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春白了贾琏一眼,她也知道自己那亲爹是个极无趣的人,给她也不愿意和贾政多说什么。
但是如今这种场合,哪怕是大部分礼仪太监什么的都已经撤了。但是还是有人随时记录贵妃省亲的言行。
难不成自己还能说把亲爹排后面。
“当然是先请老爷。”元春于是升案正坐,等候贾政入见。
贾政到了帘外,行了大礼,仍然是酸不拉几一顿说。
元春倒是灵醒了不少,没再说什么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之类的犯忌之言。而是说贾家如今富贵,要实心为陛下,为朝廷做事之类的官面文章。
这就很好,看来元春到底是成熟了不少。稍一提醒就马上恢复了贵妃娘娘该有的派头,贾琏倒是放心了不少。
稍后,贾政退出,贾敏和黛玉,薛姨妈和宝钗先后入见元春。
和贾琏类似,贾敏也是宫中常来常往。一年不说如贾琏这般,但是和元春也能见上几次面,所以多了几分亲热。
元春也知道,姑父林如海如今是琏儿在文臣中的重要支持者,也是朝廷九卿之首,吏部天官之任。黛玉又是琏儿宠在心尖尖上的。故而对贾敏和黛玉也与薛家不同。
“大姐姐,若微来了,要见见吗?”贾琏凑上前问。
“当然,快请进来。”元春当年初到宫中,多承梁老供奉庇护。便一直对梁家颇有感激之情,后来听说梁老孙女嫁给了贾琏为妾,更是很高兴。
如果不是实在不方便,元春都想要让王熙凤入宫带上她了。
如今,倒是终于见到了。
元春露出几分小女儿气息,很是开心的拉着梁若微问这问那。
梁若微本来也是笑的很开心。不过忽然,她就出手捏住了元春的手腕。
变起俄顷,元春身边的几个亲随太监立刻要上前呵斥。
元春走到今天的位置,已经称的上凤体,哪里能容外人触碰。如果是个男的,恐怕已经是身首异处。
不过,很快梁若微便松开了,对着元春深施一礼。
“娘娘,您怀孕了。”
四千字大章,求月票。
………………………………
第256章:机遇与危机
元春的省亲之旅不得不戛然而止。
即使是皇子数以十计的景宁之时,大郑天家也是重视皇嗣的。
只要是汉家女子诞下的皇子皇女,都得到很好的照顾。
到了隆正朝,因为皇嗣艰难,就连太上皇要求打掉的朝鲜王女所怀的龙种都被隆正帝保了下来。
可惜那个朝鲜女人胆子太小,听说了一点风声就吓得小产了。害的隆正帝白白和九华宫做过一场,孩子也没保住。
那个倒霉的朝鲜女人,随后便被恼羞成怒的皇帝打入冷宫。
如今听说元春怀了身孕,跟随的夏守忠当然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回宫传信,不多时,宫中传旨,命元妃即刻回宫。
元春和贾琏都想到了这种结果,所以并不意外。不过想了会儿,贾琏还是把夏守忠拉到一边。
“老夏,一点意思,你收下。”贾琏随手送出了一块顶级的玉佩。
“呦,伯爷太客气了。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我有些话,想单独和娘娘聊聊,你给帮帮忙,半刻钟就好。”
夏守忠有些犹豫,按说,这类事是不被允许的。元春出宫的每时每刻,都应该处于监视之下。
但是摸了摸怀中的玉佩,想到贾琏毕竟是天子的宠臣,又是贵妃亲弟,便决定冒一次险。
夏守忠帮贾琏支走了记录起居注的太监,贾琏立刻凑到了元春身边。
“大姐姐,时间紧迫,长话短说。你回宫后可能陛下会对储秀宫热情起来,甚至如今你怀了孕,凤藻宫尚书之位都有可能交给她。
不过没关系,彼辈长久不了。这是具体情况,你回宫看。保护好自己,有什么事,让抱琴去找九华宫梁建,他会帮你。”
很快,那个记录起居的太监一脸喜色的回来了。
回宫的撵驾上,元春把贾琏给的信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幽幽的叹了口气。
果然自己还是不适合宫中勾心斗角的生活。倒是琏儿,应该是很擅长这个吧。
元春还是很聪明的,这几年随着宫中地位步步高升,她很是看透了一些事。
