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锦绣 >

第177章

明末锦绣-第177章

小说: 明末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良命令下来,每连的鼓手开始击鼓,火枪兵跟着鼓点开始整齐的向前走去。

    很快双方队伍接近,火枪兵停下脚步开始射击。

    清军有三万人,新军火枪兵一共六千人,也就是每人打出五发子弹就能消灭全部清军。但是这是理想情况,毕竟不能每一发子弹都能打中敌人。不过清军也没有多强的战斗力,他们的角弓射程都在五六十米之间,完全够不到新军,只能在二百米外挨打,还有这种面对面的屠杀太考验士兵的意志。朱宏三的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用忠君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而对面的清军字都不认得,当兵只是为了吃口饭。所以在坚持了几分钟后开始后退。

    本来只是有组织的后退,但是因为士兵素质不高,长官下令后退立刻变成大溃败。在中国古代每次战斗真正死在刀剑之下的人没多少,大部分都是溃败以后被踩踏而死的。

    马良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上万人的大战役,完全没想到对面清军这么快就败了,要知道在新军演习中达到死亡一半以上才准许撤退,没想到清军这么不禁打。

    清军溃败中被自己人踩死的数量比死在火枪下的还要多。这时后面金声桓也没想到还没进入肉搏阶段就败了,现在大势已去,金声桓知道大营也不能去了,下一步败军就会冲击自己的大营,营中还剩下五万士兵也会被败军裹挟,回到大营也是个死。现在只有进入赣州城,在收拢乱军,依托赣州高大的城墙才能抵抗住明军的火炮。

    事情也正像金声桓预料的一样,失败的清军那里人多就往那里跑,现在人最多的当然是大营,三万败军全部冲到大营里面,马良带领六千火枪兵随后杀到。本来大营里面的将领还准备组织抵抗,没想到被乱军一冲,大营中的五万清军也跟着败退出去。马良完全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用六千人撵着八万人到处跑。

    清军大营依托赣州城和贡水而建,大批的清军如同无头苍蝇般乱跑,一部分想跳水逃跑,纷纷被淹死在江中,还有大批清军想要入城,但是城门狭窄,那里能同时容下几万人进出,共有三万多人集中在赣州镇南门外,进也进不得出了出不去。

    这时后面的炮兵连杀到,首先赶到赣州城下的有二十门火炮,在距离镇南门外一里处开始发射实心弹。要知道现在镇南门外挤得全是人,这二十发实心弹造成了上千人死亡。其实新军的炮兵连只有不到二百人,以城外上万兵力,如果有人组织完全可以回头吃下这二百人的新军,但是清军已经被火炮吓破了胆子,那敢回头反击,纷纷跪地投降。这个炮兵连用二百人俘虏了将近二万人。

    最后是马良看到距离赣州城太近,害怕被城上的火炮攻击,在距离城墙一里外停下追击的脚步。赣州城外战役算是正式结束。这场战斗新军以伤亡不到一百人为代价,全歼了清军城外的将近十万大军,俘虏了五万人,还有一万多人跳入江中被淹死,只有不到三千人游过江去逃出生天。还有三万多人逃入赣州城里,继续苟然残喘。

    可能有很多人觉着不应该有这么悬殊的战斗,大家可以查一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战役,僧格林沁带领四万人马,其中还有一万骁勇善战的蒙古马队,在北京城外的八里桥和英法联军的六千人大战。结果四万清军全部战死,而英法联军只死亡十二人,还有两个是拉肚子拉死的。八里桥之战是近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一次经典战役。英法联军当时已经经历过拿破仑战争的考验,兵员是义务兵役制加职业军官团。装备的是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术。而八旗军是以冷兵器装备为主的步骑混合军队。与英法联军有一代的代差。十九世纪欧洲的近代军队在面对世界各地的封建军队作战时时,鲜有不是压倒性胜利的。八里桥之战,四万多清军全部阵亡,而六千人的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而朱宏三的新军装备、训练、人数还在英法联军之上,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也就没什么不可信的了。

    后面观战的张家玉刚开始差点没被吓死,一万骑兵冲阵还是很是惊人的,距离近了都能感觉到地面在颤抖。接下来的战斗就更让张家玉吃惊,战斗完全是一边倒,没想到威风凛凛的骑兵完全被炮兵吊打。马良竟敢率领几千人追击上万人的清军,并且还打赢了,最后马良占领清军大营时张家玉已经无语了。以六千破十万在史书上本根没有记载,只有评书演义里才有。

    张家玉看到胜利后赶紧带着人过去帮助马良收拢俘虏,这次可是大功一件,俘虏就抓了五万多人。

    清军的大营正好还在,就用来关押战俘。都忙完后张家玉才看到马良和马如风二人。

    “哈哈二位将军正是立下不世奇功啊我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奏报给皇帝陛下”

