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锦绣 >

第361章

明末锦绣-第361章

小说: 明末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娘的,这个神武昏君,银元兑换权牢牢的把持在湖广派那几个大钱庄手中,他们一两白银能兑换一个银元,我们去就要一两五钱兑换一个银元,这不是明抢吗早知道这样,咱们当年还不如投靠满清了”一个大地主气的站起来骂道。

    那个大地主此话一出屋中立刻一片安静,大家都不是傻子,骂那些湖广派怎么骂都可以,但是一涉及到皇帝那就不是什么内部矛盾了,而是政治正不正确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神武朝廷锦衣卫远胜前朝,也许徐家大宅中就有锦衣卫的耳目,一时间屋中人都四处观望,几个胆子小的准备要站起来告辞了。

    徐本高一看这样子可不行,都走了今天还商量什么反击大计,不如都回家等死好了。

    徐本高站起来喝道:“乱说什么神武皇帝承接太祖大统,正是兴复大明的不二人选现在湖广派这么嚣张也是朝中有奸党蒙蔽了皇帝,等到朝中铮臣去除奸党后,自然能还我等一个朗朗乾坤”

    徐本高这番大义凛然的话将今天这事定了调子,那就是皇帝是好的,都他娘的怨朝中有奸臣。这个奸臣吗自然就是那个首辅马明远

    徐本高冲边上坐着的应天府周老爷使了眼色,周老爷站起来说道:“徐老爷说的对,这个马明远就是大大的奸臣。我在应天府听说,马明远有意上奏皇帝实行什么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不是要我等人的老命吗”

    朱宏三当年将摊丁入亩的本子交给了马明远,没想到不知什么原因竟然被马府中的下人知道,现在南直隶官场上都已经传开,马明远的府邸每天都有人数不等的读书人去骂街,门口和菜市场差不多。

    不过这种消息还只是在应天府小规模流传,外地的府县还不知道,今天听周老爷这么说这些大地主一个个吓的大惊失色。这些人凭借的是什么才攒下这么大的家业不正是仗着官身子不同交税吗现在皇帝要让他们这帮读书人交税,这可是大祸临头啊

    “周老爷,你说的是真的吗”这下就连对神武朝廷报有好印象的李奎也坐不住了,他本来以为交点钱就交点钱吧,当做买个平安。可是如果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实行开来,他周奎直接上吊抹脖子算了

    “徐老爷,我看不能实行吧官绅免税可是当年太祖定下的规矩,神武皇帝还能反悔不成”这是遵纪守法的

    “我看也不可能,现在朝廷和满清对峙,如果神武皇帝实行这两项规定,那不是将读书人都推到满清那边吗”这是头脑清楚的

    “不一定,神武皇帝刚占领京师时,对前朝那些勋贵不也是拉拢,可是现在看看,都得了什么下场”这是对未来悲观的

    屋中人听周老爷放出来的这个消息后,纷纷议论开来,说什么的都有。

    徐本高挥挥手打断屋中众人的议论说道:“好了,现在只是传言,说明皇帝并没有意向实施这两条,但是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要在朝堂上寻找我们的代言人”

    本来南直隶这些大地主的代言人就是东林党,可是经过战乱,一些当年朝堂上的东林党不是上吊殉国,就是跑去广西归顺了桂王朱由榔,现在神武朝廷中唯一还算能说上话只有钱谦益了。

    “本来钱受之是一个好人选,可是年前的流民案他们钱家站在湖广派一边,他儿子身为当事官员竟然没有受罚,最后还升了官”

    徐本高听到有人质疑钱谦益时说道:“老夫我不认为钱谦益能背叛我们,钱谦益在怎么说也是苏州的大地主,他还能真不要他那几万亩土地吗”

    “可是皇帝为何独封赏他儿子,其他南直隶出身的官员都到了霉”

    “我看这应该是那些湖广官员的诡计,让钱受之有话不好说”

