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旅明 >

第333章

旅明-第333章

小说: 旅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缺乏实战经验的表现。
  开拓军自成立起,就在方方面面享受着工业化无孔不入的好处。种种不起眼的优势汇合起来,开拓军就变成了一支貌似战斗力强悍的武装力量。
  然而从始至今,开拓军除了碾压式的剿匪外,经历过的最漫长战斗,无非是南北越战后打了几场酱油。就这还是在后勤充足情报支持给力状态下的平趟,根本谈不上什么压力。
  于是这帮人今天就拉稀了,根本做不出说睡就睡的战术动作。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王博之前的见解是正确的:总要有一些艰苦的环境去磨练部队,否则等到更加艰难的时刻来临时,该指望的指望不住,那可就坏大事了。
  “唉,夜半难熬啊!”
  时至今日,三爷还是不大习惯阿拉伯数字。看到表盘的第一眼,他自动将时间切换成了熟悉的中式时辰。
  丑时初:深夜1点。
  按照清晨6点天明计算,丑时,距离天明还有整整5个小时,吴猛这时候份外感到时间难熬。
  低头看了看脚下躺成一堆的“假寐”人士们,吴猛烦躁地又点燃一根烟,坐在沙袋上猛抽。即便是这样,他的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对面漆黑的密林。
  时间悄悄流逝,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好久。当三爷不知道第几次摸出怀表后,发现已经是寅时中了。
  寅时中,就是凌晨4点。
  这个时间,距离天明已经不足一个时辰。按照表盘上的“劳什子阿拉伯”计数,不到两小时。
  再一次环顾四周,确认了海滩上微风习习,四周月郎星明,周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和谐动静后,即便是老江湖吴三爷,也有那么一点点怀疑情绪了:“遮莫是意外?土著并无意至此?”
  事情到这个地步,三爷不得不考虑另一种可能:白日里那起伤亡事件只是一场意外冲突,野人在这附近并没有大型部落,也没有敌意,或许遭遇双方只是偶然的应激反应。
  “倘若如此……这般……”
  想到这里,三爷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整夜高强度的戒备心理也一下放松了不少。
  心情好起来的三爷,又默默抽了一根烟。等时间又过去半个小时,三爷看看表,用脚尖踢了踢半蹲在沙袋后方,拿着火枪值班的手下,小声说一句:“东莞仔,时辰到了,喊人换哨。”
  手下回过头,是一张年轻帅气的脸庞:“晓得了,三爷!”
  东莞仔接令后,弯下腰,手脚并用的在人堆里爬来跑去,将一些人唤起来值哨。
  而之前值哨的人,这时候也不挑拣,就地找一块地方躺倒就睡。
  年轻人手脚麻利,东莞仔只折腾了几分钟时间,不大的5处沙袋窝子里,所有值班哨位就都更换了人手。
  看着气喘吁吁跑回来复命的东莞仔,三爷今天晚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拍拍年轻人的肩膀,三爷小声说道:“小子,勤快就是本事。好好跟着你家三爷干,将来有做老大的一天。”
  能混进三爷所在的核心沙袋围子里,东莞仔自然也是伶俐人。小混混出身的他笑嘻嘻地给老大拍起了胸脯:“三爷,要说咱们几十条人枪,就不肖怕那些土鬼。”
  说到这里,东莞仔一脸牛气,拍拍搁在沙袋上的火枪:“就凭俺这两把快慢枪,您老瞧好,到时候土鬼来一个灭一个!”
  “嗯哼……后生仔。”
  三爷瞟了一眼沙袋上的两把火枪。这两把都是大燕国的制式火枪,其中一把是给开拓军配发的滑膛枪,此刻里面装填了散弹。还有一把是为了配合这次远征,出发前专门从主力部队调来的后膛米尼枪,里面的单发子弹也是装填好的,随时可以击发。
  这两把枪由于装填方式的不同,所以被士兵称为“快慢枪。”
  “小子,爷今天教你个乖。”
  看着年轻人骄傲的脸庞,三爷一边掏出了烟,一边说道:“但逢这林木繁多的地界,刀比枪好使!需知天有不测风云!”
