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后边跑上来一个小吏,看样子是县衙的人。那小吏看到许冠三说道:“许营长,知县大人有令,多抓俘虏,煤矿需要劳力。”
许冠三心中暗骂:“你娘的,打仗那还管死活”但是命令不敢不听,他也知道鸿基煤矿对楚王的重要性,所以接着命令道:“注意抓活的。”
接下来就简单了,北越士兵已经被吓破胆,看到对面红衣服的恶魔上来了,纷纷跪地投降,这让想要杀几个人建功立业的赵虎很是郁闷。
刚才战斗开始的时候赵虎也挺紧张,可是看到敌人还没进入火枪的射程就纷纷崩溃,赵虎觉着这仗打的也太简单了吧,以后还要火枪兵干什么,直接上大炮轰就好了。
这场短暂的战斗消灭了三千多人,抓住了五千人和三头大象,其他的人都四散奔逃。那个王子郑榕逃跑时扭了脚,也被抓住。
县令马承祖在后边看得仔细,他刚开始对这场战斗没抱任何希望,感觉一定完蛋,最好的结果就是打个平手。毕竟对面这帮安南人太多,自己只有八百人。
可是战斗过程让马县令大跌眼镜,如果他有眼睛的话。没想到许营长他们战斗力这么强悍,那种红夷大炮的威力这么大,安南人没冲到阵地前就被打散。
保住性命的喜悦过后,马县令满身冷汗直冒。这个鸿基小县只有一个营八百人马,永安州可是有三千多人。再加上听说东莞的楚王手下这样的军队足足有五万人,不用都这种战斗力,就是有着一半的战斗力那也十分恐怖。
其实马县令有点夸大新军的战斗力,新军火力强不假,但是这次胜利主要是越南人战术不得法。越南人没有骑兵,还要在正面冲击新军,正是用自己最弱的一面攻击新军最强的一面,这要不输那真是没天理了。
越南人看着是南北朝打了六七十年的仗,但是各种战术、军事思想还是要比中原王朝差很多。
前面许冠三看到其他安南人逃进森林,命令追击的队伍不要追击,自己刚到鸿基,人生地不熟,进入对面这种亚热带森林实在不安全。
许冠三回头看了看满地死尸,命令打扫战场,掩埋死尸。他自己回到后边,向马县令禀告情况。
这时马县令还处在震惊中,马承祖虽然是个举人,但是也算是个能吏。他对两广一带的明军什么战斗力自然知道的门清,各个卫所除了巡海道水师还有些战斗力外,其他和农民没啥两样。
如果楚王非要倒行逆施,要学燕王起兵靖难,那两广和福建那是顷刻而下。真要到那时候自己可怎么办自己学的儒家经典教育自己要从一而终,难道自己就殉了那个弘光皇帝
正在马承祖胡思乱想之际,许冠三回来,见到他正愣在当场,以为被自己新军战斗力震撼住了,许冠三不禁心中一乐,这帮臭老九还不是万能的。
许冠三走到马承祖面前,大声说道:“马大人,幸不辱命,已将敌人击退,俘虏五千人,请问马大人这些人怎么办”
马承祖这才回过神来,自己远离中原万里,现在还是为楚王效力,其他的先不说,弄好这个煤矿才是正道,至于其他到时再说吧。
想开后马承祖拱手说道:“许营长部下真是战斗力强悍,真是天下第一强军啊。”
好听话谁都爱听,许冠三咧着大嘴笑道:“那里,县令大人夸奖了,这帮小子还是新兵,刚才看到大象差点没乱了阵型,还是短炼啊。”
这还是新兵那老兵厉害成什么样马承祖不禁心中暗自打鼓。
许冠三接着问道:“马大人,你刚才传令要留着俘虏,可是有用处”
听到许冠三问起,马承祖才想起刚才自己让人通知他留活口。
原来马承祖看到安南人大败,许冠三领着队伍在后面大势屠杀敌兵,马承祖不禁心中一动。马承祖交接时看过当地安南的情况,知道南北越现在正打生打死,这一万人在大明不算什么,在北越应该就算倾国之师了吧。自己多抓俘虏,在北越王室那边就有了谈判的筹码,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