    马良也很高兴,他知道自己的新军战斗力极强,但也没想到能这样,能吊打十万清军,虽然这些清军几年前都是明军。但是马良相信,自己的一个团对上一万满洲八旗应该没问题。

    “大人过奖了,属下取得的功劳都是大人指挥有方,属下二人只是听命行事而已”边上马如风谦虚的说道。马良听马如风这么说很是惊讶,这和张家玉有个屁关系

    马如风用脚轻轻碰了下马良,打断了马良的疑问。马如风可不是马良一样的武夫,他在马济远身边见多了这些臭老九坏事的本事,什么事到他们手中,好的能变成坏的,坏的也能变成好的。这次把功劳分给张家玉一半没什么,只要张家玉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那什么都有了。

    其实马如风太小看朱宏三了,朱宏三也算一个开国君主,在军队里自然有自己的秘密情报管道,这里的情况第一时间就会被士兵里的锦衣卫密探传到广州。

    不过张家玉很爱听这话,现在他的心情也十分好,现在看面前这二人也没了以前高高在上的态度,很有些礼贤下士,最起码他自己认为是礼贤下士。

    “马将军言重了,这次大功咱们全都有份,全军都有份哈哈”:



    第二百二十九章 攻城

    

就在马良带领部队在外面收拢战俘的时候,逃回城里的金声桓已经缓过气来。

    “爹,我看他们就是那个朱宏三的人马,没想到那个家伙能弄出这么厉害的军队。”

    金声桓看着外面的清军被收拢,押到原来的大营里关押。虽然明军人数少,但是有条不絮,在收拢清军的时候还有两千人在离城二里外严阵以待,防止城里的人冲出来趁火打劫。

    “儿子,你和那个小子是连襟,有机会你和他们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放过咱们”

    金道明点了点头,心中合计,对面这么能打,能放过自己吗

    就是金家父子二人谈话的时候,马良已经带人收押好俘虏。清军败的太快,大营里面的辎重粮草全部归了新军,还弄到五千多匹战马,这个是好东西。广东缺畜力,拉火炮的马匹都是云南的滇马,个子太小。耐力倒是不错,但是想要组建骑兵完全不行。朱宏三当时准备让佛郎机商人运来阿拉伯马,这可是骑兵的完美配置,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的航海手段还不行,运来十匹二十匹倒没问题,大批量完全不可能。所以运来的十几匹阿拉伯马只有当种马,完全过上了幸福的种马生活,不过这样远水解不了近渴,大批量组建骑兵近期算是不可能了。

    张家玉以前在军机处待过,知道皇帝殿下对战马的渴求,现在一下弄到这么多,虽然蒙古马没有阿拉伯马好,但是这也是战马啊,所以在得知有五千匹的时候立刻就给广东的朱宏三去了封报捷书。

    收拢完清军,下一步就要攻城。当天晚上张家玉就把二马找来,商量怎么攻城。

    说道攻城二马就不行了,在他们的训练中都是野战,完全没有攻城的手段,再加上他们的火炮为了讲究机动性,都是小口径的。看看赣州那高达六七米的城墙,自己这小炮要轰多少次才能轰塌城墙。

    马如风低头想了想,说道:“大人,要不挖掘地道,然后在城墙下面埋设火药”

    “不行,赣州三面邻水,地下不到二米就是水脉,没等到挖到城墙下就被灌满了”

    马良说道:“不行让水师顺着赣江过来,他们的火炮口径大,应该能行”

    张家玉想了想,最近的水师还远在南直隶。江西和广东边境的大庾岭属于五岭之一,是南方几大分水岭之一。大庾岭以南的水系全部注入珠江,以北的水系全部注入长江,完全是两个系统。想要请求水师支援就要从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进入鄱阳湖,在进入赣江,才能到赣州。费时费力不说,沿途全是满清的地盘,很容易发生意外。

    张家玉左思右想实在没有好办法,只有明天先打一仗看看再说。

    第二天新军吃罢早饭,开始在赣州城外列阵,准备攻城。

    赣州城里看到明军开始要攻城,一个个吓得要死,昨天刚被打的大败,还没缓过神来呢

    看到手下一个个担惊受怕的样子,金声桓气的大骂:“你们这帮废物,怕什么没看到咱们有城墙吗我就不信他们明军的火炮再厉害能轰塌城墙”

    金声桓正说话的时候,城外的明军开始开炮攻城。

    赣州因为三面临水,只有一面连接陆地,所以靠着陆地这面城墙修的极其厚,城墙上部足足有三米厚,根部足有七米厚。连接陆地这边有两个城门,分别为镇南门和百胜门,这两个城门都是三重瓮城,在两个城门之间还有一个炮台,上面布置有十几门小炮。现在城里的清军为了壮胆,也不管射程够不够,十几门小炮全部开火,对着城外的明军开始还击,虽然打不到,主要是听个响儿壮壮胆。

    马良命令炮兵连找准一段城墙先来个三连射看看怎么样,没想到新军的六磅野战炮打到城墙完全没有什么作用,几百发实心弹打上去只是打掉几块外面的城砖,对城墙主体完全没影响。

    张家玉在后看到也很着急,要不用士兵蚁附攻城没想到这个想法刚和马良一提就被拒绝。马良怎么能用自己的士兵去攻城要知道每个新军士兵从训练到装备朱宏三都要花上上百两银子,再加上阵亡后的抚恤,家人的安抚,新军只要死上一千人,朱宏三完全能把张家玉切片卖了换钱。

