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锦绣 >

第66章

明末锦绣-第66章

小说: 明末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宏三心中想到:“你娘的,小爷不惹你你还惹小爷了,一会儿出城有你们好看的。”

    这时钱礼德回来了,领着一个人来了。那人看到朱宏三跪倒说道:“欢迎东家来天津。马匹准备好了,咱们今晚到天津卫城里住。”

    朱宏三点点头,出了镇子看到自己的马好悬没气死。一半是马,其他一半竟然是驴。钱礼德脸红说道:“大哥,实在没办法。北方也缺马。这还是好容易找到的。”

    朱宏三倒没怎么生气,毕竟自己要求的太急。这时边上传来一阵大笑,朱宏三回头一看正是那两个蒙古鞑子。他们一共十多个人,却有三十多匹马。

    朱宏三骂道:“草你娘,笑你奶奶。”

    那两个蒙古鞑子懂的一点汉话,听明白前半句,后半句没听懂。但是一猜也知道不是好话。下马来就要和朱宏三理论。

    朱宏三对朱宏义说:“大哥,杀了他们,抢马”

    朱宏义点点头,对着手下打了个手势,二十多个战士围了上来。那边蒙古人看到这边人多,也纷纷走了过来,还有几个拔出了短刀。

    没想到朱宏三这边根本不讲理,看到他们走到近前掏出短火枪直接开枪。

    在面前的两个蒙古人立刻被打死,后边的十多个也死了一大半,剩下的几个被朱宏义抓住。

    朱宏三对钱礼德说道:“你去问问他们怎么回事,完事后都弄死。”

    过了一会儿那边传来几声惨叫,钱胖子回来说道:“大哥,知道了。他们是蒙古的什么部落的,名字我没听清。想去找郑芝龙买火炮。”

    靠,郑芝龙的火炮还是小爷卖给他的。没想到他们到手就做了二道贩子。朱宏三想到这问道:“他们说没说多少钱一门”

    钱礼德说道:“两万银子一门,郑芝龙够黑的。”

    朱宏三点点头想道:“还没咱们黑,卖给他们的火炮成本只有一百两银子。赚了五十倍,还是军火赚钱。看来以后可以和满清联系联系做做军火买卖。”

    这时朱宏义已经带人收拾完了,马匹也归朱宏三了。

    朱宏三对着边上冯自用的家人冯福说道:“老冯,你认得路不”

    冯福说道:“姑爷,当年我是从运河南下的,这段路不认得。”

    钱礼德在边上说道:“我们这有向导,马家铺子的伙计在这。”

    朱宏三说道:“你看看,北方太冷,我都冻糊渡了。上马,走”

    朱宏三这一路上碰到几个商队,强买强卖用驴子换他们的马。上有的商队反抗,被朱宏三杀的精光,从塘沽到天津三卫不到五十里的路程已经将驴子全部换成马,大部分还是战马。这真是看的钱礼德目瞪口呆。

    天津就是天子的渡口,是建文二年,流氓皇帝朱棣要去南下抢侄儿的江山,从这里坐船南下。将这个地方改名天津。

    永乐二年以后逐渐增加三卫。因为天津这个地方正好地处南北大通道上,人员密集,现在已经形成一个几万的人大镇子。

    满清入关后更是将天津卫改为天津府。不过朱宏三眼中的天津可真是不怎么样。华北平原现在还十分寒冷。到处一片土黄。加上这地方前几年刚被满清祸害过,一片残破之相。

    进城后还差不多,还有点人气。找到客栈后一行人开始休息。

    第二天城门刚开朱宏三就带人出发,现在朱宏三对时代的把握实在没数,早一天赶到北京才是最重要的。

    天津离北京五百多里,这在后世坐高铁都要将近一个小时。朱红三他们要走将近十天。

    越接近北京越发现不对劲,出天津的时候还能看到一个两个村子。到北京附近一个村子都没有,经过的都是残骸断壁。

    马家伙计马全说道:“这是崇祯十一年满清入关劫掠造的孽。京师周围人口基本上都没有了。有点钱的都跑了,没钱的不是被抓去辽东,就是被官军杀良冒功。”

