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闻糖商各家家主在十月二十日来到王家的庄园,商讨怎么对付这个官营糖厂事宜。
最开始说话的许家的家主:“各位老爷,大家知道新任知府在城外新建了个糖寮吧”
来开会的自然知道怎么回事,大家纷纷回答知道。
许家主接着说道:“我听在里边干活的工人说,官营糖寮出糖率比咱们要高了两成,成本更是低了五成。大家知道咱们的赤糖在广州能买到五钱白银十斤,大家知道官营糖寮雪糖出厂价是多少”
这个大家还不知道,纷纷问道多少钱
“大家都想不到,他们雪糖成本价才十两银子一石,大家没听错,是一石。咱们赤糖都要三两银子一石,雪糖更是要六两银子一斤。这样下去不要几个月,咱们大家都没了活路。”
很多小糖商根本不知道官营糖厂的成本能压到这么低,听许家主说完后一个个如丧考批。
“这么低那我们怎么活啊”
“看来还是转行的好了”
看到大家反映激烈,许家主说道:“大家不要慌张,今天要大家来就是商量个章程出来,看看咱们怎么办”
下边有人叫道:“听听王大老爷怎么说。”
王大老爷就是王家家主王有道,这家伙今年六十多岁。他们王家前几代就是要饭的,后来实在饿不行了,铤而走险当了海盗。在王有道爷爷那辈攒下了大笔财产,然后回到老家徐闻,买下几百亩甘蔗田,当起了地主。
因为王家来路不正,所以手段恶劣。传到王有道的老爹这代,通过强取豪夺成为徐闻县远近闻名的大糖商,王家自己就占徐闻赤糖产量的三分之一。所以官营糖厂的建立对王家冲击是最大的。
王有道看到群情激奋,很是高兴,感到民心可用。站起来说道:“以前承蒙大家信任,让王某坐了徐闻糖业商会的会长,现在出了这么大事,为了大家的利益,我们一定要拿出了章程,不能让官营糖寮把我们挤死。”
“我们听王老爷的”
“王老爷说怎么办吧”
这是王有道找来的托。但是也有思路清楚的,问道:“王老爷,这个官营糖寮可是知府办的。咱们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到时候知府追究下来怎么办”
这一句话给大家浇了盆凉水,是啊,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句话大家都听过。这个不像以前有过江龙想要插手徐闻制糖业,大家联手挤出去完事,这个可是官府啊。
王有道笑了笑,说道:“大家难道忘了前几年薛县令的是了吗”
前几年徐闻新来了个薛县令,看到制糖业很是赚钱,想要插手制糖业。让王有道联合全县大糖商,生生让知县的糖寮一两甘蔗收不到。
薛县令想要使用官方手段收拾这帮糖商,没想到王有道收买了广东布政使,把薛县令调走,薛县令没办法只好灰溜溜的走了。最后听说薛县令的船在海上遇到了海盗,薛县令为国捐躯。
也正是这件事,王有道确立了在徐闻糖商的统治地位。
各位糖商想起那个倒霉薛县令,不禁信心大增,纷纷表示愿以王老爷马首是瞻。
王有道点点头,说道:“各位,咱们这是保卫咱们自己的财产。如果让官营糖寮经营下去,什么结果大家自己知道,所以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同心协力,度过这个难关。”
许家主说道:“我们都明白,请王老爷示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王有道说道:“咱们要让官营糖寮干不下去,第一步要大家回去降低甘蔗收购价格,每石甘蔗降到一两银子。”
下面各个家主大惊,说道:“一两银子会不会太狠了,要知道现在稻米都要二两银子一石,降的这么狠那些糖农不会造反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倒霉的唐县令
听到有人担心糖农造反,王有道说道:“大家放心,你们可以和糖农说,是官营糖寮产量太高,南直隶那边卖不上价,所以降低收购价。
“听王大老爷的,那接下来怎么办”
王有道接着说道:“第二步就是让全部糖农去官营糖寮卖甘蔗,我估计他们没有那么多现银,到时候必定关门不在收购甘蔗。接下来就是鼓动糖农闹事,最好冲进去把那个糖寮烧了。”
“这个好办,街面上不要命的青皮很多。但是官府那边就要王大老爷出头了。”
王有道点点头,说道:“我已经给广东布政使孙大人去信了,告了马知府一状,说他与民争利。当然,这个银子还要大家凑一凑。”
银子不是问题,这些大糖商很快凑了一万两银子,交给王有道去行贿。
商量完后,各个家主纷纷回家准备。
王有道叫来自己的管家王福,说道:“王福,今晚上你去趟白沙岛,让老二准备好人手,等到糖农开始闹事,冲进糖寮一定要抓住那几个工匠。咱们要把那种制糖技术弄到手。”
王福点头出去准备。
