城外厮杀的两方都是“自己人”了,有事可以提前准备提前打招呼。
周乙不知道这些绝密战略规划,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按照既定程序执行计划。
车队当日到了信阳城外后,旋即在自家车行院内卸了货。
信阳站由于处在“高风险区域”,所以这里的情报局产业,一开始就分为城内城外两部分。
城外目前就是一家车行,是信阳站从无到有开办的。车行占地面积不小,可以在容纳车队人员、车辆、马匹的同时,提供住宿服务。
不过这种住宿服务通常不对外,只提供给“自己人”。
车行设在城外的原因很简单:方便运输物资,进出货物不用经过城关盘查。
考虑到未来战乱频发,车行其实安全级别很高,时刻都保持着警惕,随时可以将人员物资撤入城中。
城外有车行,而在信阳城内,产业可就不止一处了。从成立到眼下,不长时间内,信阳站已经在城内布置了一处客栈和一间食肆。
按照情报局关于高风险地区的标准配置,信阳城内不但有用来接纳临时人员的常规物业,未来还会有安全屋,以及需要长时间隐蔽施工才能建成的隐秘避难所。
周乙对城内的物业不感兴趣,他现在没功夫去检查信阳站的建设进度。带队入了车行,周乙第一时间指挥伙计卸货喂马。而他本人,则在后院发报室内,给武汉站发去了联络电报。
这之后,周乙、同来的车队人员,包括镖师在内,统统去吃饭洗漱休息,将这几日赶路的疲乏好好解一番。
周乙待到第二日起床,才开始工作。
先是检查车队状况。
由于出发时配备的都是新车壮马,所以哪怕经过几天的快速赶路,车况都还不错。至于马匹……一路上精料都是管够的,现在好吃好喝再将养两天,也就完全恢复过来了。
转一圈后,周乙关起门,和信阳站站长房延孝核对了当下局面。与此同时,房延孝也将武汉方面的电报回文给了周乙。
回文没有什么要事,南望只是叮嘱周乙一切小心,按计划行事。
看完电报,周乙起身在屋里踱了几步,然后伸出手指算算日子,最后下了决心:“事不宜迟,明日我就走。”
“明日?”房延孝有点紧张:“是不是多休整几日?”
“来不及了。”周乙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更改:“还有几百里路要赶,总要省些时间出来防意外。”
算计已定,周乙随即出门去寻田大兄弟。
找到时,发现二位仁兄已然起床,正埋头吃喝呢。海碗烩面,外带一甑蒸羊腿,吃得是满嘴流油快活无比。
“二位,明日咱们就要去出寻李将军了,身子骨可还撑得住?”
几个月来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