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我死了,你娘的身体应该也会稳定了。你便带着你妹妹随梁氏和贾芸进京。
如果梅家还愿意成婚,便请琏哥儿出面,尽快完婚。
若是却有悔婚之念,便也请琏哥儿出面,取回婚书便是。”
薛蝌已经是泪流满面,不过却不敢打断。因为他知道,父亲这已经是在交代后事了。
“老爷,我记住了。”
“蝌儿,家里的事有你,我没什么可担心的。只有三件事我要嘱咐你。
一,如今江南局势不稳,几年前你大伯去世前之所以安排蟠儿,宝钗和你伯母北上,就是看出了江南大乱在即。
当年为父贪心,不忍薛家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所以留了下来。如今几年过去了,为父也看的出来,一旦甄家那位老太太去世,恐怕江南立时便是重新洗牌。
所以,你也准备从江南抽身吧。咱家小门小户,扛不住的。
我听说蟠儿如今靠着顺字号发展的不错,你也可以琏哥儿多接触接触。
二,薛家除了长房和我们二房外,剩下的多不成才。薛家族长是蟠儿,所以我死后你便进京,族中之事不要再管。有什么事,让他们进京找蟠儿就是。”
薛蝌认真的听着,唯恐漏过一字。
“这第三,便是你妹妹。”
………………………………
第210章:贾琏与隆正帝问对
“妹妹怎么办?”薛蝌听到父亲提起妹妹,顿时精神了些。
妹妹薛宝琴,可是薛家二房乃至整个薛家的掌上明珠。
虽然宝钗已经算是相当出色的美人,但是宝琴小小年纪颜色就超过宝钗。
再加上从小宝琴就随着薛二叔走南闯北,打理买卖。所以见多识广不是寻常闺阁女子可比,又才华横溢,难免心高气傲。
虽然因为孝顺,薛宝琴没有反对父亲定下的婚事,但是要说多愿意,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薛蝌很想知道,父亲打算怎么安排妹妹。
“你妹妹从小被我宠坏了,难免心高气傲。梅家若是退婚,恐怕她还很愿意。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也不愿委屈她。
你大伯当年临终前,曾提出宝钗进宫,让琴儿嫁给贾琏。
虽然后来宝钗没进宫,进了贾家。但是你妹妹如果愿意,你便以我遗命为由把她许给贾琏。”
薛蝌猛地站起来:“老爷,你说什么哪。我薛家女,岂能那么廉价。姐妹共侍一夫,这不让外人笑话嘛。”
“咳咳”,薛二叔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所以你要观察观察贾家的情况,看看贾琏对妻妾怎么样,也看看琴儿对贾琏的感觉。
琴儿性子娇憨,只要她能过得开心就好。如果她对贾琏有意,那也不必阻拦。如果无意,那就算了。
我这两年也在关注贾琏的情况,目前看是个好的。不过也得看琴儿的意思。”
薛蝌听完,只得点了点头,不过对未曾谋面的贾琏多了几分好奇。
紫宸殿御书房,隆正帝手里拿着一封奏折看了两遍。
站起身,在御书房的地砖上一边慢慢踱步一边思考着。
如今自己的处境虽然比刚刚登基时好得多,但是国家的大政还是掌握在九华宫的手里。
义忠虽然看起来声势不小,但隆正帝却知道那不过是个蠢货。
本来圣祖嫡子嫡孙的身份就已经非常敏感,如果他们隐遁藏形也许尚能保全。
谁想到那父子俩居然跳出来想要争位。简直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了。
再加上支持他们的大多是清流,隆正帝不觉得有什么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地方。
九华宫临终之前,一定会收拾掉义忠,这一点隆正帝充满信心。父皇绝对不会允许他的侄子威胁儿子的皇位。
但是他那位好兄弟义平就不一样了。虽然义平算不上什么太出色的人才,但是他背后的支持力度让隆正帝心惊。
特别是自己那位母后,想到九华宫中的田太后,隆正帝狠狠咬了咬牙。
不过思考良久,隆正帝还是说了句:“来人。”
一个小黄门从阴影中走出:“奴婢在。”
“诏鸿胪寺贾琏御书房见驾。”
贾琏本来正打算离开鸿胪寺回家,就接到宫中旨意。
“臣贾琏扣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吧。”隆正帝摆出了长谈的架势,给贾琏赐了个座。
隆正帝拿起御案上的奏折,对贾琏说:“贾琏,你来说说,这份奏折中的内容是怎么想的。”
贾琏看了看,原来是前两天自己上的那道折子。名字叫“请引进西夷技术并更易军中火器折。”
这正是贾琏自从见到马戈尔尼之后一直在考虑的事情。虽然大郑和隆正帝都不会像前世的乾隆那般盲目自大。但是大郑的工业发展水平和前世乾隆年间却没有根本性的进步。
