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锦绣 >

第278章

明末锦绣-第278章

小说: 明末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东殿都是石碑,刚才的巨响是一个石碑倒了,在地上砸出一个大坑,现在我已经派士兵进入坑中查看,一会儿就有详细消息传来”

    朱宏三点点头,对钱谦益问道:“钱先生,东殿这些石碑都是干什么”钱谦益是大学问家,专门研究文史,自然有什么问题都要问他。

    “陛下,孝陵东殿是碑殿,里面存放的是前明各个皇帝祭奠太祖皇帝时所立的石碑,大概是那个石碑地基不稳倒塌”

    这个时候韩三强又一次挤进人群,不过他手中捧着一个石盒,看样子有些年头。

    “陛下,这是士兵在大坑里发现的盒子,特拿来让陛下验看”

    朱宏三接过盒子一看,不是石头的,是汉白玉的,只是上面落满了灰尘看着像石头的。这个盒子两尺见方,上面刻着龙纹,应该是皇家御用之物,在前面一个黄金打造的金锁。

    朱宏三伸手从身边的锦衣卫那里抽出一把刀,一刀将金锁砍掉。然后打开这个盒子,发现里面是一个黄缎子卷轴。这个卷轴应该有了些年头,紫檀木制作的轴心都已经腐朽,朱宏三伸手一拿中间已经断裂开来。不过好在丝制的本体没烂。

    朱宏三缓缓打开,上面用朱砂写着几个字,朱宏三不认得,交给身边的钱谦益让他念出来。

    钱谦益接过一看心中倒出了一口凉气,这种东西还是不念的为好。

    “陛下,咱们回城里再说”

    朱宏三一看怒道:“让你念就念,啰嗦什么”

    钱谦益看朱宏三发火,没办法只有打开卷轴,念了出来。

    “朱家后世子孙听着,后世皇明危难之际,所有子孙复我大明者,可继承大统钦此”

    钱谦益念出这份诏书后所有人鸦雀无声,没想到这是朱元璋的诏书,为何要埋在孝陵

    佟养甲也十分震惊,但是他一转念就知道这是皇帝自己弄得小动作,这根本就是画蛇添足,现在朱宏三已经拜祭孝陵,在声望和合法性上已经超过永历朱由榔,弄这种东西实在没什么卵用,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反而起不好的效果。佟养甲还以为是钱谦益为了邀功鼓动皇帝这么做,瞪了钱谦益一眼。

    钱谦益真是欲哭无泪。没想到自己躺着也能中枪,他在不要脸也不能鼓动皇帝用这种手段。这种用太祖皇帝借尸还魂的手段骗骗无知愚夫还行,知识分子那里是一个不明不白的诏书就能骗到的。

    佟养甲看到钱谦益读完诏书冷了场,周围这些官员都不知道该怎么好。佟养甲暗叹口气,在场的官员他职位最高,没办法这场戏还要演下去,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维护的。

    佟养甲站了出来,高声说道:“陛下,这是太祖高皇帝的遗诏,这份遗诏面世更说明了天命在陛下,陛下必定能北伐中原、兴复大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佟养甲此言一出周围的人都反应过来,不管真假,面前的皇帝正看着,这个时候如果落后他人必定没有好下场。所以在场的大小官员一个个开始歌功颂德,马屁如同潮水一样涌来。

    这件事还真是朱宏三背地里安排锦衣卫去干的,朱宏三小时候听评书,经常听到什么“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反动偈语,更记得这种东西一出立刻民心归附,成就大业。可是朱宏三忘了这些偈语在处于弱势才能用的,当年刘邦要人没人要兵没兵,这才弄一些反动偈语骗一些愚夫和他一起造反。而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等人也是如此。可是朱宏三现在已经称了皇帝,并且武力强劲,还占了南京拜祭了孝陵,这种迷信的东西根本多余用,并且这种东西威力极大,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伤人伤己,实在得不偿失。

