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锦绣 >

第344章

明末锦绣-第344章

小说: 明末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国皇帝,我英明神武的卡洛斯二世国王决定原谅你们,想要和明国携手对付尼德兰人”

    朱宏三一听原来如此,看来西班牙人被荷兰人打的够呛,想要联合自己。

    不过朱宏三身为老政客,那里能直接答应下来,这种政治联盟都要先互探底牌的,朱宏三决定还是先看看西班牙的底牌再说。

    朱宏三这种政治老油条,那里是洛佩斯这种军官能比的,在朱宏三三言两语中,很快得知现在欧洲的局势,原来三十年战争刚打完。

    朱宏三心中冷笑,看来是西班牙这个老牌帝国被英国、荷兰等新兴帝国打的够呛,跑到自己这里来求援了

    不过朱宏三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笑道:“胡安少将,你是军人,朕就带你先看看我大明的军队”说完朱宏三命令手下禁卫师准备射击训练,给这帮洋鬼子看看。

    朱宏三带着这些西班牙人来到宫城里的羽林左卫,这里是禁卫师的驻地。

    韩三强早就得到皇帝的圣旨,带着一个营五百人在这里等候。

    朱宏三看了看自己手下的将士,说道:“三强,给这帮洋鬼子表演一下,让他们开开眼”

    韩三强接令后开始带着士兵演练,刚开始洛佩斯等西班牙军官看到全火器部队心中还有些不屑,因为现在欧洲流行的是火枪和长枪兵混编,因为火枪兵射速问题,对付骑兵要需要长枪兵保护。

    可是当看到明军士兵那种快速的火枪射击,这些西班牙人傻了眼,他们没想到明军火枪射击速度这么快。

    要知道欧洲近代化陆军先驱是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国王,正是他在三十年战争期间进行军事改革,实行普遍征兵制,建立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精简军队编制,改善武器装备,使炮兵变成独立兵种,并使其与步兵、骑兵和后勤兵密切配合,采取灵活的线式战术,使瑞典成为北欧强国。

    在场的西班牙陆军军官都是刚打过三十年战争的老手,自然知道这种炮兵和步兵配合的线式战术是欧洲最新的战术,没想到在遥远的明国也有人使用。

    卡洛斯收起轻视明军的心态,问道:“皇帝陛下,请问这种战法从那里学的”

    朱宏三哼哼冷笑几声:“学的我大中华历史悠久,你们欧洲茹毛饮血时我们大中华就会使用火器了,这种阵法是我大明的一位将军沐英发明的”

    “皇帝陛下,能否让我们见一下这个沐将军”

    “这种阵法是沐英三百年前发明,他早已经死了几百年了”

    这话一出实在让西班牙军官震惊,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战术人家大明几百年前就会玩了。

    其实这是朱宏三在这里大吹法螺,三段击是沐英发明不假,但是这种步炮协同可不是沐英发明,而是朱宏三抄袭后世法军的战法,不过这个时代拿破仑还没出世,自然也没人指责朱宏三盗版,反正他怎么吹都行。

    胡安洛佩斯是海军将领,对陆军的火枪研究不透,但是他手下有懂行的陆军军官。

    其中一个军官对翻译说想要看一下明军的火枪,朱宏三想了想点头答应。

    那个军官手拿明军火枪看了看,明军火枪和欧洲使用的火枪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发火装置更加灵活。

    燧发枪在十六世纪在欧洲就被发明出来,在这时已经非常实用了,不过因为成本高昂,并没有在军队普遍推广开,现在欧洲各强国使用的还是火绳枪。:



    第六百二十章 接头

    

西班牙军官反复观看明军火枪,然后对翻译说道能不能让他放几枪

    这可让朱宏三的护卫为难,谁知道这帮洋鬼子怎么想的,万一伤到皇帝陛下怎么办。

    韩三强反对道:“陛下,绝对不能给他们火药,万一失手伤了陛下怎么办”

    朱宏三笑了笑说道:“没事,给他点火药,让他放一枪试试”

