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个腊月,所谓的年关难过是真实的:朝廷实在艰难。
皇上不但要处理关外大败后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还要面对日益咄咄逼人的北方农民起义:以王用、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组成的农民军,已然成了气候。彼辈时而分散时而聚合,连连在山西周边攻城掠地,一度破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城,令朝廷大军疲于奔命,朝堂上下惊惧不已。
不过好的一点是,大明皇帝并不是一个人在作战。就在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南方异域,同样也有一个朝廷,在这个腊月里几度艰难,几度彷徨。
……
“全体都有,十发匀速射,预备……放!”
粗陋的套管铜线+简易磁喇叭传声系统,令回荡在炮舱中的人声极度失真,而且还伴随着哗啦啦的劣质电器电流声。
但这些因素,都无法影响命令的准确传达。
站在铁皮扩音器旁边,第一时间听到命令的现场指挥官,在目测各炮位准备完毕后,用力劈下手中小旗,同时吹响口中铜哨。
长长的炮舱内,随即响起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伴随着连声巨响的,是一门门被后坐力推回导轨的大炮。与此同时,舱内开始弥漫着炮口余烟,能见度降低了很多。
不过烟雾很快就通过对流的舷窗排了出去。专业的炮舰,对于这些问题都是有针对性设计的。如果今天的外部对流环境不好的话,还可以开动负压排气扇来辅助排烟。
排烟的同时,戴着放爆耳套,个头矮壮敦实,由清一色“三等残废”组成的炮兵班组,正在大声喊着号子,紧张的进行火炮复位工作。
即便是抛弃了容易导致船体重心不稳的三层炮甲板,改良成只装备重炮的双层炮舱,毕竟还是船舱,高度空间都有限,所以炮组成员清一色都是矮子。
矮子炮组是夹层战舰必备“部件”。
大英帝国当年面临着各路流氓在海上的竞争压力,所以无所不用其极。帝国舰队里面,常年使用个头矮小的未成年人来担当串上跑下的火药运输员。
而放眼未来,穿越势力是没有什么抗衡对手的,所以舰队中没有“童兵”这个编制。眼下在控制区内的所有未成年人,都必须强制接受义务教育,不用去战舰上提火药桶,或者去纺织厂快速消耗生命。
好在这个时代土著平均个头普遍偏低,1。5米的成年人比比皆是。海军招募了个头“合格”的炮组士兵后,经过训练和补充营养,这些人就会变成矮壮的“专业”军士。
此刻,专业军士的战斗任务很繁重。
24磅重的锻压长管重炮,总重已经超过了2吨。即便是有先进的滑轨系统制动,一样需要炮组人员付出大量化学能,以及熟练的操作流程,大炮才会再次回到发射阵位。
接下来又是一轮机械式的清膛+装药动作。
好的一点是,这次由于是匀速射,所以炮组倒不是很赶时间。大家放慢动作,用最省力的方式,将训练了无数次的准备工序又做了一遍。
不久后,10门24磅重炮的炮口,再一次探出了舷窗外。闪闪发光的炮身和骤然间安静下来的炮舱,带来的是瞬间升压的浓浓杀气。
全体炮位准备完毕不到10秒钟,指挥官身旁的铁皮大喇叭中,传来了下层炮舱业已准备完毕的呼叫声。又过去不到半分钟,舰桥火控官那熟悉的电流麦再一次下达了命令:“准许射击!”
