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链弹对付密集人群就是丧心病狂的屠杀,大批清军被链弹的铁链绞断,趴在江边惨叫的死去。
剩下的清军看到明军炮船来了,赶紧退出霰弹的射击范围,虽然还在实心弹的射程内,虽然死在实心弹下还是挺惨,但是实心弹毕竟没有霰弹那种恐怖的杀伤力,清军还是可以接受的。
等到新军陆军的火炮投入战斗后清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决心,处在外围的汉军旗和蒙古八旗开始陆续有人投降。新军在包围圈开了个口子,让这些投降的家伙放下刀枪,脱去盔甲,光溜溜的出来到一个的地方集中。
看到投降可以保命,大批已经失去战斗力的清军开始放下刀枪,最后就剩下盘踞在昌邑镇周围的一万多名两白旗满洲人还没投降。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看到大势已去,明军的包围圈已经到了昌邑镇外围,那种杀人不眨眼的火炮已经打到了镇子里,谭泰知道自己还是没完成多铎交给的任务,两白旗最后的战士都要战死在这里。想到这谭泰二话不说,拔出腰刀横刀自刎,算是战场上阵亡的最高级别清军将领,多铎是病死的,不算战死。
谭泰一死,何洛会就成了最高指挥官,他看了看自己周围还剩五六千的两白旗战士,看到他们被明军大炮吓傻的眼神,知道打不下去了,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
何洛会看看周围的将士,起身来到一个高处说道:“各位两白旗的战士,雄鹰只有留下翅膀才可飞越高山,咱们只有活着才能见到自己的家人,我决定,全军放下武器,投降”
现在清军的高级将领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低级将领,看到何洛会这么说也没办法,只好丢下刀枪脱去衣服,双手抱头跪倒,等候自己的命运。
马昆看到最后的清军停止抵抗,知道这帮家伙要投降,对身边的马如风说道:“这帮满清鞑子终于投降了,如风你说怎么办全都杀了”
马如风听马昆要杀俘,赶紧制止道:“师长,千万不要这样,当年开平王常遇春就嗜杀战俘,最后多次被太祖皇帝斥责,咱们的仗打完了,这些家伙的死活还是让皇帝做主为好”
听马如风劝自己,马昆骂道:“你们这帮读书人弯弯道就是多,也好,留着这帮家伙一命吧”其实马昆深知自己昨天指挥失误,让三团和四团伤亡惨重,死亡的就有一千多人,这实在是新军组建以来最大的败仗。马昆害怕朱宏三责罚自己,心想还是别再俘虏的事上犯错误了,这才留下这些清军的性命。
随着清军两白旗放下刀枪,南昌会战结束。这场双方投入三十多万人马,历时一个多月的大会战以清军的全军覆灭告终,清军经此一役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权。满清本来人口就少,这次的清军十五万人马基本上是多尔衮能调动的所有机动兵力了,现在全部丢在江西南昌。而广东新军凭借着两万人击败十五万清军的战功,彻底成为天下第一强军。
满清这次为了扑灭江西金声桓反正,抽掉了整个长江流域的所有机动兵力。现在长江沿线几个重镇只有武昌、九江、安庆、南京还在满清手上,而这几个地方军队加到一起还没有五万人,江南重地南京只有两万人把守。江西战场的胜利让接下来南明神武政权发动的南直隶会战事半功倍,在南直隶各地势如破竹,这些都是江西战场之功啊。
前方大胜的消息传到南昌,姜曰广大喜,这全是自己运筹帷幄之功啊。当然,南昌会战的胜利都是广东新军打的,但是这不妨碍作为江西名义上最高指挥官的姜曰广,将这次胜利的战功悄悄的划给自己一部分。
