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旅明 >

第276章

旅明-第276章

小说: 旅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爱的钟,不知道被哪儿的风吹过来你。哈哈,这太令人高兴了,请跟我来,今天您会享受到特殊的,来自弗朗机商人的真诚招待。”
  操着语法有点错误的汉语说出欢迎辞的,是澳门市议会书记官安德拉德。
  听到安德拉德的话声后,经受过培训的钟老爷这才缓缓把脖子降下来,离开了装B模式:“哼哼,我道是谁人,原来是安老爷。”
  “也罢,正好,本官晓得你是个能管事的。”钟老爷这时一身官气,丝毫不假辞色:“这是总督衙门的官文,正是给尔等的。安德老爷,这就签字领了去吧?”
  钟县丞说到这里,伸出手,接过了随从递来的那份用油纸包裹的公文,递给了葡萄牙人。
  安德拉德这时虽然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好伸手将公文接了过来。


第544节 家园
  澳门市议会的成立,要追溯到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然而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议会的工作重心,其实并不是明国。
  当时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明廷新任两广总督陈瑞召见居澳葡人首领与主教,正式允许了葡人在澳门居留,将之前明廷对澳门的模糊态度做了个了结。
  紧随之后的,就是澳门市议会的成立。
  既然是市议会,那么代表的自然是澳门本土葡人的利益了。也就是说,这个市议会是由本地教会和在澳门本地有利益纠葛的葡商高层成立的。
  事实上当时澳门市议会的成立,最主要的任务并不是对明工作,而是“团结一致,共同防范已兼并葡萄牙的西班牙人前来分享对华贸易的利润”。
  是的,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是葡萄牙殖民者的大敌——尽管两国人民当时在法理上已经成为一国,然而对于澳门的葡人来说,西班牙人就是大敌。
  这事说来话长。
  5年前的1578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发动对北非莫斯琳的圣战,但此次圣战失利,塞巴斯蒂昂被俘后遭处决。
  由于塞巴斯蒂昂国王无嗣,于是葡萄牙出现王位继承危机。这之后的几年里,葡萄牙出现了王叔祖殷利基和侄子安东尼奥等继承人。然而以上人士均遭到了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反对。
  这之后,由教宗倾向的,在血缘关系上对葡萄牙王位有最优先权利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出场了。于是在1580年11月,菲利浦派艾尔巴公爵带领军队攻陷里斯本,安东尼奥被迫流亡国外。
  1581年,葡萄牙枢议会迫于军事和教宗的压力,最终有条件地承认菲利浦继承葡萄牙王位,成为葡萄牙国王菲利浦一世。尽管葡萄牙人依旧保留了相当大的自治权利,然而两国就此在法理上算是合并了。这之后,就是澳门葡人获得了明国承认。
  简单的说,一群丧家之犬,亡国之人,心怀对西班牙菲利普一世的憎恨,心怀对刚刚占领菲律宾的西班牙强盗的畏惧和防范,在澳门成立了旨在保护殖民地利益的土著葡人市议会。
  时间到了1623年,当澳门市议会愉快地运转了几十年之后,葡人又一次正式从明国得到了“居留地”文件,以每年500两银子的代价,在法理上获得了长期“承租”澳门的权利。