    徐本高不亏是官场上混过的,这番猜想猜的不离十,不过并不是湖广派的诡计,而是皇帝本人不希望钱谦益参合到里面,毕竟朱宏三还是很看好钱遗爱的,不想他被这件事牵连。

    “徐老爷,钱受之不能为我们说话,那咱们怎么办”

    “现在朝堂上一共七个内阁阁老,首辅马明远,次辅佟养甲,还有付文龙、钱谦益、姜曰广、朱大典、王云昌七人这七人中马、佟、王都是湖广派,付文龙虽然不是湖广出身,但是和马济远私交莫逆,应该不会为我们说话。剩下的钱谦益是自己人,姜曰广出身东林党,朱大典出身浙党,他应该不会多管闲事。所以七人中只有两人能说上话,一个朱大典两不相帮,人数咱们吃亏啊”

    这个时候杭州府的顾老爷说道:“朱大典大家放心,我和他有些私交,我能说服他帮助我们”

    “这样才三个人,还是少数”

    应天府的周老爷说道:“可是在佟养甲那边用一下功我估计他能帮助我们”

    徐本高一愣,佟养甲可是跟随皇帝最早的四大谋士之一,他能帮助我们

    “徐老爷,你不知道,佟养甲虽然出身湖广,但是他可不是湖广本地人,他是辽东人,听说还有一门亲戚在满清那边当大官”

    “难道你想用这件事逼迫他”

    “徐老爷,皇帝既然敢用佟养甲必定信重他用这件事逼迫他估计不好使”

    徐本高最恨这种拉屎拉半截的,皱眉问道:“周老爷,咱们都是自家人,你能不能一口气将话说完”:



    第六百五十章 骚乱

    

昨天去网站看书评,说什么的都有,说我写的垃圾的我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我的文笔真不怎么样。,但是还有个家伙喷我瞎写,明代没有红烧肉乱写什么,看到有这样的读者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样的水平就不要来读历史文了好不,你这种智商也就能看看喜洋洋灰太狼或者脑积水儿子了历史文真不适合你,这个世界太危险,快回家吧

    周老爷看到徐本高生气,不敢耽搁,直接说道:“徐老爷,我的意思是支持佟养甲,和马明远打对台戏”

    徐本高听周老爷这么说迟疑着问道:“支持佟养甲他虽然不是湖广出身,但是早早的跟随在皇帝身边,能帮助我们吗”

    “这个徐老爷请放心,佟养甲支持楚王,和马明远向来不对付,一定能帮助咱们。更何况咱们代表着南直隶和浙北广大的士绅,他楚王想要争夺太子的位置能离了我们的支持吗”

    徐本高一听要再一次卷入国本之争就有些后怕,当年万历朝国本之争虽然最后东林党赢了,但是也赢得极险,这种事情还是不掺和的为好。

    “这个。。。又是国本之争,咱们掺和进去不太好吧”

    “徐老爷,除了这个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既然只能坐以待毙,何不奋力反击一下,说不定这次咱们还能成功呢”

    周老爷看到徐本高犹豫,想了一下不如和他交实底。

    “徐老爷,你知道这个主意是谁提出来的吗”

    “你说,是那个”

    “正是钱受之,他找到我,说佟养甲委托他想要和咱们接触一下,摊丁入亩的消息也是他告诉我的”

    “哦是这样”徐本高脑袋急速转动,想着这件事的得失。

    过了好半响,徐本高叹了口气说道:“既然佟阁老有这个要求,那咱们就帮他一下”

    周老爷听徐本高答应心中大定,佟养甲已经答应他,只要能说服徐本高,就给他儿子一个出身。现在大事已成,看来自己儿子也能出来当官了

    徐本高打定主意后站起来说道:“各位,既然决定支持佟阁老,大家回去组织一下士绅,将摊丁入亩的事情提一下,让咱们家中在朝为官的都知道这个消息”

