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锦绣 >

第354章

明末锦绣-第354章

小说: 明末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小太监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宦官,那里敢干这种事情,朱海看他不敢从怀里掏出来一把珠宝,也没看是什么一股脑的塞到那个小太监的手中

    “这位公公,本宫今天有要事要见父皇,请公公帮帮忙,以后本宫还有重谢”

    那个小太监看到太子这么着急,知道八成真有事情,太子啊未来的皇帝,自己还是要交好的

    那个小太监咬咬牙,低声说道:“小爷请放心,我这就进去禀告”

    朱海看到那个小太监进去心中长出一口气,看样子时间还来得及,自己一定要说服父皇

    很快,朱宏三让朱海进去的旨意下来,朱海赶紧准备一下跟着传令的小太监进到玄武湖别院。

    朱宏三正坐在大厅中,刚要准备吃饭,看到朱海一脸风尘仆仆的进来,身上脸上都是尘土,满脸大汗。

    朱宏三一看这样就是一皱眉,不悦的问道:“太子,这么急要见朕有什么事吗”

    朱海咕咚跪倒说道:“父皇,请您下旨饶恕向氏吧”

    朱宏三知道朱海来干什么,但是看到朱海为了一个女人就要下跪,心中生气,骂道:“你看看你成什么样子,你是太子是大明的储君,为了一个女人一点礼仪都不讲了吗”

    朱宏三说的话很重,但是朱海为了救人也不管其他了:“父皇,朱升铎是您的长孙,您就忍心看着长孙没了母亲吗请父皇饶恕向氏”

    朱宏三看朱海越来越没个样子,怒喝道:“住嘴来人,将这个逆子给朕赶住去”

    朱宏三说完外面进来两个锦衣卫要将朱海架出去,但是朱海已经豁出去了。

    朱海推开两个锦衣卫,站起来哈哈笑道:”父皇,难道您的江山比父母亲情还重要吗当年母后被李成栋射杀,您竟然不报仇反而封他为郡王,还将二妹嫁给他儿子现在您又这样对我,父皇你如何能去见九泉之下的母后“

    朱宏三本来心情就不好,听朱海这么说更是大怒。当年李成栋之事是他朱宏三一辈子的耻辱,但是当时形势逼到那里,不封李成栋那能这么容易占领南京现在自己儿子也不理解自己,朱宏三感到心中十分恼火

    朱宏三站起来用力一掀,将酒桌掀翻,骂道:“你个混账说什么老子这么做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这个小畜生你还敢怀疑你老子好好你的命是朕给你的,现在我就收回来”

    朱宏三说完站起来从大厅边上站立的锦衣卫腰上抽出绣春刀,向太子朱海砍去

    朱海看到父皇要砍自己,双眼一闭,心中想道:反正这个太子当的无趣,这个身体也是他给的,不如就还给他

    就在朱宏三的刀要落到朱海脑袋上时,边上伸出一只手,牢牢握住刀身,正是坤仪公主朱媺娖。

    朱媺娖当年和马小芳交好,对太子朱海也十分欣赏,今天看到朱海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被朱宏三责罚,不禁想起来自己那个苦命的哥哥朱慈烺。

    朱媺娖的父亲崇祯皇帝脾气暴躁,而太子朱慈烺温文尔雅,平时没少受崇祯的责骂,但是一到这个时候皇后周氏就会用身体保护朱慈烺。朱媺娖看到朱海闭眼等死的样子很像自己的哥哥,再加上朱媺娖是嫡长制坚定的拥护人,这才上前用仅剩的一只手握住朱宏三的刀身。

    朱宏三虽然很生气,但是朱海可是自己儿子,难道还能一刀砍死他所以朱宏三手下并没有使用多少力气,如果使用全力的话,朱媺娖别说一只手,半个肩膀都能卸去。

    但是锦衣卫的腰刀可不是比武用的铁片刀,正是广东的高碳钢打造,朱媺娖这一握也是割破手掌,鲜血直流

    朱媺娖握住刀身后叫道:“陛下,太子可是您的亲儿子,是大明的储君,万不能骨肉相残啊”

