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51章

大明领主-第51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首辅九十八,还专门督促前基隆科技研究院,现在的大厦帝国科技中心,加速织布机的蒸汽化改造,提升棉布的制作效率,争取占领泰西所有的布匹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第二产业,罂粟种植业,在这些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每年为数千万泰西烟民,提供了数千万近烟土。
  印度所产烟土,与美洲殖民地所生产的卷烟,在泰西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两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宣传,使泰西烟民在两者之间游移不定,今日抽美洲香烟,明日印度烟土推出新款烟土,这些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马上去烟土馆试抽新烟土。
  对此恶性竞争,内阁措辞严厉的批评了印度烟土局和美洲烟草公司,一切以大厦帝国的利益为主,切不可便宜了泰西诸国,而使我大厦帝国受到莫大损失。
  一些破坏大厦帝国和平贸易的泰西势力,也遭到了大西洋舰队的狠狠打击!
  时间到了开元二月底,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件奇事,《大夏月报》做了一整版的专门报道。
  全国各地的新生儿童数量激增,双胞胎、三胞胎等多胞胎的数量,也比往年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近乎一半的新生儿都是多胞胎,这也在数年之后,这些新生儿长大后,一时造成了许多的社会困扰。
  不得已之下,数年之后,大皇帝赐予多胞胎孩童金耳环,不分男女,都要一直佩戴刻有名字的御赐金耳环,才让多胞胎泛滥的困扰,减轻了许多。


第146章 铁路建设
  大厦帝国的多缸蒸汽机技术,已经处于世界第一。
  大厦帝国科技研究院甚至突发奇想,在地上铺设铁轨,让蒸汽机拉动的车厢在铁轨之上飞奔,实验获得了极大的反响。
  以广州林家、赖家为首的数十位巨商,集资一亿八千万银元,投资铁路建设。
  内阁在征询皇帝陛下意见之后,点头答应下来,并与这些商人签署了一份,为时二十年的铁路承包建设计划书,并以大厦帝国内阁的名义担保,在铁路建成之后,这些商人在这些铁路上应受的待遇和特权,让这些商人大喜不已。
  这些商人,这些年来大肆建立工厂作坊,生意已经做遍全球,甚至在美洲的土人那里,也有他们的身影存在,其拥有的财富之巨,远超现在的大厦国库存余。
  大厦帝国这些年来,治理黄河、修建水库、建造城市和修建水泥路,花费了巨额的资金,存下来的银元,只有区区近千万银元,还不如一名南方巨商的家底丰厚。
  但是大家都知道前期的经济建设,投入的越大,以后的收入回报就越大,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修建铁路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却遭到了海军将领的反驳,因为内阁停止了对数十座铁甲战舰船坞的铁料批复,使这些船坞都没有铁料进行铁甲战舰的生产。
  铁甲战舰,在海水里行驶十余年之后,海水的强烈腐蚀特性就会让这些铁甲战舰趋于退役,战舰上的蒸汽机不时进行大修,所耗费的金钱,还不如直接更换新的蒸汽机。
  所以海军不时就要补充新的战舰,这对于铁料的需求极其庞大。
  现在内阁断了船坞的铁料批复,海军拿不到新的战舰。为此,此事一番折腾之后,闹到了大皇帝的面前。
  大皇帝正在与各嫔妃做游戏,被这群不识趣的家伙打扰了兴趣,有些恼火。
  考虑到现在的海军舰队数量已经足够庞大,而军事研究院新的战舰研究,也将于在最近几年出成果,大皇帝同意内阁的处置,驳斥了海军的请求。
  海军不可一世的势头,被大皇帝往下按了按,内阁的权威,再次稳固了下来。