    周老爷在边上急道:“那京师里的湖广粮商怎么办难道退让不成”他和南京城里的几大粮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次流民案虽然没牵连到他直系亲属,但是财产上损失很大。

    “绝对不能退让,现在是粮商,如果我们不反击下一步就是丝绸,在一下步就是土地。大家回去收拢手下,不要再往京师运粮,我看没有咱们的供给那些湖广佬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徐本高这个计策很是毒辣,现在土豆和玉米还没成为中国人的主食,大部分人还是吃不惯的,所以湖广人运来的那些土豆、玉米每石只有八钱银子也没有人买,反倒是大米涨到了三两银子一石。

    事情商量完毕,屋中的大地主们告辞离开,徐本高看到屋中无人后拿出纸笔,写了封信后将自己儿子叫来。

    “老三,你放下手中一切事情,去一趟桂林,将这封信交给张同敞”

    张同敞是万历年间权臣张居正的曾孙,张居正当年是徐阶的学生,所以张同敞和徐家有些联系。

    徐老三将书信接过贴身藏好,问道:“父亲,咱们和张家已经有十多年没联系了,张同敞能见我吗”

    “这个你放心,张同敞看到书信后必定能见你,如果他要不见你你就去找他老师瞿式耜”

    徐本高看到儿子退下,心中感叹道:本来以为自己这次站对了队,哪想到这个神武皇帝更狠,竟然要我们士绅的老命,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老夫了

    应天府的周老爷回到家中后就将消息传给了佟养甲,佟养甲看到书信后心中十分高兴,有了南直隶这些士绅的帮助就一定能斗败马明远。

    其实摊丁入亩的消息正是佟养甲放出来的,他得到锦衣卫的帮助,在马明远书房里盗取了摊丁入亩的副本,然后将消息放出,逼迫天下的读书人和马明远作对。

    神武二年十月初一,得益于南京周围的士绅不在往南京运粮,城里的粮价已经涨到三个银元一石,合白银四两五钱。

    南城富贵米行面前排起了老长的队伍,等候米行开门买米。

    哪知道没等到开门,就见到米行的一个伙计出来在门口的告示牌上新贴出米价,有认字的喊道:“为什么昨天不还是四两五钱一石吗,今天怎么就涨到了六两白银了”

    周围买米的市民一听鼓噪道:“什么又涨价了一石六两,那岂不是一斗要六钱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掌柜的呢让掌柜出来,为什么无缘无故涨价”

    那个米行伙计看到群情激奋,高喊道:“各位老少爷们,我们米行也是没办法,京师周围的粮农不往城里运米了,大家觉着米价贵可是吃一些番薯和番麦,才一两银子一石”

    “什么番薯也涨价了前几天不还是八钱银子吗”

    “番薯那种东西吃多了涨肚,还不顶饿老子吃不饱饭哪有力气打工赚钱”

    买不到米的市民越说越生气,有些人开始捡起地上的土块石头砸向那个伙计,那伙计一看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挡上门板,喊道今天不营业了

    哪知道这种动作更是激起了市民的气氛,同时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这些红眼睛的市民冲进米行开始打砸抢。

    半个时辰后等到巡街的巡检司赶到,骚乱的人群才散开,可是那个米行的伙计和掌柜都被活活打死。

    锦衣卫负责街面上的稳定,出了这么大事那敢瞒报,很快消息传到宫中皇帝朱宏三面前。

    看到锦衣卫的情报朱宏三一皱眉,这几天他忙于倭国远征之事,对国内之事没怎么关注,哪想到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

    “钱礼德,你将这半月的米价报上来”

    钱礼德早已经准备好,听皇帝要赶紧双手呈上。

    朱宏三一看半个月不到米价竟然翻了一倍,这还得了。要知道南京城里八十多万人口,再加上城外的流动人口,一共一百二十多万,这要骚乱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来人,传旨命城外的六师七师进城弹压巡街的锦衣卫增加人手,只要有不法分子趁机闹事的立刻关押起来”

