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争锋乱世 >

第30章

三国之争锋乱世-第30章

小说: 三国之争锋乱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者,又分为猛将,悍将,大将以及良将和名将。”

    “此名将之道也!”

    “然而要作为武国一军之统帅,光凭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更别说本王还不了解你了!”

    “本王封你为镇东将军,即日起,前往岳飞帐下听令,什么时候你能挺起胸膛告知我你可以为帅了,什么时候你再独领一军!”

    李广闻言眉头微皱,看来王旭给的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李广看了看姜尚这老头,姜尚只是笑着看着他,看来这一关得自己过了。

    “敢问王上,何为为帅之道?”

    王旭笑道:“君子先求诸己,后求诸人。”

    “何解?”

    一个君子、领导、为帅之材,要先不断地充实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要求别人也不断地充实提高,领导之道在于领导的身正不正。

    “此为帅之道吗?”李广再问。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何解?”

    “君子的道德就像风一样,小人道德就像草一样,风怎么吹草就怎么动,领导要影响下属,而不是一味严厉规范下属。”

    “若下属如驴一样蠢,也不能一直严厉吗?若是异族,不能杀降吗?”李广说道。

    “你觉得本王的几大元帅,你比得过谁?”王旭笑道。

    李广看了看王旭,见他没有其他意思,顿时陷入了沉思。

    第一的秦明,忠贞不二,为第一元帅,这个还真不好比。

    第二的薛仁贵,武艺绝伦,统帅无双,这个也不能比。

    李广想了又想,发现还真不好比,因为他没有什么战绩,而别人都有一段非常辉煌的战绩。

    “王上,且看末将日后的表现!”李广高声道。

    “好!”王旭就欣赏这种人。

    “王上,末将斗胆再问何以为帅?”李广沉声道。

    看来这李广和帅扛上了!王旭微乐。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何解?”

    “将有大作为,大的方案要实施的时候,要掌握一个度,不断地做这种大事,就会劳民伤财。”

    …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何解?”

    “做任何一项决策一定要把利害计算清楚然后才开始行动。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姜尚微微点头,武王不愧是武王啊!精辟!

    “将之智要超常,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也。”

    “何解?”

    “如果只能看到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东西那不是为帅之才的素质,他的智识要超常。”

    李广的眼睛越来越亮,似乎悟了。

    …

    “善用人者不恃人。”

    …

    严格来说,这些已经是为主之道了,但是为帅之道也是如此。

    而为主之道,重在识人之明,也重在自身威望。
………………………………

第五百二十九章 渡劫

    王旭回来之后,就收到了隐部传来的消息,赵云退兵了。

    王旭仔细的看了看战报,一切都归结于一人,那就是巨毋霸。

    没想到这个人竟然也悄悄的出世了,还在陈友谅的麾下做事,不过看到隐部的另外一条消息,王旭松了一口气。

    有冉闵和霍武的话,这一战应该不是问题。

    “来人,叫潘凤来见我!”

    潘凤没有去韩信的麾下,而是在白虎战区,归于郭子仪的麾下。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嫌,但是王旭可不在乎这个。

    先不说有没有那种事,就算是有,王旭也丝毫不惧。

    潘凤隔天就到了,来得飞快!

    “无双,本王唤你前来,不为别的,只是想问你一句话,刑天战神的传承,你要不要,敢不敢要?”

    潘凤还以为是什么事呢!没想到竟然是大喜事!

    潘凤的呼吸瞬间粗了起来,那可是刑天战神的传承啊!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潘凤自然是想要,不过潘凤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开始沉思起来,他到底敢不敢要。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潘凤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

    接受了刑天的传承,意味着他所承担的责任就重大了。

    但是潘凤怕吗?答案是否定的,他只是在犹豫,自己能不能承担起这份责任。

    而此时王旭也读取了潘凤此时的数据。

    姓名:潘凤

    字:无双

    战力:9100

    统帅:93

    战略:82

    内政:70

    很高的数据,战力九千一,就是秦琼也不过九千而已。

    “回禀王上,臣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潘凤单膝而跪,郑地有声!

    王旭欣慰的点了点头,笑道:“跟我来吧!”