  与此同时,葡萄牙本土开始正式向澳门殖民地派遣总督。
  第一任在澳门正式上任的澳督,名叫马士加路也。而这个时间点,已经离穿越众驾临不远了。
  和大明朝的流官一样,由葡萄牙“朝廷”派来的总督,自然是不受土著葡人待见的。要知道在1623年这个时间点,距离弗朗机人最初来此的嘉靖年,已经过去了70余年的时间……在澳门居留的土著葡人已经繁衍生息了好几代人,其中很多人都没有回去过葡萄牙母国,是纯正的“殖民地土著”。
  而由土著把持的澳门市议会,自然对上面派下来的总督/钦差大人是不待见的。所以从第一任澳门总督起,双方之间的关系就不太融洽。总督大人的职权被土著议会牢牢限制在了军事防务方面,官邸亦设于大炮台。而这种局面在原本的历史上,要经历至少一百年的演变,才会形成后世总督掌管殖民地军政大权的格局。
  ……
  1631年4月3日,正午,澳门市议会。
  有着一排排扇形桌椅和正中演讲桌的议会厅,已经初具了后世成熟议会的雏形。
  此刻的议会中,混乱一片。大约有四五十名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的议员先生在毫无风度地吵吵嚷嚷,完全失去了往日应有的秩序。
  而在大厅中央,一群重要人物正围在长桌旁,对身后嘈杂的人声充耳不闻——大家都在仔细聆听着一位明国翻译的话语。
  这位穿着花缎子长袍,胖乎乎的翻译官不是别人,正是不久前才吞下了宗氏商行股份的牛希建牛老爷。
  此刻的牛老爷,伸出手指,在那份由舅老爷专程送来的中式公文上逐行划过。与此同时,他口中冒出了流利的西班牙语,堪称十七世纪的人肉同声翻译机。
  总得来说,这份由明国广东官僚系统发过来的正式公文,还是比较“特殊”的。
  特殊点在于:虽然这是一份标准的明国格式公文,也是用繁体字写的,但是其中的遣词造句却直白得要命,根本不是明国风格……没错,这是穿越风格,就是后世那种力求文字准确,不产生歧义的备忘录模式。
  这是一份要命的备忘录,或者说是最后通告。其中分为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由香山县户房起草的《有关崇祯四年濠镜澳地租到期一事的解决方案》业已得到上级部门广州府户房和广东左布政使衙门的批准:从今年起,明国广东政府决定收回濠镜澳地权,停止对外承租。与此同时,停收弗朗机人每年500两的地租银。
  文件明确指出:濠镜澳地面上所有建筑及其附属物都是无可辩驳的明国官府财产,凡有故意破坏损毁者必将追诉刑责。
  文件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关于弗朗机租客的安置。
  首先,明国官府慷慨地给了弗朗机人7天的时间,用来重新找房子住。在这里,文件中友情推荐了马尼拉,巴达维亚和万丹。
  而对于那些无法离开的外籍人士,广东官府也慷慨地做出许诺:允许外客根据家产多寡来申请绿卡和工作签证(以上验资发证等业务由广州布政使衙门委托漳潮总兵府代办)。
  凡是成功申请到签证的外客,将由漳潮总兵在夷州负责提供临时落脚地,妥善安置。
  以上。
  当牛老爷头上流着汗,大声将这份公会翻译出来后,在场的澳门高端人士鸦雀无声。
  在这之前,刚刚拿到公文的葡萄牙人,其实并没有理解公文含义。盖因当时在场的几位绅士都不熟悉繁体中文,只能连蒙带猜,再加上从钟舅老爷那里听来的一点风声。
  即便是这样,葡萄牙人也感到了浓浓的危险,于是书记官安德拉德派人紧急召集总督、议员和主教。
  当议员们陆续来到议会时,这份公文的表面意思已经被翻译出来,这就造成了议员们的集体喧哗。而在这之后,赶来的正牌翻译官牛老爷,这才用葡萄牙语将公文表面和隐藏的含义全部读了出来。
  “宣战,各位尊贵的大人,这是一份明国政府发来的宣战公文!”