    皇帝有令韩三强不敢违背,但是也派人将皇帝团团护住,才将一发火枪子弹交给那个军官。

    那军官接过定装的子弹就是眼睛一亮,现在欧洲军队还是使用子弹和火药分装,如果都学明军这种定装装填时间就能节省不少

    那个军官在明军士兵指导下装入火药,然后开枪射击。

    结束后所有西班牙军官都被火枪射程惊呆了,没想到明军火枪射程这么远,在五十米内完全能保证精度,最远射程能达到三百米。欧洲火枪因为气密性问题,就是重型火绳枪射击距离也只有一百五十米,三十米内才能保证精度。

    几个西班牙军官在一起嘀咕了半天,才派出一个少校和洛佩斯低声说了一会。

    洛佩斯站出来说道:“明国皇帝陛下,现在我的女儿是你的皇妃,按照明国的礼节是不是应该给我嫁妆,我也算西班牙的贵族,并且我的姑姑是国王的母亲,所以这份嫁妆不能低了,我想要火枪的制作技术和火药配方当嫁妆不知道明国皇帝陛下能否同意”

    朱宏三一听这帮洋鬼子狮子大开口要悬没乐出声,你西班牙人一毛不出就想得到我的技术

    朱宏三不答话,只是对边上礼部主客清吏司的郎中说道:“将西班牙人带下去,好生招待,不要慢待了他们”

    朱宏三说完不理这伙西班牙人,转身上了车回皇宫了。

    朱宏三现在为了和满清打仗,弄得自己民穷财尽,十分需要南洋的资源和财富,所以他也希望和西班牙人结成联盟,收拾荷兰和英国。朱宏三知道现在西班牙在走下坡路,但是这个下坡路还要走上将近一百年,现在西班牙的总体实力还是要强过荷兰与英国的。并且英国现在并没有占领全印度,只是占了加尔各答几个沿海城市,如果自己现在联合西班牙将英国人打跑,那样整个印度次大陆就成了自己的后院,大明也算有了一个正式的殖民地。

    现在的吕宋只有马尼拉周围才是开化之地,其他所有地方还是食人生番的地头,想要吕宋成为一个合格的殖民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是印度不同,现在印度次大陆就有好几千万人口,并且这些人文明程度不次于大明。同时印度现在分成数十个土邦,没有一个完整的帝国,到时候占领印度后将这些土邦分化瓦解,不到十年印度就能成为大明王冠上的一颗珍珠。

    虽然朱宏三和西班牙人的目标相同,但是朱宏三是政治家,知道这种谈判谁先妥协谁吃亏,所以朱宏三准备先晾这些西班牙人几个月,反正时间有的是,等到西班牙人等的不耐烦就是自己大占便宜的时候。

    虽然那帮西班牙土鳖不知道我大明的政治智慧,但是朱宏三身边可是不乏老油条。

    跟在朱宏三身边的军机处军机张煌言就知道皇帝已经准备答应和西班牙人的联盟,要不也不能带着他们来看军队演练。可是张煌言害怕的是自己这边火药的秘方传到欧洲对自己不利。

    “陛下,和西班牙人联盟没什么,可是将火枪制造技术和火药配方给他们是不是有些过了,万一西班牙人掉过头来打我大明的主意怎么办”

    朱宏三嘿嘿笑道:“玄著啊,你不知道在遥远的欧洲并不只是西班牙一个国家,他们还有数十个相同的国家,这帮家伙自己打生打死,如同我中华春秋战国一样现在西班牙已经没落,其中一个叫英国的国家正在崛起,将来对我大明威胁很大现在将火枪技术交给西班牙正是朕要扶持西班牙,让他在欧洲和英国打生打死,到时候赚钱的是我们大明,死的是欧洲人,这样不好吗”