    朱宏三看到朱媺娖手受伤,十分心疼,放下腰刀叫道:“快叫太医”

    太医都在城里,不过锦衣卫有上好的刀伤药,有人呈上,朱宏三细细的给朱媺娖包扎。

    朱海睁眼发现自己没事,看到是朱媺娖为自己挡刀,心中十分感激。但是朱媺娖不是正牌后妃,朱海也没法称呼,只能默默的站在一边。

    朱宏三为朱媺娖包扎完毕后,看着朱海骂道:“你个小畜生,你老子这么办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这个小畜生吗现在老子问你,这个太子你想不想当,今天给老子一个痛快话”

    朱海听朱宏三这么说,脸色数变,说句心里话,他实在不想当这个什么太子,但是现在后退已经晚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从来没有那个退位太子能善终的

    朱媺娖看到朱海犹豫,在边上说道:“陛下,今天太子一定是昏了头,请陛下饶过太子朱海我虽然不是你亲生母亲,但是我和你母后交好,不能看着你错下去,你还不给你父皇道歉”

    朱海这时也冷静下来,皇位是自己绝对不能放弃的,现在有坤仪公主让自己下台阶,赶紧跪下说道:“父皇,儿臣错了,刚才儿臣有些昏了头,请父皇责罚”

    朱宏三看着眼前的朱海,心中痛心,这个儿子十分不像自己,自己死后他能驾驭了那些老油条文臣吗

    “既然你知道错了,就去宗人府圈禁一个月,好好想一想,将孝经抄写一百遍,看看圣人是怎么教你当儿子的”

    朱海听朱宏三这么说长出一口气,还好自己太子位置等到保全。

    大厅外的锦衣卫这时进来,押着太子入城进入宗人府的监狱

    事情闹成这样,饭也吃不成了,朱宏三也没兴趣吃什么海鲜,打发几个女人回去,自己搀着朱媺娖来到卧室。

    看到朱媺娖双手都不能使用,朱宏三心痛的问道:“媺娖,没事吧”

    “陛下,只要陛下父子齐心,臣妾这点伤不算什么”

    听到朱媺娖说起太子,朱宏三长叹一声:“太子性情温和,彬彬有礼,如果出生在普通人家能是个不错的继承人,可是当皇帝少了那种狠辣的劲头”

    “陛下,太子毕竟年纪还小,今年也刚十九岁陛下春秋鼎盛,以后有的时间教导太子”

    朱宏三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什么,中国有句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太子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可是除了太子以外其他的儿子呢老二朱江勇武有余,但是好大喜功,也不是好接班人。老三朱淮心眼很多,手段也有,但是都是一些小聪明,根本上不得台面。剩下的几个儿子现在年纪还小,还看不出来什么。

    今天朱宏三本来好心好意想要为太子解决麻烦,别说那个向氏只是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就是大家闺秀抢在太子妃前面生下儿子也是不妙。这件事如果换上朱宏三自己,早就悄悄的将向氏解决掉,女人啥时候没有怎能让一个女人耽误自己的大事

    朱海所有的势力都来自马明远,现在这种关键时候千万不能惹怒马家,朱宏三满以为太子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已经了解政治,但是现在看来还是远远不够啊

    想到马明远朱宏三不禁心中有些生气,马明远是太子的老师,就这么教导的太子吗

    其实朱宏三有些迁怒于马明远了,马明远是太子老师不假,但是马明远身为首辅,日常那么多事情那能没事去教育太子但是朱海是朱宏三的亲儿子,朱宏三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儿子是好的,现在这个样子都是别人教的。

    朱宏三越想越生气,刚才被朱海惹起的怒火还没发泄完毕,朱宏三想了想对门外的小太监说道:“来人你去传旨马明远身为太子少师教导不利,收回宫内肩辇,黄宗羲行为乖张,外放吕宋知府让马明远去宗人府好好看看太子,他教的学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第六百三十八章 准备出征

