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朱宏三搞倒这八家,这些商家的银元归了朱宏三,边贸归了湖广勋贵,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行为自然朝也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
只是朱宏三到了宣府才知道,山西人都抠得很,昨晚朱宏三派军队将他们八家的商铺抄了,一共才弄到五六十万银元,其他毛皮药材到很多,但是也值个百八十万银元,和这八家“皇商”的地位很不相符。按照朱宏三的估计和锦衣卫传来的情报,范永斗一家应该有资产五六百万,八家加起来千万都不止。
朱宏三知道这个时代商人的性格,赚来的银子都要深埋地下,所以朱宏三才要从范永斗嘴得到确切埋银地点,要不这次宣府之行岂不是白来了吗
现在范永斗服软让朱宏三松了口气,如果这家伙死硬到底那只好真玩剖腹观胎了。
其他七家商人都以范永斗马首是瞻,看到范永斗松口其他人和纷纷求饶,表示肯献全部家产。
朱宏三点点头对锦衣卫镇抚丁谓说道:“你带人押着这帮家伙去,将他们所有埋藏的银子全部起出来,家产全部封存如果有人不老实,你让他们看看锦衣卫的酷刑是什么”
丁谓得了皇帝的圣旨,带着人押着这八人开始抄家。朱宏三则带儿子孙子重新回到总兵府,等候好消息去了。
丁谓是锦衣卫,这种抄家自然是行家里手,接到皇帝的圣旨后丁谓将手下分为八队,除了自己外其他每队由一名千户带队,丁谓自己押着范永斗去宣城的范宅去了。
来到范宅丁谓根本不能想象这个普通的院子是范永斗的家,范宅前后七八进院子,房间三十四间,当然范永斗的家在宣城也算是不错的宅院了,但是和范永斗的身家来根本配不。
这时范宅已经被锦衣卫占领,只是还没有进行仔细的搜查,丁谓来到门口看了看范永斗说道:“来吧,范员外,咱们开始吧”
范永斗现在像斗败的公鸡,低着头说道:“后院大槐树下”
有了范永斗的信息,丁谓带着人直接来到后院,在大槐树下发现一处地窖。当地窖的财物全部搬来的时候,丁谓可是惊呆了。
这处地窖百斤的大银球有十八个,装满银锭、银砖、银条的箱子有二十多个,其他财宝不计其数。
丁谓初步估算一下这处地窖有藏银五六十万两,丁谓等地窖的银子全部取空后,问道:“范员外,下一处呢”
范永斗指了指不远处的水井说道:“水井里还有”
丁谓这样带着人在范永斗家搜查,一共搜出银窖三个,白银足有百万两,黄金也有五千多两。
等这些银子黄金都点齐完毕后,丁谓问道:“说,还有那里”
范永斗这时哭丧的脸说道:“官爷,真没有了,这些了”
丁谓那里能相信范永斗,现在一共才一百多万白银,按照范永斗的身家这些根本不够。
丁谓冷笑道:“看来还是陛下说的对,你们这帮家伙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来人,将范永斗的孙子带来,给他夹棍”
锦衣卫很快将范永斗的孙子范毓带了来,在范永斗面前将范毓的双腿放入夹棍,用力一压,只听嘎巴一声脆响,范毓的双腿被夹断,范毓惨叫一声也昏了过去。
范永斗看到孙子腿废了,怒骂道:“你们这帮丘八,老子真没钱了真没钱了”
丁谓嘿嘿笑道:“范永斗,你知道爷爷是干什么的爷爷当年是广州锦衣卫衙门的坐堂百户,你说没说实话爷爷能不知道吗如果你在不说实话下一步可不是夹棍这么简单了,我们锦衣卫的剥皮、割舌、断脊、堕指、刺心、弹琵琶等十八种酷刑你想不想让你的宝贝孙子试一试”
范永斗这时精神彻底崩溃,很快说出了宣府城外、张家口、大同、北京等地十多处藏银地点,丁谓按照范永斗所说,马派人开始按图索骥,将范永斗所有的家产抄没一空。