    张家玉也知道这帮新军大爷花费很大,但是现在不是没人吗

    想到这张家玉突然灵光一闪,人有的是,边上战俘营里不有五万多人吗,想到这张家玉连忙让马良收兵,回去好好商量一下。

    城里的金声桓看到明军在外面放了会儿炮,然后收兵回营,心中大喜,看来城墙真的管用。

    “你们这帮家伙看到了吧,明军拿城墙没办法,他们的火炮打不穿城墙,大家放心我已经让人回南昌搬救兵了,我相信巡抚大人会派兵来救咱们”金声桓这话说得真没底气,要知道清军在城里还有足足三万人,外面的明军只有一万人,金声桓竟然还要去南昌找援兵。

    不过金声桓说得漂亮,但是他心中也没底,现在整个江西那还有援兵,自己手中的十万人就是全部机动兵力,其他的人都被贝勒勒克德浑带去湖广,刚才那么说只是安抚手下而已。

    清军其他将领不管金声桓说的对错,最起码看到明军暂时不能攻进城,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安全得到保证后开始大拍金声桓的马屁。

    “大帅说的真对”

    “我们的援军到后一定能打的明军落花流水”

    “对对打到广东去”

    一时间群情激奋,好像刚才准备逃跑的不是他们一样。

    张家玉带着人回到营中,对二马说道:“这么打不行,我刚才想到一个好办法”

    “大人说来听听”

    “咱们人手不够,可以用那些俘虏啊用他们攻城”

    马如风犹豫一下问道:“可是他们昨天还是清军,今天就让他们去攻城,不会反水吧”

    马良也连连摇头,说这个办法不行,还是去广州请水师来吧。

    “二位将军,咱们可以在俘虏中挑选出身体强壮的,用重金收买他们,我看有个四五千人就差不多”

    “可是大人,咱们出来也没带多少银子,那里有钱收买他们”

    张家玉笑道:“二位看来平时不管军需,你不知道配给你们的白糖在北方多贵吗”

    这个还真不知道,马良就是一个武夫,也没有老婆,吃住都在军营,白糖什么的都没去取,一直记在账上,这几年大概能有几十斤了。要知道朱宏三害怕自己的士兵营养不够,每人每月都要发半斤白糖,用于补充体力。

    马如风因为家庭的关系,到是知道白糖很贵,但是具体在北方多少钱还真不知道。

    看着大眼瞪小眼的二马,张家玉说道:“白糖在广州是十两银子一斤,到了南直隶就是十两银子一两,翻了整整十倍,如果运到山东河南一带,就要翻到二十倍,到了陕西根本就是有价无市,没人会卖给你。毕竟白糖也算一种粮食,吃起来很顶饿。”

    二马真没想到自己发的白糖到了南直隶就有五十两银子,其实他们还不知道的是,在白糖的产地雷州半岛,白糖的成本价只有五钱银子一斤,这真是实打实的暴力。

    “嘿嘿二位将军不知道吧,我从南雄带来三万斤白糖,本来是你们的军需品,这次拿出一半来够买到一万俘虏卖命了”

    二马在这种谋略上完全没什么注意,再加上朱宏三有过命令,全都听张家玉的,所以也没反对。

    张家玉看到二马同意,毕竟这是用他们的军需品,不和他们说一声实在不好。接下来张家玉让亲兵去战俘营里找一个军衔高的过来。

    一会儿的功夫亲兵带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将领,脑袋上留着金钱鼠尾辫,张家玉不认得满清的服色,问道:“你是什么官职”

    那人单膝跪倒,说道:“回大人,小人是江西总兵金声桓下属参将吴三宝”

    还是个参将,张家玉点点头,说道:“起来吧,今天找你来是有点事情”

    “请大人吩咐下来”

    “嗯你也看到我们今天攻城了,但是缺少人手,本官准备在你们战俘里挑选出五千人去攻城,你可愿意”

    吴三宝听到张家玉这么说,脸都绿了,他也是老军户,知道满洲人和蒙古人最爱用战俘和平民当炮灰蚁附攻城,没想到面前这个年轻的大官也这么心狠手辣。但是吴三宝实在不敢不答应,他已经被明军打怕了,现在听到炮声就浑身发抖。

    “大人,我愿意”

    看着面前这家伙满脸便秘的样子就知道他说的违心话,张家玉哼了一声,从桌子上丢下一个纸包,说道:“你看看,你们只要去了,每人一包白糖”

    白糖吴三宝趴在地上打开纸包,一看正是上好的霜糖,像雪一样。吴三宝大的胆子用手指拈了点放到嘴里,真是透心甜,没有一点儿黄糖的苦涩。:



    第三百三十章 破城

    

吴三宝一尝正是霜糖,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大人真给我们一人一包霜糖”吴三宝知道霜糖的价格,不用运到南直隶,就在赣州这脱手,这一包也很换到将近一百两银子。,要知道满清承接的明朝的旧制,官员的薪水很低。他这样的参将每月只有五两银子,普通士兵五钱银子。如果足额发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