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旅明 >

第143章

旅明-第143章

小说: 旅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1628年11月1日晨,井然有序的部队终于踏上了甲板,“监视”号和150吨级护卫舰“曾文溪”号随后就起锚出发了。
  特殊舰队是不用和民船一起编组过海峡的,出发后船队的航速很快就拉到了12节的高速,径直往大员驶去。
  厦门距离台南的距离是200公里,以船队现在的速度,10小时左右就能到站。
  到了这个时候,陆军士兵们才终于放松了下来。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敌占区”生活,现在大伙终于可以敞开来聊天了。甲板上站满了出来放风的陆军小伙子,他们正在和年轻的水手们一起吹逼。
  杨二靠在曾文溪号的船尾栏杆上,看着脚下翻滚的浪涛,脸上满是惆怅。
  自从那天他带着林十万的人头回去后,少年人仿佛一夜之间就成熟了。之前那些轻浮浪荡的做派再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沉稳——年轻人也开始学着有心事了。
  “听说你取了匪首的项上人头?”
  就在杨二对着海面发愣时,他身旁却传来了一句问话。杨二闻声扭头一看:原来是这厮!
  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穿着海军少尉服的矮个子军官:茅五。
  茅五和杨二算是同期生。当初在新兵营时,两人的床铺就隔着一条过道,也算是共患难的弟兄——新兵营大伙天天挨打。
  然而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只能说一般。茅五是天生的军人,作风严密,一丝不苟,所以他有点看不上杨二那种吊儿郎当的样子。至于杨二……乞讨出身的小混混,对于别人的鄙视是很敏感的,所以两个人到头来交情不但不深,还颇有点争竞的味道。
  后来茅五去了海军,杨二去了陆军。
  两人后来都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杨二不用说,他的各项技能都是陆军里拔尖的;至于茅五……这个矮子现如今已经成了曾文溪号的大副兼代理舰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两百多号穿越众里面即便把玩票的都算上,海军众也不过有十六七个人——这点人手根本满足不了日益扩张的帝国海军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众只能勉强将人手机动到主力舰舰长和舰队司令这一级别。至于其他的小船和零散舰船,只能靠土著来搞定了。
  于是茅五这拨人就派上了用场。尽管有点揠苗助长,但是严峻的形势已经顾不了那么多:权利自然不能交给那些投诚的老混子海盗,他们这些根红苗正的精英“士官生”才是承载帝国大业的基石。
  ……
  “听说你取了匪首项上人头?”
  杨二听到这句话后,脸上不由自主地又露出了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你消息倒是蛮灵通的!”
  “满甲板都在嚷嚷,我可是没聋。”茅五脸色平静,他身上是笔挺的小翻领靛蓝硬帆布海军军官服,脚下是锃亮的皮鞋,站在摇晃的甲板上纹丝不动,浑身上下都写满了“标准”二字,充分诠释了职业军人这个名词。
  “那也比不上你啊,都当船长了。”杨二说到这里,又咧嘴露出了一丝促狭的笑容:“道学嘛,升官就是快!”
  “道学先生”这个外号,就是杨二在新兵营私下给茅五起的。如今又一次听到这个早已没人敢提起的外号,茅五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注意军容,自由散漫!”
  既然不能愉快地交谈,那么就只好散伙……茅五说完这句话后,转身就走。
  “回去请你吃烤鹿腰子!”敞着风纪扣靠在栏杆上的杨二,看到茅五撤退,心情莫名得变好了。
  ……
  两艘战舰组成的船队在下午5点的时候,跨过海峡驶入了台江航道。
  船上的士兵们从进入航道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大喊大叫,仿佛离家十年的游子一样……其实他们只离开了大员不到两个月时间。
  除了亘古不变的海底捞之外,喧嚣的台江两岸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繁华异常。
  大批船只沿着航标在海面上穿梭,蚂蚁般的工人聚集在工段上,台江两岸林立的塔吊和不停增高的建筑物,在17世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监视”号舰队进入台江后,没有停在赤崁附近的军用码头,而是直接去了台江船厂码头——后续还有很繁重的舰炮改装任务呢。
  士兵们在去船厂的途中,依旧很兴奋。他们贪婪地看着赤崁沿岸的别墅区,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在里面拥有一套别墅。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海子里的套间一样,有钱也买不到。
  在海岸边被强行改造成绿荫,古树,小别墅的特殊区域里,现在居住着绝大部分穿越众。
  舰船上的士兵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眺望着那里的时候,那里也同样在凝视着他们。
  ……将近200间房屋的别墅区占地面积不小。这里是一个功能完善的社区:别墅区不但有内部超市,餐厅,酒吧,甚至连健身房和KTV,洗浴中心都有。
  说到娱乐设施,别墅区里最出名的酒吧是“老叟酒吧”。这个名字当初负责基建的穿越众冯冠杰起的,原因嘛,大概这货穿越后还残留了一点文青思想,外加此人在法国混过几年,是条舔狗,所以把法兰西的双叟酒吧给移植过来了。
  老叟酒吧自然不可能是欧式风格:当初建设的时候就是按照最简单粗犷的中式原木自然风格修建的。现如今由于第一批大麦早已成熟,所以穿越众终于能喝到纯真的自酿大麦啤酒了。于是经常有自酿啤酒爱好者来交流酿酒的老叟酒吧,就成了别墅区人气最旺的地方。
