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 >

第132章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132章

小说: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贾琏总是觉得,吃原主的“剩菜”味道不那么好。便借着王熙凤的手; 把她们打发出去了。

    翠竹和点墨嫁给了家里的管家; 凌梅因为之前有心上人正好丧妻,便回了家; 由家里出面嫁过去做续弦了。

    至于菲烟; 则嫁给了一个外庄子的管事。后来贾琏建牧场,菲烟的男人王壮便被贾琏调到了牧场。

    “王壮; 准备的如何?”贾琏边走边问。

    “二爷放心; 都准备好了。五泉山的水; 永通河的鱼; 正宗的草原羊,东来顺的锅底。我家娘子说了; 一定要把二爷二奶奶和几位姨奶奶伺候好了。”王壮看起来人高马大,但是其实性子很好。平常被菲烟吃的死死的。

    贾琏也不打算去纠正王壮的叫法; 知道他准备好便点了点头。

    不多时,跑累了的几个孩子便回来了。

    “爹爹,爹爹,那边有好看的蝴蝶,可是我没抓到。”贾英有些郁闷的对贾琏说着。

    这个时候贾巧走到贾英面前,把手里的蝴蝶递给贾英:“给,二弟,这个给你。”

    贾英接过蝴蝶立刻开心起来,说了声谢谢大姐便跟贾艾一起跑一边玩去了。

    倒是贾巧和贾菲没怎么动弹。而是来到了贾琏身边; 两姐妹平常就很黏贾琏。

    贾琏伸手摸了摸贾巧的头:“我的巧姐儿懂事了,会礼让兄弟了; 爹爹很开心。说说,想要什么奖励,爹爹都给你。”

    贾巧眼前一亮:“爹爹; 说话当真?”

    贾琏哈哈一笑:“那是自然,你爹爹是世之英雄,岂会骗你一个小丫头。”

    贾巧嘿嘿一笑; 看起来狡猾狡猾滴:“其实我就是看着英弟弟太笨了,所以帮他个忙。

    不过既然爹爹这么大方,我可就真说了……”

    “巧儿!”本来贾琏教女,王熙凤等人都没有插嘴。但是看到自己的女儿真的要提要求,王熙凤还是着急了。

    贾琏却冲着王熙凤摆了摆手:“无妨,说吧,巧儿。既然说了无有不允,爹爹就一定说到做到。”

    “那我将来想和哥哥一起,和爹爹读书。”既然贾琏应允,贾巧便直言了。

    但是贾巧的话却是让在场诸女面色一变。

    贾琏确实是要带着贾艾读书,不过那是等贾艾五岁以后了。

    这是每个勋贵家族的必修课,每个勋贵家族的家主都会亲自教导自己的嫡长子。

    因为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嫡长子会是一个家族的继承者。家族总会有一些不可传诸六耳的隐秘知识。除了继承人,其他人没人有资格接受这种教育。

    贾家尤其特殊; 当年的贾代善因为忙于国事; 疏忽了贾赦的教育。致仕贾家的家主教育出现了断层,如今贾琏要传承的,都是他自己的经验。鉴于贾琏的骄人成绩,这种传承尤其珍贵。

    “巧儿,放肆。”这种时候,除了王熙凤,其他人是不适合说话的。

    王熙凤也是有些惊怒,本来只是随口对女儿提起,没想到这小丫头就记在了心里。

    王熙凤紧走几步,想要拉走贾巧。

    本来贾琏也有些生气,不过看到王熙凤的表情和贾巧眼中的害怕,贾琏最终心中一软:

    “好,爹爹答应你了。等将来年龄到了,你和哥哥一起来。”

    “爷……”

    上一章又和谐了,得等四十八小时才能解禁。


………………………………

第338章:时间紧迫

贾琏一家回到神京当晚,薛姨妈送了请柬,邀请贾琏,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平儿,梁若微赴宴。

    王熙凤看着这封请柬,似笑非笑的看着薛宝钗。

    薛宝钗被她看的有些羞臊:“去不去你给个话,总看着我干什么?”

