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绝不出山-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子了,快跟朕说一说着其中缘由!”
“当时百姓们说多亏了唐小子算了一卦,让百姓们全都种的夏收作物,然后才得以免除了这场涝灾!臣妾记得大体上是这样的,所以以此推断!”
长孙皇后还没说完,皇帝李二已经悟道了长孙皇后想要说的意思。
“观音婢的意思是那唐小子会占卜之术,去年他就准确的占卜出了下半年关内涝灾,然后用自己在西域商人那里买来的种子让村里人全部种夏收作物是嘛?朕的推断可对?”
此时,皇帝李二暗淡的眼神突然明亮了起来,似乎真相也会马上呼之欲出。
“对,臣妾想说的就是这些!”长孙皇后道,“说不定,唐小子真的会占卜也未可知啊!”
“不过,太史局负责皇家的占卜卦象,可是为什么太史局没有占卜出来今年会有蝗灾呢?”
皇帝李二现在有了疑问,到底是自己手下的这些人不行还是唐小子的占卜功力不到位啊!
“按理说,这太史局那都是世代相传的官职。几乎代表了最厉害的占卜水平,应该不会有错啊!”长孙皇后好奇道。
“陛下,听闻那蜀中有一神算叫袁天罡,擅于风鉴,凭风向便可断吉凶!”
此时,一旁的长孙无忌发话了,“而且臣听闻那武将窦轨就是听了他的指点,才当年跟随陛下与太上皇一起建功立业,有了一番作为!”
“哦?此人如此之神?那就召窦轨来,朕要亲自问一问!”皇帝李二道,“来人啊!召酂国公来见朕,说起来窦轨还是朕的亲舅舅!”
太监领了旨意,赶忙前去窦轨的府邸。
半个时辰后,在家喝酒的窦轨听见了诏令。
“什么陛下要见我?”窦轨道,“不知公公,陛下今天心情如何?”
“国公,陛下请国公过去不是什么坏事!”那太监接过一片金叶子之后笑眯眯道。
“那就有劳了!”窦轨大步流星的朝着甘露殿走去。
“臣窦轨见过陛下!”窦轨道。
“舅舅不必客气,都是自家人!今天找舅舅来,是想问舅舅一件事情!”皇帝李二十分客气道。
“陛下折煞臣了,陛下有事尽管问,臣定当知无不言!”
窦轨已经摸清楚了陛下找他不是什么坏事,自然要显得态度好一些。
“那朕也就开门见山了,舅舅可认得一个叫袁天罡的人呢?”皇帝李二直接进入主题。
“臣认得,与袁天罡与数面之缘,袁天罡此人精通卜卦与天象之术!”窦轨道。
“那舅舅认为此人的能力比起太史局的那些人如何啊?”皇帝李二道。
“陛下,这……臣……”窦轨有些犹豫了。
“舅舅直说便是,不必忌讳!”皇帝李二道。
“那臣就直说了,袁天罡的卜卦之术与观测天象的本领,臣自认为天下无人能敌!太史局的人不配跟袁天罡来比较!”窦轨道。
“哦?那舅舅可知道这袁天罡现在身在何处啊?”皇帝李二继续发问。
“回陛下,袁天罡在蜀郡火井县当县令,还是臣力荐的!”窦轨道。
“好啊,既然如此。那还劳烦舅舅走一趟,请这位袁天罡来朕这里如何啊?”皇帝李二哈哈一笑。
“好!臣这就出发!”窦轨自然不能忘了当年的指点之恩啊!他一口就答应了。
毕竟,要不是当年袁天罡告诉他跟着李渊起兵,他也不会带着一千多号人去投奔李渊。
可现在看来,自己当年只是付出了一千个人,就得了一个国公的爵位,实在是赚大了。
而且跟着他的一千士卒,活下来的那个不是换了荣华富贵。
做人要知道感恩,所以窦轨觉得既然皇帝李二对袁天罡感兴趣,那自己也得帮袁天罡一把!这一趟,他是非去不可,而容不得片刻耽搁!
