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年轻人正是朱宏三的四儿子,燕王朱渊,也是公主朱媺娖的长子。他拿着一个绣墩来到于成龙身边,看到于成龙谦让,朱渊笑道:“于先生,这是父皇的旨意,也是父皇对于先生的信任”
御前赐座这可不是小荣誉,只有皇帝最亲近的大臣才有的殊荣。于成龙得此殊荣兴奋的脸都红了,完全忘了自己刚才在心中大骂皇帝是昏君的事了。
朱宏三看着于成龙坐下,然后叹了口气说道:“朕以前总自认为千古一帝,认为治理国家很简单,但是朕想错了。就在上午,有人弹劾河南全省官员,说他们尸位素裹,干吃饭不干活,同时还将朕拨给河南的上千万银元贪污干净。朕十分生气,但是朝中大臣同枝联气,朕感到无人可用,这才在国子监中挑选人才”
于成龙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他在国子监日久,也知道一些朝堂上的争斗,但是他只是一个贡生,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自己了。
朱宏三喝了口水接着说道:“所以朕要挑选一个外人来查这个案子,朕决定任命燕王朱渊来处理这件事”
于成龙听皇帝这么说一口气好悬没上来,皇帝您老人家耍大爷玩呢说好让大爷当钦差,现在怎么变成燕王了
“于成龙,不是朕不信任你,只是你一个贡生,贸然担此重任,朕害怕你命令不动那些封疆大吏所以朕才派皇子出去,有朱渊在前面挡着,你才好查案子”
朱宏三说完对李承恩挥了挥手,老李拿出一份圣旨,打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子监贡生于成龙,忠孝节悌,是为士人楷模,现简拔于成龙为建设部给事中”
给事中这个官职以前介绍过,虽然职位只有从七品,但是手中权利极大,就连皇帝的圣旨都可以封还。于成龙听皇帝竟然封自己这么一个清贵的官职,赶紧双膝跪倒领旨谢恩。
朱宏三等于成龙站起来后接着说道:“于爱卿,朕命你辅佐燕王一同去河南,燕王在明你在暗,一定要将河南这件事查的水落石出”
于成龙赶紧表态说道:“请陛下放心,草民。。臣下一定将案件查清,绝不放过一个恶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朱宏三听于成龙这么说点了点头,然后直接燕王朱渊说道:“于爱卿,还有一件事,这个就是朕的四儿子,今年刚满十五岁,他还是个孩子,河南一行就要于爱卿多管教了”
于成龙听皇帝说这话的意思让自己当燕王的老师,自己何德何能,连举人都不是,如何能当亲王的老师国家有法度,皇子的老师都是翰林学士,基本上都是状元榜眼,自己就算不要脸接了这个职务,在士林中还不让人骂死
于成龙刚要推辞,那知道朱宏三接着说道:“于爱卿,朕问你,这个世上什么事最不容易”
于成龙听皇帝这么问那敢回答,赶紧说道:“臣不知”
朱宏三叹了口气说道:“世上有很多事不容易,但是朕认为最不容易的事就是教育孩子一个孩子呱呱落地,当父母的并不是让他温饱就行了,还要负责教育、看管、保证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像一棵小树,旱了要浇水,长草了要除草,长虫子了要去虫。你也是一个父亲,你应该能理解朕吧”
于成龙现在有三个儿子,长子于廷翼已经进学,现在正在家中读书。于成龙听皇帝这么说心中也想起自己的儿子,不禁点点头说道:“陛下说的很对”
“朕有一大堆儿子,虽然有亲有近,但都是朕的儿子,朕不想将来他们变成福王那样的废物,流寇来了都想不起来跑,还被流寇煮成了一锅福鹿宴”