    李承恩接旨后派人出城传旨,朱宏三坐在龙椅上揉着额头,这都是应急手段,关键还是要增加粮食投放量。

    “钱礼德,为什么米价涨的这么多这才十月份,秋粮不是刚收完吗”

    “回陛下,听市面上说因为今年天气寒冷,粮食产量不高,再加上去年朝廷大军在南直隶和清军血战,各府县种地的农民多有逃亡,所以今年开春时耕地荒了不少,造成了粮食减产”

    朱宏三看了看边上站着的太子朱海,问道:“太子,这件事你说怎么办”

    朱海刚从宗人府放出来,关押了这一个月让他变得越发沉稳,现在听父皇问起自己赶紧躬身答道:“父皇,儿臣认为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增加城外粥厂的数量,同时在粥里加入一半的番薯和番麦,这样可以省下一半的粮食;第二步就是请父皇赶紧下旨,从广东、吕宋等地调粮进京”

    听到朱海条理清楚的回答自己,朱宏三感到很欣慰,太子终于能独当一面了。不过太子说的很好,可是还是有些不了解情况。

    朱宏三拿起桌面上的一封奏折说道:“太子你不知道,这是吕宋来的奏折,现在吕宋和安南两地已经没有存粮了,广东那边也差不多,毕竟广东哪里还有上千万的流民,他们的粮食也只是能自给自足而已。”

    朱海想了想接着说道:“父皇,可不可和南直隶的士绅借些粮食”

    借粮弄不好这次粮食危机就是那帮臭老九在背后搞事

    “太子,这次的事情交给你和应天府去办半月前倭国的赵国良刚运回来五十万石大米,应该能应付些日子,你将这些大米用市价的一半发售,用来稳定城里的米价,剩下的朕来想办法”

    朱海听父皇这么说心中大喜,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办差。朱海赶紧跪地磕头,表示一定圆满的完成父皇交办的任务,然后高高兴兴的出去找应天府的马靖远。

    看到朱海出去,朱宏三对跪在地上的钱礼德问道:“钱胖子,你去调查一下,这次的事情是不是南直隶那些臭老九在搞事情”朱宏三可不相信事情能有这么巧,偏偏就南直隶缺粮这其中一定有人捣鬼。

    看到钱礼德起身要离去,朱宏三接着说道:“等一下,还有广西的桂王那边没有什么事情吗”朱宏三害怕这个时候朱由榔再来浑水摸鱼,那可就麻烦了。

    “回陛下,广西那边一切正常,桂王的注意力在四川,据广西的密探报,丁魁楚正在组织大军准备入川作战”

    朱宏三点点头,这样就好等自己完成内部的整合,倒出手来在收拾朱由榔。

    “北方满清有什么动静”

    “扬州一带倒没什么,洪承畴又纠集了五六万军队盘踞在淮安,不过这些散兵游勇都被我军打怕了,应该没什么事情。汉阳那边还和以前一样,吴三桂那边时不时的派出几百人的队伍潜到武昌周围骚扰,不过每次都被杀得大败。汉阳城里的密探说城内二十万清军并没有大的调动”

    听钱礼德这么说朱宏三放下心来,周边无事,正好趁这个机会将南直隶这些讨厌的士绅解决掉。:



    第六百五十一章 升官

    

谢谢书友“xc1988x”的打赏,还有谢谢你对我的支持

    大明神武二年十月初五,离开南京半年多的佟图昌终于完成和谈使命回到南京。

    佟图昌在九月份离开北京,跟着满清接受战俘的将领一起南下,先赶到扬州。

    这个接受战俘的将领正是多尔衮的死对头济尔哈朗,本来已经被废为多罗郡王。但是不知道那个骚婆娘孝庄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说服多尔衮放出了济尔哈朗,并且让他官复原职。

    “一定是那个骚婆娘又陪多尔衮睡觉了,多尔衮有肺痨还玩这个祝你得马上疯早日归天”佟图昌恶狠狠地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