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明远在洪武门前下轿,坐上为他单独准备的肩辇,来到文华殿门前。
马明远刚下肩辇,正看到他的大哥马济远被两个锦衣卫押着走了出来。看到大哥马明远好不尴尬,毕竟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为了权力现在弄成这个样子。
马济远远远的就看到马明远到了,气的啐了一口,转头和锦衣卫走了。马明远看到大哥这样也不好说什么,只好远远的深施一礼。
大殿中皇帝朱宏三和所有大臣都已经等候多时,朱宏三看到马明远进来笑着说道:“二哥来了”
马明远上前躬身说道:“陛下,臣已经接旨,以后臣必定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希望二哥能拿出一个让朕满意的方案二哥,现在北伐在即,但是朝中财政缺口甚大,你说该怎么办”
马明远这几年没干什么,都在研究如何弄钱了。没钱好办,最容易的就是重开新政,将原本不交税的士人纳入税收体制,这样不出两个月就会进来大批进项。不过这么做立刻得罪南直隶那些大士族,所以马明远还想了几招,用于帮助朝廷暂时摆脱财政的窘境。
“陛下,保证北伐如期展开很简单,无非开源节流两项臣有一本,请皇帝御览”马明远说完将自己的折子拿出来,放在笏板上,双手呈上。
李承恩下来接过,交给朱宏三。朱宏三接过来详细观看,马明远一共拟了五条:
第一条是今年广东赋税额已定,现在已经十月份,就不要轻易改动了,先维持原装,等明年在统一调整。
第二条是将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等几个新进省份的基础设施暂停,同时将三年前在江苏、安徽、广东、浙江、福建等几个省推广开的育婴堂、安济坊、居养院、福田院、漏泽园等民政措施暂停,这样能节省下来四五百万银元。
第三条是各省赈济流民不在使用白米,而是全部使用广东运来的番薯、番麦,同时那些流民不要吃饱了没事干,用这些不要钱的劳动力整修各地的农田水利和道路。
第四条是适度降低官员俸禄,以前一个七品知县俸禄达到一千二百银元,从现在开始每人每年只发一半,另一半用食盐、白糖补发。
第五条是重开银元兑换,不过这不是以前的激进版本,而是经过马明远改良的温和版本。这次白银兑换对所有人放开,面值一两的银元可以用九钱五分白银兑换。这项才是马明远这五条的根本,以前白银兑换掌握在湖广派手上,他们在国家手里用一两对一两的等价换来银元,反手就在市面上用一两三钱的价格兑换白银。湖广派就是这样借助垄断快速的完成原始积累。
而最为南直隶士人诟病的正是这种不对等的白银兑换法案,当年马明远被贬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在马明远为了快速稳定人心,只好拿出自己手中最大的利益和人分享。
朱宏三看完马明远的折子心中很高兴,还是马明远有两把刷子,这五条弄下来基本上能保证自己北伐的用度了。
“好二哥说的这几条深得朕意李承恩,将这份折子念出来”
等到李承恩念完折子,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讨论,这几条除了减工资外和他们关系不大,最后那条更是湖广派做出来的最大让步。那些南直隶和浙江的官员主要害怕马明远上台就要弄他的那个什么新政,新政是什么就是要断士人集团的命根子,那个自然不能同意,不过现在马明远这种温和的改革倒是能接受。