当年武昌被破那些宗室大部分死在流寇手中,这件事对朱宏三影响很大。其实如果朱宏三不是穿越之人,他多半也会死在战乱中,一个半点生活技能都没有,半点人情世故都不懂的宗室,在乱世中活下去的几率很小。
所以建国后朱宏三思前想后,一定要结束明朝那种将宗室当猪来养的政策,最起码要保证自己的后代子孙有活下去的技能。所以朱宏三在顶住朝中让皇子就藩的压力,将全部皇子都留在自己身边,并且还为他们找了恰当的老师。
这么做好处有坏处也有,好处就是只要是人才就能脱颖而出,皇帝在挑选继承人时人选也会很多。坏处也是这点,几个皇子都很厉害,长大以后必定争权夺利,康熙末年九龙夺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于爱卿,朕不希望你教燕王多么高深的学问,朕只希望你能让燕王学到世事的艰辛,作为一个普通人活着多么不容易”
朱宏三说完后对朱渊说道:“老四,你去给你老师跪下,行拜师礼”
朱渊是亲王,虽然有皇帝的命令但是于成龙也不敢大刺刺的坐在那等候朱渊磕头。于成龙赶紧站起来还了朱渊半礼,算是成了亲王的老师。:
第八百五十二章 投降派
朱渊,是朱宏三第四个儿子,也是末代皇帝崇祯的亲外孙,身居两个皇帝的直系血脉,朱渊从一出生就获得了那些心念前朝的读书人认同。
这些读书人以满清那些汉人官僚为主,如果东林党和粤党在朱宏三的朝廷中算是二等公民的话,那这些原满清的汉人官吏就是三等公民。这帮家伙当年都是一些墙头草,和为大明而死的黄道周、刘宗周等人根本没法比。就是和那些投降满清后,为满清死节的官员,比如洪承畴等人也没法比。
这帮家伙完全没有一点政治节操,谁来都行,李闯来了投降李闯,满清来了投降满清,现在换了朱宏三,更是毫无礼义廉耻的投靠朱宏三。但是正因为这些人的首鼠两端,在朝中根本没有一方势力肯接纳他们。楚党根本看不起他们,东林党、浙党、粤党也差不多,能在朱宏三朝廷爬到高位的,都是当年拼死抵抗满清的官员,自然看不上这些毫无道德底线的家伙。
瞿式耜就不说了,皇帝没了在立一个也要和满清死扛到底,浙党宁可全城被杀也绝不剃头,粤党更是这样,岭南三忠可都在朱宏三朝廷中担任高职。所以这些投降派看到朝中没有代言人,就开始物色皇子,希望将来弄一个从龙之功。
但是当时朱宏三几个成年皇子都有一方势力,朱海不用说了,身后站着马明远。朱江身后站着军方,就是大胖子朱淮,身后也有佟家的势力在支撑。所以投降派们选来选去就选中了朱渊。
朱渊的条件实在太好了,母亲是崇祯的长公主,父亲是新明的开国皇帝,这种身份绝对是下一任皇帝的首选。最关键的是这个朱渊刚成年,身后还没有出现大的势力,所以这些投降派选出了代表人物和朱渊接触,这个人物就是军机处首席军机陈名夏。
陈名夏出身东林,一开始自然是积极向组织靠拢,没事写个歌功颂德的诗词,来拍东林党那些大佬的马屁。原本东林大佬是姜曰广,老姜性子还算不错,对陈名夏虽然不齿他的为人,但是面子上还能过得去。但是等姜曰广退休换上瞿式耜就不同了,瞿式耜性子刚烈,当年都骂过朱宏三,更别说你一个小王八蛋陈名夏了。
所以陈名夏数次恭维瞿式耜,都热脸贴了冷屁股,最严重的一次当着群臣的面被瞿式耜一顿臭骂,所以陈名夏恨死了瞿式耜。
长公主朱媺娖性子温顺,在后宫不争权夺利,所以人缘很好,皇帝朱宏三也很喜欢她。但是这个皇四子朱渊半点不像父母,像极了他的外公崇祯皇帝朱由检,性子急,对身边人尖酸刻薄。朱渊在十二岁懂事后,发现身边所有人都教导自己要和太子哥哥亲近,将来这就是你的君上,一定要尊重太子哥哥,就连自己的母亲长公主朱媺娖也这么说。