因为许冠三和马承祖不是一个系统,马承祖为了说服许冠三,把自己这个驱虎吞狼的计策详细和许冠三说了一遍。
许冠三是个武人,没那么多弯弯道,听到马承祖这个计策不禁心中暗骂:“王爷果然说得对,这帮臭老九心肠毒的很。老许我以后要离他们远点,别再不小心让他们给卖了。”:
第二百三十章 罪恶的军火贸易
许冠三是受马承祖节制,但是如果马承祖的命令不利于楚王他可以不执行。
抓了五千俘虏,腿脚好的大概四千多,有七八百受伤的。许冠三命令将重伤的放在当地让他自生自灭,轻伤的和没伤的全部送到采煤厂,这种免费的劳力那还不是大用特用。
马承祖这边也没闲着,找到倒霉的王子郑榕,让他给郑楹带封信。要知道现在安南和中原内地基本上没啥两样,用的是汉字,说的汉话,穿的汉服。后世那种拉丁文式的越南文字还没出现,所以马承祖这一封之乎者也的信在郑楹那一点没有阅读障碍。
信中内容很简单,先斥责了北越的不仁义,自己为大明官员,到这里只是合法买卖,为什么要派出大军攻打自己第二就是讲述自己这边战斗力如何牛逼,将士如何用命,你们北越如何被打的落花流水。第三说自己是天朝上国,不和你们番邦计较,赶紧拿银子来赎你们的士兵,没银子大米也行。心黑的马承祖在信的最后看似无意的加上了一条,听说你们北越被南越打的大败,自己手中正好有一些兵器,需要的话可以卖给你们。
北越的靖都王郑楹接到自己倒霉儿子送来的信后,也很是吃惊。这一万人马是自己的全部机动人马,郑氏手下一共不到十万人,几年前和阮氏那一场大战就死伤近一半,再加上还要驻守各地,现在自己的老巢顺化可以说是不设防的。
信中那个大明县令给的条件很是诱人,用一些不值钱的稻米就能换回来士兵,这个可以考虑。让郑楹更感兴趣的是最后那段话,可以卖给自己武器,如果是那种威力巨大的大炮那就太好了,有了大炮那自己还能怕阮氏吗
郑楹看了看下面跪着的倒霉儿子郑榕,问道:“明人的火器真的那么厉害”
郑榕回来为了减少责任,自然夸大明军武器的威力,什么一炮糜烂数百里,什么大明士兵都是地狱的恶魔等等。
郑楹也是江湖老油条,那能信这种胡说八道。但是明军火器的厉害那是一定的。
郑楹想了想,不管怎么样,那五千士兵一定要赎回来,至于武器吗,如果真是那么好可以采购一些。
打定主意郑楹再次派出郑榕为使节,去和明人谈条件。
马承祖听到北越要卖大炮,那是一定不能卖的。不过自己这有一批很好的精钢宝刀,这个倒是可以卖给北越。
郑榕听马承祖这么说,想了想问道:“宝刀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可否看看”
马承祖让人取了一把东莞出产的球墨铸铁横刀,送到郑榕面前。
郑榕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这把刀,有点像倭刀,但是刀背平直,应该很利于刺击。郑榕看了看抽出自己的波斯宝刀,这可是佛郎机人运来的宝刀。
郑榕握住自己的宝刀,用力砍向横刀,只听一声刺耳的声音,两把刀纷纷断掉。
郑榕吃了一惊,没想到明人的武器看着不起眼,却锋利如此。
郑榕问道:“敢问大人,这把钢刀多少钱一把可有多少”
马承祖手捻着自己的山羊胡子,笑道:“王子殿下,这种刀在我们大明那是普通士兵用的刀,要多少就有多少。一把刀十两银子,同样材质的枪头三两,半身盔甲二十两。这价格王子可满意”
要知道这种浇铸的武器在东莞生产成本也就二钱银子,马承祖卖出五十倍的价格,实在的奸商啊。
郑榕没想到这刀这么贵,不过还算合理价位,自己的那把百炼精钢的波斯宝刀还要一百两银子。
“大人知道,我们安南贫瘠,没有这么多银子,请问可以用稻米换吗”