    张煌言听朱宏三的说完冷汗直流,刚才在大殿上张煌言就听西班牙使臣说过,欧洲那十几国刚结束一场大战,整个欧洲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现在皇帝为了自己的利益,还要挑起争端,到时候有明军火枪支援的西班牙军队一定要一雪前耻,欧洲又要死不少人了

    就在朱宏三将西班牙使团晾在一边的时候,他自己的北上和谈使团也被满清晾在一边。不过满清倒不是不想搭理这支和谈使团,而是满清的摄政王多尔衮病了,朝堂上乱成一团,没有了主事人,所以将佟图昌等人晾在一边。

    佟图昌已经来北京半个月了,除了刚来时礼部出了个员外郎迎接自己,将自己等人安排到驿馆院后就在无人搭理,同时还以衣冠不同为理由,将使团一行人等关在驿馆里,不准他们自由上街走动。

    满清这样安排可是急坏了佟图昌,他是使团正使,现在人家不搭理你他也没办法,同时还搞不清楚满清对自己一方的真实态度,佟图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乱窜。

    佟图昌看到老神在在的方逢年,问道:“方大人,这都半个月了,满清还没召见咱们,你还不着急吗”

    方逢年笑了笑说道:“着急也没办法,我们只能等,等到满清想起我们”

    方逢年可以等,反正他来就已经打着一死报君王的意思,可是佟图昌不行啊他还要回去升官发财,家中还有娇妻幼子等着自己。

    佟图昌转过头来看了看赵孟关:“赵大人,你们锦衣卫不是吹的无所不能吗现在怎么没了消息”

    赵孟关打得主意也是将和谈搅黄,所以这半个月什么事没做,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过得很是逍遥。

    现在听佟图昌问自己,赵孟关拱手答道:“佟大人,您没有命令啊下官只是武官,没有上官的命令不知如何去办”

    佟图昌听赵孟关这么说好悬没气死,没自己命令你就待着

    佟图昌压了压火气,没办法,现在他要手下人干活,只好和声说道:“那好赵大人,现在我命令你联系城里的密探,打探满清为什么不见咱们”

    上官有命令赵孟关不敢不办,没办法只有站起来接令。

    赵孟关从佟图昌屋中出来想了想也对,总这么待着也不是办法,不如出去问问到底出现什么问题。

    赵孟关想妥后找来自己手下最信任的亲信张成,张成在扬州追上赵孟关,成了使团中的一员。同时张成出身市井,为人机警,正是赵孟关的助力。

    “张成,你装扮一下出去,到南城马家老店,和北京的密探接上头,问一下满清朝廷的情况”

    张成点点头,出去装扮一下,穿上清朝的马褂,带上瓜皮帽子,再加上一个假辫子,和城里那些普通人差不多。

    张成来到驿馆的清净之处,看看四周无人,翻墙而出。

    礼部驿馆院设在东江米巷这里,这是北城,距离南城还很远。

    满清占了北京后就将北城划为满城,只准满洲贵族居住,同时将北城分为八个区域,分别由八旗驻扎。不过现在满清刚入关不到五年,北城这里还是满汉混杂,所以张成这付模样到没什么人注意。

    北城这里距离南城最近的通道就是走正阳门,可是正阳门是天子走的道路,那里能时时开放,张成没办法只有绕道崇文门。

    崇文门这里在明代就是税关所在,满清入关后延习明朝旧制,崇文门这里完全没有任何变动。

    张成老老实实的交了五个铜子才让他出了城,南城现在都是汉人,管理的也没有北城严。张成按照赵孟关的指示很快找到了位于草厂胡同的马家老店。

    说是马家老店,其实只是南城草厂胡同上一个卖劣质烧酒的小饭庄。南城草厂胡同这里居住都是苦力,马家老店主要是做他们的生意。

    张成看了看马家老店的招牌,周围再看了一遍,并没有什么人跟着,一弯腰走进店里。

    现在整个北方都缺少粮食,饭都是吃不上了那还有人来饭店吃酒,所以马家老店生意不太好,屋中一个顾客也没有。

    张成进屋后看了看,这家小店只有五张桌子,一个伙计坐在桌子边上打盹,掌柜的趴在柜台上睡觉。

    张辰进来时带动门铃响动,那个伙计听到有客上门赶紧站起来问道:“大爷来了想吃的什么我家店有上好的老酒”