贾琏觉得自己既然穿越一次,就得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做些事情。
“这事说来就话长了。皇爷,这还得从当初我下扬州,拜访扬州大海商云家说起。”
原来,贾琏穿越之初,为了搞清楚自己所处的年月,曾经在奉圣旨下扬州时拜访过东南一带有名的大海商云家。
云家本是扬州一个普通的绸缎商人,家境也仅仅殷实而已。圣祖景宁十七年,当时的云家家主云寿抓住国朝全面转向,大兴文治,发展海贸的时机投入了全部身价,建立了大郑第一支民间的海船队。
其后十几年,云家的海船队规模越来越大,航程遍布整个东亚,甚至到达非洲,中东和欧洲。
“通过臣与云家主的谈话,臣对海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以西班牙,英吉利和荷兰为首的西夷,仗着自己的坚船利炮和优势火器,已经席卷了整个世界。
那些小小夷国有的面积不过我大郑之一省,人口甚至也就是两京加起来那么多。但是为什么能够击败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敌人呢。
就是因为他们的作战方式和使用的武器都远远强过使用刀枪棍棒的对手。”
“哦,火炮也就罢了,确实于攻城拔寨中威力非凡。只是火铳真的那般厉害?朕也看过京卫和京营神机营的火铳操演。也就是那样。而且火铳这东西发射费时,比手弩还慢。还金贵,碰上雨雪就要完蛋。朕觉得五千火铳手战斗力还比不上五千精骑的集团冲锋。
真像你说的,给京卫和京营大规模配备火铳。真的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吗?”隆正帝已经被贾琏的话吸引了,顺着贾琏的思路开始考虑问题。
“那是因为我军的火铳都还比较落后。现在我军使用的火铳最先进的也就是东海舰队陆战队使用的后膛燧发铳,那还是初级版的燧发铳,数量少但威力非凡。皇爷若是不信,派人召一队人过来试试即可。
西夷使用的火铳,已经全部换成了后膛燧发铳,而且射速也比我们的火铳更快。”
隆正帝揉了揉发疼的额头,有些困难的摆了摆手:“你等等,一个一个说,什么叫后膛,什么叫燧发,什么叫射速?”
刚刚问完,隆正帝想了想又说:“嗯,这射速朕大概能明白,就是说火铳子药发射的速度,对吧?”
贾琏自然是点了点头。
“那这个后膛燧发是什么意思?”
贾琏顿了下,他没想到居然要给隆正帝进行一次科普。不过,幸亏他对这个还算明白。
“回皇爷,我大郑的火铳大部分需要火绳帮助发射,所以发射一次耗时较长,而且因为需要火绳燃烧产生推进力,所以雨雪天气不便使用。
燧发枪则是利用燧石撞击引燃火药,完成发射。解决了雨雪天气不能使用的问题。”
贾琏喘了口气,喝了口茶后继续说:“至于前膛后膛,则是子药填装方式的区别。后膛装药,比前膛方便,填装速度更快。”
………………………………
第211章:给贾琏送女人的原因
隆正帝听完贾琏的话,有些烦躁的走来走去。
做为天子,而且是一个立志有所作为的盛年皇帝,隆正帝对一切有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办法都非常看中。
毕竟,任何一个真正有抱负的皇帝都不能容忍目光所及之处有不遵王化的势力存在。
赵匡胤这一世虽然没能成为天子,但是他的那句名言却说出了无数皇帝的心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再加上大郑的前朝大周朝,几乎是超越了唐朝达成中华有史以来最大版图的朝代。做为继承大周正统的皇朝,历代大郑天子无不做着恢复甚至超越大周的努力。
大郑周边占据着原大周国土的势力众多。蒙古,俄罗斯都是。当然其中最碍眼的,便是占据辽东,扼山海关要冲的满清。位于神京左近,当年又是圣祖皇帝和先荣国公饮恨之处。
永安年间,天子多病,朝局不稳。就是如此局面,太上皇还发动了几次对满清的主动出击。夺回了宁远锦州之间的大片地区。建立了宁锦防线,改组了关宁军。让大郑在山海关外有了一个优秀的前进基地。
前次北疆大战,关宁军打的最好。在贾琏和北镇府司谋划配合下,重创满清八旗主力。
满洲八旗一共十来万人,被关宁军消灭了近一半。满清名将福全也死在了锦州城下。
北疆战争一结束,隆正帝曾经下定决心,动员京卫三大营主力北上,一举解决满清政权,让辽东归于王化。
但是文臣不愿意看到武勋将门进一步扩张,宗室尤其是义平王不愿意看到隆正帝的功勋进一步提升,九华宫也不愿意看到隆正帝建立擎天之功,自此威望彻底超过太上皇。
所以几乎已经制定好的作战方案和调兵计划最终被束之高阁。
隆正帝知道,九华宫不愿意他插手军机。因为一旦皇帝掌握了军权,九华宫将彻底失去制衡大明宫的能力。
那么这一次,即使贾琏说服了他,他能够说服太上皇吗?
