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鲜染指辽东那个鞑靼人政权。
至于庞大的大郑,还不是小小的倭奴现在能够惦记的。更何况,眼前这位乃是那个人的女儿,现在自己四人还指望人家呢。
所以在面前的少女怒火满腔将要拔剑之前,井上啪的一巴掌扇在了桥本的脸上。
“八嘎,你这混蛋,怎么能对许小姐无礼。”
桥本被井上一巴掌扇倒在地,愤怒的跳起来就要说话。不过井上早一步扯住他的衣领用倭语对他说:“你这混蛋,这里是大郑,我们还指着人家送我们回国。
你是想触怒她让她把我们交给郑人的官府,还是想让她直接一剑把你杀了。”
许晴深呼吸了好几次,终于按耐住了胸中暴虐的杀意。她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救下这几个倭鬼,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替倭人卖命,只是知道父亲说过,许家全家要尊从上峰的命令行事。
上峰要父亲替倭人卖命,许家就要做汉奸。上峰要父亲把全家撤出神京,自己就得由神京城中的名门小姐变成江湖之人。
如今,自己居然还要被这个该死的倭鬼窥视。
许晴的手按在剑柄上,来来回回三次,终于强忍住了。
“尊贵的小姐,请问我们何时可以离开?”井上站起来很有礼貌的问许晴。
许晴的脸上终于恢复了古井无波的神情:“井上先生,家父有请。
另外,请您吩咐其余人呆在这间屋子,不要随意走动。锦衣府的探子无孔不入。如果被他们发现,对大家都不好。”
“许小姐放心,他们谁都不会走出这间屋子。”
说完,井上转过头用倭语对桥本三人说:“你们三个就呆在这里,我没回来前不能离开。否则,天照大神必将把惩罚降临你们的世世代代。”
许晴带着井上离开屋子,井上才知道原来己方四人被带到了一个小庄子。
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郑人庄子,只不过大概是因为在郑人的首都神京附近,所以看起来倒是颇有几分人气。
“这里是通州,通州大营就在附近。你如果不想死就最好不要乱跑。”许晴看透了井上的打算,他很显然并不完全信任父亲。
“当然,当然,我们全部听许小姐的指示。”井上皱了皱眉,对于许立把他们带到通州这样一个大郑重兵云集之地有些不满。
井上走出来后不久,附近不远处一个小贩模样的家伙和对面一个扛着锄头的农夫对视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
许晴带着井上走出庄子,来到一辆马车前:“对不住了,井上先生。”
许晴嘴里说着对不住,表情上却丝毫没有对不住的意思。井上看了看那个仆人手里拿的黑布,无奈的点了点头。
贾琏跟着沈逸到了南城,远远的就发现那个地方居然被一群人围了起来。
贾琏看了沈逸一眼,似笑非笑的说:“看来,进了神京,沈兄的脾气小了不少啊。”
沈逸的脸猛地涨红,他还真没想到会看到这一幕。锦衣府有人守着的地方居然被一群混混围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跟在指挥使身后的是指挥使衙门一位百户,听到贾琏这般说,立刻抽出了腰间的绣春刀。
“锦衣府办案,闲杂人等退避。”说完就带着一队缇骑打马前冲。
围在最外面的多是看热闹的普通百姓,听到马蹄声赶紧退开了。
不过很快,锦衣缇骑也勒住了马蹄。因为他们已经看到,在那里为难同袍的不是一群混混,而是一位御史。
都察院的御史,说起来不过是七品官,但是却是位卑权大的典范。
尤其是巡街御史,那可是京营武侯随行,过路人人退避的存在。不是一般的武人惹得起的。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御史多是新科三甲的进士出身,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又不能像一二甲的进士那样或是外放县令等实缺,要么进翰林院观政学习。
所以往往以纠察不法为己任,非常难对付。哪怕是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府,往往都不会轻易惹他们。
“好啊,帮手来了。来来来,本官倒要看看,大郑神京,天子脚下,首善之区,你们这些武夫敢不敢光天化日之下横行不法。”
贾琏骑在马上看着在那里慷慨陈词的御史噗嗤一乐。
那个御史愤怒的一回头,看到居然是贾琏,不觉有些心虚。无他,贾琏这家伙有时候比他们这些御史还能颠倒黑白。
“贾大人,你笑什么,是在藐视科道言官吗?”