一开始朱渊年纪小还不知道,但是随着年纪增大,知道权利的重要性,不禁心中也产生了那种想法。你太子怎么了不就是比本王多生几年吗这样就让本王臣服你一辈子将来你坐皇帝,本王却要被监视一生,本王心中不服
就这样丁三配丁四,寡妇配鳏夫,朱渊和陈名夏这帮投降派开始勾搭上了。
这时候如果朱宏三像明朝其他那些皇帝比较软弱,比如万历想换太子就换不成,也许朱渊虽然心胸百丈,但是将来也就是一个亲王的命。可是没想到朱宏三手段强硬的很,再加上朱宏三对太子十分不满意,所以这次才能让一个皇子去当钦差,负责河南之事。
朱渊在王府中得到消息后心中大喜,几个哥哥都组建自己的势力,现在也终于轮到自己了,自已一定让父皇看看,论能力自己并不比太子差。
朱渊站在朱宏三身边听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叫花子当老师,朱渊心中还挺不愿意。在朱渊心中理想的老师应该是陈名夏,手段有,能力有,身后还有大批文人站台,这才是自己老师的合适人选。朱渊看看面前这个老叫花子,花白的头发和胡须,身上穿了一件洗了不知多少遍的长衫,脸上乌黑一片,看来是多长时间没洗脸了,真不知道父皇怎么给自己选了这么一个老师。
朱渊年纪轻不知道,这位老师虽然其貌不扬,但是人品比那个陈名夏强上无数倍,而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为人。朱宏三虽然阴损毒辣,但是对待自己人可不是这样,对待马明远等文官的信任,对待军中将领的义气,对待黎民百姓的关心,这些优点才是朱宏三成功的资本。
朱渊虽然不喜欢这个老叫花子,但是父皇的命令他不敢违抗,只好过来给于成龙行礼。
朱宏三看到行礼完毕,然后说道:“朱渊,于爱卿,三日后你们就出发吧朱渊你这几天就看看你母亲”
朱渊现在是成年皇子,没有皇帝的命令根本不能进宫,所以看往母亲的机会很少,现在听父皇这么说赶紧高兴的点了点头。
乾清宫事了后,朱渊和于成龙一同出宫,这时于成龙已经是朱渊的老师,朱渊要先恭送老师离开后才能离开。
朱渊看到老师上了轿,刚要回自己的燕王府,正好看到不远处东宫的绿色屋顶,心中一动转往东宫而去。
这时东宫中太子朱海正在和钱遗爱与夏完淳密谈,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实在出乎意料,朱海心中也没底,这才将自己两个谋士找来商议。
正在这时门外小太监说道:“小爷,燕王来了,说来拜见小爷”
朱海听弟弟来了就是一愣,朱渊他不去宫里来见自己干什么
朱海看了看夏完淳和钱遗爱,钱遗爱没说话,夏完淳说道:“殿下,皇帝选定燕王当这个钦差,燕王和太子交好,这次必定是来询问怎么办的。”
朱海想了想也差不多。“那好,两位先生稍坐,本宫去看看就回来”
朱海起身跟着小太监出了门,屋中的钱遗爱手捻胡须微笑不语。
夏完淳最讨厌钱遗爱这种有屁不放,偏偏还做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夏完淳怒道:“钱子高,你笑什么难道本官说的不对吗”
钱遗爱最喜欢看夏完淳生气的样子,这时笑道:“哈哈,存古贤弟说燕王是来询问河南之事,但是为兄不这么看”
夏完淳听钱遗爱称兄道弟就是一皱眉说道:“钱子高,你少摆谱,本官出生于崇祯四年,你出生于崇祯五年,凭什么自称为兄”
“存古贤弟,这你就不懂了,故人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为兄崇祯十七年中的举人,当你老师都行,更可况是兄长了”