“立刻请袁天罡来,就说朕要找他算一卦!”皇帝李二立即吩咐下去了。
十天后,袁天罡缓缓而来。
“拜见陛下!”袁天罡行礼道。
“不必多礼,朕今日找你来是想让你算一卦!”皇帝李二道。
“不知陛下想要算什么啊?”袁天罡规矩的询问道。
第36章 此少年我竟算不透
“那你能不能算出朕想要找你算什么啊?”
皇帝李二又给绕了回去,其实也是想要试一试这袁天罡是不是真的如窦轨说的那般神。
“那臣就斗胆算一算,陛下心中想要臣算什么!”袁天罡说着看了看皇帝李二道,“陛下可否给臣一点时间!”
“当然可以,朕随时奉陪!”皇帝李二道。
一旁的窦轨紧张的不行,他觉得自己断然不能坑了袁老哥啊,没有袁老哥拿来自己的荣华富贵啊!
袁天罡走到甘露殿门口,然后感受了一下风向,然后又回来了。当然,皇帝李二早已经准备好了占卜能用到的所有道具。
但是,袁天罡似乎是用不惯。于是,拿出了自己的使用着顺手的东西,开始了占卜。
“陛下,臣算出来了!”不多一会儿,袁天罡微微一笑,似乎是胸有成竹了。
“哦?那且说出来听一听,朕看你的样子似乎是十分有把握了!”皇帝李二好奇道。
“臣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我,但是这一卦九成还是有的!”袁天罡道。
“臣觉得陛下是想算,有人跟陛下说的陛下觉得不太可信的到底对还是不对。如果对了,那陛下手下的人就是不对。
但是那陛下手下的几乎就是天下最厉害的,而那人不过一少年。敢问陛下,臣所言可有偏差?”袁天罡道。
一旁的窦轨自然是听的一头雾水,什么这人说的,什么那人说的对不对,什么这人说对,那人就怎么怎么样,这都是些啥啊!
“袁卿,当真不亏是酂国公力荐的啊!算的很准,这便是朕心中想问之事,那朕想问你,到底是那少年算的对,还是那些人算的对啊?”
皇帝李二跟袁天罡都是明事儿人,只有一旁的窦轨一脸懵逼。
这到底是那两拨人啊,直接说出来不行吗,为何在此打哑谜啊?
不过窦轨即便是听不懂,他也不担心了,因为很明显陛下是要重用袁天罡的意思,这样他也就放心了。
自己要是坑了自己的指路恩人,那岂不是有愧为人啊!
“容臣算一下!”袁天罡继续开始算。
只是,袁天罡想往下算,但是似乎遇到了什么瓶颈!这袁天罡满头大汗,看起来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怎么样?算得出来嘛?”皇帝李二见袁天罡满头大汗,便急切的问道。
“陛下,恕臣无能,臣算出了,但是臣算不透这少年!”袁天罡只能实话实说。
一旁的窦轨不禁咋舌道,“还有老哥你算不出来的,只是一个少年?”
“那袁卿说一说,那件事情是否真的会如那少年说的那般会发生呢?”皇帝李二还没等袁天罡发话,有一个宦官急忙进来了。
“陛陛陛下,有急报!”那宦官道。
“呈上来!”皇帝李二打开后,急报里面的内容让他有些吃惊,不过他面不改色,因为这下更能印证这袁天罡是不是真的精通占卜!
“袁卿继续说!”皇帝李二道。
“陛下,那少年说的是真的!而且此刻陛下已经知道了,因为臣如果算的不错,这一封急报里就有了预兆!此事,无可避免,终会到来!”袁天罡道。
“陛下、袁老哥,你们不要打哑谜啊!你们说的究竟是什么啊?”
一旁的窦轨快要疯了,他快要急疯了。两人在这里说天书,自己干着急,一句也没能理解。
“那袁卿可有破解之法啊?”皇帝李二便询问袁天罡这破解之法。
“臣没有破解之法,这解铃还须系铃人!那少年便是这其中唯一的变数,不过此事发生无可避免!