“轰隆隆……。”
双层炮甲板,一侧总数高达20门的24磅重炮,又一次发出了怒吼。
被高温火药燃气推出炮管的铸铁炮弹,这一刻动力十足。看似黝黑的铁球,实则已经升高了温度,变得滚烫起来。
其中一枚铁球,在和19枚同伴一起出膛后,很快又汇合了从另外一艘战舰上射出的22枚同款。大家一起飞跃过将近1公里的红河水面后,进入了此行目的地的领空:一座拥有浓郁中式风格的城池。
跨越过城市外围的厚重城墙后,铁球的动能已经损失大半,其所划出的抛物线轨迹,掉落愈发明显。之后,在飞行了将近2000米后,铁球动能终于耗尽,于是它悠悠地砸进了城东一座院落中。
这处院落青砖铺地青瓦覆顶,四四方方齐齐整整,一看就是中产殷实人家居所。
此刻的院落里,不知为何空无一人。
下一刻,铁球蹦蹦跳跳进了后院。尽管看上去已经慢慢吞吞毫无动能,然而在“嘭”地一声大响后,铁球却毫无阻滞地砸开了柴房墙壁。最终,在旅行了2000米距离后,这颗产自遥远夷州金属铸件厂的标准24磅铸铁炮弹,一头扎入了柴堆,不动了。
事情还没有完。
足足过了三四分钟后,原本早已安静下来的柴房里,突然间响起了微小的“哔剥”声……仔细看去,原来是柴堆中的一束稻草不知为何冒起了青烟。
接下来,青烟愈发浓烈,不久后变成了白色浓烟:柴房里储存的柴禾被烧着了。
于是乎,火头渐渐越来越大,直至烧透柴房,并且开始向周边其他屋宅转移。
这个时候,原本的白烟早已转化成了浓浓的黑烟,在随处的可见的木料助燃下,黑烟冲天而起。任谁都能看到,此处发生了火灾,需要救援灭火。
然而当镜头拉高之后,才会发现:这座建筑林立屋宇众多的大城,此刻已然是处处火头遍地尸骸,宛若人间地狱。
……
由大明忠勇伯曹川(伪)率领的南下大舰队,已经在红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带,逗留了超过半个月时间了。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前,大舰队就来到了鸿基港。
当日,应对北方局势的专项会议完毕后,内阁当即根据会议精神,下发了南下舰队的人员构成名单。
这里面除了必定要随船出发的张冬东之外,还有不少海军人士,另外还有一些准备去中南半岛考察的各路闲散穿越众。
大舰队很快组建完毕。
由于是现实意义上初次踏出“国门”,并且明显负有战斗任务,所以这支南下舰队颇具实力。其中不仅包括了“镇蛮号”和“抚远号”这两艘主力战列舰,还附带有数量超过20艘的各类次级战舰。
穿越众这次,可以说是精锐尽出。
另外,随同南下大舰队出发的,还有数量不定的各类民用运输船只,规模庞大。
之后,在白鹅潭匆匆集结了一部分舰船,又当着广州土著的面演戏完毕,舰队这才出发。这一路上还因为要汇合从各地赶来的船只,所以舰队足足在伶仃洋外待了3天时间。
等到大舰队终于集结完毕,这才拔锚启航,第一站是琼州。
在给琼州人民展示了一番实力后,留下多艘运输船卸载建材和各类粮食杂货,南下舰队这才正式南下,算是走出了国门。
可惜,出了国门后还没走三尺远,南下舰队就不挪窝了。先是在北部湾连续演习多日,然后又全体去了正在修建中的鸿基港。
这个时间点,已经到了11月下旬,安南雨季已然结束。
接下来,戏肉来了:进驻鸿基港不久的大舰队,居然侦查到了岸上一股人数不下于20000的安南军队调动的痕迹。
于是大舰队搭载的陆战队,配合鸿基港“保安”部队,由穿越军官亲自带队,采取夜袭+强攻的方式,一举将这股郑氏派来摸底细的前锋部队打散了建制,歼敌800+,全程只用了一个晚上时间。
紧接着,在留下大批人手协防鸿基港后,南下大舰队在12月1日这天,主力尽出,沿红河直朔而上。
由于流域多红色沙页岩地层,水呈红色,所以这条发自云南,止于北部湾的大河,古称为“红河”。
而红河下游的红河三角洲,正是安南国都升龙府所在。
1631年12月3日晨,来自下游的巨舰,突兀出现在了升龙府外的红河河面。未等迷惑不已的升龙府派出使者交涉,原本就冒出滚滚黑烟,预示着不祥之兆的帝国主义舰队,卑鄙的不宣而战,于上午8时整,向升龙府喷射出了代表着死亡的炮火。
猝不及防的升龙府城,当日便承受了总数超过千枚的炮弹打击,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