朱宏三在宣府这里住了半个多月,锦衣卫终于将这八户商人的家产抄干净,等朱宏三看到清单后也十分惊讶。
范永斗一家抄出白银三百三十万两,银元二百四十万个,黄金一万两千二百两,其他金银首饰无数,房产数十处,最远的在南京还有范永斗的两处房产,锦衣卫初步估计范永斗一家的资产有八百多万银元。至于其他七家,虽然没有范永斗家富有,但是一共抄出白银也有五百多万两,银元三百多万个,黄金两万多两。
朱宏三望着手的清单真是被震惊了,他早知道这帮家伙富得流油,但是没想到能有这么富。朱宏三原本估计这八家最多也七八百万银元也撑死了,但是那想到足有一千七八百万银元,这还没算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如果都算更是惊人。
惊愕过后是大喜,没想到自己随便抄了八家商人有这么多钱,这可是足有两千万银元。要知道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才三千万银元,现在竟然从他们身弄到了大半年的收入,看来抄家真是一项快速致富的好办法。:
第九百二十六章 分赃不均
正文
朱宏三看到明细后十分惊讶,他没想到这帮山西醋坛子这么有钱。
明代正处于西方大航海时代,所以从明朝叶开始,南美洲产出的白银大量流入国。根据后世估计,从明朝叶开始至明朝亡国,从海外流入国的白银为三亿两。虽然这么多钱进入国,但是崇祯十年全国的赋税才七百多万两白银,这么多钱都去那里了,当然都被全国这些大小商人埋入自己家的地下了。
国人喜欢存钱古已有之,朱宏三占领全国后对这个也十分头疼。大批白银流入造成物价飞涨,但是因为财富都在民间,朝廷收不税来,更加重了朝廷的金融危机。
朱宏三在广东时制定政策希望民间白银流动起来,如说严禁使用白银只能使用制式银元等等,但是这种政策的功用十分有限,那些地主将白银兑换成银元后还是藏在自己家的地窖,并不参与市场流通。
不过现在因为全国人口大量减少,再加朱宏三占领了吕宋、安南等水稻产区,还有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的种植,粮食的价格倒是十分稳定。连土地贫瘠的山西,好的江南大米也只有五个银元一石,那种不好吃的玉米和土豆,更是一个银元两石,所以现在全国虽然物价飞涨,但是粮价十分稳定,所以朱宏三所面对的情况要崇祯好不少。
现在经过宣府抄家朱宏三发现,让白银流通起来其实还有一个好办法,那是时不时找几个大商人抄家,这样自己有钱花,白银也能参与流通,真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朱宏三看着手的清单心想道:这张家口的八家这么有钱,那山西那些出名的大商家不是更有钱吗如果抄了他们的家能怎么样
朱宏三脑袋在急剧的盘算将这帮山西醋坛子抄家的得失,得很简单,那是有钱花了,朱宏三估计那些什么乔家、常家、曹家、王家等等山西商人,最起码还能弄出几千万白银。
可是失有些严重了,范永斗他们八家底儿太臭,全国下都知道他们八家和满清不清不楚,自己弄倒他们只是替天行道。但是山西的其他晋商可不同,这帮家伙虽然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蒙古贸易,但是这些晋商并没有像范永斗那样明目张胆的为满清代言。
还有一点是这些晋商势力太强大,明代后期朝廷那些大臣身后的金主主要有两方势力,一方是以江南商人为代表的浙商集团,还有一方是晋商集团。晋商在央扶植起很多大官,如说嘉靖年间的王崇古,还有接任张居正担任首辅的张四维,这些都是山西人,所以山西帮在明朝后期在朝很有实力。