“臣等无异议”东林党和浙东派最先站出来表示同意,广东派的大佬还没进京,剩下一帮中级官吏,并没有发言的资格,不过他们今天得的好处最多,所以也没什么意见。损失最大的就是湖广派,不过马明远就是湖广派的大佬,他已经说服湖广派的各方势力,所以湖广派也默不作声。
朱宏三点点头:“好,既然内阁同意,就按照这份折子上的实施吧”
解决完最重要的事情朱宏三也很高兴,现在已经到中午了,所有大臣站了半天,水米未进,但是事情并没有解决完毕,地方还有大批的官员空缺没安排。
“诸位爱卿,现在已经中午,大家就不要回家吃饭了,今天中午朕管饭,吃完后再接着议议地方官员缺口的事情”
和皇帝一起吃饭那是莫大的光荣,大殿中五十多位大臣纷纷躬身谢恩。
中午工作餐,朱宏三也没准备什么像样的饭食,就是后世的盒饭。不过皇宫的盒饭和后世大街上十元一位的完全不同,就是装盒饭的漆盒也值上几两银子。
今天中午的饭菜是两菜一汤,菜是尖椒干豆腐和木须肉,后世盒饭的标配,汤是用带盖木碗盛装的西红柿鸡蛋汤。这几样饭菜在后世不值一提,但是明代辣椒和西红柿都是稀罕物,大臣们还是吃的比较爽的。
朱宏三并没有回到后宫自己用膳,而是留在大殿中和群臣一起吃。几位阁老有单独的小桌子,其他大臣就没这个待遇了,直接长条桌子和长条凳子。虽然饭食和座椅简陋,但是这帮大臣站了一上午,实在累得够呛,一个个都很高兴。
朱宏三看到四五十人低头猛吃,这种场景让他感觉好像回到了后世,那种路边盒饭摊子。不过区别还是有的,这帮大臣都是饱读诗书的人,讲究的食不言寝不语,就是喝汤也是用手挡着胡须,一口口抿着喝。和后世那种高喊“老板,再给我加份饭”的市井场景完全不同。
吃完饭后,朱宏三还给这些大臣一刻钟休息的时间,可以上厕所或者闭目养神。
马明远看到陈子龙出去上厕所,赶紧跟着一起出去,他要问问自己没来时朝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自己大哥对自己这个态度按照马明远估计,大哥只是免官,应该所有待遇都保留,可是刚才他看到大哥马济远被锦衣卫押出大殿,并且官服官帽都被扒去,这可不是正常致仕应该有的。
首辅上厕所自然兴师动众,一些捧臭脚的马屁官员赶紧上来一起陪同。
“元辅,下官陪同大人一起去吧”
“呵呵,诸位,老夫还没老到出恭还需要人陪同的地步,这种事还是自己来吧”马明远说完拉着刚出门的陈子龙来到文华殿门外。
出了门马明远看了看周围,最近的大汉将军也在十几步以外,应该听不到自己说的什么。
“人中,刚才在大殿上出了什么变故为何我看大哥被锦衣卫押走的”
陈子龙叹了口气说道:“元辅,事情出了变故,和昨晚咱们商量不一样张家玉这个小人变卦了,不知道为何将徐本高谋逆案和大哥挂上勾”
“张家玉变卦他的弹劾奏折上怎么说的”马明远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徐本高那件事和马济远没有半毛钱关系,皇帝也知道,用这件事收拾大哥马济远一定还有其他缘故。
“元辅,张家玉那个小马仔唐元楫弹劾大哥五条罪状,其他的都是牵强附会,最厉害的一条说大哥在背地里骂皇帝,说当年信阳之事都是皇帝的过错,大哥的家人没于信阳也是皇帝指使”
马明远听陈子龙复述后大吃一惊,这一条可是要了老命。马明远跟随皇帝朱宏三最久,他知道这个皇帝表面上装出一副宽仁大义的模样,但是背地里最是小心眼,不管大哥说没说那些话,皇帝一定要彻查清楚的。:
第七百二十二章 明升暗降
马明远听陈子龙说完完全乱了方寸,他站在大殿外大骂张家玉无耻下流。
“人中,我大哥绝对不会说那些话,这都是张家玉他们的诬告”
陈子龙也一脸无奈:“元辅,下官也和大哥相交二十多年,当然知道大哥是什么人,但是这件事不是咱们说了算的,全在皇帝一念之间”
