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亲的队伍,在稳重的长者的指挥下,准时于二十八日下午,到达了基隆港。
当新娘子被其长兄林红木,背下船后,码头上的人海中,爆发了震耳的欢呼声。
这就是领地以后的主母啊,怎能不让人激动万分?
新娘子凤冠霞帔,登上了去基隆城的花轿,人海在欢呼之余,自动让开了一条道路,而林家和领主府的侍卫们,拿着成筐的铜板,向人群中撒去,人们的欢呼叫喊之声,更加高涨。
距离拜堂的吉时,还有一点时间,新娘子在侍女的搀扶之下,在领地民兵的重重护卫之下,暂时在一座干净的客栈休息。
这里距离领主府不远,陆林骑着一匹阿拉伯战马,一身大红的新郎官打扮,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朝客栈奔来。
这些近前簇拥之人,不是公侯伯爵,就是巨商、豪绅,离陆林最近的就是郑家家主郑森了。
当郑森得知领主新娘子,就是一起游玩的“兄长”、“林红木”时,也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大明末期,理教盛行,未婚女子几乎整日关在绣楼里,学习一些相夫教子的大道理,而且大多裹着小脚,行走不便,但是这位领主夫人不同,真真正正是一双“大脚”啊。
不管如何震撼,也争着抢着挤到了新郎官大领主的身旁,欢呼雀跃之意,溢于言表,比他自己成亲的时候还要兴奋,少年心性,展现无疑。
“森弟,你恨我吗?”陆林和郑森离得极近,陆林看着雀跃不已的郑森,不由脱口而出这么一句话来,虽然不合时宜,但是憋在他心里很久了。
陆林、郑森、林红玲,三人一见如故,如今林红玲即将作为陆林的妻子,他不希望好兄弟郑森,还为以前的往事,郁结于心中。
君子之交,当坦坦荡荡。
“啊?”郑森正在兴头上,还没有明白陆林话里的意思。
陆林端坐在马上,平静的望着郑森的双眸,说道“我是说大都督之事……”
郑森一下子没有了笑容,满脸的苦涩,说道:“大哥,我父是武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本就是宿命!何况,就算我想杀你,他们会答应吗?”
郑森手指指向周围的人群,和众多的燧发枪护卫。
陆林认真说道,“你我相识相知一场,我不希望你心中有所郁结,你明白吗?贤弟放心,有我一日在,必会对郑家做出补偿。即便有朝一日,为兄不在了,我的后人,也必会善待郑家!”
哈哈一笑,郑森牵着陆林的高头大马,向前走去,并没有回话。
但是两人似乎关系更亲密了许多,有些事,身在局中之人,才最能体会到,什么叫无奈。
陆林的迎亲队伍,在基隆城转了一圈,终于达到了新娘子歇脚的客栈。
随后新娘子在林家人的搀扶之下,又上了花轿,这次队伍,直奔领主府而去。
陆林开放了领主府权限,但是能够进入领主府的,也不过五六十人而已,这些人,无一不是位高权重者,或富可敌国之辈。
外交部部长付玉民,是这次婚礼的司仪,这个仪式郑重大方,庄严神圣,在这群能够影响大明局势的人的注视之下,陆林完成了这次婚礼。
新娘子被送进了领主府卧室,那里就是新房了。
而众人簇拥着陆领主,到了基隆城中,敬酒的人群,络绎不绝,还好侍卫早已换成了白开水给陆林喝。不然的话,大领主的新婚之夜,就要在醉酒之中度过了。
就算这样,回到新房时,陆林也喝撑了。
轻轻掀开红盖头,一张倾世容颜,展现在陆林面前。
陆林一把把新娘子抱在了怀里。
“啊——”新娘子发出一声娇呼声。
接着,“啪”的一个大巴掌,拍在了新娘的娇臀之上……
第129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
娇臀传来一阵疼痛,林红玲大大的眼睛之中,一下子水雾弥漫起来。
陆林一句,“贤弟骗的我好苦哇!”,又让泫然欲泣的新娘子,“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来。
“兄长莫怪,小弟认罚就是了……”林红玲红着脸蛋,娇羞的说,话已出口,不知想起了什么,一下子羞的连耳根都跟着红了起来。
看着这张倾世的容颜,陆林好笑的对着新娘的耳朵,低声说道,“那为兄这就开始责罚你!”
一双大手开始游走起来……
领主府从外面看起来,并不是太过巍峨,但是里面的空间极大。
安妮拉和桃乃花香奈两人,今晚被安置在主卧室不远的,两间房间之中。
两女好似有默契一般,轻手轻脚来到主卧室外面,偷听了起来。
主卧室里的声响,从微不可闻,渐渐开始变得激烈起来,听得两人面红心跳。
领主府里只有他们四人,剩下的就是林红玲带来陪嫁的两个侍女,被安置在主卧室隔壁的一间屋子里,陆林并不许她们,像别的大户人家一样,贴身伺候。
所以疲累数天的两名侍女,只好无奈回房间休息。
但是这也太吵了吧,这两人在第二天清晨,不得不顶着两个熊猫眼,起身伺候陆林夫妇穿衣洗漱。
两女和林红玲虽在名分上属于主仆,但是从小生活在一起,感情更像姐妹,此时见两女如此模样,羞的林红玲头都不敢抬了。
但是丑媳妇也得见公婆不是?