原来这王有道还和徐闻外海的海盗有联系,白沙岛上的海盗头正是王有道的二弟王有德。
五天后,制糖厂的管事工头突然发现每天来卖甘蔗的糖农多了三倍,还有增加的趋势。工头知道知府大人临走时就留下了一万两白银,经过建厂房后只有不到五千两,这样敞开收购只能坚持不到十天。
那工头知道事情重大,赶紧出去问清原因,原来当地其他糖寮全部降低甘蔗的收购价,降到了只有一两每石。糖农自然来价格高的这里出售。
工头发现不好,现在已经收了好几千石甘蔗了,够生产半个月了。他赶紧命令停止收购,然后出门去找徐闻县令。知府大人已经和徐闻县令打过招呼,让他们关照一下。
徐闻知县叫唐求,这家伙是浙江人,算是东林党的外围成员。唐求学习不好,再加上浙江竞争激烈,到四十岁了才考上个举人。要知道金举人银进士,这也很牛逼了。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c……
唐求看到科举无望,就找到东林大佬钱谦益,弄了个部选来到徐闻当官。
唐求听到新任知府是马家老大马济远很是高兴,马家也算是东林党。马国安活着的时候可是和东林大佬黄道周、刘宗周他们相交莫逆。
但是没想到马济远来了对唐求很是冷淡,闹得唐大县令很是郁闷,在私下里也和马知府表示过自己是钱谦益的人,但是马知府对待自己还是那种冷冷的态度。
唐求不知道的是钱谦益的女儿现在是楚王朱宏三的侧王妃,对马小芳已经形成威胁。作为铁杆拥嫡派的马济远如何能对唐求热情起来
这已经算是马济远是君子了,要换上心黑的马明远和冯自用,不暗地里弄死倒霉的唐大县令都对不起钱谦益。
虽然马知府不待见自己,但是唐大县令还是要迎奉上官的。所以当马济远临走时交代唐求照顾糖厂,唐求对这件事很上心。
在听到工头的禀报后,唐求第一时间找到了王有道,问问怎么回事。
王有道自然一推六二五,还不断诉苦说官营糖寮生产成本太低,自己已经准备不干了。
唐求刚开始相信了王有道说的,毕竟自己也收过王有道的银子。回去对工头说了实情,也给马济远写了封信解释,想让官营糖寮降低产量。
唐大县令想的很美好,但是现实很骨感。在他的信发出的第三天事情恶化,愤怒的糖农开始攻击官营糖寮。
刚开始唐大县令也没当回事,派出了几个衙役去弹压一下。没想到下午收到消息,糖农打死了两个衙役,事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唐大县令今年刚来徐闻当县令,他还想要求进步呢,现在自己治下出了这么大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先不要上报,能在本地解决最好。
所以唐大县令屈尊来到王家庄找王有道。
唐求看到王有道后问道:“王庄主,这事怎么弄的,现在出了人命,你还不让你的人收手”
“唐大人,这真不是我的意思,现在糖价已经很低了,我们要按照原价收购甘蔗就要赔钱,唐大人也不能看着我们要饭吧。”
唐求听到王有道这么说很不高兴,沉声说道:“王庄主你到底想要什么”
王有道看到唐求这么说,也感觉没必要装下去,说道:“很简单,那个官营糖寮停产。”
“这根本不可能,那是知府大人亲自办的,停产了你让本官在知府大人面前如何交代”
“唐大人这边根本不用管,我们已经派人去广东求布政使孙大人了,让他把马知府调走,这样不就万事大吉了。”
唐求心中说道:“布政使孙朝让也没有马家势力大。”但是这话没有和王有道说,毕竟他唐求和马济远都是东林党,虽然不知道马济远为啥不得意自己,但是关键时候还要向着马济远。
听到王有道已经把布政使牵扯出来,唐求也不准备管下去,自己官小职微,这种事还是让马知府操心吧。
唐求回到县衙后又给马济远写了封信,把王有道的意思婉转提了一下。唐求感觉作为东林一脉这已经仁至义尽了。
书信在三天后送到马济远手中,马济远大吃一惊。他知道糖产业对楚王的重要性,这是绝对不能出差错的。
马济远赶紧给唐求回书一封,在信中他感谢唐求的及时通知,然后命令唐求一定要将这件事弹压下去。同时马济远想到这是自己第一次出来独当一面,所以也没及时通知楚王朱宏三,觉着自己应该能处理好。
明朝的交通实在落后,当马济远的书信送到唐求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五天后了。事情已经发展到不可逆了。
糖厂的几个管事都是东莞出来的,在东莞都跋扈惯了。没想到在小小的徐闻竟然受了这么多气,在和糖农的冲突中一个管事开枪打死了一个糖农。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在有心人的煽动下,糖农开始攻击制糖厂。最后焚烧了糖厂,杀了两个管事,所有工匠都被抓走。
这下唐求知道事情闹大了,把实情告诉马济远。马济远对这种事情也束手无策,只好行文徐闻当地的海安所,想请当地驻军帮忙。但是当地驻军早得了王有道的好处,以不相统属的理由对马济远的请求不予理睬。