  在老叟酒吧的后院,有一间地势比较高的凉亭。坐在这间凉亭里的人,能轻松地欣赏台江美景——亭子叫“风波亭”。
  原本这间凉亭是没名字的。之所以有了名,是因为有一天在皇城里“议会斗争”失败后,被赶出来的一票少数党人就聚在了这间亭子里边喝黑啤边商量对策。
  当其时,一帮怒火冲天的人不但在这间亭子里大骂当道诸公,甚至还有人叫嚣着去找曹川,要质问一番皇帝,“是不是要眼睁睁看着忠义之人被权臣迫害致死?”……如果是的话,那大伙今天就把这里当风波亭了云云……
  当然了,最终也没人敢去质问曹皇帝,不过“风波亭”这个名字倒是因此保留了下来。而这间亭子,在日后也成了少数党大佬们专用的议事,密谋场所。
  而此刻的凉亭里,正有两个人在默默注视着从岸边缓缓驶过的监视号和新港溪号。
  其中一个是白鸿达。此人是最早穿越的五人组之一,天生喜欢捅领导菊花,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不畏强权。到后来开放党禁后,白鸿达如鱼得水,专业和夏先泽作对,现如今他是“皇汉派”的精神领袖,头号反对党BOSS。
  斜躺在白鸿达对面凉椅上的,是个身材高大的黑汉子。这人叫魏虎,表面看是个会计,暗藏职业是“唐骑会”的党魁。
  这两个人待在一起的时候,通常风波亭附近是没有闲杂人等的——反对党两党魁都在这里了,一定有种种黑幕要密谋,毒气四溢,没事人还是离远点的好。
  目送着海面上的两艘炮舰远去后,斜躺在凉椅上的魏虎先是喝了口啤酒,然后悠悠地说道:“只剩10天了,就现在谈的这点成果,我看曹皇上想登基怕是难。”
  “切,皇上不急太监急。”个头不高的白鸿达翘起嘴角,目光注视着海面:“登不了基,姓夏的身为行政首脑,他不背锅谁背?”
  “轮不到我们的。”白鸿达这时也拿起啤酒瓶吹了一口:“是好事,也让大伙看看某些人的真实协调能力。”
  “照这么说,咱们是彻底不用让步了。”魏虎听到这里呵呵一笑:“就怕双十一真错过了啊!”
  “过了就过了,不是还有双十二嘛。”
  白鸿达微笑着说到。


第304节 建制(二)
  就在某些人一边喝啤酒一边酝酿着阴谋的同时,皇城中的某间小会议室里,一脸憔悴的夏某人也正在召集党内骨干,讨论着对策。
  “制宪委员会那边谈得怎么样了?他们还是不让步吗?”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着建国前后的种种规则制定,穿越众内部的权利争夺可以说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总之,凡是能拉出来说两句的,一个都没跑,统统被人拿来当作撕逼的炮弹,每日争吵不休。
  在这种情况下,负责设计国家框架的制宪委员会就彻底变成了菜市场。虽说在这个关键部门里“鼎格党”,也就是保守党在人数上占了优势,然而这似乎没什么卵用——这是制宪,简单多数不适用。
  所有这些条款如果委员会内部都不能通过的话,就不要想着再拿到全体穿越者大会上投票了:想要将条款最终变成法案,需要至少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同意。
  另外,还要过隐藏BOSS那一关:曹皇帝。
  于是事情就僵在这里了:以夏先泽为首的既得利益团伙,假如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不给皇汉们留出足够好处的话,那么宪法草案就别想通过……
  宪法既然都通不过,那么更低一级的,皇汉占多数的规则委员会那边,某些人气焰就更加嚣张。
  规则委员会主要是管小事的:历法的修改,各种民间恶俗的取缔,未来政府和议会的下设机构,以及二级法框架修订等等……
  眼看着双十一要到,结果除了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之外,其余大事一件都没定版——大家都很清楚这些事情的答案,但是皇汉们就是卡住最后一步不投赞成票。
  所以事情渐渐变得糟糕起来。
  “是的,双方依旧没人让步。”夏先泽问完话后,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颇有书卷气息的中年人回答到。
  此人叫邓新,穿越前是个图书馆研究员,穿越后一直在大办公室当主任,现在兼任制宪委员会的副主席,是保守党的党务干将,谈判负责人。
  “还在纠缠那些问题?”夏先泽听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嗯,他们要求三个内阁席位,其中一个必须是四大国务大臣。”
  四大国务大臣,从传统上来说,即所谓的首相,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
  这四个位置,也可以叫做首辅,财相,外相,内相。叫法不同,内涵一样——这是政府部门最核心的四个权利位置,是国家公权力的象征,不是什么体育文化大臣所能比的。
  皇汉们现在要求的,就是这四个位置之一。
  然而这四个位置原本就只剩三个……夏先泽的首辅位是早早就内定的,也就是说,皇汉们要三选一,虎口夺鸡。
  这个当然不能忍。
  原本按照保守党的计划,为了以示团结,皇汉们最终会在内阁得到一两个无关紧要的位置:管卫生文化这种排名靠后的次辅,了不起再管个交通,这就顶天了。
  然而现在看来,当初的愿望怕是不能实现了……皇汉们太嚣张,贪心不足,提出的要求太多。
  这些要求对于夏先泽他们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答应的。要知道,现在是17世纪,穿越众目前建立的,只是一个小小的袖珍政权,位子本来就很少。
  很多的职务现在还不存在呢——譬如数字化、就业与养老金,这些在后世那些君宪国家已经设立的职务,这年头根本就没有。
  所以内阁的位子本来就不多。穿越众建立的这个政权,说好听点叫学贯中西,说不好听就是土洋杂合。
  在夏先泽的计划中,他组建的第一届内阁其实人手并不多,有四五个次辅就足够了——每人分管一摊,类似于土共的副总理模式。
  在这种局面下,皇汉们的要求就显得狮子大张口了。
  夏先泽在听完邓新的汇报后,先是翻了个白眼,然后张口问道:“没时间了。根据你的判断,这一两天内能不能让那些混蛋混蛋打消念头,老老实实达成协议?”