    最开始朱宏三想弄一封建文帝的书信,说把自己的骨血托付楚王朱桢抚养,自然这个孩子的后代传到现在就是朱宏三本人,这样朱宏三也就比朱由榔更有合法性。可是这个建议让佟养甲否定了,所以朱宏三就又弄了一个朱元璋遗诏,给自己起兵披上一层合法性的外衣。

    完事以后朱宏三自我感觉不错,但是他这两下伎俩那里能瞒得了朝中的大臣,这些大人都是人精,各个饱读诗书,中国历史上这种事情还少吗所以在钱谦益念出那份遗诏后大部分都反应过来,一些反应慢的时候也想明白了,这根本就是皇帝陛下自编自演的一出闹剧。

    朱宏三看着上万人跪在地上高呼万岁,心中高兴,感觉今天这场戏演的值了。可是跪在地上的佟养甲看到朱宏三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心中叹息,看来自己有空的时候还要劝劝这位皇帝,不要脸也要有个限度。:



    第五百零五章 倒霉的勋贵

    

谢谢书友“巴巴熊123”、“旧友丶1987”的月票

    朱宏三一行在孝陵谒陵,而正阳门外跪着的上百名官员可是一动不敢动,这帮投降派知道自己的身份,在皇帝没有圣旨以前那里敢给人留下口舌。

    这些官员在朱国弼等勋贵的带领下跪在城门前,本来以为皇帝能和他们说两句话,哪想到皇帝带着上万人如同风一样经过他们,根本没搭理他们,弄得朱国弼等人很是郁闷。

    和朱国弼跪在一起的是魏国公徐允爵,他的魏国公传自当年徐达大儿子徐继祖,不过当代魏国公可没有祖先的勇气,在满清占了南京后就当了顺民。不过徐允爵没什么能力,这到也是好事,多铎看他这么一个废物就把他贬为庶民,家产基本上都被抄没。

    这次徐允爵得知明朝皇帝又回来,这才好容易又筹够五千两银子给朱国弼送去,准备皇帝回来自己继续当魏国公。

    现在徐允爵看到皇帝根本都没搭理他们扬长而去,赶紧对身边的朱国弼说道:“保国公,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皇帝收了咱们银子吗为何一句话都没有”

    朱国弼十分讨厌这个魏国公,但是人家的爵位在他之上,魏国公可是当年太祖亲封的公爵,而他朱国弼的祖宗当年只是跟随朱棣靖难的一个侯爵,后来才被封为公爵,所以他在心理上天然害怕魏国公。

    “我的国公爷,皇帝陛下一定要去孝陵谒陵的,一会儿就能有咱们的消息了”

    周围十几个勋贵听朱国弼这么说感觉也有道理,本来他们就听说这个神武皇帝血统不纯,现在进了南京还不赶着去谒陵

    边上的安远侯柳祚昌是靖难之役朱棣大将柳升的后人,当年柳升一生五次扫北、驱除倭寇、征安南、镇宁夏、平山东、建北京,立下赫赫战功。朱棣为了表彰他的战功,在永乐八年封为安远侯,世袭罔替。但是他的后代柳祚昌可没祖先的功绩,这代安远侯不会打仗,只会玩兔子,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领着三五个面首招摇过市,当时在南京也算一景。

    柳祚昌捏着嗓子,如同被踩着脖子的老母鸡,低声笑道:“各位,我听说咱们这位新皇帝本来可是奉国中尉,还目不识丁,还有听说他当年在武昌穷困潦倒,没办法入赘湖广马家当了赘婿,现在他所有的家业都是人家马家的”

    周围几个勋贵听柳祚昌这么说低声呵呵笑着,这时候边上一个人问道:“哦还有这事不知道你是听谁说的”

    柳祚昌以为是那个勋贵,也没回头,用公鸭嗓说道:“还用听干什么,南京城里传的风言风语”刚说到这柳祚昌觉着问话这人声音陌生,回头一看,好悬没吓出屎来。

    原来柳祚昌后面站了一个高大的汉子,身穿锦衣卫的飞鱼服,正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厂卫缇骑。