新任江西巡抚刘思赉是姜曰广的学生,看到老师高兴赶紧过来捧臭脚。
“老师,这次能消灭鞑虏十余万,正是老师运筹帷幄之功啊这可是我大明与满清交战数十年,仅次于袁崇焕在宁远城外一炮轰死老奴之功啊”
明朝和满清自努尔哈赤从万历四十六年发布“七大恨”正式反叛以来,历经大战无数,除了袁崇焕和孙承宗昙花一现外,其他时间都是守势。而自从崇祯十七年以后,满清更是借着中原内乱之际,杀入中原,现在还占了半个中国。而现在一战消灭清军十五万,其中还有三万两白旗精锐,并且努尔哈赤的儿子,满清中最能打的多铎也死在军中,其他战死的大将军、总督、巡抚无数,这怎能不让以匡复大明天下为己任的姜曰广兴奋呢
姜曰广兴奋的满脸通红,赶紧站起来对着南方深深一躬,说道:“这次大捷主要是神武皇帝陛下领导有方,将士用命,各位大人运筹有功,可不是姜某一人之功”
张家玉在边上看着姜曰广几个互相吹捧,心中好笑,如果不是自己带着新军赶来救援,也许现在南昌已经被攻破了,姜老头不知道是投水自杀呢还是上吊自杀
张家玉在这腹谤,但是面子上的功夫可是做的足足的。张家玉站起来说道:“姜大人不要谦虚了,将士用命故为重要,但是几位大人能不动声色的坐镇南昌,这才是让下官佩服的”
其他几个人都好说,姜曰广见多识广,余应桂以前就是陕西总督,见过打仗什么样。可是刘思赉表现的并不好,刘思赉以前就是一个科道御史,当搅屎棍是特长,打仗实在没经历过。当他见到守城战的惨烈后,也起过偷偷逃跑的心思,现在听张家玉这么说以为是讥讽自己,不禁心中恼怒。
“呵呵我们三人自然要感谢张大人,正是张大人在丰城以逸待劳修整了五天,广东新军才在南昌城下击败清军如果没有张大人的及时救援,我等可能就要死在南昌城里了”
刘思赉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本来姜曰广都已经忘了张家玉抗命不来救援之事,没想到今天又被刘思赉提起。
张家玉看刘思赉向自己开炮,不知道自己那地方得罪了他,不过这不重要,既然已经撕开脸,那就得罪到底吧
“刘大人说得对啊,下官是在丰城待了五天,不过我相信以姜大人和余大人的操守就是南昌城破也会殉了皇帝陛下,至于您刘大人就不一定了,也许学洪承畴也不一定啊”:
第四百五十一章 分头行动
张家玉这是指着刘思赉的鼻子骂他汉奸了,刘思赉气的跳了起来,“你个竖子,看老夫和你拼了”刘思赉四十多岁,比张家玉大,自然可以自称老夫。
姜曰广看这两个家伙要起来打架,赶紧站起来拍桌子喝道:“好了,你们一个是巡抚一个是按察使,不是以前六七品的小官,还有没有官员的威仪,动不动就要动手,否则老夫上表弹劾你们”
张家玉、刘思赉二人听到上官发话,不敢接着动手,分开坐了下来。其实明朝官员打架实在稀松平常,张刘二人主要是惧怕姜曰广。
姜曰广也不喜欢张家玉,可是他知道张家玉是皇帝面前的宠臣,得罪太深实在不好。
“二位不要闹了,现在南昌大胜,咱们还是商讨一下下一步怎么办”
姜曰广说完对着余应桂说道:“余大人,你现在是湖广总督,你来说一下下一步怎么办吧”
余应桂接替姜曰广成为湖广总督,也就成为名义上江西、湖广战区的最高长官,现在听姜曰广这么问,自然要说出一番道理。
“姜阁老,几位大人,现在江西全省光复,只有北方的九江一府还在满清手上,不过下官估计只要多铎身死的消息传到九江,我相信九江守将一定会弃城出逃,所以下官认为只要派出一支偏师收复九江即可,剩下的大部队可以走武宁进入湖广,然后经过咸宁进攻武昌。谭泰带领大部分湖广清军已经覆灭在南昌城下,我相信武昌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