  虽然公文上没有任何一个杀气腾腾的词语,但这就是宣战。牛老爷满头大汗,最后一语定乾坤。
  随着牛老爷的话语声,澳门市议会成立以来最紧急的一次闭门会议开始了。
  首先,由现任议长拉罗发言。这位来自里斯本的贵族后裔,在牛老爷辅助下,明确地告知了各位议员以及来参会的总督和主教们:明国广东政府在曹氏势力的推动下,正式做出了对葡萄牙居民最不利的选择。
  是的,在文件彻底翻译完的第一时间,葡萄牙高层就认识到了这份文件是谁在背后搞鬼的。
  毕竟弗朗机人在大明的土地上已经生活了几十年时间,他们对明朝官府是相当了解的,他们知道官府写不出这种法律文件式的公文。
  那么谁能写出来呢?公文上不是说了嘛:漳潮总兵府。
  幕后大黑手。
  其实在场的很多葡萄牙人,在听到议长公布这个惊天消息后,都隐隐有一种感觉:第二只靴子终于落下来了。
  近年时间以来,曹氏海盗集团这个从夷州一点点冒出来的势力,早已成了葡萄牙人的大敌。
  从一开始截断日本贸易,到垄断海峡两岸贸易,再到打压澳门的葡萄牙人势力,最后公开露出獠牙,明确表态要求葡萄牙人从澳门滚蛋,这一系列变故,都是在葡萄牙人眼前发生的。
  然而对方发展的实在太快,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无论是大型炮舰还是明国海军副司令的官职,这一切都让葡萄牙人无处下口。
  到了今天,靴子终于掉下来了。这份公文,葡萄牙人从所谓的绿卡和签证就能分析出谁是幕后黑手,毕竟这是之前和穿越众谈判时就出现过的奇怪单词。更遑论漳潮总兵这个名字已经明晃晃出现在了公文上面。
  “所以,各位绅士们,这是曹和他的独立海盗集团正式对我们宣战的公告,并且获得了明国广东行政机构的背书!”
  拉罗议长最后总结到:“我们有7天时间来决定是否投降……去申请那份见鬼的绿卡,按照这份公文的要求。当然,我们也可以去马尼拉,或者……议长顿了一下后说道:抗争。”
  短暂的沉默一阵后,一个响亮地声音从议会后排传了出来:“不是只有醉鬼和肮脏的欠债者才会被赶上马尼拉的船吗?为什么要离开澳门?我哪里都不去,这里是我的家乡!有着我珍爱的一切,我永远都不会离开!”
  随着这一声誓言的响起,议会大厅沸腾了,保卫家园的喊声响彻了大厅,直上云霄。


第545节 葡人的抗战准备(一)
  既然“全民抗战”的基调已经定了下来,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干就是了。
  澳门市议会的绅士们,当天全票通过保卫家园的提议后,还做出了一系列部署。
  首先,议会授权给了澳门总督杰洛米诺·施维拉,命令他即刻就任城防司令,统一指挥岛内所有武装力量。
  杰洛米诺·施维拉是第三任澳督。此人是在去年,也就是1630年6月,才接替前任菲利普·罗保上任的。
  和真实历史不同一样的是,在穿越者这个位面,原本关系并不和谐的“外派”总督和本地议会双方,在这一刻摒弃了分歧和矛盾,达成了共识。
  这是无奈的选择。
  无论葡人内部有什么矛盾,在如今面临着灭顶之灾的局势下,再不精诚合作,就什么都没有了。一旦失去澳门,本地议会的老爷们固然要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总督大人同样也没有好下场。且不说“与城共存”这样不详的词汇,即便是“澳门第三任暨末代总督”这样的名头,大概也不好听罢?