因为要先知先觉,早做准备的时机已错过!只有补救之法,而即便是补救之法,其中变数也是在这少年!”袁天罡道,“臣只能说这么多,天机不可泄露,而且臣也算不透这少年!”
“不过臣可以跟陛下说一句,此少年乃是陛下之福星!或许此少年并不知道,但是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袁天罡道。
“朕已悉数知晓了,有劳袁卿替朕解惑了!袁卿乃大才也,这蜀郡火井县县令一职,朕再让吏部重新派人去,袁卿留在长安如何?”皇帝李二见识到了袁天罡的厉害,自然不能放走了。
“臣遵陛下旨意。不过臣还要回到蜀郡处理一下事情,即便是陛下要把臣留在长安,那也要等接替臣的官员上任才可,要不然恐陛下遭人闲话!”袁天罡倒是办事儿说话滴水不漏。
“好!那这几日,袁卿暂时就去酂国公家住下,让酂国公陪你在长安玩几天再走,这样如何?”
皇帝李二很欣慰,有一个人才收入囊中了,虽然还要等上些日子。但是煮熟的鸭子,那就飞不了了。
“臣谢陛下!那臣等告退!”袁天罡与酂国公一起退下。
路上,窦轨忍不住问袁天罡,他跟陛下到底说的是什么。
“窦兄,你信得过我嘛?”袁天罡道。
“自然信得过,若非袁老哥,我哪能有今天啊!”窦轨道。
“那这件事就不要问,更不要到处说!你若是什么也不知道,也不外传,。反而陛下会更加赏识你,但是你若是说出去了陛下可能也会给你穿几次小鞋儿!”袁天罡道。
“那好,我便不问!”窦轨道,“走,去我家坐坐。我定当好酒好肉招呼袁老哥!”
甘露殿里,长孙皇后见没有外人后才从后面走出来。
“观音婢,看来是朕错怪唐小子了!那袁天罡的话你也听到了吧,他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唐小子就是解决这场蝗灾的变故!
而且刚刚接到急报,里面内容说的是现在关内蝗灾已经开始了,差不多到六月这京畿蝗食庄稼的事情也不远了!”皇帝李二感慨道,“朕当时为什么不听唐小子的话呢?”
“陛下还是不要自责了,这蝗灾本就是天灾,寻常人根本发觉不了,更何况是算出来呢!
那袁天罡不是说唐小子或许能给陛下解决此事,是陛下的福星嘛!陛下何不去一趟唐家庄,去问一问唐小子呢?”长孙皇后劝慰道。
“观音婢,朕自从克继大统以来,接连出现这样的事情!你说是不是朕那件事情做得不好,老天故意为难朕啊?”皇帝李二越说越伤心。
“陛下还是去一趟吧,说不定唐小子真的有办法啊!那袁天罡不是说了,唐小子是陛下的福星嘛?”长孙皇后走到皇帝李二身边道。
第37章 什么是水泥?
“罢了,朕那就去一趟吧!朕也是好久没有去过唐小子他家了!观音婢你且好好歇着,看你这肚子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临盆了,还是不要去了!”皇帝李二道。
皇帝李二安顿完之后便叫上了长孙无忌与自己一同前去唐家庄子。
“陛下,臣倒是好奇这唐家庄子的人既然没有进行春耕,那么他们真的是在家闲着嘛?”
长孙无忌十分好奇,毕竟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思维,那就是春种秋收,寒来暑往。
“去了,不就知道了!”皇帝李二道,“朕觉得唐小子不是胡闹的人,想必他这样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长孙无忌便不再问了,反正一切等到了唐家庄子见了唐巍那小子都全部揭开谜底了。
可是当皇帝李二与长孙无忌马车走到唐家庄子的村前,却无法行进了。
“怎么了?为什么马车停了?”皇帝李二掀开门帘的那一刻,一股尘土扑面而来。
“咳咳咳,这唐小子在干什么呀?”皇帝李二被呛得不行了,急忙缩了回去。
“这唐家庄子的人好像是在修路,马车没法走了。陛下要不就下车吧!”长孙无忌下去瞧了瞧道。
“好!”皇帝李二不自觉的拿出了那张绣帕捂着口鼻道。
“这唐小子在搞什么啊?”