马明远这时定了定神,考虑一下说道:“人中,张家玉突然变卦你看有什么原因吗”马明远在昨天已经答应广东派,现在广东派突然出尔反尔对自己大哥下死手,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
“元辅,刚才我在朝堂上看到张家玉和佟养甲眉来眼去,是不是他们达成什么合约了”
马明远一想差不多,朝堂上自己哥们敌人很多,但是这种闹着玩下死手的手段只有佟养甲能干的出来,毕竟干掉马家兄弟上位的就是他佟养甲。
“人中,一会儿陛下要研究地方督抚人选,你看老夫眼色,一定不能让小人张家玉和佟养甲得了好处”
陈子龙点头答应,这时大殿中的小太监出来找二人,休息时间已经到了,陛下开始召集大臣接着议事。
大殿中小太监将座椅板凳都搬了出去,所有大臣分班排好,朱宏三说道:“下面咱们议议地方督抚人选,现在两江、两广、闽浙总督出缺,还有几个省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出缺,大家看看都有什么好人选”
朱宏三话音刚落,佟养甲就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推荐张家玉出任两江总督张家玉在九江殊死抵抗满清,立下无数大功,应该适当褒奖”
佟养甲这么说马明远立刻知道就是这两个家伙合起伙来整自己大哥马济远,要不依着佟养甲不见好处不撒嘴的脾气怎能为张家玉说话
敌人赞成的我就反对,马明远深悉政治斗争经验,不慌不忙的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张家玉出任两江总督不妥”
张家玉本来听佟养甲推荐自己心中十分高兴,两江总督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正是放屁油裤裆的肥缺。哪知道没高兴多久马明远就站出来反对,张家玉在心中气的大骂马明远没有道德,如果不是自己他这个首辅也当不成,哪知道马明远翻过手来就收拾自己。
佟养甲皱眉问道:“马大人,张家玉资历经验都够,为何不能出任两江呢”
“呵呵,佟大人,张家玉在九江与满清死战,正是因为在江西巡抚任上犯了错误,这才被陛下免官去了九江。虽然在九江立了很多功,但是功过相抵臣以为张家玉应该提上一格,升为布政使”
佟养甲一听心中大骂,你马明远真是不要脸,张家玉本来就是巡抚,虽然被免了可是正二品的都御史官职还在,你这么一弄反倒降了一级,成三品布政使了。
明代官场规矩,巡抚属于中央御史性质,所以下去巡抚地方时都挂着一个中央副部级官职。可是布政使可不同,布政使、按察使、都司这时当年朱元璋定下的省级官吏,绝对的地方粮票。张家玉成了布政使就要交出都御史的兼职,级别反而降了一级。
朝中其他大臣听马明远这么说心中十分佩服,这马明远不亏是老于官场,这一手明升暗降玩的十分漂亮。
朱宏三只管三个总督如何安排,巡抚、布政使这些小官朱宏三是不管的,都是由内阁票拟然后皇帝批准。所以今天朱宏三看到马明远打击张家玉也没想管,毕竟上午张家玉一党风头太劲,得罪人太多。
“那这个两江总督二哥准备推荐什么人呢”
“陛下,臣推荐江苏巡抚张国维担任陛下北伐在即,两江正是主战场和后勤基地,所以一定要用一个老成持重之人接任。张国维老于政事,正是不二人选”随着马济远的倒台,他在朝中的天启二年同学会没了后台老板。马明远毕竟是马济远的弟弟,和这帮人天然亲近,所以马明远决定拉拢这些人为自己所用。
朱宏三点点头,张国维在弘光朝就是江南十府巡抚,能力资历都够,就是他了。
“好这个人选朕准了那张家玉如何安排”