  老天爷仿佛听到了三爷这句话,下一刻,东莞仔拢着双手递过来给三爷点烟的火柴,突然灭了。
  “嗯!?”
  过了几秒,摸了摸滴在脸庞上的水滴,吴猛这才反应过来:下雨了?
  是的,就是突然间下雨了。
  做为一处位于赤道带的热带海岛,下雨是一件很合理也很合乎逻辑的事情。突然间的这场雨,不但下了,而且是在天空遍布星辰的晴朗夜空下出现的雨滴。
  这种和北方截然不同的气候现象,其实在热带海洋地区非常常见。
  仰头看看天空,伸出手,三爷感受雨水的密集程度。还好,滴落的水滴并不大,就是一般的毛雨,更像是被海风刮过来的一阵雨雾。
  突如其来的雨水也将大部分躺在地上的人给淋醒了,人们纷纷咒骂着坐起了身。
  这个时候三爷是冷静的,他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东莞仔,去,带人添柴,把火给老子烧旺!”
  在滩头阵地的外围和密林之间短短几十米的沙滩上,从入夜时分开始,就有火堆一直在燃烧。
  这些火堆错落分布,照亮了滩头阵地和密林间所有射界。
  看到雨水后,三爷第一时间想起了火堆问题。果不其然,等东莞仔提着一个绿色大铁壶冲出去时,火焰已经被雨水浇得小了许多。
  点火组跑出去,打头的两个很快在火堆旁捡起木柴架在火上。
  这些树干都是之前砍伐雨林的新鲜柴火,湿漉漉很难燃烧。
  这种情况对于古人来说很难处理,然而东莞仔手中有跨位面神器:油壶。
  油壶里面装得是军用高档65号汽油。
  县级化工厂出品的汽油也是汽油。只见东莞仔手中油壶轻轻一抖,火堆瞬间便大放光明,同时冒出大片白烟。
  黑夜中影影绰绰,在围观人的眼里,穿梭在烟雾中的东莞仔忽明忽暗,恍若在大变活人。
  就在沙滩上一片嘟囔之声,略显混乱之时,吴猛吴三爷头上的冷汗却淌了下来。
  多年来经历的各种危机,令吴猛对危险有着野兽般的直觉。虽然没时间推理雨水和敌人的关系,但这一刻他寒毛直竖,大难临头的熟悉感觉过电般淋遍了全身。
  相信自家直觉的吴三爷,毫不犹豫挥动拳头,砸向了身边的一个人。于此同时,他厉声喝到:“敌袭……全体警戒!”
  被砸的是贺扁担。他和另外几个人高马大的肉搏组成员,之前正靠着沙袋睡觉呢。
  被三爷一拳砸醒,贺扁担条件反射般坐起身,眼睛还没有睁开,张嘴就开始嚷嚷:“给老子披挂,披挂!”
  往日的训练这一刻起到了作用。周围其他人醒过来后,不管外边发生了什么事,第一时间七手八脚地帮肉搏组穿戴起盔甲来。
  三爷的预感是正确的。
  就在他厉声呼喝的同时,工事中有不少人都看到了一幕奇特的景象:一根短矛呼啸着从密林中穿出,在晃动的火光中闪过。
  一闪而过的短矛穿过了恰好伏低身子的东莞仔,直直插进了他背后一个烧火组成员的胸口。
  被木矛穿胸的成员短促惨叫半声后,声音戛然而止。尸体仰面朝天倒在了火堆上,溅起了一片火星。
  紧接着,巨大而又连绵的怪叫声从林中传出。伴随着野兽般的吼声,密密麻麻的人影从树林中涌现出来。
  朦胧雨雾中,穿过火堆的人群被映照地怪像百出,恍若魔鬼。
  下一刻,一个巨大的电流麦盖过了魔鬼的吼声。三爷镇定地声音从喇叭中传出:“全体,快枪速射,慢枪暂留!”