自从省亲的消息传出,她就觉得这事似乎不那么单纯。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怪不得人人都说除非有飞燕合德那等艳压群芳的绝世美色,否则想要在后宫赢得宠爱,获得地位,前朝母族的强大绝不可少。
“看来我还是个幸运的人啊。”元春看的明白,她和储秀宫,其实谁都可以做那只杀给猴子看的鸡。
只不过最终,琏儿的地位压过了吴家父子,才最终让她赢下了这一局。
“倒是没想到,琏儿和九华宫那位太监们的老祖宗也有这么深的交情。连这等二圣之间的秘密谈话都透漏给他。”
元妃中道而返,贾家众人却都是喜气洋洋。
“赏,赏大家伙一年的月钱。鸳鸯,这就去准备。”贾母心里这个乐呵啊,贾家的女儿怀了龙种,不管将来生下皇子还是公主,贾家都注定更进一步啊。
王熙凤也赶紧上来凑趣:“老祖宗,光赏月钱怎么行,媳妇儿出钱,咱们开上三天的流水席。”
“好,你下去安排吧。”贾母也是答应的越来越痛快。
“大伙也都下去收拾收拾,准备搬进园子吧。
过两天,等园中收拾利落了,便搬家。”
看到三春以及宝黛等人都说说笑笑的离开了。宝玉没见到大姐姐,也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也和姐妹们一起说笑着回了院子。
贾琏转头看了看贾母,祖孙俩很有默契的进了静室。
“老祖宗,有些事情要提前安排了。”贾琏面色并不见多少喜色,倒是忧虑之色更重一些。
“琏儿,非要如此吗?如今贵妃怀了龙种,地位必然更进一步。这个时候我们若是对王氏动手,难保她将来不生怨气啊。”贾母有些犹豫了,毕竟是元春的亲生母亲。
“无妨,大姐姐是个聪明人。看得明白谁对她好,今天关于王氏,她一言未发,就表达了她的态度。”贾琏倒是不大在乎贾母的顾虑。
“现在是这样,我也明白。但是琏儿啊,难保以后啊。”
贾琏呵呵一笑:“不论什么时候,大姐姐想要在宫中安稳,都离不开我的支持。
如果有哪天她想不开,面临的局面也会帮她想开的。”
贾敏带着林黛玉刚刚回府,就碰到了专门等在家的林如海。
“夫君怎么在家?”贾敏记得今天应该九卿重臣都上班了才对,为明天朝廷开印和开年大朝做准备。
“我是专门等你的,今天岳家省亲情况如何。”林如海看起来很重视这次元妃省亲。
贾敏很是奇怪,按说即使元妃省亲回去后真的如传说那般天家有隆恩降下。
那么首先得到恩典的也会是元春出身的贾家二房,其次便会是贾琏。哪怕是宁府恐怕都分不到多少恩泽,
不过贾敏还是回答:“挺顺利的。我原本担心贵妃应对失当,但是琏儿应该是提前想到了,所以自己一直随在一边。
贵妃也还算灵醒,琏儿提醒了一次便反应过来,之后就没有什么错处了。”
“那为何贵妃鸾驾那么早便回宫了?”
原来,林如海很是关注此次元春的行程。林家除了贾敏母女到场参与之外,林如海还专门派人盯着鸾驾,所以第一时间就得知了元春提前回宫的消息。
虽然林如海没有听说九华宫两位圣人之间的谈话。但是他自己的消息渠道却也得知此次省亲背后有猫腻,涉及到的家族都有存亡续绝的机遇或者危机。
那么在林如海看来,到底是机遇还是危机,贵妃在省亲时的表现便非常重要。
不是林如海古道热肠,关心岳家。而是如今,林家和贾琏之间的利益联系已经太过密切。贾家要是出事,林如海即使能够保住权位,林家的利益也会大受影响。
一听林如海在担心这个,贾敏立刻笑了。
“那是因为琏儿那个姓梁的妾氏摸出贵妃有了身孕。所以宫中急传旨意,让她回去了。”
“哦,竟然是这样!”林如海并没有如贾敏预想那般高兴,反而是锁起了眉头。
………………………………
第257章: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
“夫君,可是贵妃怀孕有什么不对吗?”
林如海看到爱妻担心的神情,知道是自己吓到了她。赶紧安慰说:“没有没有,贵妃有了龙种,当然是好事。只是一旦贵妃有孕,之前的一些准备便要作废了。
而且,将来如果贵妃诞下皇子,我们林家就将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那便是站队。”林如海有些为难的说。
“不至于吧,这孩子还没生,再说,站队又怎么了?”贾敏还是不明白,即使是站队又怎么了,自己侄女的种,难道不应该支持?