    朱宏三说道:“天下破败如此,燕王一系真是气运尽了。”

    现在这周围都是朱宏三的心腹,所以他说话也不用在意什么。

    众人也不看周围环境,埋头赶路。终于在三月初五来到京师。

    朱宏三看着这个全世界第一的大都市,第一个达到了百万人口的城市。也是全中国最坚固的城市。

    朱宏三站在城外看着远处这座巍峨的大城,当年朱棣用了十五年建成的城市。

    北京城吸取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已经发展健全的城池建造经验,以砖石城墙为基础,箭楼、角楼、瓮城、敌台、闸楼、城壕等为依托,组成了平面和立体的综合防御体系,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上防备最完善的都城之一。

    各种防御设施已经达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从永乐建成后再也没被正面攻破过,不管是土木堡的时候,还是满清进关,还是后世八国联军进北京,还加上后世的北京和平解放。看来堡垒从来不是在外部攻破的,都是内部出现问题。

    边上马全不合时宜的说道:“东家,咱们进城吧。冯老爷府在内城棋盘大街甜水井胡同,咱们要从东便门进去,本来朝阳门最近的,但是现在流寇就要来了,朝阳门不开了。”

    朱宏三问道:“马全,马家铺子在哪火枪都到了吗”

    马全说道:“全都到了,都在马家铺子库房里。铺子距离冯府不远,当时二爷选址的时候就是要有个照应。”

    朱宏三说道:“好,你先回铺子准备好,我们可能要去取火枪。去冯府有冯福带路就好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冯府

    

朱宏三安排好后带领人员赶奔东便门。

    朱宏三一行人是从官道来到北京的,应该外城的左安门进入最快。但是现在流寇就要来了,弄得北京全城人心惶惶。十三个城门全部关闭。只有东西便门才定时开放。

    朱宏三等接近北京,看到城墙并没什么人把守,朱宏三问道:“马全,不是流寇要来了吗怎么没人站岗”

    马全回头说道:“东家,现在北京城里闹瘟疫,死了很多人。外城几个胡同已经死绝了。我看这北京不用等流寇来了,自己就要死光了。”

    朱宏三在前世看到一篇帖子,说的是李自成一片石大败是因为军队在北京感染了鼠疫,要不以他四十万南征北战的军队怎么能败给满清。

    朱宏三认为这种说法不靠谱,败了就是败了,找那么些理由干什么有本事冲到关外把大辫子全部杀光,那历史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后世朱宏三把这想法发到网站上,被一帮皇汉好顿喷,朱宏三一气之下发帖子大骂,弄得被禁言半个月。

    现在听到真有瘟疫,朱宏三怎能不感到震惊。朱宏三连忙传令自己人,进城后绝对不要喝生水,一定要烧开五分钟后在喝。还有吃饭前洗手,绝对不能和老鼠和病人接触。这样还不放心,命令马全进城后立刻制作二百个厚棉布口罩。

    通知完后大队人马已经来到北京城外,马全带路从外城经过,像东面的东便门赶去。

    来到外城一角的东便门,门口排起了大队进城和出城的人们,门口站着十几个半死不活的守军。

    出城的队伍一半是运死人的牛车,看到那些死人一个个淋巴结肿大,成黑紫色。朱宏三看到这样心凉了一半,看来这北京城里真的有瘟疫。还是死亡率最高的腺鼠疫,也就是欧洲色变的黑死病。