第640节 立锥
  响亮的电流麦话音未落,一通杂乱的枪口焰就从滩头阵地各处亮起。
  虽说不大齐整,但铅弹就是铅弹。和子弹迎头遭遇的土著犹如被汽锤砸过,伴随着火枪轰鸣声,当前一排人纷纷被打得仰倒在地。
  正常情况下,突如其来的远程打击肯定会对土著有所震撼。不说掉头跑路,至少土著在火枪面前声势大跌,犹豫惶恐的姿态会表现出来。
  这种局面在之前多年的实践过程中都有发生,已经成为了各部队的常识。
  然而今天不一样。遭受打击的土人只是短短一滞,旋即发出连绵怪叫,高举手中武器,加速向滩头阵地冲过来。
  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原本处于雨雾和火光中的岛屿主人,在客人眼中,已经从影影绰绰变得清晰起来。
  热情好客的主人们,数量大概是客人的三倍,有两三百人之多。
  这些土著武士性别清一色是男性,普遍个头不高。他们行动敏捷身材匀称,脸上涂抹着白色泥纹,身穿蕉叶编制的披肩和腰裙,脖颈和手臂上有着用珠贝编制的绳结。
  令队员们惊讶的一点是,土著手中持有的武器,除了惯常见到的藤茅之外,还有不少反射着金属光泽的铁刀……是的,就是金属刀具。
  旋即,第二轮枪响。
  这一次的枪击效果更差,原因是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以及雨水。第一轮仓促射击原本就乱了齐射节奏,第二轮射击在雨水影响下,发火率降低的同时节奏更乱,变成了零乱散射。
  零散射击虽说也打倒了一些土人,但是失去了齐射所带来的震撼效果。面对陆续倒下的同伴,土著并没有丧失信心,他们散发着不明音节的吼叫声反而愈发强力。
  土著用吼叫壮胆,防守者也有声控设备。
  那个镇场子的声音又从喇叭中传了出来。这一次三爷不再沉着冷静,而是发出了激昂的怒吼:“二阵打慢枪!一阵的,给老子抄家什,并肩子上!”
  区区几十米沙滩路,土著花费不到一分钟时间就能冲到近战位。这点时间,在黑夜中,也就够防守者打两轮枪。
  就这,队员第一轮打出去的还是事先装填好的子弹,否则最多打一轮。
  所以当三爷发现,土著前锋距离防线只有十多米的时候,他不得不命令部下停止装填弹药,全体换装冷兵器,做打肉搏战的准备。
  这个准备时间非常短暂。十来米的距离敌人眨眼就能冲到。防守者不但要在这个短瞬更换冷兵器,前出防线调整阵型,而且要有一个短暂的前冲动作,以便获得冲击动能。
  听到三爷的军令,连绵不绝的闷响声首先响起。
  事先分配好的二阵人员,对准敌袭的大略方向扣动了扳机。这一次是装填了散弹的慢速枪,是最后一轮热兵器火力。
  黑火药铁砂枪,短距离射击效果还行,一轮打倒不少敌人。
  然而对于来袭者来说,已经付出这么多代价和敌人面对面了,任何伤亡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铁砂枪穿刺伤害太低。受伤的敌人除了被打瞎眼满地乱滚的,居然有不少爬起来继续作战的。
  终于,“杀杀杀”的吼声响起。外围50名事先定岗的一阵队员,和数量三倍于己的土著武士短兵相接。
  甫一接触,对阵双方各自都付出了严重代价。伴随着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和切肉声,被各种冷兵器招呼到的土著,这次再没有机会爬起来了。
  开拓队员也同样付出了代价。土著倒下的同时,同样有不少队员被茅尖穿透了胸口,被铁刀砍中了脖颈,被吹箭射中了头面。
  短短一分钟时间,惨烈的肉搏战就令交战双方的伤亡数字大幅上升。
  之前说过,开拓队这种松散的结构,在日常训练方面是比较宽松的。开拓队允许队员以小团队面貌出现,使用个人趁手的冷兵器。
  这种建军模式有它的优点:部队成型快,团队配置灵活,能快速适应各种环境下的低烈度作战。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开拓队如此配置,就意味着不可能组成严密的军阵来对抗敌人。
  今天这种肉搏战,换作是冷兵器部队,哪怕是大明王朝的正规兵马,也可以做到完胜——列出盾墙和长矛阵的正军,能以极低的代价将来袭土著杀得干干净净。
  然而开拓军不行。失去了射程优势和热兵器优势的开拓队员,现在只能和土著以极高的交换比展开互搏……双方都没有着甲,双方的阵型都差不多,双方手中的冷兵器,都可以做到一击致命。
  到了这一步,位于后方坐镇的吴三爷,事实上能做的已经不多了。他此刻站在沙袋上,面对着惨烈的战场,一时间反而陷入了思考:怎会有如此之多的土人精锐?