    这个人正是锦衣卫佥事王显,锦衣卫指挥使钱礼德被东厂打成重伤,正在舟山养伤,所以王显就成了锦衣卫的最高长官。他今天没有和朱宏三一起去孝陵,朱宏三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捉拿这些投降的勋贵。正好他带着人刚来到城门,就听这些勋贵在那嘀嘀咕咕,王显走进身边一听在诽谤皇帝,这还得了。不过王显身为锦衣卫办案老手,善于顺藤摸瓜,他本来想要引诱柳祚昌再说出几个名字,哪想到柳祚昌警觉的很,一回头发现了自己。

    柳祚昌等勋贵在前明并不怎么害怕这些厂卫,他们和皇亲差不多,只要没犯什么原则上的错误,皇帝一般不能对他们怎么样。但是现在可不同,柳祚昌刚嘲笑完朱宏三,就被锦衣卫抓个现行,这可要了老命。

    王显露出白牙嘿嘿一笑:“这位大人,没想到竟敢在背后议论陛下,跟本官走一趟吧”

    柳祚昌吓得没忍住拉在裤裆里,这倒不是他被吓得,只是平常走旱道走得多了,粪门有些松了。

    王显看柳祚昌都拉裤子里了,用手掩着鼻子,一挥手,后边过来两个锦衣卫的缇骑,将柳祚昌架了下去。

    柳祚昌这是才反应过来,高声喊道:“保国公、魏国公、定远侯,救救小弟啊”

    这个时候那个敢为他说话,在场的所有勋贵都被吓的浑身颤抖,如同筛糠一样。

    王显看了看这些勋贵,一笑说道:“各位大人,本官受皇帝口谕,奉命带各位大人去镇抚司,陛下说了要好好甄别一下勋贵,不能放过一个罪人,但是各位大人放心,只要各位大人心中无鬼,我们锦衣卫自然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王显说完不等这二十多个勋贵分辨,命令后边的缇骑开始拿人,一时间正阳门外哭嚎一片,一些看热闹的百姓也纷纷侧目,心中暗道这帮锦衣卫的杀才又回来了。

    不过王显拿的是这些勋贵,还有七八十文官可是没动,这些文官看到在前朝飞扬跋扈的勋贵落得这个下场,一个个吓得不知道怎么办,纷纷来到王铎身边问怎么回事。

    王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昨天皇帝还答应的好好,为何今天就变挂了

    王铎仗着胆子来到王显身边,问道:“这位锦衣卫大人,不知皇帝对我等文官有何发落”王铎本来以为勋贵都倒霉了,自己这些为满清出过力的还能得了好但是没想到王显说道:“这位大人,你们文官皇帝没有旨意,你们可以去宫城门口等候”王显说完押着那些勋贵,进入正阳门赶往六部街的锦衣卫镇抚司衙门。

    王铎等文官听王显这么说,都没法子只好去宫城前面的洪武门等候皇帝回来。

    朱宏三在孝陵闹腾了半天,等谒陵完成后已经是下午,朱宏三带着人返回城里是已经快要天黑了。朱宏三本来想要从朝阳门里的东安门进入紫禁城,可是因为这几年兵荒马乱,当年把守南京紫禁城的太监早都跑没影了,现在整个紫禁城只有正门洪武门是开的,朱宏三没办法只有在绕了大半个紫禁城,来到正门洪武门准备进城。

    王铎等人在洪武门这里等了半日,终于把皇帝等来了。王铎里老远就看到皇帝的军队开来,赶紧拉着这些文官上前跪倒,高呼万岁

    朱宏三本来赶了半天路,中午还去谒陵,孝陵里面不能骑马,来来回回十几里路都是用走的,本来心情就不好,现在看到一帮臭老九还不让自己休息就一肚子火。

    “前面是那个王八蛋,为何不让老子回城睡觉”

    王铎身为崇祯朝的大书法家,那里被人这么骂过,但是现在没办法,只有免冠叩首说道:“罪臣王铎,拜见吾皇万岁”周围的文官也饿了一天了,都有气无力叫着万岁

    王铎谁啊朱宏三根本没听过这个人,对身边的几个人问道:“这个老家伙是谁”