    朱宏三带人躲得远远的,等这帮运尸队走远后才敢进城。马全挤开人群,来到守门士兵门口,出示冯家的信物。士兵立刻赶开人群,放朱宏三一行进城。

    冯若舒现在是大理寺卿,相当于后世的检察院检察长,正经的九卿之一。在北京城位高权重,这帮守门士兵自然知道轻重。对这帮彪悍的家丁看也不看。

    进入东便门后就是北京外城。外城就是后世北京火车站南边的大片地区。后世这地方房价都是七八万一平,可是在明代还是大片的农田和荒地。皇家的天坛和先农坛建在外城。

    东便门距离崇文门大概三里,骑马很快就赶到了。崇文门外都是一片作坊,也就是后世的工业区。所以崇文门的税关那是全国闻名。不过朱宏三等有冯家的证明,很容易入关。

    进去就是正式的北京城了。朱宏三进城一看,到处关着门,唯一开门的就是棺材铺。这时候也就这地方生意好。

    朱宏三对朱宏义说:“大哥你领十个人,去商铺把火枪取来,咱们到冯家集合。”

    朱宏义点点头带人和马全去了。

    冯府带着其他人来到甜水井胡同的冯府。冯府大门实在气派,门口两个石鼓,七级水磨石台阶,门口打扫的一尘不染。门口左边立着两个进士旗杆,证明老冯家出了两个进士。大门紧闭,门上一个好大的门匾,写着冯府。

    到地方冯府下马说道:“姑爷,请等一会儿,我去叫门。”说完走到侧门叫门。

    冯福喊道:“开门,我是冯福,谁在守门”一会儿侧门打开,露出一张年轻的面孔,看到冯福说道:“爹,是你回来。”

    冯福说道:“小五,今天是你守门,快,让我进去禀告老爷,姑爷来了。”说完冯福走了进去。

    过了十多分钟,中门大开,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朱宏三面前深鞠一躬说道:“姑父在上,冯润有礼了。”

    看来这个是冯自用大哥家的儿子,听说在国子监读书。

    朱宏三上前搀扶起冯润说道:“都是自家人,舅父大人在家吗”

    冯润说道:“祖父大人正在家中,请姑父进去说话。”

    朱宏三说道:“这些都是我带来的家丁,以后还有十一人来,他们去取火枪了。”

    听到火枪二字冯润眼皮跳了跳,说道:“姑父请进吧,我会安排众家丁住处的。”

    朱宏三跟着冯润进入冯府。冯若舒是大理寺卿,正三品的高官。在往上就要入阁了。但是冯若舒当年读书成绩不好,没进入翰林院。所以现在三品已经是到头了。

    但是这也已经是人中龙凤了,不过进去后朱宏三发现家中可没有大门外有气魄。里面只是三成院子,大概十多间屋子。边上冯润说道:“姑父莫要笑话,祖父一直清贫,住的实在不好。”

    朱宏三知道冯润说的都是屁话,冯若舒在河南当了将近八年巡抚,还能穷他家在成都上万亩良田都是老天给的

    但是朱宏三知道这帮臭老九就这德行,一个个一肚子男盗女娼非要装的像圣人一样。正如他们穿的衣服一样,衣冠禽兽。不过这时衣冠禽兽可不是贬义词,可是实打实的褒义词,说明你又能力,能当官。

    朱宏三和冯润来到中堂,看到一个老者坐在正中。这个老者留着三绺胡须,穿着青衫。头戴一顶员外冠,坐在那不怒自威。

    朱宏三知道这是自己老婆便宜大舅冯若舒,连忙上前施礼说道:“舅父大人,小三来了。”

    冯若舒看了看眼前这个青年,这个就是二儿子说的光武刘秀看着就是一个普通人。

    冯若舒其实已经接到二儿子冯自用的来信,知道他们去了广东,没给回信是因为老头发怒了。

    原因很简单,冯自用信上说因为时间紧急没去成都府接嫡母和大哥一家。冯老头混了一辈子官场,眼睛毛都是空的。

    冯老头知道冯自用的小心思。冯老二是小时候不受嫡母待见,亲娘还被弄死了。小时候就是姑母养大,对这个嫡母和大哥一直没什么感情。

    但是再怎么讨厌那也是嫡母和大哥,能忘了亲情吗现在张献忠已经攻占了成都,看样子冯若舒在成都的家人也不保了。这样冯老头对冯自用能有好脸色才怪。

    冯老头哼了一声,说道:“那个孽子在广东过得可是快乐怎么想起了我这个老不死的”