  依靠丰富的人生经验,乃至在环境相似的台北野人区工作过的经历,三爷对土著部落还是有相当了解的。
  和普通人认知不同。对于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原始部落民来说,像今天这种大规模的夜间突袭,其实是非常罕见的。
  正常情况下,普通的中型原始部落,日常能组织起50名武士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这50名武士中,能做到夜间突袭死战的核心精锐,连30名都没有。
  所以在三爷看来,登陆点附近要不就是有一个超级大型的土著部落/王国,要不就是周边的土著部落联手组织了联军。
  三爷本人倾向于后一个推论:他在敌人脸上看到了不同画风的几种白泥纹路。
  然而这就是三爷的疑惑所在了:登陆点是临时决定的,土著如何在短时间之内完成联络协调的?
  要知道,比起外来者,其实大部分的土著部落之间,都是区域竞争关系,互相之间有着世代血仇。
  在野人区待过的三爷非常清楚,想要让几个土著部落迅速沟通联合出兵,这个真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
  “啊~……”的一声惨叫,三爷猛然警醒过来。
  刚才那一刹那的思考,现实中只过去了几十秒时间。
  唤醒三爷的惨叫,耳熟,是平素熟识的一个小队长发出来的。
  然而当三爷把目光转过去的时候,火光和交织的人影中,已经找不到那位老兄了。就这短短几十秒,之前队员勉强组成的半弧形防线,已然岌岌可危,随时都在有人倒下。
  “唉,今趟亏大了!”
  三爷暗自痛心:自张苏滩称老大后,好不容易手底下又掌管了这么多弟兄。没成想,一晚上又折进去了不少。
  吴猛知道,决战的时刻来到了。
  抹一把脸,顺带着抹掉了所有负面情绪,三爷再次提起大喇叭,发出了今晚遇袭后的第三条命令:“二阵给老子顶上!”
  紧接着,喇叭中又传来了吼声:“都给老子听好了,今天没有退路,大伙拼力死战,干翻这帮土鳖孙才能活命!胆敢退后的,军法不饶,统统下海喂鱼!”
  随着三爷的话声,原本据守在工事里的20多名二阵队员,也纷纷嚎叫着提着各种冷兵器补上了防线。
  到这个时候,整个滩头阵地上,只剩下了三爷身边七八个人的嫡系小组。
  看一眼几个常年跟着自己的兄弟,三爷叹口气,扔下喇叭提起一旁的鬼头钢刀:已经没有任何命令可以下达了。做为最后的总预备队,三爷只能带着自家亲兄弟上场了。
  就在这个时候,防线正中被突破了。哇哇大喊的土著杀死了最后一名阻拦者,从口子中涌将出来。
  “放!”
  没等土著高兴三秒,三轮火枪齐射就把突破口打得硝烟弥漫……赶过来的玉生少爷带着四个人,每人身背两支上好膛的快枪,毫不顾忌周边友军,硬生生近距离对着突破口轰了三轮十五发铅弹。
  下一刻,硝烟弥漫中,恍若魔神般的三具钢甲武士高举着长刀和重斧冲了出来。
  高大恐怖的复古造型,牛角状的狰狞头盔,黑色哑光漆面的冷锻钢甲,以及用铰链锁定在双手中的精钢武器……
  突兀出现的钢铁武士,带给土著的感觉不光是震撼。下一刻,长刀开始痛饮献血,将土著的长矛和肢体一同斩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