看到贾琏,隆正帝忽然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最好的破局人选吗?贾琏是先荣国嫡孙,荣国承爵人。
这几年虽然贾琏坚定的站在自己身边,但是也没少去九华宫问安。
太上皇因为先荣国之死多年难以释怀,还是看到贾琏又能够扛起荣国门楣以后才舒心不少。
“这件事还需要再研究,你这段时间专心筹备朝贡。等大典结束,朝贡使团回国。朕带你去九华宫,说服太上皇。”
“是,不过请皇爷示下,臣是不是能先和西夷使团就相关事宜接触一下。”
隆正帝沉吟一阵,缓缓说道:“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八月十五近在眼前。贾琏在鸿胪寺事情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贾琏处理公务都要到深夜才能回府。
八月十三这一天,贾琏终于忍不住了,把辅助他理事的寺丞魏旭叫了过来。
“魏大人,本爵今天要去四方馆。剩下的事情由你全权与礼部沟通,一定要办好。”
说完,贾琏就离开了鸿胪寺。他很清楚,这段时间什么事都送到自己面前,是魏旭故意的。
他是在提醒自己,鸿胪寺还少一位少卿。简单点说,魏大人想要升官了。
贾琏当然知道,魏旭是执掌鸿胪寺的最佳人选。毕竟魏旭也是科甲正途出身,却因为没有人脉一入仕就被分进鸿胪寺。
魏旭没有怨天尤人,十几年兢兢业业,由一个普通的寺史干到了鸿胪寺丞。谙熟鸿胪寺的大多数公务,是真正做事的人。
更难得的是洁身自好,不阿附寺卿许立。在许立案中成为鸿胪寺中中层以上官员少有的未涉案官员。
如果是寻常时,贾琏早就已经上折子,请求补充鸿胪寺的员额。连早朝都懒得上,怎么有耐心在鸿胪寺埋首案牍之中。
但是现在他还不知道隆正帝接下来会怎么安排自己。
沈逸带锦衣府追查了许久,只找到了井上新和许立两人的尸体。
后来仵作验尸发现,许立的尸首还是替身。不过搂草打兔子,倒是把神京周边的几个北斗卫窝点一起拔了。
只是北斗卫如此庞大的组织究竟由谁控制,高层都有哪些人,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锦衣府东镇府司派往倭奴的细作已经传回消息。倭奴使团在大郑被消灭已经被人传到了倭奴。
幸运的是,倭奴使团从将作监偷走的多个大郑先进工艺图纸被找到,目前没有传到倭奴的迹象。
不过倭奴国内群情汹涌,幕府将军德川崎已经有些控制不住国内局势,恐怕等不到隆正八年,倭奴就将进攻朝鲜。
所以目前贾琏对自己下一步到底怎么走,还有些犹豫。
朝见在即,也是时候去见见已经被冷落了许久的马戈尔尼了。
因为马戈尔尼汉话说的最好,其地位也是几个使臣里面最高的,又和大郑“外长”贾琏“私交”不错。所以马戈尔尼被公推为大郑和西夷谈判的首席谈判官。
这一次贾琏来四方馆,就邀请了英吉利,法兰西,葡利亚和西班牙以及荷兰诸国使者。
双方在四方馆找了一间会议室,算是进行了一次比较正规的非正式对话。
“各位,本爵这次来,是得到了帝国皇帝授权的。愿意就与西方各国通商,贸易,传教和派遣使臣等各个方面与诸国进行会谈。”
听到贾琏的话,马戈尔尼和各国使者互相看了一眼,满面都是如释重负的喜色。
没法子,这几个月贾琏就像个渣男一样。想起来就来撩拨他们几下,然后等他们兴致勃勃的想要和贾琏好好聊聊的时候,贾琏就开始晾着他们。
马戈尔尼等人也不是没想过找找其他门路。但是经过接触,这些夷人发现,大郑官员是一群很奇特的生物。
一方面,不像马戈尔尼等人在东南亚和倭奴接触过的那些官吏那般无知和愚蠢。大郑的官员,起码是中央政府的中高级官员精明睿智,非常难对付。而且他们对海外和西方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很难糊弄。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排斥变革。对马戈尔尼等人介绍的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并不是很感兴趣。甚至对和他们这些金发碧眼的西方人接触都极度排斥。
用马戈尔尼所翻译的大郑国礼部一位副部长(侍郎)的话:大郑看中的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只有中朝是文明的,而他们都是野蛮。
所以转了一圈,最终,马戈尔尼等人发现,还是贾琏这个正管的“外交部长”最适合沟通。
因为贾琏能够听的懂他们说什么,也愿意和他们接触。而他们,同样能够听懂贾琏说得话。
这才是上一次贾琏到访四方馆,马戈尔尼会送女人给他的原因。
………………………………
第212章:立刻严肃起来
“我们非常高兴,贵国终于愿意正视我方的正当诉求。”马戈尔尼很兴奋的说,心里还想着,看来那几个少女没有送错人。
其实西班牙等国也带了美女来大郑,这个时代的西方人,在对外开拓中送女人是常用的做法。
像是弱势一点的部落或者国家,就试着用女人控制人家的首领继而控制人家的国家。
遇到大郑这样的强大皇朝,则会选择用联姻的办法谋取利益。
当然,除了安排献给隆正帝的那几个极品美女没有动,剩下的也并没有全部送给贾琏。
“那么少卿阁下,对于我们提出的包括通商,传教,派遣使节诸事,贵国如何回复。”马戈尔尼有些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