夫妇两人穿戴整齐,在基隆城中,开始接见属官的拜贺,这也等于正式确认了,其主母的身份。
领主大婚,喜宴一直摆了十天,这十天里,新娘子只需第一天出来,和领地属官见一面就好,其余时间,则不用。
陆林也躲在领主府里,两人甜蜜无间,有说不完的情话,聊不完的话题。
林红玲在商业上有着独特的眼光,远胜许多大明男儿。她认为,作坊经济,随着海贸的繁盛,必将迎来重大的变化。
如一些丝绸、生丝、粗布、瓷器等大宗商品,其作坊势必会慢慢扩大规模,吸纳更多的健壮劳力加入,对于一些大地主造成巨大的冲击。
这里说的大地主,包括豪绅、宗室、将官等等,一批集中拥有大明土地的人群,而不单单是称呼一类人。
届时,大作坊主,或者如陆领主一般,称呼其为大工厂主,势必会和这些大地主阶级,因为劳动力的原因,而产生大的摩擦,甚至是影响天下局势的摩擦。
陆林听了林红玲的这番话,不由得对其刮目相看,大明人,尤其是大明女人,能有这份眼光和卓见的,可能只有林红玲一人罢了。
想到这里,不由的紧紧抱住了她,他很珍惜这份情,发誓一生好好对待她,上天如此眷顾,竟然把这么一个奇女子赐给了他!
陆林把妻子抱得更紧了一些。
直到美人儿已经有些喘息了,陆林才渐渐放轻了力道。
接下来的历史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就是必然趋势,如果没有鞑虏闭关愚民的话。
林红玲的概括,已经包含了一切。两人此刻,不但是亲密无间的爱人,更是志同道合的知己。
……
大领主新婚燕尔,贪欢不出,这让一众宾客都有些失落。此次他们并不是单单为了贺喜而来,大多数人,还肩负着家族或者上官的任务。
任何时候永远不缺趋炎附势之徒,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者,又有几人?
陆林也不想理会这些蝇营狗苟的事情,索性一甩手,把这些事情,全部交给了外交部来处理。
外交部部长付玉民,只有苦笑着答应此事。
领主大婚期间,全领地的百姓张灯结彩,欢庆不已,就连数十万的平户劳工,和数万人的泰西俘虏,也收获了不少好东西。
基隆港渔场新鲜的海鱼海鲜,一车车的被送到了劳工、俘虏的聚居处,此外领主府还赐下了许多的白糖、食盐、粗布等生活物资,这让劳工和俘虏们都感恩戴德,对于今后的劳动,产生了更大的热情。
陆领主听了劳工和俘虏们的反应,只是摇着头,淡淡一笑了之。
平常人家,新媳妇三日回门,但是基隆距离广东,路途遥远,所以也就省了这一份礼节,待年前或年后,再到广州补上了。
林家和领地的商业合作极其密切,林家往来基隆城的族人,不计其数,倒也能让林红玲时时见到家人,解了思乡之苦。
第130章 齐聚印度
领主大婚之时,有一件事,被领地官员压了下来,那就是马六甲大捷!
郑大为和胡大用两人,用了十余天时间,剿灭了数万土著火绳枪手,和数千名葡萄牙战士,还俘虏敌军数千军民。
这本来是一件天大喜事,正值领主大婚,刚好可以喜上加喜,但是郑大为纵兵施为,马六甲三日,城中葡萄牙妇女、俘虏,被摧残到了极致。
虽然此事情有可原,但是领地自有法度,即便如郑大为这般,身居高位,依然有所限制。
总理大臣对于领地法度,计较甚严,郑大为这样往枪口上碰,惹得九十八十分不满。
但是领地现在正在处理领主大婚之事,不易节外生枝。况且,想要处置郑大为这样的军事高层,大领主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此时已经是七月十六日,前来基隆城祝贺的使者和各方势力代表,都一一告辞离开了领地,郑大为之事终于爆发了出来。
领主府中,郑大为跪在地上,不敢抬头,陆领主烦躁的来回走动,这他娘的算什么事?
想到这里,一脚踢在郑大为屁股上,大骂数声,又接着来回踱步。
如果此事没有被领地其余属官得知,陆林还可以如同处理,蒋国寿杀俘一事一般,处理此事。
但是郑大为此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基隆城中,各属官人人侧目。
不好办啊!
总理大臣九十八的意见是,严惩不贷,以儆效尤,震慑诸军官,否则长此以往,军中人人效仿,法理何在?制度何用?