马承祖等的就是他这句话,要知道在安南这一石稻米才七钱银子,运到东莞就是二两一石,如果运到北方那就是七八两一石。
马承祖这个奸商装作很是难下决定,沉吟说道:“郑王子,你也知道你们这稻米不值钱,这样我们大明要吃亏的。”
郑榕看到马承祖这样,就知道这是要好处,赶紧从外面叫进来两个挑选出来的美女,说道:“我看大人在此地没有家眷,这二女是我北越犯官女眷,都知书达理,送给大人伺候左右。”
马承祖看到这两个女子娇小可爱,非常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点。他装作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道:“也罢,既然王子殿下这么诚恳。本官做主,一把刀十石稻米,枪头三石,盔甲二十石。王子看怎么样”
稻米七钱一石,马承祖说的是一两一石,就这郑氏就占了大便宜。郑榕高兴道:“多谢大人了,我们先要五千把钢刀,一万只枪头,三千领盔甲。至于士兵,每人五石稻米怎么样”
这一笔交易就赚了十六万石稻米,马承祖大喜,说道:“王子殿下畅快,不过我们现在手中只有五百把横刀,其他的半个月就可运来,王子请放心。”
马承祖事后赶紧给付文龙写了封信,把详细情况说了一遍。付文龙也同意马承祖的办法,并把这封公文转到东莞的楚王府。
朱宏三看到马承祖的公文,没想到这个马县丞挺有能力,用一些冷兵器就换来十六万石粮食,那就是七千多吨。
朱宏三提起笔来给付文龙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上肯定了马承祖的做法,提出不要只是在北越郑氏上做文章,南越阮氏也可以接触。军火生意是赚钱,但是那有吃了上家吃下家赚钱还有不要拘泥于武器,一些日用品、食盐、白糖、纸张、农具等等都可以卖给他们,稻米不够就让他们去挖铁矿、煤矿。
朱宏三可是记得在北越的控制区可是有几处大铁矿,这是全球几大铁矿带之一。自己的石碌铁矿只是这个铁矿带的尾端,那就有几亿吨的储量,处在铁矿带中间的越南还能少了吗
得到楚王朱宏三的命令后,马承祖更是吃了原告吃被告,在越南大地上到处煽风点火。本来北越郑氏已经被南越阮氏打的元气大伤,没想到有了大明在后边给他输血,很是在局部战场上打了几场胜仗。南越阮氏了解到大明支持郑氏后,也找到马承祖,想要卖武器。马承祖大喜,在越南当军火二道贩子当的不亦乐乎。
就在朱宏三在越南大发战争财的时候,北中国的普通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北方小冰河气候还在持续,北直隶山西等地去年粮食更是只有往年的五成。河南现在成了三不管地带,满清和李闯正在争夺陕西。
现在朱宏三在年前定下经济战的战略开始起作用,北方本就不多的粮食被抽光,物资的缺少代表着物价的高涨,现在北京城里一石白米要卖到八两银子,这还不一定能买到。在一些偏僻的乡村已经开始出现“人市”,就是以卖人肉为主的市场,北方大地上一片饿殍。
北京在崇祯十年的时候还有一百万人口,经过这几年的战乱、瘟疫,现在北京城中只有二十多万人口,这还要算上大批的满清贵族。
这帮满洲贵族根本不管汉人的死活,进入北京后开始在北直隶、山西一带跑马圈地。为了防止农奴逃跑,满清朝廷发布了严酷的逃人法,规定帮助逃亡的奴隶全家处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满清残酷的统治下北方人民实在忍无可忍,纷纷竖起义旗反抗满清的统治。在弘光元年正月一个月里,北直隶一地就有二十多起起义,满清到处镇压灭火。