  铁路的第一期工程,是北京城到天津港口的铁路修建,这也是一场试验,毕竟修建铁路,等同于把白花花的银元,成片的往地上扔,如果不能证明确实有效果,各大投资商也不会继续支付,剩下的款项的。
  现在大明的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台北、和马鞍山一带,每年所产的钢铁还有所剩余。
  但是现在要修铁路,这些钢铁的产量,一下子就捉襟见肘了。
  于是扩大钢铁厂的规模和数量,势在必行。
  大厦国工部钢铁总局,在海南、辽东等地又建设了近百座钢铁厂,因为当地的铁矿石资源丰富,所以选择在这里建立钢铁厂。
  那么问题又来了,钢铁厂的大肆扩张,直接导致了全国的铁矿石价格飞涨,甚至一些大海商,开始从大洋洲等殖民地,运来一船船的优质铁矿石,只是价格高昂。
  这让内阁十分头痛,不得不出手干预铁矿石的价格,另一边扩大大厦国矿山的产能,又招募了数十万矿工,才勉强解决了问题。
  有了充足的钢铁,北京到天津段的铁路,正式开始修建。
  修建铁路,首先要平整路面,然后加固地面,再铺设木枕,最后才是架设铁轨,一整套的方案下来,搞的工部官员焦头烂额。
  这样的事情毕竟从来没有做过,科研所即使派出指导员指导,也做不到方方面面的有效指挥,所以这段铁路的建造进度,十分缓慢。
  这一段几百里的铁路,整整修建了十八个月时间,才终于修建完成,皇帝也参加了庆祝仪式,并作出了重要发言:这是你们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发展史上,前进的一大步!
  皇帝的肯定与支持,鼓舞了工部的官员,北京到南京段的铁路,与南京到广州段的铁路同时开工。
  有了天津铁路修建的经验,这两段铁路的修建工程进行的十分顺利。
  值得一提的事是,陆军上将刘兴邦和一批高级将领从军队中退役,有的做了爵爷逍遥快活,有的人选择效仿孟烦多,开始从政。
  而刘兴邦被内阁任命为全国铁路督造,监督铁路的建设工作,与各项物资的调配,也算是责任重大,毕竟是皇帝高度重视的大工程,每年不算财政部的数千万银元拨款,单单商人的集资,就达近亿银元之多。
  铁路的修建,使南方的物资,对于北方的调运,更为便捷。
  也让北方的煤炭、生肉、木材等,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运送到南方,对于南北交流,意义十分重大。
  这么说,假如某地有灾情,或者是叛乱发生,那么便捷的铁路网络,可以使各军区在极端的时间做出应对,对于大厦帝国的长治久安,也是十分重要。
  铁路修建,非数十年不会完结,接下来还有各藩王国、殖民地的铁路修建,是一项长期的而艰苦的工作。
  开元二十三年四月,一件震惊大厦帝国的贪腐案爆发!
  时任铁路建设督造的,前上将军刘兴邦,被锐鹰情报局,提起公共诉讼,北京至南京段铁路、南京至成都段铁路、南京至广州段铁路,多次发生铁轨断裂、偏离而引发的重大伤亡事故,据刑部近六个月的调查,督造官刘兴邦收受巨额贿赂,致使承包商使用劣质原材料修建铁路,才造成了这数起,波及近千居民的伤亡事故。
  已经在基隆城休养的太上皇陆林极为震惊!
  《大厦日报》对此事进行了专门的跟踪报道,内阁做出重大批示,刘兴邦为大厦帝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功绩,其功劳不能被抹杀!
  但是刘兴邦收受近三千万银元,贪腐数额巨大,造成了铁路运输部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间接经济损失,达六亿银元以上,判处刘兴邦无期徒刑,囚禁于基隆罪恶之塔九层,以为后来者戒!


第147章 贪腐问题与长期自我斗争
  曾经的军部第一人,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军队,尤其是陆军的士气,极为低迷。
  时任内阁首辅的孟烦多做出指示,要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让军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于个别现象,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和自我批评。
  这在陆军引起了巨大反响!