夏完淳听钱遗爱说这个,真是半点反驳的话语都没有。夏完淳拜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五岁读经史,七岁能诗文,九岁写出代乳集,夏完淳当年也算是松江府的神童了。
但是这些和十二岁中举人的钱遗爱一比真是差的太多了,南直隶读书人众多,每年就是那么几个举人名额,在南直隶中举可是比全国中进士还要难,所以在南直隶才有金举人银进士一说。
夏完淳被钱遗爱顶的没话说,好半天才憋出一句来:“钱子高,你学问大和今天燕王来有什么关系”
“存古贤弟,为兄说燕王今天来为了示威,你信不信”
夏完淳听钱遗爱这么说一愣,燕王朱渊他也见过,是个很好的年轻人,对人彬彬有礼,怎能来示威难道就为了皇帝派他去当钦差
“不可能,燕王本官也见过,和你说的不一样”
钱遗爱看夏完淳不相信,笑道:“好,存古贤弟,咱俩打个赌可好,如果我说对了,你以后看到我就要以兄侍之怎么样”
夏完淳听钱遗爱这么说轻蔑的笑道:“如果你输了呢以后看到我退避三舍可好”
钱遗爱双手一拍说道:“好,就这么定了存古贤弟,等着给为兄行礼吧”
二人在这斗嘴,前殿朱海已经走进大殿,朱渊看到太子来了,赶紧起身要行礼。太子是储君,虽然朱渊是皇子是弟弟,但是也要给储君行君臣大礼。
朱海赶紧上前搀扶起朱渊说道:“老四,到哥哥这来不用搞这套,你我兄弟自然亲密无间”
朱渊听朱海这么说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就坐。哥俩都坐下后朱海问道:“四弟,来哥哥这里干什么是不是河南之行有什么难处”
“哈哈,臣弟是来给太子哥哥赔礼的”
“四弟何出此言呢”
“太子哥哥,臣弟不才,被父皇选为钦差,太子哥哥也知道父皇对河南之事很看重,臣弟这次去大概要对太子哥哥的门人不利,所以先来给太子哥哥赔礼”:
第八百五十三章 分析
今天是中秋节,大家中秋快乐
朱渊说的嬉皮笑脸,但是太子听得可不是这样,这分明是来跟自己叫嚣的。
朱海脸色一沉,说道:“四弟不要这么说,他那里是本宫的门人,全天下的官吏都是父皇的臣子,至于如何处理自然有父皇决定”
朱渊原本少年心性,得了这么一个重任想来太子面前炫耀一下,但是看到太子面色不善朱渊心中也有些后悔。
朱渊讪讪的笑道:“太子哥哥,臣弟不是那个意思,臣弟认为那个河南巡抚既然是太子哥哥的门人,臣弟就应该为哥哥清理门户”
朱海本来心情就不爽,现在朱渊还来这么一手,朱海站起来说道:“四弟,怎么处置是父皇的意思,哥哥做不了主。哥哥今天乏了,就不陪四弟了”
朱渊看太子逐客,没办法起身告辞。在出门的时候朱海看着刚成人的朱渊,叹了口气说道:“四弟,哥哥跟你说句心里话,河南的水很深,你要小心啊”
朱海比朱渊大十岁,平常兄弟二人感情很好,再加上朱海性子柔弱,实在不忍心看到朱渊进入这个大泥坑,所以才出言警告。
但是朱渊只有十五岁,正是初生牛犊的年纪,他把太子的关心当成了挑衅,以为让他不要过多干预河南之事。
朱渊冷笑道:“太子哥哥也说了,怎么处置是父皇的意思,臣弟可做不了主”
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二人现在彻底分道扬镳,朱海看了看朱渊的背影,叹了口气回到后殿。
钱遗爱夏完淳二人正在这等候消息,看到朱海愁眉苦脸的进来,夏完淳问道:“殿下,燕王怎么说”
朱海叹了口气,将刚才朱渊说的话复述一遍,钱遗爱听完笑道:“存古贤弟,怎么样还不给为兄行礼”
夏完淳品行端正,和满肚子坏心眼的钱遗爱不同,打赌输了就要愿赌服输。夏完淳站起来恭恭敬敬的给钱遗爱行了一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