    “我是在想,姑妈如此盛情,到底是有什么事?”王熙凤看逗的差不多了,才不紧不慢的说道。
………………………………

正文卷


………………………………

第339章:上皇驾崩

贾琏出了门,青儿果然已经带着他的爵服和马匹来到薛家门口等他。

    也不多说话,换好衣服,跳上马,贾琏对青儿吩咐了句:“命令亲兵戒严,小心防范。”

    青儿自然是躬身领命。

    策马出了聚德坊,上了长安街,直奔皇城,贾琏一时间心乱如麻。

    景阳钟有好几种响数,比较重要的是六十四响,七十二响和
………………………………

第340章:贾琏一时默然无语

“陛下!”

    隆正帝的威望还是很高的,毕竟已经坐了八年龙椅。

    他一进来,除了田太后和义平,其他人全部跪地参拜。

    隆正帝挥了挥手,看也没看义平,只是说道:“都起来吧。”

    然后就面对着田太后和贾琏说:“既然太后提到要查一查,那便查一查吧。贾琏,交给你了,锦衣府会配合你。从朕起,所有
………………………………

第341章:还是要小心些

梁建的意思,贾琏大概明白。

    当年先帝出生时,圣祖还是太子。还在位的太祖皇帝改元顺德不过短短几年,春秋鼎盛,四处征战是常态。

    圣祖做为储君,时常待在金陵监国。所以那段时间前后有十几位皇子皇女降生。

    先帝是圣祖长子,随着弟弟妹妹下饺子一般诞生,先帝的关注度迅速下降。

    虽说皇帝爱长
………………………………

第342章:如朕亲临

贾琏和沈逸回到紫宸殿时,隆正帝刚刚在观风殿又一次哭完,回到紫宸殿办公。

    大行皇帝仙逝,做为人子,隆正帝固然要治丧,但是却不能抛下国事。所以每隔几个时辰去观风殿哭灵一次,其余时间就要在紫宸殿理政。

    至于观风殿那边,则由宗正忠顺王负责代天子守灵。

    看到贾琏到了,本来有些为难的陈有道立刻
………………………………

第343章:贾母顿时愣住了

大郑皇帝手中,是有两种金牌的。

    一种是普通的金牌令箭,正面是一个“令”字,而反面则有龙纹。

    这样的金牌有不少,大郑的每一位钦差,离京前都会被赐予王命旗牌,这个牌,就是金牌令箭。

    另一种,就是御命金牌。正面刻着御字,反面则是如朕亲临四个字。

    持有一面这样的御命金牌,所到之处便如
………………………………

第344章:你以为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奉圣夫人,一代奇女子,国朝仅有的四位开国时活下来的巨擘之一。

    “她居然就这么走了!”贾母一时间还回不过神来。

    “老祖宗,老祖宗!”

    因为王熙凤进宫奔丧,李纨听说贾母回来了,便从园子里出来过来侍奉。

    这时候一看到贾母状态不对,李纨立刻紧张起来。

    扶住贾母轻轻摇晃了一阵,贾
………………………………

第345章:也许这是个机会

果然,贾琏和沈逸回到紫宸殿报告了整件案子的调查结果后,隆正帝非常满意的夸赞了贾琏。

    大行皇帝的丧礼有条不紊的进行,贾琏也出宫回了荣国府。

    刚刚出了宫门,就看到一身孝衣的吴城等在宫门口。

    “吴叔,国丧是国丧。不需要你服如此重孝的。”贾琏看着吴城一身重孝非常纳闷。

    吴城摇了摇头,
………………………………

第346章:贾琏心中一暖,转身走向黛玉

贾琏和贾母一直谈到很晚才离开荣庆堂。

    出了荣庆堂,贾琏也没有回荣禧堂那边,而是进了园子。

    林黛玉和薛宝钗嫁给贾琏之后,荣禧堂自然有她们的住所,但是更多的时候,她们更愿意住在园子里,

    毕竟,荣禧堂这边是王熙凤的地盘。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非常骄傲的,虽然和王熙凤处的也不错,但是住在园子里
………………………………