“陛下,张家玉年轻能力强,正好去担任河南布政使,相信评张家玉的能力一定能将这个中原重地治理好的”
张家玉一听让自己去河南,还是当布政使,真是死的心都有。河南在和平时期当然是好地方,中州大地,人口千万。可是现在整个河南被流寇祸害十多年,再加上满清和明军在这拉锯战,整个河南省一共还剩不到五十万人,城市除了开封、洛阳等几个大城外,其他小的府县如同鬼蜮一样。同时更为关键的是现在河南还在满清手中,你让张家玉如何去上任
朱宏三只管宏观,那管什么布政使这种小官,也没多想点点头说道:“好,准奏下一个两广总督和闽浙总督大家有什么人选”
这时佟养甲又说道:“陛下,臣推荐福建巡抚袁彭年接任闽浙总督”袁彭年是佟养甲的人,关键时刻当然要为自己人打算。
哪知道马明远又反对:“陛下,臣推荐浙江巡抚于世隆,毕竟浙江是赋税大省,地位比福建高的多”
“陛下,现在福建对面还有盘踞在台湾的郑成功,袁彭年在福建多年,对郑成功很熟悉,所以臣以为还是袁彭年接任闽浙总督合适”
马明远一听心中一动,怎么忘了郑成功这事。郑成功现在远远没有历史上强,他带着二十多万军兵和十多万百姓逃离金门,在台湾已经待了四年了。这几年在原闽浙总督李植的打击下,日子越来越难过。
朱宏三听佟养甲这么说点点头说道:“好,就让这个袁彭年担任闽浙总督”
佟养甲看到自己扳回一城心中高兴,再接再厉的说道:“臣推荐广东巡抚陆士元接任总督之职”
“陛下,臣推荐浙江巡抚于世隆接任两广总督,于世隆担任过广东布政使,对广东情形很熟悉。臣认为他能胜任”
于世隆不错,并且刚才给了佟养甲面子,朱宏三想了想也就同意马明远挑选的于世隆。
三个封疆大吏完事,现在还剩下几个省的巡抚,佟养甲和马明远又是一顿争吵,这时东林党也在姜曰广的带领下加入战团。最后空缺的五个省巡抚马明远弄到两个,佟养甲弄到一个,东林党弄到两个。这倒不是佟养甲不如东林党,实在是佟养甲手下无人可用。
反观马明远和东林党,够资格担任总督的都一大把,更别说一个巡抚了。
佟养甲心中憋气,站起来说道:“陛下,臣的侄子佟图昌这几年在家潜心向学,已经深刻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臣敢问可不可以请陛下法外开恩起复”
佟图昌当年为了和谈之事替皇帝挡刀,朱宏三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刚要说话,马明远在边上说道:“和谈本来就是佟图昌搞坏的,皇帝没有将佟图昌处斩已经照顾他了,怎么还要出来当官真是痴心妄想”
“马明远,怎么朝堂上是你们马家的吗皇帝还没说话你接什么话”
马明远轻蔑的一笑:“哼老夫是首辅,有建议之权,你侄子佟图昌一无功名二无战功,靠着党附你当了巡抚,这样的官员早就应该清理了”
“陛下,佟图昌在湖广就跟随陛下身边,这样处置实在让湖广旧部寒心啊”佟养甲一看和马明远说不清楚,直接对着坐在龙椅上的朱宏三说话。
“陛下,佟图昌绝对不能起复,他没有功名,以前非常时期倒也罢了,现在国家一切上了正轨,在用这样的小人不能服众啊”
朱宏三被这二人吵得头疼,挥了挥手说道:“好了二位别说了佟图昌毕竟跟随朕这么多年,再加上福建反正之事出力甚多,所以朕决定起复他,先当个布政使吧”
佟图昌被免官前是巡抚,现在皇帝给个布政使过度一下还是不错的。佟养甲心中大喜,刚要请问皇帝安排自己侄子去哪个省当布政使。
哪知道马明远眼珠一转,站出来说道:“陛下,既然起复佟图昌臣没有话说,但是臣建议佟图昌去陕西担任布政使”
马明远这话一出大殿中各个大臣都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