贾琏淡淡扫了那家伙一眼:“钱通,你少在这跟我扯没用的。本爵玩这个的时候,你还躲在家里读书呢。
本爵现在办的是谋逆大案,我不管你是在这干什么,立刻离开。否则,诏狱里面不缺你这一口吃的。”
“贾琏,你你这是在堵塞言路。本官要参你。”御史钱通气的发抖,一边喘气一边大声吼道。
贾琏无所谓的一摆手:“随便你,现在,滚。”
钱通很想硬气一下,但是却知道贾琏不是他可以欺负的普通缇骑。
自己敢硬顶,他就真的敢给自己安一个谋逆同谋的罪名把自己捕入诏狱。
“走”,钱通放了几句狠话,一挥手,带着随从和跟着他的京营兵离开了。
贾琏看着明显松了一口气的锦衣府众人,有些不悦的皱了皱眉头。
知道为防止锦衣府出现太祖时那种权压六部,连军机和内阁都震怖不已的可怕情况。圣祖时对锦衣府做了很多限制,其中就有没有圣旨不可对文臣动手。
不过把一条凶猛的猎狗拔掉最锋利的牙齿。再想指望它去捕猎岂不是不容易了。
过犹不及啊。
………………………………
第181章:身不由己
不过贾琏也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而且除了锦衣府和天子,恐怕也没人会愿意锦衣府扩张自己的权力。
贾琏查看了一下,回头对沈逸说:“沈兄,看来你只能自己去找皇爷请罪了。”
沈逸也知道自己罪责难逃,虽然自己刚刚上任,撤职抄家之类的不至于,但是惩罚是少不了的。
“大人,请罪我自然会去。我请大人来,是想看看能不能查到什么蛛丝马迹,想办法追查一下。
就这么让那几个跑了,卑职心中难安。”
“那几个既然已经跑出神京,抓他们就是我的事了。你回去如实对皇爷交代,放心吧,会没事的。”
看着沈逸的背影,贾琏默默加了一句:“前提是他看到了我递上去的奏折。”
回到鸿胪寺,贾琏召集了鸿胪寺目前所有的高级官员。
经过这段时间的增补,鸿胪寺目前已经有少卿一人,丞两人,主簿一人,录事两人,府三人,史九人。基本已经能够保证衙门正常运转。
“各位,就在今天,最后一个朝贡使团,占卑国使团即将到达,四方馆可准备好了?”
负责管理四方馆的寺史赶忙出列回答:“请大人放心,四方馆已经把使团成员的住宿,饮食,出行各项安排已经全部就绪。”
“嗯,所有使团全部到齐,我们要忙碌起来了。陈友,你负责沟通礼部,研究朝贡典礼,各国使团觐见预案。”
两位寺丞之一的陈友出头领命。很快又退回队列。
……
布置完工作,贾琏就把属下赶了出去该干嘛干嘛,自己留在正堂处理文书。
贾琏清楚隆正帝让他来鸿胪寺的用意,不是想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外交家的。
贾琏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另外的一些东西。
拿起英国使团送给大郑的礼单,果然,里边有英国人最新的后膛燧发枪。这是在向大郑展示自己的武力啊。
接触过大郑最精锐军队的贾琏清楚,除了东海舰队的陆战队,哪怕是最精锐的京卫三大营,火器的配置也不够,而且是很不够。
大郑自开国起就重视火器,但是重视的是火炮。开国时,大郑便是凭借着犀利强悍的火炮轰开了一座座坚城。
所以在贾琏看来,大郑的火炮技术绝对不比西方目前的水平低。甚至还要超过一些。
但是比起来,火铳也就是火枪的制造技术就要差不少了。
大郑近百年来面对的最大对手就是北方辽东的满清军队和草原的蒙古人。
他们还都处在冷兵器时代,大郑的前装燧发枪甚至是火绳枪配合战马长刀就足够了,也就没有了更进一步的动力。
反倒是师郎统帅的东海舰队,因为常年在海上和海盗以及西夷争锋。倒是对此认识很足。
所以师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为东海舰队积累了一支真正的火铳部队。
贾琏拿着手中的礼单,仔细琢磨着什么。
话分两头,井上在车上坐了许久,终于感觉到马车停了下来。他被人扶下马车,带进一间屋子。
“井上先生,别来无恙啊!”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井上摘下蒙眼布,看到果然是当初一手接引他们进入神京帮助他们取得重要情报的许立。
“许大人,这又是何必呢?”井上举着手里的蒙眼布,很显然对一路走来所受到的待遇有些不满。
穿着一身粗布麻衣的许立正端着一个陶瓷大碗正大口喝水,如果把脸弄脏一些,再扛上一把锄头。活脱脱就是个神京附近的老农。
但是看起来,许立的心情似乎不错,并没有受到从一位九卿大员变成一位老农这种转变的影响。
许立笑呵呵的说:“井上先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现在是人人唾骂的国贼和全力缉捕的要犯。
本来死就死了,没什么可怕的。但是主上大业未竟,上峰还需要我战斗,我还不能死。就只能小心些了。”
“那么怎么安排我们?”井上也不想废话。他现在最想做的是尽快离开这里,回国。
许立的表情变得严肃了些:“本来已经安排好了,但是你们愚蠢的行为搞砸了一切。
公然冲击御林军,逃出四方馆。又在神京都中公然杀人强奸,简直是不把大郑放在眼里。
如今整个神京地面已经被牢牢封锁,你们就是连狗洞都钻不了。”