第347章:鸳鸯的心思

看到贾琏走过来,黛玉的心紧张的砰砰直跳。

    天知道,刚才她哪来的勇气说出了那句话。

    看到黛玉紧张的小眼神,贾琏瞬间被逗乐了:“妹妹放心,我虽然不敢保证真的能忍到十五岁不吃你,但是绝对不会今晚就把你吃了。”

    说完,拍拍黛玉的脸蛋儿,贾琏扭头就跑。没法,实在是怕恼羞成怒的黛玉会化身“弑夫
………………………………

第348章: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办法

贾琏收到姜家的请帖时,正在和无舌谈话。

    “这么说,东府已经把欠国库的三十万两银子还上了?”贾琏对着面前的无舌满是惊叹。

    “是的,咱们的人也调查过这笔钱的来路,应该是玄真观出的。”无舌回应说。

    “哦,玄真观!”贾琏倒是不怎么意外,东府如果不找自己帮忙,唯一能帮忙的也就是贾敬了。
………………………………

第349章:御书房里顿时有些沉默

也不知道隆正帝和慈恩殿那位老太太如何博弈的,反正整个大行皇帝的丧礼田太后都没有出幺蛾子,隆正帝也没有再提追究田家的事。

    仿佛大行皇帝就是简单的胸痹之症突发意外去世,贾琏查出来的那些证据全都是凭空捏造的。

    当然,贾琏是知道一些内情的,起码,在田司的带领下,锦衣府从大兴把那个方道士抓了回来。
………………………………

第350章:林如海欣慰的笑了

科举的主考官,对于文官来说就仿佛是武勋争夺一场战事的主帅。

    历次科举,能够出任主考官的无疑都是文臣里面数一数二的大佬。

    隆正五年的科举,主考官是陈梦雷。再往前隆正二年的科举,主考官是当时的首辅徐渊。

    隆正帝看了看陈梦雷,本来陈先生是合适的人选,但是让一个文臣领袖连续两届成为科举主考
………………………………

第351章:不是什么安分的人

大明宫紫宸殿御书房,寒枫和陈梦雷两人无语的看着暴怒的隆正帝,觉得自己的运气真的是非常之差。

    刚刚隆正帝正要和他们商量追比大臣的人选,苏诚忽然进来禀报,九华宫太后要见义平亲王,否则就绝食。

    这么大的瓜要是他们在其他场合听到,应该够吃半年了。但是如今他们身临其境,却无比希望自己没听到,
………………………………

第352章:林如海心中杀气四溢

苏诚面对隆正帝的责问也是有苦说不出。

    但是还得解释,否则即使以他和天子的情分恐怕也会受到责罚。

    更何况,这件事本来也不怪他。

    只是这才正是他刚刚不打算说的原因,这话当着臣子尤其是首辅说出来,天子面上无光啊。

    不过他虽然算得上是内宫数一数二的大宦官,但是大郑又不是明朝,太监可从
………………………………

第353章:原来,这就是荣国传人的行事手段

贾琏和林如海谈过后,便离开了吏部回鸿胪寺。

    他也认同林如海的话,即使隆正帝想要对蜀王府动手,那也得蜀王死了,甚至就是蜀王死后也得等郑苍穹有所动作。

    否则天家嫡脉忘恩负义的名声隆正帝绝对背不起。

    所以,想这些还远,还是想想怎么保住甄家比较好。对甄家其他人,贾琏并不怎么在意。

    但
………………………………

第354章:让太后和贾琏同时皱起了眉头

收拾掉了徐嬷嬷,贾琏便好整以暇的进了九华宫,在慈恩殿附近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贾琏一直有一个信条,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更何况,田太后已经恶了贾家,贾琏必须有所准备。

    所以有些事,贾琏觉得自己出面比让别人出面更好。

    看到贾琏悠闲的坐在那,沈逸有些担心:“侯爷,你要不要避一避,恐怕一会
………………………………

第355章:您难道不应该偷着乐

贾琏都觉得有些纳闷,搞不懂这个吴家女是真的如此幼稚还是另有所图。

    若是平常也就罢了,做为隆正朝后宫唯二的双字贵妃之一,如今元春怀孕后于后宫静养,她就是后宫第二人。

    做到这种程度,难不成她看不到此时此刻,九华宫这位老太太和大明宫的关系如何吗?