    

就在太子朱海倒霉被关到宗人府的时候,远在扬州的秦王朱江正在兴奋的等候提督赵国栋的命令。

    皇帝朱宏三准备惩罚倭寇的圣旨,在上午送到扬州战区提督赵国栋的手中。圣旨没什么,打仗吗,那是军人的天职。可是选调那个团去就成了大麻烦事。

    赵国栋手中一共有三个师十五个团,一共四万五千人,按理说选出三个团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扬州这里是最前线,还负责京师北大门防守任务,对面就是满清军队。

    洪承畴虽然被明军打的退到淮安,可是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又纠集了五六万人马,如果这个时候将手中得力的部队都派出去,被满清偷袭了怎么办

    赵国栋看了看坐在边上的赵国良,赵国良以前一直是赵国栋的副手,也算是二师的老人了,今天能看到自己的战友独立领军赵国栋还是很高兴的。

    “国良,陛下让你带领三个团去倭国,你看看这个人选如何挑选啊”

    赵国良虽然也姓赵,但是和赵国栋一点关系没有。赵国栋老家是河南,赵国良确是湖广本地人。当年参军时因为和赵国栋都叫赵四,所以皇帝朱宏三才为他们改名,一个叫国栋一个叫国良。

    赵国良和赵国栋合作多年,现在也不见外,拱手说道:“大人,扬州这里太重要,属下想带领我八师的两个团,然后在带十师的一个团,精锐都留下守护扬州大人看这样可好”

    赵国栋听赵国良这么说十分满意,他现在手下有三个师四万五千人。二师作为赵国栋的嫡系最为精锐,八师组建时间不长,战斗力还可以,至于十师那可真是让赵国栋头疼不已。

    十师的这帮家伙本来都是满清的新附军,在南京城外和明军大战时被俘。当时朱宏三缺少人手,就以他们为主挑选精壮,成立了第十师。这帮家伙在前明的时候就是一帮兵油子,偷鸡摸狗、祸害地方那是一个顶俩,真要打仗时就晚了。

    当时扬州之战时,前期攻城主要是二师的精锐在打,十师这帮家伙在后面捡漏,就这样将扬州城也祸害的不轻,所以不管是作为提督的赵国栋,还是作为十师师长的张保,对这帮家伙十分头疼。

    依着赵国栋的意思,最好赵国良的三个团都从十师挑选,可是那样赵国良肯定不同意,毕竟赵国良也要建功立业的吗

    现在听赵国良在十师里挑了一个团,赵国栋想了想,不如将那帮废材都给赵国良得了,让他们祸害日本人去。

    “国良啊,十师什么德行你也知道,不如你将十师一团二团都带上,四个团一万两千人,对上倭寇也不怕”

    十师当年接受满清降兵一共六千人,正好组成了两个团,也就是刚才赵国栋说的一团二团,剩下的三个团都是新兵,正在训练中。

    赵国栋打的什么主意赵国良很清楚,不过他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因为这次跟着他一起去的还有八师的一二团,这可是赵国良的嫡系,有八师的人压制,十师那帮家伙翻不了天。

    “提督大人,我没什么意见,可是圣旨上说带三个团,咱们擅自带四个团不妥吧”

    “国良,这个你放心,现在你先去准备,陛下那边有我说服,保证不能耽误你出征”

    看到赵国栋打包票赵国良也就不说什么了,点点头表示同意。

    这个时候门外的卫兵进来禀告:“报告长官,门外二师五团长朱江求见”

    朱江在扬州之战后被升为团长,大概是军队中提升最快的,一年不到就从一个排长升到高级军官,不过没办法,人家老子牛逼。朱江也知道自己提升有些快了,所以在升为团长后苦学战场指挥,现在也算是小有所成。

    赵国栋一听朱江来了,不知道这小子要干什么。

    “让他进来”