现在虽然经过明末大乱,但是在朱宏三的朝廷还是有一帮山西人的存在,这帮山西醋坛子虽然都不是什么重要官员,但是毕竟在朝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朱宏三如果将范永斗等人收拾了,这些山西官员并不会说什么,因为在他们眼范永斗这些人只是暴发户而已,再加范永斗等人风评不好,所以也无人为他们喊冤。但是朱宏三动那些晋商可不一样,那帮家伙在山西根深蒂固好几百年,如果朱宏三为了眼前利益将他们抄家,朝估计会掀起一阵大风波来。
朱宏三现在已经被朝党派之争弄得烦心不已,如果再加山西人在掺和进来,这日子还过不过了,朱宏三想了半天决定还是不要动为好,等到将来没钱了再说。
其实朱宏三放下收拾晋商的念头算对了,那帮山西商人是有钱,但是富裕程度和范永斗还是没法的。范永斗能在家搜出这么多白银,这些钱很大一部分是范永斗等人为满清销赃得来的。
满清一共三次寇边,最远的一次都打到山东德州,除了掳走了大量人口还有大批的金银珠宝。这些东西不是粮食不能吃,满清还需要将这些东西变换成粮食、铁器等物资。所以范永斗等人发的是这种不义之财,他们家的白银珠宝大部分都是满清从关内等汉人地主身弄来的。
现在如果朱宏三去将山西那些晋商都抄家,钱财能有,但是绝对不可能范永斗多。山西这些晋商大发展时期实在清朝,在满清对西北用兵时,曾组织一部分汉族商人进行随军贸易。他们跟随清军,深入到蒙古草原各地,贩运军粮、军马等军需品,同时与蒙人做生意。
这些旅蒙商绝大多数是清廷命名为“皇商”的山西商人,还有一部分是直隶等地的汉族商贾。他们为清军的军事行动保证了后勤之需。当然,清政府也给予了这些商人独占其利的经商特权,使他们大获其利。这才是山西商人发展的黄金时期,现在那些山西商人也很有钱,但是也是第二个范永斗而已,如果朱宏三为了一两千万银元去捅山西这个马蜂窝,实在得不偿失。
朱宏三打定主意放过山西商人一马后,下旨将张家口八家商人全部成年男子处斩,未满十二岁的男子阉割入宫,女子除了挑选年轻漂亮的十多人入宫外,其他所有女眷发卖教坊司为妓,终生不得赎身。
朱宏三在张家口发了一笔大财,自然十分满意,在宣府准备完毕后派人将所有抄家来的钱财运到北京内库,然后朱宏三带着禁卫军继续北行。
朱宏三原本打的算盘挺好,这些钱都是老子自己弄来的,当然要进入自己的小金库,但是那想到这些钱刚运到北京,被得到消息的内阁充了公。
朱宏三接到消息时已经到了张家口关隘,朱宏三看到内阁来信气的半死。冯自用在奏章说的很清楚,张家口商人范永斗等人,勾结满清倒卖物资,情节严重十分可恶,现在他们被皇帝陛下你亲自带兵剿灭实在是功德无量。但是他们的非法所得都是原广大百姓的民脂民膏,理应缴国库,所以还请陛下见谅。
朱宏三看到这气的站起来大骂:“冯自用你个王八蛋,当年要不是老子在衡阳救了你全家,你还能在这当首辅早成了流寇的刀下鬼”朱宏三骂到最后不解气,拿过锦衣卫的腰刀对着帐篷的家具乱砍一气。
朱宏三发完火后亲自拿起纸笔给冯自用写了一封信,这可是朱宏三亲自执笔,没用陈名夏代劳,可见朱宏三真的生气了。
当然朱宏三在生气也还要自重身份,并不能在信爷爷奶奶的一通乱骂,朱宏三在信阐述了自己对这笔银子具有合法的占有性。当时你冯自用可说过北巡国家不出钱,这钱都要皇帝自己出,自然在北巡得的好处也要归皇帝所有,内阁不能非法占用。