    张成周围看了看找了张靠近窗户的桌子坐了下来,问道:“都有什么酒”

    “大爷,我们这有自酿的一碗倒,大爷可以尝尝”

    “有武松喝的三碗不过岗吗”

    张成说的正是锦衣卫中的切口,那个伙计一听一愣,低声问道:“可还需要熟牛肉”

    “捡好的切上二三斤”:



    第六百二十一章 消息

    

张成来到南城草厂胡同马家老店接头,酒店伙计听到切口都对,对掌柜的点点头。

    那掌柜三十多岁年纪,过来问道:“老和,怎么称呼”

    张成说道:“兄弟内行百人,一字头当差”,因为张成是锦衣卫亲军所的百户,亲军所是皇帝的贴身侍卫,自然在内六所排第一,所以叫一字头当差,内行指的是内六所,百人是百户,这句话就是张成的身份证明。

    那个掌柜打量一下张成,低声说道:“这位兄弟里面请”说完对伙计说道:“老三,看好铺子”

    张成站起身来跟着掌柜穿过厨房来到后面,后院有一个柴房,掌柜打开后院门看了看,没人后带着张成走出马家老店。

    后院墙外是一个小巷子,草厂胡同这里都是贫民,自然也没什么排水设施,污水、屎尿直流。不过张成也出身市井,倒没什么反应,反而有些怀旧的感觉。

    那掌柜转过几个胡同,来到一个独门小院前,打开房门带着张成进去。这个小院就一栋房子,土坯垒的墙,和周围的房屋没什么两样。

    掌柜带张成走进屋中,屋里已经有四位大汉坐在那里,目光凶狠的看着刚进屋的张成。

    那掌柜低声问道:“为何亲军所的百户过来不是赵大人亲自来吗”在掌柜说话的时候那四个大汉站在屋中四角,准备张成有一点回答不对立刻格杀。

    张成知道这是敌占区,锦衣卫的密探都十分小心,拱拱手说道:“我是受赵大人委托前来的这是凭证”说完张成从怀里拿出半张纸,交给那个掌柜

    那掌柜从身后拿出一本论语,接过张成的半张纸后和论语一比对,真是那本论语上的书页。

    看到凭证都对,那掌柜松了口气,挥手让那四个大汉重新坐下,拱手对张成说道:“这位兄弟不要见外,满清的鹰爪十分厉害,我们有十多个兄弟已经落网”

    满清进入北京后全盘接管了明朝的政权,锦衣卫自然也都接管,就连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都投降了满清,人家自然对锦衣卫这些道道门清。

    朱宏三刚开始重组锦衣卫时,大量使用原来锦衣卫的老人,毕竟他们都是熟手,可是哪想到北方各地锦衣卫的暗桩纷纷被满清的情报机构捣毁,没办法朱宏三才花大力气重整北方锦衣卫系统,这两年才在北方几个主要城市重新打开局面。

    张成是半路出家,自然不知道锦衣卫的内情。听掌柜这么说也问道:“不知道这个兄弟属于哪个部门”

    那个掌柜脸色有点不好看,锦衣卫的规矩是不得打探接头之人的官职姓名,直说你需要什么就得了。可是那掌柜知道这个家伙出身亲军所,那可都是皇帝的身边人,为了结交张成那掌柜说道:“这位兄弟,我是驯象所百户,那四个人是我的属下”

    驯象所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宫中动物的养殖,但是明朝都已经破落成这样,那有什么大象。朱宏三在重组锦衣卫时并没有改动十四所的名字,驯象所现在主要负责情报传送工作。并且一个城市中所有锦衣卫密探都是单线联系,只有驯象所才知道各个暗桩的具体地点,所以这个驯象所十分重要。

    就拿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