  总督这个词本身就代表着疆域和守土有责。明国官员不清楚,但是在西方世界,派出总督这个动作,就意味着从宗主国的角度来看,国家对当地拥有国王般的权利,需要派出代表去执行宗主权利。
  所以施维拉总督当天在议会,顺利接过了守土重任。早期澳督职权主要是军事权,故被称为“兵头”。其后直到1652年,葡萄牙国王设立海外委员会协助管理海外的殖民地,总督的权力才有所增加。作为一名军人,战争本来就是总督的职权范围,施维拉的总督官邸就在大炮台旁边。
  安置完最重要的军权后,议会还做出了后续很多决定。这其中不但包括了一系列应战准备,最主要的是,议会还分别派出多路使节和信使,试图在最后关头挽回局面。
  这里面的重中之重,当然是对明……准确地说,应该是对曹工作。
  事实上,从一开始,葡萄牙人就没有停下过这项工作,只不过效用不显罢了。
  前文交代过,关于澳门的地位问题,在这之前以年为单位的时间里,就一直是“葡曹”两家的外交核心问题。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狂傲自大抠着脚对着世界地图划分自家私人庄园的穿越众看来,澳门那撮葡萄牙人就是跑来给爷上眼药的小流氓,不摆平是不行的。
  所以哪怕还窝在夷州的时候,曹氏就公开了自家的对澳政策,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了对葡萄牙人的敌意。
  葡萄牙人当然没有轻视这份敌意,从一开始就没有。毕竟这是一个奇迹般迅速崛起,打败了郑芝龙和众多海盗的,拥有神秘力量的大型本土海盗集团。在弱肉强食的东亚洋面上,没人会轻视这样一股势力。
  然而葡萄牙人的一切外交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双方的核心矛盾无法调和——穿越众要收回澳门主权,将葡人变成申办绿卡的外宾,而葡人则要长期占据澳门,将这里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就像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做的那样。
  这种根本性的主权问题实在没法调和。尽管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葡萄牙人面对日益强大的穿越势力做出了种种努力和退让。
  而到了大家摊牌的今天,葡萄牙议会不得已,再一次做出了应对:派出使节,派出一切能和明国官府、曹氏势力沟通的人去做说客,拿出种种承诺和贿赂,只求一个和平解决问题的机会。
  于是在会议后,多路使者当天就从濠镜澳出发了。他们有的坐船,有的直接走陆路穿过莲花茎关闸……关闸此刻依旧开放。事实上穿越众并没有制造紧张气氛,起码从最后通牒发出去的二十四小时看来,关闸一如往常。
  三天后,从明国各处传来了消息。
  首先,态度最强硬的彰潮总兵衙门,一如既往地拒绝了葡人一切说项,并且义正言辞地告诉使者:只有全盘应诺双方之前谈判时,穿越众提出的条件,葡人才能避免这次战争。否则的话,“你们将失去一切。”
  葡萄牙人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意外。毕竟在这之前双方已经谈判了N多次,穿越众那傲慢和毫不妥协的态度葡萄牙人有深刻印象。
  其次是明国土著官员。
  在之前悠久的岁月里,从弗朗机人第一次踏上明国土地“借地晒货”时起,贿赂这个通行多元位面的招数就一再显示出它的威力。
  明国朝廷,特别是广东官场之后对于弗朗机人的一系列应对措施,都是和贿赂这两个字分不开关系的。当然,这里面还要加上“恭谦”二字。
  要知道弗朗机人是所有殖民者中,和明国官员打交道时态度最好的一伙人。这无疑戳中了满脑袋“天朝上国”思想的明国官员痒处。故此,比起其他殖民者来,葡萄牙人从明国这里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澳门。
  然而这一次不一样了。
  无论是高层还是底层的明国广东官员,在葡人使者上门后,大部分都闭门托病不见。
  少数碍不过往日情面和今时重礼的官员,在偷偷见面时,也是语重心长/惊恐小心地规劝来人:“那人连鞑子都宰了无数,现时皇上须捏鼻子宠着,又和姓熊的穿一条裤子,活脱脱就是闽粤的混世魔王啊!回去告诉你家迭戈老爷,莫要和大虫放对了,此人顺着逆着都不行……还是顺着吧,多少有条活路。”
  ……
  所有消息反馈回来后,情知这一次要是认输或者战败,绅士们不但要丢掉家园,还要丢掉在东亚的贸易特权,于是大家反倒抛弃一切杂念,安心备战了。
  接下来,大批的家眷涌向了停靠在澳门内港的帆船。
  抗战不代表要妇孺去挡子弹。葡萄牙人在疯狂备战的同时,自然要先送家属离开这个弹丸之地。
  无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