余应桂不愧是当过总督,一系列分析下来真是条理分明。姜曰广几人听得是连连点头。
张家玉作为新军总指挥,问道:“制台大人,不知分兵怎么分呢”
余应桂和刘思赉没法比,他可没有一个内阁阁老当老师,看到张家玉请教自己不敢装大瓣蒜,赶紧回答道:“九江是王得仁的封地,给他一万兵马让他收复失地即可,广东新军就要仰仗张大人了,请张大人带领新军攻击武昌。”
姜曰广看到余应桂安排合理,放心的说道:“好老夫这样也就可以放心的去南京了湖广江西这里就要拜托几位大人了”
后续发展也和余应桂推理的一样,在接到满清十五万大军全军覆灭的消息后,九江守将吓得魂飞天外,没等到王得仁打到门口就坐上船逃到安庆,并把多铎死亡和清军失败的消息传到南京。
而南昌这里经过事后统计,清军十五万大军一共损失九万多人,抓住了三万多俘虏,其他两万多人散布于乡间。
此次南昌会战周围的乡民共死亡二十多万,伤残无数,本来这些人对清军并没有多大仇恨,可是这次南昌会战打下来,乡民家家都有亲属死于清军之手,那两万多清军自然得不到好下场。
这次会战的大功臣广东新军自然得到了最大的荣光,在入城时马昆还别出心裁的弄了一个入城仪式,本来他还想搞一个献俘仪式了,可是听马如风说献俘是皇帝才能搞的特权,这样才没敢搞,只弄了一个入城仪式完事。
不过南昌市民可是第一次看这种西洋景,在他们的眼中官军那是比流寇强不了多少的土匪,俗话说得好,贼过如梳,兵过如洗吗可是面前这些穿着红衣服的广东官兵可不一样。这帮人一个个长的人高马大,五大三粗,完全不像明军那种乞丐模样,并且这些新军是真有钱。
广东新军每月月钱五两银子,这是纯收入。新军这些人吃穿用都有军队负责,所以每月的月钱也没处花,现在进入南昌马昆给放了三天假,新军将士可算放松开来,吃饭的吃饭,喝酒的喝酒好不快活。还有就是江西和广东不一样,没有收到商品经济冲击,物价很低,十个人吃顿好的也只需要五钱银子,一个南京来的清倌人赎身也只要五十两银子,也就是这些士兵一年的工资。
所以大方的新军士兵一时间成了南昌城里最可爱的人,一些小门小户纷纷想要给自己的女儿找一个新军士兵当女婿。
新军在南昌这里修整了半个月,主要是后勤跟不上了。新军主要靠火器打仗,这次南昌会战让新军的储备消耗过半,而补给需要从广东千里迢迢的运到南雄府,在经由马队运到赣州,在这才能装船运到南昌,补给线的加长限制了新军的战斗力。张家玉再给广东送去催运补给的书信后又给皇帝朱宏三上了份奏疏,建议在南昌这里再建一个火药厂,保证大军的战斗力。
张家玉的理由很充分,现在战局已经打开,在未来的几年必定是围绕着长江防线和满清与永历政权作战,而武器兵工厂都远在千里以外的岭南,实在是耽误新军的战斗力,所以恳请皇帝在武昌或者南昌这里在建一处火药厂。
奏疏发出去但是火药厂并不能立刻建成,张家玉还需要在南昌这里等候补给完成。终于在神武元年十月初五,经过二十多天的等待最后一批补给运到南昌。张家玉带领补给完成,武装到牙齿的新军立刻出发,前去湖广准备占领朱宏三的老家武昌。
张家玉在出发的时候也带上了朱海,本来姜曰广去南京的时候想要带上朱海,可是张家玉不同意。张家玉想的很远,这次新军三团被清军突破防线实在蹊跷,而南昌这里远离南京,这一路上都是清军的地盘,并且将朱海交给东林党的姜曰广实在不放心,谁知道他姜曰广打的什么鬼心思。
有如此顾虑的张家玉和马昆一商量,还是把朱海带在身边稳妥,毕竟以新军的战斗力还没有那个势力能威胁到朱海的安全,等到占领武昌后,在请示朱宏三怎么办。
就这样朱海带上如胶似漆的向蓉儿,和张家玉马昆一起去了武昌。