    朱江因为在军中大量的运动,身高已经长到一米七五,在明代完全算个大汉了。

    朱江进屋后冲着赵国栋、赵国良行了一个礼,然后立正说道:“报告,二师五团朱江报道”

    赵国栋看了看朱江,问道:“你小子不好好学习来干什么”

    “提督大人,末将听说朝廷决定远征倭国,末将想要请战出征”

    赵国栋哈哈一笑:“哈哈,你小子也想出征学习的怎么样了”

    朱江听赵国栋调侃自己,脸红脖子粗的说道:“提督大人,不带这么笑话人的,当年你不也是啥也不会皇帝陛下不也说过吗,只有战场才能锻炼出合格的将领所以末将这次想要跟随大军出征,请提督大人准许”

    赵国栋沉吟的不说话,倒不是他害怕朱江在战场上出现什么意外。现在明军战斗力极强,对上满清八旗都能以一当十,更不要说那些倭国小矮子了。赵国栋担心的是远去倭国千里,要坐船的,如果在茫茫大海上出现什么意外自己可怎么对皇帝交代。

    可是看到朱江这服劲头,赵国栋还不好不让他去,赵国栋沉吟良久说道:“你要去也行,但是派遣军中二师不派出军队,八师出两个团十师出两个团,你想要去就要从二师调到十师去,你可愿意”

    朱江听赵国栋这么说真是目瞪口呆,他在十师当的营长,可是知道那帮家伙都是什么货色,现在让他再回十师,朱江不免有些心中犹豫。

    赵国栋看到朱江犹豫,心中高兴的说道:“只有这个办法,如果你不想去十师就不能去倭国”

    赵国栋满以为朱江回知难而退,哪知道朱江咬了咬牙说道:“好提督大人,末将就去十师”

    赵国栋听朱江答应下来很意外,要知道二师可是精锐,不管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素质那都是一等一的,从来只是由杂牌部队调到精锐部队,还没听过有人想从精锐调到杂牌的,更何况还是平调。

    “朱江,你可听清楚,去十师并不是提升,而是平调”

    “末将知道,只要能跟随大军出征,就是降级末将也去”

    赵国栋没想到朱江态度这么坚决,他也没办法只好同意朱江的请求。

    赵国良看着朱江出去的身影说道:“大人,秦王跟着去怕是不妥吧咱们这里距离倭国上千里,在茫茫大海上出了什么事对不起陛下的厚恩啊”

    “国良啊,我也知道,本来我想让这小子知难而退,哪知道不好使,现在我也挠头怎么办”

    赵国良想了想说道:“大人,你看这样可好反正团长级别调动要经过军机处,不如大人给陛下去一封信详细说明情况,请陛下定夺可好”

    赵国栋点点头:“也只能这么办了”

    二人商量妥后赵国良开始准备人员物质,赵国栋上书皇帝陛下,说明情况,认为远征还是去四个团为好,同时还将朱江的事情提了一下,请皇帝同意。

    赵国栋写完奏折后又去了趟扬州城里的总督衙门,毕竟马济远还算名义上的扬州战区总司令,不知会一声不好。

    马济远听赵国栋说完不置可否,他是个文官,对于怎么打仗他没什么主意。

    “赵提督,现在虽然和满清的战事告一段落,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打起来,现在抽调走一万人扬州的安全能保证吗”

    马济远身为两江总督,自然不希望再次丢失扬州,故而有这么一问。

    “这个请总督大人放心,这个末将也想到了,虽然这次赵国良带走一万两千人,但是咱们精锐第二师还在,再加上八师剩下的三个团,保证扬州的安全是没问题的”

    马济远看到赵国栋心中有数,也就没说什么,皇帝有过命令,他这个两江总督只能管地方的巡检司,其他部队一概管不着,既然赵国栋这么说马济远也没啥办法。

    就这样,远征倭国的方案初步定下来,下一步就是将方案发到南京军机处报批。

    方案到了南京后,朱宏三看到赵国栋说的有理,倭国虽然现在处在诸侯割据时代,但是毕竟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