“那怎么办?”井上也是有些担心了。他也知道事情会很大,但是对于郑人居然封锁了整个神京地区,还是有些惊讶。
要知道,这是多国贡使入京朝贡的日子,如此大手笔的进行封锁。势必引起各国使臣的广泛关注,这不是大郑朝廷的一贯做法。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以前的大郑朝廷确实不会这么做。但是你们特殊。
一来你们是当着大部分使臣从四方馆逃掉的。朝廷就是想要隐瞒都瞒不住,隐瞒更是会让使臣觉得朝廷无能,
二来嘛,如今主持鸿胪寺的,可是顶尖武勋将门出身的贾琏。他是大郑年轻一代最强硬的鹰派。”
井上有些焦急了:“许大人,那要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等,等朝廷的风头过去了。我才能安排你们通过秘密渠道离开。
我提醒你,这里是一位大人物的封地。躲在这,朝廷的探子还找不到你,如果你敢带人出去,我保证,出了这个庄子,你们就会碰到锦衣府的缇骑。”
打发走了井上,许立疲惫的揉了揉额头。这段时间局势的迅速恶化让他也有些措手不及。
虽然他看起来信心满满,但是为了应付恶劣局面,付出的心力是难以想象的。
“父亲,您又何苦如此呢?如今朝廷兵强马壮,气势正盛。我们真的有希望吗?”一双微凉的小手伸过来替他轻轻的按摩。
享受着女儿的服侍,许立眯着眼睛靠在椅背上:“我也知道是飞蛾扑火,但是许家世代存在的意义就是为此。为父也是身不由己啊。”
………………………………
第182章:林黛玉的自信
王熙凤伸了个懒腰,从坐了半天的椅子上站起来活动活动。
旁边还在一心一意的扒拉着算盘算账的平儿看到王熙凤的动作呵呵笑了两声。
说起来,他们都要算得上是赶鸭子上架的。当年在王家,王熙凤都不识字,更不用说负责侍奉王熙凤的丫鬟了。
王熙凤和平儿,是到了贾家以后才开始识字读书的。而且是贾琏亲自上手帮她们开蒙。
尽管在王家时她们听说的贾琏并不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但是事实证明,要说科举制艺贾琏可能不大在行。但是贾琏的学识却不能说不渊博。
兵家,法家,纵横家当然还有儒家的典籍贾琏都有所涉猎。而且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
当然,贾琏并没有打算教平儿和王熙凤这些,而是教了他们一套特殊的字母,通过这些字母能够把每一个字都标记出来。
平儿倒是挺乐意读书识字,王熙凤就不行了。王家虽然不提倡女子读书。但是自家的嫡出小姐,识字还是需要的。
奈何王熙凤从小就厌恶读书,找各种理由不学。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她直到出嫁还是个睁眼瞎。
如果是之前的贾琏,只要人美条顺,贾琏也就满意了。但是做为前世武汉大学中文系讲师,贾琏可不允许自己的妻妾连个字都不认识。
更何况,贾琏虽然开了个头,但是他可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府中产业。尤其是顺字号庞大的家业。
所以贾琏很少有的对王熙凤用了强。嗯,强逼着她跟自己学习认字,学习算数。
经过贾琏两年多的调教和切身实践,王熙凤和平儿现在的算账能力已经不比从小接触商业的薛宝钗差多少了。
王熙凤瞪了一边笑的平儿一眼:“你笑个屁,累死我了。我当初怎么就想起来答应二爷接手这劳什子呢,简直是想瞎了心了。”
“奶奶,您不答应,二爷忙着朝廷上的大事也没时间。难道交给外面的掌柜,你能放心?
还是直接交给梨香院里那位,她可还没进门呢?”
王熙凤脸色变得有些尴尬,不过反正就平儿和她两个人。贾琏立下的规矩,荣禧堂正堂,没有召唤丫鬟小厮一律不准入内。
也就是真正的心腹,才能够每天进来打扫一下卫生。
“宝钗进门是肯定的了。只不过我一直以为二爷会等过几年林妹妹大一些一起娶呢。没想到过了年就要进门了。”
平儿也听到了这种风声,她还一直以为这只是荣庆堂的一厢情愿呢。平儿可是知道,如今的贾母因为屡次出了昏招站队二房,正在努力想要讨好琏二爷。
没想到听起来这似乎是王熙凤也同意的事情了。既然自家二奶奶点了头,那么也就意味着事情八九不离十了。
“是姑妈找了老太太,宝钗妹妹毕竟十五岁多了,算得上是大姑娘了。再加上一直和二爷亲厚从不避讳,再不进门不合适了。
老太太也把我找了去,跟我提起此事。人家说得在理,我能说什么?”
“那二爷怎么说?”平儿知道王熙凤并不反对,所以也没觉得王熙凤是在说酸话。
说起来,王熙凤和平儿出自王家,应该和薛宝钗处在同一阵营才是。
前世在宝玉的婚事上,王熙凤就是这么做的。平时对林黛玉看起来也不错,却在关键时刻出了个李代桃僵之计,彻底绝了林妹妹成为宝二奶奶的希望,也绝了林妹妹的生机。
但是如今的王熙凤和平儿都知道,相比于薛宝钗,贾琏对林黛玉的喜爱是无与伦比的。
甚至于王熙凤私下里亲口对平儿说过,如果不是自己先嫁给了贾琏,平时和贾琏夫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