  祸不及家人,陆军上将刘兴邦的贪腐属于个人经济犯罪,不影响其子刘正一在仕途之上的平步青云,只是年纪和历练还不足够,内阁已经有意,再磨炼其十年时间,作为内阁的补充预备人员之一。
  大厦国第一贪腐案发生之后,内阁与六部之间进行了数月时间的激烈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建国近三十年,内部的有些人员已经堕落,与帝国的发展已经背道而驰,进行长期而艰苦的反贪腐运动,十分有必要!
  而且鉴于大厦帝国的经济,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繁荣,各官员在任职期间,个人的财产进行公示,接受人民的监督,很有必要!
  ……
  第一任中央银行行长林红木表示,积极配合内阁的财产公示政策,也对于广大的客户发出善意的提醒,财产公示,利国利民!
  林红木出身广东林家,不但是林氏家族的继承人、中央银行的行长、平皇后林红玲的长兄,还是西伯利亚殖民地总督管。
  他的政治发言,一般被世人看作是,中央未来十年的风向标,于是各地的官员纷纷向中央内阁来信,主动进行个人财产公示,和个人资产申报工作。
  单单一年时间,在中央银行的积极配合之下,东南亚殖民地两位总督管、本土三位省长一起因经济问题落马,《大厦月报》称,这是贪腐五虎!
  其余的小苍蝇小蚂蚱,扯出无数,再次引发大厦帝国政治震动,甚至再次惊动了修养中的太上皇。
  这次的贪腐整风运动,持续时间之长、牵连范围之广,为建立大厦帝国以来首次,耻辱之塔第六层增加了五人,小的落马官员是没有资格进入耻辱之塔的。
  ……
  “狗蛋!我来看你了,我给你带了领地小镇特产的野菜炖鱼,这可是好东西啊,来来,咱们今天好好喝一杯!”
  空旷的耻辱之塔九层,响起了一道声音。
  前陆军上将、大厦帝国铁路督察与调配官刘兴邦,勃然大怒,“是谁?狗蛋这个名字也是你叫的?!”
  等他看清来人面目之后,竟然如同孩子一般扑倒在地,面壁痛哭流涕起来:“领主大人,狗蛋对不起你啊,狗蛋愧对大人的栽培和器重,给领主大人脸上抹黑了!狗蛋无颜面见领主大人啊!呜呜……”
  来人一身明黄色帝王袍服,正是太上皇,曾经的台湾大领主陆林!
  护卫小心的打开耻辱之塔的大门,这里终年空旷,近三十年才终于迎来了第一位客人,所以一切摆设、家具都还很简陋,刘兴邦就在里面,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世事变幻之奇特,不过如此!
  陆林慢慢上前,伸手扶起了痛哭不已的刘兴邦,笑道:“多大年纪的人了,孙子都两个了,还这样哭,也不怕别人笑话你,拿出你陆军上将的气势和派头来!
  即使以后都只能在这里待下去,也要好好地活着,这里虽是牢笼,但是上将军该享有的一切特权待遇,一点也不会少了你的。而且啊,你家那三个儿子,我都给你安排好了。
  老大还算出息,和新皇也算投缘,两人一起长大,以后就同殿共事吧。
  至于你那剩下的两个小子,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我给排到美洲和泰西去了,去那里祸害别人,总好过祸害我大厦国人,你说是不是?
  来来,喝酒!这可是崇祯十三年的清风牌朗姆酒,存货不多哦,唉,我说你慢点,还有呢!”
  耻辱之塔,除了皇帝,还有谁有资格可以随意出入?
  而作为皇帝,日理万机,根本没有时间来这个监狱来看望一位罪人。
  刘兴邦本来心里苦涩至极,没想到还能再次看到大领主,顿时激动万分。
  他一连喝了三杯朗姆酒,才低沉的说道:“罪臣起于微末,当年不过是地主家的牛童,后来流亡台湾,得大人器重,悉心栽培之下,居然做到了上将军,不胜感慨啊!