而这个时候朱海的皇帝老爹,也正在舟山群岛准备出发,开始南直隶会战,朱宏三选定的第一登陆地点正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浙江杭州府。
朱宏三在八月份定下亲征的同时,广东的战争机器开始运作。船坞中的一艘半成品一级战舰和两艘二级战舰开始全力开工,每天工人分为三班倒,一定要争取皇帝亲征之时下水。除了这些还有大批的武器弹药起运,等到九月初一朱宏三出发的时候已经往广东的潮州府和舟山群岛运了两批武器弹药,和朱宏三一起出发的是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
朱宏三的南直隶攻略大体这样,以潮州府钱勇为偏师,走陆路去福建和浙江的仙霞关与李成栋会和,然后经过浙西山区进入南直隶,经过徽州府、宁国府,最后占领南京的西大门太平府,最后从西面进攻南京。而朱宏三带领的海军要到舟山群岛会和李植部,从杭州湾登陆占领杭州,然后占领嘉兴、苏州一带。太湖流域从南宋开始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地方对朱宏三来说势在必得。占领苏州后沿着长江而上,配合海军破坏清军设在镇江的三道横江铁索,最后两路大军和海军一起进攻南京。
当然,这个既定方针是朱宏三在两年前拟定的,计划没有变化快,得益于明代糟糕的交通条件,朱宏三直到九月初一出发也不知道南昌那边已经开打。朱宏三这个时候还以为清军大部都在南京,所以做好了一场苦战的准备。
九月初一,广州南城码头,朱宏三作为首次当上皇帝后的御驾亲征,自然要好好准备。一早上,从皇宫正阳门到南城天字码头的道路上站满了身穿黑衣的锦衣卫。明代锦衣卫不都是穿飞鱼服,这种衣服只有几个锦衣卫头头才能穿。普通锦衣卫穿的是红缨毡帽,身穿淡青色马甲,下身穿靛青色围裙,脚上穿黑色官靴。虽然这种衣服也算不错,但是在看过后世各种精美衣服的朱宏三这里怎么看怎么猥琐。
朱宏三登基后依据后世电影中锦衣卫的样子给锦衣卫和东厂设计了新式官服。官服也分为礼服常服两套,百户以上礼服是明黄色麒麟服,和以前大红色飞鱼服区别开。百户以下官职穿戴的是明黄色虎彪服,但是样式和颜色和千户的相同,只是将麒麟图案换上了代表职务的虎、彪。当然,钱胖子这种大特务头子还是身穿皇帝御赐的大红飞鱼服,而东厂厂公曹芳穿的是御赐的大红蟒袍。
锦衣卫常服和后世“绣春刀”电影中那种黑色衣服差不多,帽子是八瓣长边圆帽,衣服样式和麒麟服差不多,百户以上纹饰用银线织成,这种衣服在太阳光和灯光下能闪闪发光,十分炫目,而百户以下纹饰只是普通丝线织成,少了银线那种灵动。
今天因为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整个广州城里三千六百锦衣卫全部出动,一定要保证好皇帝大人的安全。: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舰队
朱宏三早早在宫里穿戴完毕,正在正阳门前接受自己众位老婆和子女的送行。
十几个老婆以皇贵妃马如烟为首,孩子以楚王朱淮为首,纷纷给朱宏三跪倒,预祝皇帝出征凯旋。
朱淮今年已经十四岁,他和秦王朱江一样大,只是晚生了几个月。
朱淮跪在地上高声说道:“儿臣恭祝父皇马到成功,还于旧都”
朱宏三对这个儿子说不上多喜欢,因为在朱淮上面已经有几个哥哥姐姐。朱宏三最喜欢的是长女朱洛,最疼爱的是二女朱渔,最器重的是太子朱海,最欣赏的是秦王朱江。而朱淮的母亲在朱宏三众多妻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