而于当日倾泻完炮弹的舰队,则在晚间静悄悄撤出了红河。5日后,补给完毕的舰队再次叩关,并在红河下游,与升龙府紧急调来的水面船队“大战”一场。
结局是残酷的:英勇反抗侵略者的划桨船队,在密集的交叉炮火下根本无法突防。最终,在全军覆没前,只有一艘火船突进到了那2艘“巨舶”千米之内。
战局就这样继续了下去,使得前文出现的炮击场面,再一次降临在了升龙府。
第595节 甲板众生
红河河面,独有的暗红色水流,浩浩荡荡东向去。
此处正是红河与墩河的汇流处,天然形成了聚居之所。坐拥此地的升龙府,宛若北方邻国的南北两京一样,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无论从南方到北方,还是从内地到沿海,升龙府所处,均是安南内外交流必经之地。
可惜,不速之客们貌似也是这样认为的。近段时间内,彼辈频频来袭,大有长居此地之意。
时光已经走到1632年的1月下旬。自从前两次毫无预兆蛮横不讲理的炮击行动过后,这已经是南下舰队旬月来,第三次光临升龙府了。
不过这次,情况发生了变化。相对前两回合来说,再次莅临“下邦”的上国舰队,并没有一来就发动攻势,而是摆开架势,停在了两河交汇处。
貌似是来兜风的?
远远望去,满载排水量超过1500吨的抚远号战列舰,犹如众星拱月般,被大批舰船围在河口中央。
这艘令安南人民又恨又怕的帝国主义战舰,此刻并没有打开炮窗,而是放下锚链,收起半帆,在舒适的1月暖风里,随波起伏,一副悠哉模样。
事实上,今天战列舰确实是来兜风的。
确切地说,是战舰的主人,终于想起来风景秀美的红河三角洲兜风了。
抚远号宽大的后甲板上,一群大人物屁股底下坐着空桶,面前也是空桶……上面临时盖了块木板做桌子。桌上摆满了罐头菜和铁听啤酒,正热热闹闹在开PARTY。
从现场看,这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战列舰甲板邀请酒会,明显已经持续了不少时间。与会人士大约都喝了不少,个个脸色涨红嗓门粗大,吼叫的声音飘荡在红河上方,仿佛要传入远方郁郁葱葱的无限雨林中去。
“来,弟兄们,走一个!”
很快,刚进行完一轮碰杯没多久,这边又有总兵张冬东大人端起了杯子。
“又走?啥……啥名目啊?”
“咱们,祝曹总万寿无疆,老夏……嗝,嗯,一般健康。”
“好好好,老张这马屁好。来,干了,都干了啊。”
话音未落,一堆墨绿色的军用搪瓷缸子砰砰撞在了一起。下一刻,伴随着啤酒花的香气,浓厚的白色泡沫从缸子里冒了出来。
毫无疑问,能如此豪横喝啤酒,说如此豪横祝酒辞的,自然都是穿越人士。
张冬东是今天喝得最多的一位。
此君身份特殊。在广大土著面前,他是雄霸南天的大枭雄本尊。然而在穿越者内部,他的政治面貌也只是“群众”一员。
不止如此。拜穿越人士独特的内部关系所赐,某些时候,张冬东这个群众甚至还要格外“谨言慎行”一点,以免被人喷他“僭越”,拿他这个李鬼去李逵面前邀功……喷子这种职业是横跨多元位面永世不会湮灭的,哪怕在十七世纪,也有局域网喷子这种生物存在。
所以总得来说,虽然这个位面很多大事件都离不开张冬东参与,但他通常都只是“出面不管事”,做好招牌貌似成了他唯一的工作。
当然了,有失必有得。没有权利,自然也没有责任。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下的张冬东,当他从最初的别扭到习惯这一切后,反而从中找到了生存之道:玩呗。
反正将来分蛋糕的时候,不会少他1克。
所以他今天喝得最多——事实上此后但凡有内部party,比起那些有各种工作在身的“穿越社畜”来说,张冬东从来都是大碗喝酒的豪爽人士。
喝多了,就要豪言壮语,或者叫胡说八道。这边张大人在刚刚说出美好的祝酒辞之后,又飘了。只见他斜靠在船帮,一手歪歪斜斜拿着缸子,另一手指着远处迷迷蒙蒙隐没在河雾中的安南国都升龙府,先是仰头大笑一声。
摆足POSE后,下一刻,张冬东用咏叹调的酒气,大声喷出了那句名言:“弟兄们,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终于来到啦!饮胜!”
