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江被马如风打愣了,怒道:“舅舅,你干什么打我”
马如风不管朱江,转过身来躬身对方逢年说道:“叔父,我这个外甥被我姐姐惯得不成样子,让方叔父见笑了今天这件事一定要请方叔父帮忙”
方逢年笑了笑说道:“如风,秦王,并不是老夫不想帮你们,只是秦王你自己觉着能和太子一较长短吗”
“怎么不行本王现在深受父皇喜爱,并且委任协管九门防务,这还不行吗”朱江听方逢年不看好自己不禁有些不服气。
“秦王,皇帝陛下是在挑选接班人,并不是农村地主挑家主,这可不是喜爱你就能挑你的。老夫问你,你知道皇帝这几年全力推行新法是干什么吗你知道新法在地方如何运做吗你知道朝廷赋税怎么收吗你知道朝中各党派如何分配利益吗”
朱江被方逢年这几个问题问的头昏脑涨,朱江是一个军人,根本没从过政,那里知道这些问题。
“方大人,这些不都是你们文臣的事吗我一个军人那知道这些”
“完了,秦王,你只要在皇帝面前说出这句话,那是半点成为太子的希望都没有”
朱江挠了挠头问道:“那怎么说不是实话实说吗”
“秦王,如果皇帝这么问你,你应该说你虽然不知道这些事,但是可以和陛下学皇帝不怕你不会,怕的是你不懂装懂,知道吗”
朱江听方逢年这么说笑道:“果然如此,看来还是你们读书人花花肠子多,都是不会,但是经过这么一说感觉本王勤勉不少”:
第八百四十一章 推荐
马如风等方逢年说完后,问道:“叔父,侄儿听说皇帝陛下让太子去读隋书世祖本纪,侄儿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请叔父解惑”
方逢年是进士出身,当年排名还在马济远之前,更何况方逢年还在湖广当了几年学政,这种书本上的事自然一听就懂。
“隋书你们都知道是什么,世祖本纪也应该知道是写杨广的,但是在世祖本纪中还有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马如风和朱江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件事,这是赶紧异口同声问道:“是谁”
“就是那个被隋文帝杨坚废为庶人的戾太子杨勇”方逢年说到这叹了口气:“以前老夫听说陛下对太子不满,但是从今天这事看来,陛下真的有心要废太子了”
朱江听方逢年这么说心中大喜,父皇废太子那自己是不是就有希望上位了朱江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心情,笑着问道:“方大人,那本王是不是能成为太子呢”
方逢年呵呵笑了两声:“呵呵,秦王你想的太简单了。本朝太子已经立了十五年,太子身边已经聚拢很多的士人文官,这些人怎能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失”
“有父皇的圣旨他们还敢反对吗”
“圣旨自然不敢反对,但是那些人可以对秦王你下手,只要将竞争太子之位的几个人清除掉,那陛下也没办法,这不就保住太子之位了吗”
朱江一愣,对我下手这不可能吧
“方大人,本王一直呆在王府中,并不外出,和军中旧部也断了往来,这样怎能还牵连到本王呢”
“殿下,你把那些文人士大夫想的太高尚了。现在你协管九门防务,只要出现一点事情,比如说城里混进来几个盗贼,然后杀了一个小官,诸如此类的案子出现几次,估计秦王你这个领侍卫内大臣的名头就保不住了”
朱江看那些士大夫一个个人模狗样,没想到内心这么黑暗,想到这朱江骂道:“这帮臭老九,真他娘的不是好东西”
马如风听朱江这下将方逢年也骂上了,赶紧打断朱江问道:“叔父,既然如此,请叔父出山帮助秦王成大事可好”
方逢年如果年轻二十岁肯定同意,但是方逢年现在已经六十一了,这一生看透了世态炎凉,同时方逢年并不十分看好朱江,还要在观望一段。但是马如风说的也对,现在秦王身边并没有得力的读书人,马如风自己还是个半文盲,也应该给他推荐一个谋士了。
“如风,秦王,老夫年纪太大了,也不能为秦王谋划几年,所以这件事就不要找老夫了”
马如风和朱江听方逢年拒绝自己,刚要在开口劝说,方逢年接着说道:“不过老夫可以为你们推荐一个人,这个人举人出身,在我朝当过知州、知府,他才是辅佐秦王的合适人选”
马如风赶紧追问道:“请叔父明示”
“这个人就是如风你的大哥,马绍光”
马绍光就是马济远的嫡长子,马济远一共三子二女,庶长女马如烟嫁给朱宏三,次女嫁给金声桓的儿子金道明,嫡长子就是马绍光,二子是马绍基,当年犯错误发配到琼州铁矿死在那里,三子就是面前这个马如风。
马绍光可以说是朱宏三军机处出来的人,但是军机处其他人都得到了重用,张家玉现在虽然是河南布政使,但是以前可是江西巡抚。可是马绍光作为朱宏三第二任军机处军机,现在还只是广东省的雷州知府,这就有些低了。