“等等,这是修的什么路啊?”皇帝李二看呆了,这远远似乎这唐家庄子的路有些不同啊!
“张伯?”皇帝李二看见了正在指挥的张伯,于是便喊了一声。
“哟,稀客啊!公子在家呢,这里尘土飞扬的,我带您回去!这路马上就要修完了,修完了干了才能走马车!”张伯赶紧领着皇帝李二跟长孙无忌走了。
当然,只是村口这最后一段路没有修好,这其他的地方都已经修好了,而且都已经干透了,可以走路了。
“这是什么路啊?”皇帝李二走在这水泥路上,使劲用脚跺了跺道,“这路为何硬的像石头一样啊?这个路是用什么做的?”
不仅是皇帝李二好奇,这长孙无忌也很是好奇啊!
俩人沉浸在巨大地震惊之中,他们,他们仔细的观察着这水泥路。
不禁啧啧称赞道,这样的一条路是如何修出来的,莫不是天神赐福,为何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路呢?
“这是用什么东西修的路啊?”皇帝李二提出了疑问,这对他实在是震惊太大了。
“您莫要着急,等您见了公子,公子自然会告诉您。老奴只是负责看管,其中的玄机与奥妙,老奴也不懂!”张伯道。
“乖乖啊,这究竟是什么修的路啊?居然跟石头一样用!”
长孙无忌拿起一块石头用力的砸了砸这水泥路,这水泥路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倒是自己差点被弹回来的石头砸到眼睛。
“那又是什么?”皇帝李二朝东边一看,一座高大的房子映入眼帘,而且看上去这墙上的涂料似乎就是跟着路用的是一样的东西。
“嘶,这砌墙用的与这修路用的是同一种东西嘛?”皇帝李二好奇道。
“您说那个学堂啊,自然是的!那可是我们整个唐家庄子最坚固的建筑了!”张伯道,“两位请吧,公子就在家里!老奴还要去监工,就不陪二位了!”
“唐小子!”皇帝李二喊了一声,唐巍便从屋子里出来了。
“好久不见啊,不知大爷你来有何贵干啊?”唐巍道,“来人看茶!”
“这位是?”唐巍不认识长孙无忌的。
“我姓长孙!”长孙无忌没有说自己的全名,但是唐巍已经知道了他就是长孙无忌。
“唐小子,你们村子里修的路、盖得学堂是用的什么原料啊,为何坚硬如石头啊?”皇帝李二好奇道。
“我们用的是水泥!”唐巍道。
“水泥?用水和的泥?你可不要跟朕开玩笑!”
皇帝李二觉得用水和泥不可能坚硬如磐石,而且这颜色上也对不上啊!
“自然不是,这水泥只是一个称呼,当然也可以叫它混凝土!”然后唐巍老老实实的给这俩人做了一个科普。
“世间居然有如此厉害的东西!真是妙啊!”俩人齐声说道,真是恍然大悟啊!
“不过,为什么这唐家庄子的人都不耕种,难不成都来造水泥了?”皇帝李二道。
“对,那是自然!这六月份马上就要来了。即便是种了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到时候被蝗虫全部吃掉,最后颗粒无收!”
“你为何笃定就会有蝗灾呢?”长孙无忌十分好奇。
“算的!”
“那你可有解决之法?这关内蝗灾已经开始了,朕真是后悔没有早听你的话啊!现在想来朕真是痛心疾首啊,你可有解决之法啊?”皇帝李二言辞恳切道,“为了天下百姓,你要帮朕啊!”
“陛下,蝗灾无可避免!不如陛下去问有粮的人要粮食不就是了!”唐巍道,“我记得之前给过陛下一些土豆,可以让百姓们在蝗灾过后种土豆。我这里还有一些红薯,到时候也可以种红薯。这些都是可以当做粮食来吃的!”
“那朕问谁要?难不成问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