一帮原本就在兴头上的酒鬼,听到这句话,顿时豪情万丈,怪叫鼓掌和口哨声纷纷响起。
群魔乱舞的场面不堪入目。一帮正在状态的酒蒙子,没人有办法能让他们清醒,只能等自然散场。
不过万事总有例外。一大堆人凑在一起,总会有不合群的那种。此刻,就在船尾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两个同样坐在空桶上的穿越众,正看笑话一样看着酒局上那干人,满脸嘲讽之色。
话说,这一次曹总兵临时发车去安南,正经也是有不少搭车人士的。毕竟再怎么说,安南也算得上是有文法有武备的“千乘之国”。
征伐这种千乘之国可和打部落鞑子不一样,这里面有重要的“未来国际关系行为准则”,在等待着初历此事的穿越人士去收集资料,去商讨建立。
于是,上船的除了军方和外交部门的人之外,还有打算去收集一手资料的其他穿越众,以及农业,矿业等等杂七杂八的各路人马。
总之,队伍很杂,各色人等都有。
这会坐在船尾的两位,一个是魏虎,一个是马明。
穿着一身改良中式立领外套的魏虎,身高体壮面目黝黑,像水管工多过于像会计,然而他穿越前实打实是注册会计师。
这一次来安南,魏虎也属于临时起意。他对中古时代的小国财政运转很有兴趣,所以来调研一番。
现如今的魏虎,身份是总兵府钱粮师爷。这个职务在后世有对应:国税局局长。
统管着总兵府所有“实控区”税收工作的魏虎,在当下的环境里,实权要比后世同行强出许多。
原因很简单:由于“初高中算数人才”极度缺乏,所以当下的“国税”和“地税”是两套招牌同一套人马,魏虎就是税收届真正的扛把子。
魏虎在穿越众内部,还有另一层身份:反对党首脑,穿越高层人士中的一员。
当初在台南纷乱的初期磨合中,魏虎就是少数派唐骑会的首脑。时至今日,虽说以夏先泽为首的保皇一派占据了主流,然而大家都清楚,最终还是需要一点反对派的。
所以魏虎这帮人同样活得很滋润。
再说了,就当下的环境,只要是个穿越者就要当大梁来用,管你是什么歪瓜裂枣,活得不滋润的还真没几个。
坐在魏虎身旁的马明,是一建副总经理。
属于皇汉成员的马明之所以能和魏虎谈得投机,肯定不是因为他会修柏油路,而是因为大家都是少数派成员。
马明这次来安南,也是为了调研:热带环境下修筑城堡,以及修建“防御性社区”的前期准备工作。
于是,在众多吃瓜群众和主流派系组成的甲板酒会上,魏虎和马明这两个异端就显得有点独特。这二位大概也不愿意与那帮花天酒地的“腐朽份子”为伍,于是只好找个角落自家喝点小酒了。
“听听,听听这都胡说些什么。唉,愚蠹何其多也。”
这时的魏虎,刚刚听见张冬东发骚。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