马如风听方逢年推荐马绍光心中有些不高兴,他和马绍光不是一个娘生的,当年在信阳时马绍光作为嫡子很是看不起马如风,现在成年后这兄弟俩也很少来往。
方逢年不知道马如风家中的破事,看到马如风犹豫不禁说道:“马绍光这十几年宦海沉浮,应该沉稳不少,我们税务部盐运司郎中出缺,老夫已经向首辅推荐了,估计这几日就能有消息下来如风,现在是为了秦王的大业,你们兄弟之间的事就先放一放吧”方逢年人情练达,看到马如风这样子就知道这哥俩感情不好,所以才说了这样一番话。
马如风心想方逢年说的也对,自己虽然和马绍光不合,但是毕竟是兄弟,现在如果秦王夺嫡失败,自己兄弟二人都得不了好。
想到这马如风也就释怀了,自己已经三十四岁,大哥马绍光也已经四十一岁,这么多年过去还有什么好争的
朱江也知道一些当年舅舅和马绍光的破事,只是当年马如烟身为大姐离家早,所以并不太了解,所以和朱江说的也不详细。
朱江看到马如风不说话,在边上问道:“方大人,那现在本王应该怎么办”
“秦王,今天你接到圣旨后就应该入宫谢恩,然后将差事推辞掉”
朱江一听方逢年这么说不干了。
“什么推辞本王在家都要憋疯了,现在父皇好不容易给本王一个差事,怎能推辞呢”
听到朱江这么问方逢年叹了口气,这个秦王真是个武夫,完全看不清现在的政治情况。
“殿下,太子身后站的马明远。老夫估计,明天早朝马明远必定命人攻击秦王,罪名也很简单,领旨后没有进宫谢恩,缺了礼法”
朱江一听慌了神,自己的差事还没捂热就要丢了。
“方大人,这可怎么办你给本王出个主意”
“秦王殿下,虽然马明远要弹劾你,但是陛下必定维护你,不过你不谢恩却是不合礼法,估计陛下要禁足你一段时间”
朱江听方逢年这么说放下心来,不就是禁足吗,自己已经被关在王府中好几年了,还差这一段时间
“秦王殿下,现在虽然陛下并没有立你为太子,但是你已经进入陛下的视线中了。老夫估计明天早朝陛下也要给楚王一个职位。”
朱江最看不起那个死胖子朱淮,现在听父皇要给朱淮职位不禁怒道:“什么父皇也准备给老三职位那个死胖子除了会喝酒玩女人能干什么”
当然朱淮并不向朱江说的这么龌蹉,朱淮是朱宏三这几个儿子中学问最好的,朱淮的老师就说过,如果楚王出去考科举,一甲有些困难,但是二甲必定是前几名。不过朱淮因为文人气息浓厚,喜欢和一些文人喝喝酒唱唱小曲,这在大老粗朱江眼中就成了喝酒玩女人。
方逢年听朱江这么说解释道:“现在太子已经失去了陛下的信任,自然要在儿子中寻找接班人,所以成年的几个皇子都有希望继承大位,秦王你要小心”
朱宏三现在有五个成年儿子,除了太子朱海、秦王朱江、楚王朱淮外,还有四皇子燕王朱渊,这个朱渊是亡国公主朱媺娖的儿子,今年十五岁,五皇子越王朱浪,是环妃董环的儿子,和珍妃所生的楚王朱淮关系最近。不过朱浪年纪最小,今年刚成年,只有十四岁。
朱江听方逢年这么说赶紧问道:“什么老四老五也要出来争位”
方逢年这句话没有回答,这就不是他能说的了,不过方逢年估计最后太子的位置还在三位年长皇子中挑选,因为这三个皇子成年已久,势力早成,其他几个皇子根本竞争不过他们。
朱江看方逢年不说话,着急的问道:“方先生,现在这么多人出来争那个位置,本王应该怎么办啊”
“秦王,这个很简单。你只要做到三点就可以了。第一要孝敬父母,每天早晚入宫请安,还要爱护兄弟第二要多学习,马绍光常年担任地方官员,这次他进京后你要多和他学习,不懂就问第三就是注意言行,改掉喝酒的习惯,没事不要和那些军中丘八有来往”
这三条听着简单,都是普通人应该做的,但是朱江一听就满脸不情愿。请安那个没问题,但是爱护兄弟这个太难了,自己和太子势同水火,那能爱护起来第二点多学习也办不到,朱江就是不爱学习,让他看书马上脑袋疼。第三点更是要他老命,朱江最喜喝酒,没事和军中兄弟喝酒吹牛逼,这才是人生享受
朱江看到方逢年让他竟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愁眉苦脸的问道:“方大人,非要这么干吗”
听朱江这么说方逢年怒道:“这是最基本的三点,如果秦王做不到的话也不要对那个位置抱有幻想了,不如找太子投降得了”
朱江听方逢年生气,又想到当年自己出宫是母妃对自己的殷切希望,朱江咬了咬牙说道:“好,本王答应你但是本王有困难之处还请方大人一定要施以援手”
“这个是自然,老夫能让你们进来不就代表老夫肯为秦王效力吗秦王请放心,你只要做到这三条,老夫必定拼了老命也要拱你上位”
朱江一听心中大喜,这个方逢年可是天启二年同学会的首领人物,有他保证那自己这边终于有文臣辅佐了。
有了方逢年的开解和推荐,马如风和朱江今天来的目的全部达到,现在天色已晚,马如风和朱江站起来起身告辞。:
第八百四十二章 各有算计
谢谢“书友56452133”的再次捧场