这回马济远实在没办法了,只好给东莞写信求援。
马明远接到自己大哥的信也不敢隐瞒,和楚王朱宏三说了实情。
朱宏三十分生气,事情到了不可解决的地步马济远才禀报自己,耽误了最佳解决时机。现在徐闻闹成这种样子,只有快刀斩乱麻。但是从东莞调军队去没半个月赶不到地方,到时候不知道那些工匠能不能保住命。
所以朱宏三想了想只有调动在琼州的周玉部,他们离徐闻只有一条雷州海峡,两天就能赶到。同时朱宏三害怕这件事有别的势力掺和到里面,又派出了造船厂新造的三艘军舰,也就是那种龙骨是钢铁的新式海船。
这是这几个月造船厂全力开工的结果,接到朱宏三的命令“地缸”颜青山很是兴奋。每艘新军舰上有火炮二十门,颜青山很早就想开出去试试炮了。
这回接到朱宏三的军令赶紧带齐自己的海盗队伍从新安县南头军港南下,直奔雷州府。
而周玉接到命令已经是十二月初六了,他知道命令紧急,连忙在昌化坐船赶到琼州,带上两千人赶奔徐闻县。:
第一百九十六章 血洗徐闻县
当周玉带领人马赶到徐闻县,正好碰到糖农在围困县衙。
原来马济远给朱宏三写完信后就赶到了徐闻县。马济远知道朱宏三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货色,等到朱宏三的军队到来一定杀个血流成河。
所以马济远为了百姓着想看看能不能自己独立解决这件事情。
但是王有道他们蹬鼻子上脸,知道马济远来徐闻后反而逼迫马济远答应停产糖厂。这种大事那是马济远能定下的事情,所以和王有道他们僵持住了。
这几天王有道也想逼迫马济远早早解决这件事。正好广东布政使孙朝让孙大人的行文也到了徐闻县,所以王有道带着人来和马济远谈判。
王有道满以为有知府顶头上司的文件,这个马知府能乖乖的屈服,没想到马济远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神态,这让王有道感觉很不好。
马济远根本没把孙朝让的行文放在眼里,不说有两广总督冯若舒在那顶着,布政使也不能拿自己四品知府怎么样。布政使能做的就是行文南直隶吏部,让吏部下文调走自己。
马济远本来想要救这帮糖商的,毕竟都是大明子民。马济远已经接到朱宏三的信,知道楚王已经调动琼州驻屯军来增援了。但是看到王有道还这样不依不饶,马济远也打定主意,既然面前这个王有道找死那他马济远也就不管了。
所以马济远对王有道的威胁不置可否,弄得王有道很是郁闷。当然他也不敢在县衙对马济远怎么样。
要知道马济远和那个倒霉的薛县令不一样,马济远已经算是高级官员了,他要是死了那可不是死个七品知县那么简单。
所以王有道出了县衙的门就吩咐手下围困县衙,一定要逼着马济远就范。
没想到就在这时候周玉来了。周玉带人刚赶到徐闻县城,在城门口就看到大街上很多人。周玉早就接到朱宏三的命令,这次来徐闻就是杀人立威的。
所以在城门口周玉就命令支开带来的三门火炮,这次赶路赶得急,所有炮兵都在琼州没带来,只带了三门火炮。
但是这也够了,周玉命令全部装上霰弹,在糖农的后面就开了火。
在火炮换装新式火药后,霰弹射程已经达到了六百米。现在距离这帮糖农只有三百米,每颗铅弹能打穿三四个人体。
周玉下令开火后,在龙眼大小的铅弹面前糖农就像割韭菜一样一排排被打倒,第一次齐射就有一百多人被打死。伤者无数,很多断手断腿的满地乱趴,一时间惨叫声四起。
刚开始县衙前面的闹事的人群被后面传来的巨响闹愣了,谁也没想到是火炮声,因为没人想到官府能这么狠。
在第二次火炮齐射后大家听到是火炮声,后面有人大喊官军来了。一时间人群大乱,四散奔逃。
王有道这时刚出县衙,他也一愣。但是看到后面那些被铅弹打成两节的死尸后,吓得尿在裤子里。他不是没见过死人,年轻的时候也在白沙岛混过一段时间。但是热武器杀人的惨烈可不是冷兵器能比的。
看到后面一排排的人被铅弹打成两断,王有道知道刚才那个知府脸上古怪的笑容了,原来他早有准备。可是这些官军是哪来的
海安所已经得了自己银子,表示不掺和进来了。难道是广州来的王有道突然觉着自己这件事是不是办错了。
错不错以后再想,现在最主要的是要逃命,王有道一哈腰,和逃跑的人群逃出县城。逃回王家庄。
县衙里马济远和唐求看到王有道出门,唐求刚要说话,就听到外面的巨响。唐求说道:“今天天气很好啊,怎么打雷了”
马济远听过炮声,知道这是火炮射击的声音。他知道援军到了,赶紧出门。
马济远和唐求出门一看满地死尸,死状极惨。满地是各种内脏,伤者满地翻滚。马济远看到一个剩半截身子的人躺在地上捧着自己的肠子大叫,边上还有一个人抱着半个脑袋大哭,应该是他的亲人被打死了。
马济远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