  在铁路局,有人送我五十银元,说是孝敬我,但我知道那是贿赂,这些承包商竞争激烈,都想承包一段铁路修建。
  我就想啊,承包给谁不是承包?五十银元也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手下了。
  再接着,五百元、五千元、五万元……这就收不住手了,理所应当了……
  以前苦日子过惯了,没见过这么多钱,也不知道问题这么大,也没算这几年拿了承包商多少钱,直到铁路接连出事……
  领主大人,狗蛋有罪啊!我罪该万死啊……”
  陆林也叹了口气,站在窗户边,透过手臂粗细的铁窗,就能看到繁忙的基隆港和辽阔的大海,他说道:“你一人贪腐,下面的人如果不收钱,那就是和你唱反调,他就在铁路局待不下去,你收五十元,他就敢收四十元,再下面一层层的下去……
  问题很严重啊!
  也是我这个领主没有做好,兄弟们骤然富贵,迷失了方向,我这个领航员,也有罪啊!
  来来来,今天不是领主或皇帝,与下属的交谈,只是你我老兄弟的叙旧,满饮杯中酒!”
  太上皇走了,刘兴邦也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再见到大领主、太上皇陆林,他不时的回忆过往,仿佛再次回到了领地小镇,捕鱼挖野菜的日子……
  十年后,耻辱之塔第九层的前上将刘兴邦,竟然出书立着了,其书名叫做《大领主语录》、《和领主一起奋斗的日子》,一时间,风靡全球,青年人人人追捧,竟成为一时之潮流!
  这是一场试炼,未知神秘存在,为了竞技比赛,特意选择、培养竞技代表的试炼。
  如今,陆林已经完美完成了这次试炼,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


第148章 日不落帝国(大结局)
  时间到了开元二十年,大夏帝国在世界范围之内,已经拿下了除泰西诸国之外的所有土地。
  首辅大臣九十八已经辞官归隐基隆城,现任的首辅大臣孟烦多不解的请教皇帝,以我国的军力,拿下泰西诸国,易如反掌,为何可为之而不为?
  皇帝大有深意的说道,孟大人,有鱼的水才是活水,如果水里的鱼儿全部捕捞殆尽,这水呀,慢慢的也就成了死水一潭了!
  孟烦多幡然醒悟过来,大呼皇上圣明!
  全国的财政已经从地方,彻底收归中央,这是前朝大明的前车之鉴啊,藏富于地方,本意是好的,但是实际上就给了地方贪腐、中央财政匮乏,埋下了祸根。
  平时太平年代还不明显,到了天灾人祸之时,中央需要拿钱办大事,赈灾、平叛,没钱怎么办?
  可以说,最后大明崇祯帝,就是活生生穷死的!
  大夏绝不走这条老路,各地地方官员,基本都换成了新式教育培育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对于这一点,也是知之深深,对于中央政策的支持,不遗余力!
  大夏帝国,经过近二十年的生养鼓励政策,人口已经翻了数翻,总人口近四亿,但是大皇帝对此还是不满意。
  毕竟这点人口,在大夏帝国本土,才堪堪填补版图荒芜之地的空白,但是庞大的殖民地,依旧急缺移民。
  为此内阁签署了鼓励移民令,凡是前往殖民地移民者,奖励庄园一座,前三年所需耕牛、开矿工具等等物资,免费给予!
  而且大夏帝国承认其对于庄园的永世所有权,私人财富,神圣不可侵犯,于是疯狂的移民浪潮,席卷全国!
  全国各地的在役殖民地劳工,数量已经达到了骇人的近两千万!
  各地道路已经改造完毕,对于全国的物资运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期三十年的水利改造工程,提前十年完工,各地的水泥巨石堤坝、湖泊修建工程,基本结束,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植树活动,毕竟堤坝、胡泊附近的土质需要根系发达的植被,才能彻底稳固下来。
  土地表面用石头、水泥可以做到稳固,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