    更何况,是个人都知道贾琏所谓弑君一说是什
………………………………

第356章:让她一起去待客

隆正八年七月初一,神京西南,安陵。

    仁宗皇帝梓宫将于本日进入安陵,大郑的一整套国丧程序也就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虽然按理说隆正帝等仁宗皇帝的子嗣还应该守孝三年,但是毫无疑问,这对执掌天下的皇帝来说是不大可能的事。

    所以皇帝同母所生的兄弟义平亲王郑云主动上书请旨,请求代替皇兄于安陵结
………………………………

第357章:越早越好

姜泽登荣国府的门可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

    当初,贾代善还在时,其实很看不上姜泽,总觉得他用兵阴险诡诈,有伤阴德。

    姜泽也是有苦难言,不是谁都是北静诚王和先荣国那种惊才绝艳的天纵之才。哪怕只是堂堂正正对敌也能战无不胜。

    不过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贾家和姜家关系就不大好。贾代善死后,更是二十
………………………………

第358章:准备迎接第一次南巡的隆正天子

贾琏自然不知道姜泽会不要脸的打上门去。

    不过临行之前,倒是确实把姜泽希望提前促成迎春婚事的事告诉了王熙凤和贾母。

    并且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可以先操办起来,至于自己需要出面的事,可以让贾芸先代劳。

    如今的贾芸,已经成为整个大郑北方数一数二的大商家,依靠着荣国府和贾琏的威势以及自
………………………………

第359章:是和盘托出,还是有所保留

就在隆正帝兴之所至,踏上微服私访的道路的同时,辽东的沈阳,当然,如今称盛京,满清的康熙帝正在召见他的几个亲信大臣。

    遏必隆,苏克萨哈,李光地,赵敬才和魏承莫,这五个满汉大臣组成了满清的核心机构,上书房。

    大郑水陆并进,在朝鲜的挥戈一击暂时缓解了满清的压力的同时也让康熙和满清高层非常震惊。
………………………………

第360章:老朽章有根,登州人

隆正帝住进了临时收拾出来的行宫,胶州知府衙门。

    胶州的官员和士绅都集中到了知府衙门门口,希望拜见皇帝陛下。

    虽然隆正帝在民间的名声比圣祖、仁宗两位先帝差些,但是毕竟还说得过去。

    当然,也可能是之前几年仁宗顾及令名,压着隆正帝不让他放手施为。

    如今仁宗大行,依着隆正帝为皇子亲王
………………………………

第361章:贪官污吏,何该斩尽杀绝

“我们是登州运城县人,今年大旱,地里的庄稼不说颗粒无收也是产量大减,十不存一。维持着不饿死已经是艰难的很。

    县衙却出了告示,今年的秋税不但不减,还要增两成。”

    “什么,皇爷明明已经传旨,今年遭灾的地方全部免除秋税。”一边的戴权都听不下去了。

    章有根看了这个面白无须的男人一眼,叹了口
………………………………

第362章:在他们走向海洋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获得利益

隆正帝走了,几名留下的御林士兵围拢在贾琏周围,等着他的指示。

    “去运城!”贾琏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先去运城县走一走。

    毕竟,他们也只是听的章老汉一家之言。

    贾琏毕竟来自后世,推崇伟大领袖的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既然接手了这个案子,就一定要办成铁案。

    说起来也是可惜
………………………………

第363章:初窥大案

贾琏并不知道,遥远的身毒洋上,两个熟人正在讨论他的事。

    此时的他站在运城县城外,看着惨不忍睹的场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