但是陆林是一个念旧的人,也十分惋惜郑大为的军事才能。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贬谪郑大为,远离军队了。
本来以郑大为此次的军功,升任中将军衔,已经在望,但是因为一时的气愤,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陆林如是对郑大为说。
最终郑大为被贬谪为马六甲治安官,今后在马六甲,替领地守护这道重要门户,并且搭理数量众多的香料庄园。
郑大为黯然离去,只有寥寥数人,前来送行。
对于郑大为的离去,陆林惋惜不已。
……
数日之后,郑大为带着几名内政官员,到达了马六甲,并与胡大用做了军事交接。
接下来领地的战事,他郑大为就无缘参加了,这对一个军人来讲,何其残酷!
胡大用好言安慰了他一番,带着舰队,向印度而去。
印度占地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号称伊丽莎白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但是现在,这里正在经历混战,英吉利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法国人都在这里,有属于自己的殖民地,你一片,我一块,交错分布,棱堡众多。
但是前来攻略此地的领地军团,只有一万余人,撒在印度这片土地上,连个水花都看不到。
刘兴邦、刘传宗、孟烦多、王仲龙、曾士凡,六人于六月初一到达印度,一路攻城略地,攻克了数座殖民者修建的棱堡,但是全军已经呈现出了疲态。
原因就是印度太大了!
以领地军团的强悍攻击力,攻下殖民势力的棱堡,还是很轻松的,但是如何治理这些地方,如何防止土著的反扑,众人都是一筹莫展。
但是随后的蒋、周军团,林、王军团,陈、仑军团,再加上胡大用带领的军团,陆续到达了印度,领地军团终于齐聚于印度,对于各泰西殖民势力,位于印度的各个据点,展开了总攻。
这次领地军团,采用了刘兴邦的建议,只打不守,以歼灭泰西势力和其附属土著势力为主,一路径直打到了印度首都孟买城下。
三万余人的泰西殖民势力残余,和二十余万土著附属军团,牢牢把守着这座印度坚城,
两百余门十二口径陆军臼炮,对于孟买城南门,展开了连绵攻势,但是之后发现,敌人已经用巨石,堵死了各门,刘传宗一边对着城墙破口大骂,一边下令,全力轰击孟买南城墙。
九月十六日,被围困了七天的孟买城,告破!
泰西诸国殖民势力的总督、贵族和印度一众高层,尽被俘虏!
此役俘虏的泰西俘虏有两万六千余人,印度土著俘虏,有十三万人,其余人不是被歼灭,就是伪装成平民,逃之夭夭,众将也不做理会,开始清理孟买城。
经过三天不眠不休的清缴工作,领地军团缴获了大批的金银、象牙、犀牛角、棉布等等物资……
第131章 疯狂的欧罗巴
在领地军团攻下孟买之时,万里之外的泰西诸国,才刚刚得到了,四国军团尽没于远东的消息。
四国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而各敌对国则是狞笑着,把枪口对准了四国。
不得已之下,英国、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结成了四国军事同盟,以达到自保的目的,而且齐聚各国军事研究人才,全力发展燧发枪、海军舰炮。
法国、德国、俄国等国家,看准时机,暂时停战,开始疯狂分割四国,位于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四国同盟因此元气大伤,没有十数年时间,难以恢复。
而远东的旷世海战和殖民地的接连丢失,也让泰西的商业交流,一度中断。
不管战争是否存在,女人们渴望东方精美轻薄的丝绸锦缎,男人们也需要花露水、香皂、瓷器来讨好女人,至于茶叶,那更是解油腻的生活必需品。
但是现在商路已经暂时断绝,东方的商品没有继续输入的渠道,这就更显得以上库存物资的珍贵。
其中的贵妃牌玫瑰花露水,不良商家已经炒作到了,三十金币一瓶的天价!
欧罗巴的经济市场,已经开始混乱起来。
一些嗅觉灵敏,且有实力的商人,已经组织好了武装商队,带着大量的金银珍珠、香料、三棱镜、雕塑工艺品等西方商品,前往远东,期望能带回一些远东的商品,只要有一部分能成功到达泰西,这些人,就能赚得盆满钵溢。
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了进来,泰西并没有太多,吸引东方古国感兴趣的商品,寥寥几种,还是一些劣质品,这也是大多数商船,只带着金银前去的原因。
东方人对于金银的爱好和收藏,举世闻名。
西班牙每年从美洲运到东方的白银,足有数亿两之多,但是东方古国轻松吸收了这些白银,而且期望更多的白银流入,简直就是一个填不满的深渊一般。
这些白银,被许许多多的豪绅富商,深埋在了地下,大明人有收藏、储备金银的习惯。
所以此时的泰西商船,都疯狂的涌向远东,由于带的东西少,所以船速都比较快,相信在年底,就可以到达远东,到时候就能贸易一些东方商品,获得百倍、千倍的利益。
这些疯狂前往远东的商队,催生了一个团体的兴旺,那就是泰西海盗!
以前的泰西海盗,基本上都是各国政府在背后搞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班牙运银船屡次被劫事件,其实就是英国女王指使、资助一些雇佣兵做的,以达到快速能加英国财富积累的目的。
但是现在不同,各种自发形成的海盗团体,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四个海洋大国正值受创严重、自顾不暇的时候,更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们,泰西海盗愈发猖狂起来。
这让许多商人血本无归,甚至丢掉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