  “不可能!”邓新斩钉截铁地摇摇头:“那帮人就等着看咱们的笑话呢。”
  “不是看咱们,是看我的笑话!”夏先泽这时长叹一声,仰头默默地研究起了天花板。
  随着他的动作,会议室里也变得安静起来。
  下一刻,一个坐在后排的伙计冒出了一句狠话:“不如把这帮捣乱的都赶出委员会算了。”
  “胡闹!”原本仰着头的老夏听到这句话后,当即回过神来,一边用拳头砸了下桌子,一边怒喝道:“玩不起就掀桌子吗?什么时候杀全家?开了头,你以为轮不到你吗?”
  夏先泽的愤怒是有原因的:事实上,保守派内部,一直有人在巨大压力下,主张采取一种所有人都熟悉的,看上去很美的快捷方式:让皇汉们闭嘴。
  换句话说,就是剥夺少数派的参政权利。
  胜者为王,胜者不受惩罚,杀光反对者一家独大,然后修改史书……一切背信弃义的手段都是可以用来称赞的“智谋”,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李二是典型。
  总之,想合作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只有让对手永远闭嘴,日子才能过下去的样子。
  ……哪怕已经跑到了平行位面,东亚民族几千年来的养蛊文化,终究还是在穿越众身上留下了烙印。
  好在这种脑残建议很快被PASS掉了。
  在贵族议会里培养好左右两党,未来再吸收土著精英,扩建成上下两院,及到初代穿越众老去时,建立出一个完整的国家政治结构,这一切早已是精英们心知肚明的既定路线,不容更改。
  至于不解决问题,而是直接解决对手肉体的养蛊模式——说白了还是成王败寇那一套,这种东西能用在只有200多号人的穿越众身上吗?要知道,这种模式是一定要见血的……想让政见不同的人彻底闭嘴,几千年来除了见血还有其他方式吗?
  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曹川本人,还是夏先泽这些脑袋清楚的,都不会选错路子:当初曹川完全可以将某个打他主意的穿越众“收走”的,但是最终也无非是一颗西红柿打脸而已。
  总之,你死我活,赢家通吃的那种斗争在这里是不允许的。曹皇上第一个就不同意:他必须要做好有一天戒指飞走之后的准备。
  真到了那一天,如果新位面的人民还在重复着养蛊的思维模式,那么他或者他的后代,就一定会被叫嚣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暴民推翻。
  现在这个阶段,是大伙适应合作与妥协的最佳机会,旧时空那一套,在200多个天生贵族的独特模式下,完全没有市场。
  这也是夏先泽为何发怒的原因:苗头要第一时间摁下去。为了皇帝,也为了他自己。
  ……
  会议进行到这里,事实上已经开不下去了:决策者拿不出解决方案的话,事情就只能僵在这里。夏先泽当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发完火后,就挥手示意散会了。
  散会后,他独自一人从二楼的楼梯上到平台,围绕着楼顶的建元殿,背着手散起步来。
  其实夏先泽的心情其实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差:他脸色不好那是这些天被诸多杂事累出来的,和这帮愁眉苦脸的谈判代表们关系不大。
  问题怎么解决,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不过不到最后期限,他是不愿走这一步的——动不动就叫家长,这种作风是有后遗症的,会在小伙伴里面降低人气。
  哑然笑了一声后,夏先泽摇了摇头:从好的一方面来说,大家这些日子里还是有收获的。从没有经历过真正议会斗争的屌丝们,在这段日子里,终于体验了一把原始的争论和妥协。
  要知道,这可是商讨千年大计,是建国大业,是关乎到子孙后代福祉的大事。这不是平时公司开例会,所有人在这些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