刚开始镇压的铁骑来到,乱民立刻四散奔逃,可是进入二月,各地乱民开始和满清官军正面抵抗。这里面就有朱宏三的功劳,他在年前派出了二百人的小分队潜入北方,在钱礼德的情报网帮助下,为各地起义农民提供武器、训练、情报,增加了满清占领北部中国的难度。
而这时满清的战略中心是先顺后明,先派遣大军消灭陕西的李闯。所以对北直隶的各处起义实在没有精力和实力镇压。
但是战局在弘光元年二月发生变化,和满清打了大半年的李闯终于在潼关大败。满清在围攻潼关二个月后,用从关外运来的红夷大炮轰塌了潼关的城墙,冲入关中并占领西安。李自成看到大势已去带领残兵南下湖广。
大败李闯后,雄才大略的多尔衮认识到现在和南明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在结束灭顺之战后,留下英亲王阿济格继续南下追击李自成。调回能打仗的多铎,准备南征南明弘光政权。
弘光元年三月十五日,多铎带领二十四万军队,离开北京南下,旨在消灭南明弘光小朝廷的灭明之战正式打响。:
第二百三十一章 扬州十日
在多铎带领队伍离开北京的同时,南京朝廷各位大人们还不知道大祸就要临头,还在绞尽脑汁想办法打到政敌。
东林党这帮搅屎棍刚开始弄出个大悲案和童妃案,看到对阉党和弘光皇帝没啥影响。所以准备来个大的,这就弄出了假太子案。
在二月份,就有人密报弘光皇帝,说是有人看到崇祯太子出现在浙江。这件事让弘光皇帝三魂出窍,要知道朱由崧的继位合法性就是来自崇祯的儿子都死绝了。而现在弄出个太子还活着,这样朱由崧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朱宏三说道:放屁,这帮东林党真不要脸,崇祯的三个倒霉儿子都让小爷弄死了。
太子的出现让朱由崧非常被动,万变无奈下他命令宫中宦官去浙江接回太子。这时朱由崧的软弱性格显现出来,他竟然真的在三月初一将这个太子接到南京。坟墓里的朱元璋大概气得要跳出来,朱由崧难道忘了当年祖宗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小明王韩林儿的吗
太子一到南京立刻成了舆论焦点,各派抱着自己的政治目的众说纷纭,有说是假的,有说是真的。最后朱由崧没办法,既不能证明这个太子是真的,也不能证明是假的,只有命令锦衣卫暂时关押。
可是这个消息传到湖广左良玉处,现在侯方域已经在左良玉这待了两个月。他来的目的就是请求左良玉出兵清君侧,去南京将阉党变成死党。
但是左良玉已经不是崇祯年间的小兵头,他经过多年征战,手下有士兵八十多万,号称一百万,已经成为一个大军阀。
左良玉本来就不是啥好鸟,当年镇压流寇的时候就经常首鼠两端,看到敌人弱小就上前打两下,看到敌人强大就不顾友军掉头就跑。
当年弘光刚立的时候是在湖广巡抚何腾蛟的劝说下才答应支持新政权,因为他手握重兵,并占据长江上游,朝廷对他也没办法,就封他个宁南侯,镇守武昌。
可是当时真正拥立功臣是江北四镇,左良玉看到朝廷对他们四镇封赏有嘉,而自己只给个不疼不痒的侯爵,左良玉对马士英很是不满。再加上左良玉属于东林一党,而这时南京东林党这帮家伙被马士英、阮大铖压得死死的,所以左良玉和马士英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当自己的老主人的儿子侯方域找到自己的时候,左良玉知道机会来了。但是起兵清君侧毕竟是造反,在没有十全把握下左良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