    朱宏三一看冯若舒这样就知道什么原因。张嘴说道:“舅父大人,二表哥在广东很是开心。过年前有小婿做主刚娶了衡州知府徐大立的女儿当填房,小日子真是开心无比。”

    这一段话气的冯若舒好悬没背过气去,说道:“那你来干什么说这些想气死老夫吗”

    朱宏三说道:“二表哥说了,当儿子开心快活不管老爹死活让人看到不好,这在让小婿来接舅父大人,还和我说能接到最好,实在不行也不要强求。”

    这一段话气的冯若舒全身乱抖说不出话来,边上冯润说道:“我二叔真说了这不忠不孝之言”

    看到冯若舒气成这样,朱宏三生怕他气死过去。接着说道:“舅父大人息怒,刚才都是我乱说的,二表哥知书达理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冯若舒怒道:“那你这小子说这些话干什么拿老夫寻开心吗”

    朱宏三说道:“舅父大人息怒,刚才进的屋里我看到舅父大人生气,怕怒气纠结肺腑,对舅父大人身体不利,这才说些混话让舅父大人的怒气发出来。小婿无礼了。”

    听到朱宏三这么一说,冯若舒哼了一声说道:“算你说的有道理,你说说为什么来吧。”:



    第一百一十六章 说服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朱宏三说道:“来接舅父大人去广东最主要的是二表哥想要让舅父大人颐养天年。

    冯若舒眼一抬问道:“哦沈犹龙不是和马国安交好吗怎么还这样”

    朱宏三信口雌黄的说道:“马明远二哥去找过沈犹龙,那个老家伙说了,马国安的家人好说,就是这个冯老阉党的儿子不行。还说要在三年后的考核中让二表哥评为下等,让他卷铺盖卷儿回家。”

    冯若舒听到有人提起自己当年不光彩的事,骂道:“这个老货,当年满天下督抚都要给魏阉修生祠,又不是我一个修的。他和马国安两人那时是言官,他们可以任意骂魏阉,老夫要任性行事湖南百姓怎么办

    当年我都给他去过信解释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这老货还耿耿于怀。我现在就去广东骂这个老货。”

    冯若舒刚说完就反应过来,沈犹龙不能说这话,要真是讨厌自己也不能给儿子官职了。直接给马济远不是更好毕竟马家哥俩都是进士。

    想到这冯若舒笑道:“你个小滑头,进屋就用话激我生气,然后再用沈老货挤兑我,想让我一怒之下和你去广东对不对”

    朱宏三一愣,以前自己这招对付冯自用和马济远都好使,没想到对付冯老头不好使了。真是人老奸马老猾啊。

    朱宏三笑笑说道:“让舅父大人看出来了”

    冯若舒说道:“说吧,到底要老夫去广东干什么”

    朱宏三抬头看了看冯润。冯若舒说道:“没事,润儿家里的事都知道,但说无妨。”

    朱宏三点点头说道:“让舅父大人南下是我和明远二哥加上二表哥商量的。我们在广东没有根基。沈犹龙虽然照顾我们,但并是咱们自己人。所以想请舅父大人南下担任两广总督一职,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这一席话可是朱宏三的真话,冯老头也听出来了。冯老头沉吟半响说道:“老夫现在官职和总督到是平级,但是你们怎么能肯定沈老货一定会走呢”

    朱宏三说道:“舅父大人知道流寇到哪了吗”

    冯若舒身为九卿之一哪能不知道军情的,说道:“昨天军报说流寇在昌平。”

    朱宏三问道:“舅父大人看这个北京城能不能守住呢”

    冯若舒一惊,他长期在北京当官,自然知道北京现在什么德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