    佟养甲不认识,钱谦益和姜曰广可是认得,毕竟三人同朝为官过。

    钱谦益上前低声说道:“陛下,这是弘光朝东阁大学士王铎”

    哦原来是个反骨仔。朱宏三点点头,问道:“老王头,你大半夜不睡觉在这干什么”

    王铎听朱宏三说的粗俗,但是这个时候那还讲什么尊严。

    “陛下,上午臣等和勋贵在正阳门外等候陛下,但是锦衣卫突然将勋贵抓走,并且让我们在洪武门这里等候陛下处理,所以臣等才在这里等候陛下”

    朱宏三听王铎这么一说才想起来,上午自己命令王显把勋贵都抓起来,把他们的银子都轧光,王显问道文臣也这般处理吗,自己想已经答应对降官不在追究就顺嘴说了句让他们等着,没想到这帮家伙够实诚,在这等到天黑。

    朱宏三想了想自己手下这样的反骨仔不少,别的不说身边的钱谦益就是一个,都弄死有损自己的名声还有名声吗,不如让他们先回家,等马明远来了让他头疼去吧。

    “对,朕想起来了,王老头,你放心,朕虽然不是好人,但是也不是什么坏人,只要你们没有帮助满清为非作歹,朕自然会给你们一个出身”

    朱宏三这话一出,这七八十个文官都放了心,这些人大部分只是随波逐流,当年他们个人根本没有什么实力阻止满清大军,并且很多人在满清入城后都辞官归隐,算不上是助纣为虐。

    看着这些官员议论纷纷,朱宏三接着说道:“大家放心,你们看看朕身边的是谁当年弘光朝的礼部尚书钱谦益,大家都知道朕当年和钱先生不睦,但是朕向来爱惜人才,那怕当年再怎么欺压朕,只要你真有才,朕也会重用于你”

    朱宏三这句话好悬没把钱谦益气死,当年可是你朱宏三欺负的我,不仅把老夫的书烧了,还将老夫的爱女抢走,现在反而怪起老夫来。

    钱谦益不高兴,但是那些文臣可不知道,他们当年都知道钱谦益在朝堂上欺压朱宏三,亲王的俸禄一毛钱没给不说,还让朱宏三快快滚蛋,没想到钱谦益这么对朱宏三,朱宏三反而以德报怨,真乃明君也:



    第五百零六章 南京紫禁城

    

朱宏三打发走这些臭老九,带着队伍从宫城南端的洪武门进入紫禁城。;紫禁城是南京故宫的统称,紫禁城分为皇城和宫城。宫城从洪武门开始到承天门。在宫城中间的御道上,有五座石桥,名“外五龙桥”,桥下就是外御河。在洪武门至外五龙桥之间的御道两侧,是明朝中央官署区。御道西侧是高级军事指挥机构,包括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以及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钦天监等;御道东侧是中央高级官署,包括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以及翰书院、詹事府、太医院等。在承天门与端门之间的御道两侧是庙社区,东边设置了祭祀皇帝祖宗的太庙,西边则是祭祀神灵的社稷坛,再向北走就到了午门。

    进入午门,又有五座石桥,称“内五龙桥”,桥下为内御河。过了桥就是奉天门,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三大殿的东侧有文华殿和文楼,西边有武英殿和武楼,统称为“前朝”五殿。奉天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后来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建造的。三大殿之后,是皇帝与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名叫“后廷”。处在中轴线位置上的是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左有柔仪殿东宫,右有春和殿西宫,两殿相对。东北角为东六宫,西北角为西六宫。在春和殿西侧还有御花园。“前朝”与“后廷”相结合,组成“朝廷”。

    南京故宫在后世已经被破坏殆尽,朱宏三只是当年和弘光皇帝在宫城参加过登基大典,皇城根本没进去过,今天还是第一次进去。朱宏三进了午门,看了看周围,感觉很一般,还没有北京故宫有气势。

    朱宏三不知道的是南京故宫占地一百零二万平方米,远大于北京故宫的七十二万平方米。南京故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