朱江和马如风在方逢年这里得到答案后,心满意足的走了。
中国的士大夫都有一种为国为民的家国思想,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说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当然平天下并不是指扫平天下,那是帝王应该干的活。儒家中平天下指的是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方逢年和马济远等天启二年同学会都是士大夫的杰出代表,自然想要完成这个士人最高的道德追求,平天下。
这个目的是好的,但是坏就坏在天下这么大,和你自己家不一样。治理天下就需要形形色色的士人官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士人一个个穿的人模狗样,其实比市井流氓好不了哪去,一个个心眼小的很,都想国家大政方针按照自己的规划实行。这样就在士人官僚中形成了大小不一、为了一个目标而团结在一起的士人集团,也就是后世党派的前身。
后世对党派的定义是一群人为了共同政治立场、共同政治目标方向,团结到一起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一种组织形式。如果按照这种设定,明代后期的东林党那就是具有鲜明特征的政党。
东林党的政治思想很鲜明,一个是反对空幻虚无、谈空说玄。东林党以东林书院为阵地,通过讲学、论辩、研讨、撰文、出书,对王阳明“心学”及王学末流在道德修养和认识论方面宣扬的种种虚、空、玄的主张和说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从而推动了实学思潮的高涨。第二个是提倡求真务实、实学实用。东林党大佬讲学和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虽然也是儒家经史著述,但其不论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方法上都针对性、实用性较强,强调从实际出发,注重讲实学,办实事,有实用,求实益。
同时东林党的政治主张也很鲜明,主要是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就这样有思想、有主张、有首领、有完整的规章制度的政党,根本不是明末那种老派政党,那些为了各种利益而结合到一起的利益集团而能抗衡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经过明末乱世,东林党大部分骨干都已经死在乱世中,而剩下的一些老家伙也年纪日大,很有些青黄不接的味道。但是当年被东林党打压的那些利益集团纷纷壮大起来。现在最出名的就是楚党,道理很简单,皇帝都是出自湖广,自然任凭楚党做大。
楚党以马明远为首,政治主张也很简单,那就是平均地权、发展工商,虽然马明远是湖广一等一的大地主,但是在儒家“修齐治平”的影响下,马明远和其他读书人差不多,他也想自己名留青史,也想自己成为张居正那种挽救一个王朝的人物。
马明远的政治主张是好的,但是过程太激进,利用公权力强行推行田亩核查,同时在核查完毕的府县开始实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摊丁入亩等新政。这种新政就是要当地大地主的老命,所以在神武十年苏州才闹出了苏州之变。
但是这些江南大地主忘了马明远身后站着的是皇帝朱宏三,按照心狠手辣程度朱宏三不次于老祖宗朱元璋,在苏州之变发生时,朱宏三根本没有什么大动作。等到身后那些大地主一个个都跳了出来后,才开始疯狂镇压,整个苏州城被新军血洗一遍,惨烈程度比当年满清屠城还要甚。这么干的代价虽然很大,但是效果很明显,那些大地主被杀后,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极大的缓解了土地兼并冲突,同时那些大地主的产业纷纷被湖广派收编,成为这些新贵的摇钱树。
马明远经此一役,在朝中威望大增,同时在湖广派中越来越多的人投靠到马明远门下。就连马明远的死对头佟养甲,现在也不敢当面反对马明远。
但是正应了刚才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楚党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马明远虽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