写完信后朱宏三命令锦衣卫马用八百里加急送到北京,冯自用的回信也很快送了回来。在信冯自用完全将读书人不讲理的嘴脸发挥了十成,冯自用说当时他是说国库没钱,让皇帝动用自己的内帑。但是冯自用回家后感觉心十分不忍,皇帝你为了国家如此操劳,我们这些大臣还不能为皇帝分优,所以经过内阁全体决定,这次皇帝北巡的费用都有国库来出。
朱宏三一看更是生气,什么好话都让你们内阁说了,你们拉屎还带往回坐的第二封信朱宏三开始耍无赖,要不给钱,要不老子不干了,你们内阁这么厉害,你们自己挑一个皇帝吧
冯自用接到这封信傻了眼,没想到朱宏三竟然无耻到这个地步,皇位这么重要的事情能拿来谈判吗冯自用想了一下决定还是说一些软话,必定真把皇帝弄急眼了也不好。
冯自用在第二封回信说道皇帝你也请体谅一下内阁的难处,国家这么大处处要用钱,这个国家可是皇帝你自己的,你都不爱护这个国家让后世人怎么看
朱宏三接到信后也很无奈,没办法朱宏三只好退了一步,让内阁给自己留一千万,剩下的钱都归国库。这样皇帝和内阁开始扯皮,不过可苦了来回送信的锦衣卫,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在北京和张家口之间跑了八趟。
最后朱宏三和内阁达成协议,给朱宏三的内帑留三百万银元,不过国库要负担这次北巡的全部费用,这样朱宏三废了大半个月的劲弄到的两千万银元大部分进了内阁的口袋,朱宏三只是喝了些汤汤水水。
但是朱宏三也没办法,内阁这些王八蛋当时都是他自己选的,他们的权利也是朱宏三自己给的,现在这帮王八蛋反过来制衡朱宏三,他只能打断牙齿往肚里咽。朱宏三最后接到内阁的信,看了一眼叹了口气,将信揉成一团扔掉,然后带着军队离开张家口,正式进入蒙古地区。:
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草原
正文
神武十四年六月,按照公历来算已经是八月份,正是北方酷热的时候。
朝鲁在蒙古语是石头的意思,当年他父亲为他取这个名字也是希望他能如石头一样活下去。
朝鲁今年十五六岁,具体多大他自己不知道,连他的母亲也不知道。蒙古人自从被汉人撵出原后迅速的退化成游牧民族,像朝鲁这样的蒙古青年根本是不认字的。朝鲁骑着一只棕色蒙古马,正在为部落里的台吉老爷放牧羊群。
小冰河气候对原农耕明影响很大,但是对这些游牧民族影响更大。这些蒙古人生产力极其低下,一场寒流过来能冻死大片的羊群,没了羊群这些蒙古人只能饿死。但是也不是一点活路没有,往年寒流以后蒙古台吉们要转移部落内部的矛盾,征召青年对南方的大明王朝开始在一次的劫掠。
朝鲁的父亲是跟着台吉老爷去了南方,但是朝鲁的父亲很不幸,碰到了大明朝的兴之主神武大帝,朝鲁的父亲也在一场战斗死在了南方。
朝鲁的父亲死后,他的母亲在第二年被其他部落抢走没了消息。部落的台吉看着朝鲁手脚还算麻利,也让他为自己放羊,这样朝鲁才算有一口饭吃。
今年朝鲁已经成年,按照蒙古人的规矩已经是一个成年战士了,如果在以前朝鲁要拿起马刀为台吉打仗,不是死在蒙古人手是死在汉人手。不过这几年强大的满清都被汉人消灭,更不要说连铁器都匮乏的蒙古人了,所以这几年关外的蒙古人安生不少,虽然自己人内部的火拼从来没停息过,但是对明朝的全面战争已经很多年没搞了。
朝鲁这样怀着杀人抢东西的梦为台吉老爷放羊,今天他躺在草地睡觉,同时做着抢女人抢牛羊的美梦。正在睡觉的朝鲁突然感觉身下的地面传来震动,这种震动很熟悉,正是那种大军行进的脚步声。
朝鲁爬起来冲南面一看,看到远处地平线起了大片烟尘。朝鲁从小生活在马背,天生是个战士,对这种烟尘很熟悉,那正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