林如海苦笑一声:“若是换成其他天子在位时,这都不是事,但是本朝不同啊。
本朝皇后,有着自唐太宗的皇后长孙之后千年第一贤后的美誉。天子和皇后娘娘之间的感情也和当年的唐太宗和长孙差不多。
可以说,本朝皇储之位,天然属于皇长子和皇三子这两位嫡皇子。
最重要的是,为夫和琏儿,如今都是最铁杆的中宫一党。”
“那贵妃不也是中宫一党吗?她能有今日,虽然是琏儿有出息,但是皇后娘娘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贾敏还是有些不相信。
“是倒是是,但是你要知道,当一个女人成为母亲,她的心理是会产生变化的。
特别是将来琏儿注定将走上更高的位置,到时候一个有着如此强力母族的皇子,难保不会引起皇后娘娘的担忧。”
“这”贾敏有些吃不准了。
“呵呵,没事。”林如海看到贾敏脸色都有些发白了,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说的有些多了:“我也只是想到了最坏的局面,不用担心。”
说完林如海便匆匆离开了。进入隆正八年,朝贡之年结束,国内国外都开始乱起来了。
东边倭奴重兵云集佐世保,打算对朝鲜动手,整个东方都在观察大郑的态度。西边虽然还没有明显迹象,但是新域不稳的苗头已经出现。
国内,南方春节期间出现暴雨,甚至大郑的粮仓两湖地区遇上了百年罕见的大雪。
幸好波及的范围不算广,否则,朝廷今年就什么事都不用干了。
“多事之秋啊。”林如海深深叹了口气。也正是因为面临如此复杂的局面,隆正八年又是皇爷钦定的京察之年。林如海这段时间才习惯了从最坏的情况去考虑问题。
其实,元春怀孕,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不说生下一位公主这样既能让元春晚年有靠,又不会让别人忌惮的好事。就是生下一个皇子,只要教他压对了宝,也会成为一件大好事。
开年大朝之后,贾琏就投入到了繁忙的公务中。首要的任务,便是派天使问责倭奴幕府一事。
因为隆正七年年末事情蛮多。贾琏这个提议又是之前几十年大郑基本没干过的,所以一讨论就跨了年。
如今内阁终于达成一致,同意了鸿胪寺提出的方案,接下来面临的便是选派官员的问题了。
东海舰队已经提前动员起来,舰队主力游弋在东海与倭奴海附近洋面,随时关注佐世保倭奴水师联合舰队的动向。
贾琏选中的使倭天使,乃是去年年末补入鸿胪寺的鸿胪寺录事参军事修远。
修远,永安十一年进士,自金陵府应天县做起,后转任保定府担任知县。年仅二十八岁,算得上是一位干才。
隆正七年贾琏请旨补充鸿胪寺缺额。修远便被调进鸿胪寺,担任鸿胪寺录事参军事。
虽然没有鸿胪寺经历,并不熟悉外务。但是年轻的修远却非常令人意外的喜欢上了鸿胪寺的工作,上手也很快,很得贾琏的信任。
刚刚结束了朝贡之年,送走了各国贡使。鸿胪寺的工作清闲起来,除了有几个想要让大郑调解纷争的小国使者还在,大部分使者都已经回国。
修远负责的工作基本完成。正闲的有些无聊,忽然接到通知,贾少卿要见他。
贾琏如今在鸿胪寺的威望已经完全建立起来。虽然还没有正式接任鸿胪寺卿,但是一个能够决定另一位少卿人选的鸿胪寺掌事少卿无疑更加可怕。
虽然隆正七年末鸿胪寺大规模补充人员,哪个方面的人都有。但是修远明显看得明白,之所以贾琏不干涉新进人选。不是他没有能力干涉,而是没有必要。
国朝一等伯的爵位,第一国勋家族的出身。背后又有吏部天官和内阁次辅做为靠山,不论文武哪边,贾琏的跟脚都硬的惊人。
以前的鸿胪寺不过是安排闲散人员的地方,寺卿空有九卿之名,说的话只在寺里这一亩三分地管用。
而贾琏,虽然还只是少卿,但是却已经是在谋求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九卿大佬,鸿胪寺的职位倒是成了兼职。
这也就使贾琏完全掌握住了鸿胪寺的局势。建立了任何人都不敢翻浪的强大威望。
“大人,我来了!”修远到了贾琏办公室外面,小心翼翼的打了个招呼。
“是修远啊,快进来。”贾琏放下手中的笔,笑呵呵的招了招手。
看到比自己还要大好几岁的修远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贾琏笑了笑:“别紧张,今天找你来,是有个差事想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修远赶紧说:“一切唯大人之命是从。”
“别别,你还是听我说完。去年倭奴使团的事你应该知道吧。”贾琏止住了修远的话直接问道。
“当然,下官看过那件事的卷宗,有些印象。”实际上修远的心脏已经是砰砰直跳了,他岂止是看过卷宗,倭奴使团一案的每个细节他都研究再三。
因为他知道,贾琏正在推动向倭奴派遣问责使团,这个差事将会成为鸿胪寺隆正八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贾琏的眼光何等犀利,很快就看明白了他的情绪变化透露出来的意义。
“你猜的没错,我有意想朝廷推荐你出任问责使团正使前往倭奴,你意下如何?”
修远的兴奋再也控制不住。他自小便仰慕文武兼资的北静诚王,早就有投笔从戎之心。只不过大郑文武之间严格的限制让他有些一筹莫展。
现在,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
………………………………
第258章:绝不承认因为自己搬不进去在嫉妒
看到修远兴奋起来,贾琏好笑的摇了摇头。
对于修远,贾琏还是很看好的。他的才能和见识,都是鸿胪寺中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当然,论能力,鸿胪寺中最适合完成这项使命的无疑是魏旭。多年的老外交官,甚至还亲自执行过类似使命。
但是如今的魏旭已经是鸿胪寺少卿,贾琏之下的第二人,势必不能再干这等
………………………………
第259章:一时间有些兴趣缺缺
第二天一大早,宫里来了信。元春赐了好几样御膳房的新式糕点和不少头面首饰出来。
当然,都是平常贵族可以戴不犯忌讳的。
贾母很大方的把那些首饰给了王熙凤,让她负责分配。王熙凤也没推辞,很快着人把首饰和点心都分了下去了。
首饰只留了两件,剩下的全部分给了姐妹们。倒是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