    王旭问清楚了刑天传承的地点,竟然是当初白蛟所在的白龙山!

    说起来,王旭已经有很久都没有去过白龙山了,也很久没有拜会过白蛟了。

    王旭第一件事就是去拜会了白蛟。

    王旭很清楚的读取了白蛟的数据,战力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也就是说,白蛟差一步就能够突破武神了。

    此时白蛟的身形已经完全具备的神龙的特征。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不知道突破了武神之后,能不能达到神级。

    “小王旭,你来了!”白蛟这次竟然口吐人言,不再是和王旭传音了。

    本来见到这么大的蛟龙潘凤就吓了一跳,没想到竟然还能口吐人言,成精了都!

    “白老!一别数年,白老风采依旧啊!”

    “这个小家伙!不错!你们是为了那个东西来的吧!”白蛟说道。

    “不错!战神刑天的传承!”王旭点了点头。

    “此人具备战神血脉,或可成功!但是成功率太低了,毕竟他的修为只有这么点!”白蛟摇了摇硕大的头颅,显然不看好潘凤。

    王旭闻言眉头一皱,白蛟既然如此说,看来是真的危险。

    “无双,若不然暂且放下吧!”王旭有点打退堂鼓了,若是潘凤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就得不偿失了。

    完全可以等到能够拿的时候再来!

    “王上!我想试试!”潘凤坚定的说道。

    “嗯!勇气到是可以,但是我要告诉你,你只有十分之一的几率能够成功,失败的话就是粉身碎骨,形神俱灭!”白蛟说道。

    “十分之一?这么高的吗?”潘凤竟然笑了出来。

    “王上,不满你说,我正是战神刑天的后裔!”潘凤笑道。

    “十分之一的概率,已经很高了!王上,让我去吧!”

    王旭先是一惊,随后点了点头,说道:“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立刻停止!”

    “好!”

    其实哪里可以停止,一旦接受,不成功便成仁!潘凤暗自苦笑。

    但潘凤必须要去做,他在武王大圆满停留太久了,久得他都等不了了。

    领悟的速度越来越慢,何时才能够突破?

    这是一场危机,同样也是一场机遇,一旦成功,他就是在赵云之后,武国第七位半神。

    潘凤朝着刑天传承的所在地飞了过去,白蛟却拦下来王旭。

    “小王旭,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王旭顿时懵逼了,什么叫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小王旭,西方有一条魔龙已经突破了武神!我已经感觉到了!西方的那位最近一两年就会进军华夏!”

    “什么?”王旭大惊失色,这么快?而且还有半神的存在?魔龙?是什么鬼!

    “小王旭!一个月后我就会渡劫!如果能够渡得过去,日后还可以为你抵挡一二,如果渡不过去,那以后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王旭一惊,白蛟此时的战力已经是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了,难道突破武神需要渡劫吗?

    “白老!突破武神需要渡劫吗?”王旭顿时问了出来!

    “不错!武神!严格来说已经突破了人的犯愁,达到了陆地神仙的境界!”

    “当年的战神刑天就是武神!他一斧可以劈开一座绵延万里的大山,一拳可以打爆方圆数里的大地。”

    “无论是人还是兽,都需要渡劫!”

    “而前不久西方的那一条魔龙就渡劫成功了!”

    渡劫!

    王旭的心里默默的记着这两个字,罗士信突破的机会应该就在这里了。

    罗士信的战力也是到达了九万多。

    “当年你身边的小家伙不错,也快到我这个境界了!”白蛟忽然开口道。

    “然而若是就这样渡劫!九死一生!”

    “要想度过大劫,需要神级的宝物!”

    “就算是我,这么多年也只孕育了一颗半神级大圆满的龙珠,能不能度过天劫都说不一定。”

    神级宝物?王旭一惊,神级宝物也就那么几件,早知道当初就不把秦王剑给扶苏了。

    王旭突然后悔了。

    “杨子,神级宝物你能不能搞到手?”王旭暗道。

    “能是能,但是你买不起,一件神级宝物需要五十万兑换点,而现在所剩的兑换点只有十一万。”

    “这么多?”王旭眉头一皱。

    “就算有了神级宝物,也不一定能够度过大劫,毕竟神级宝物也是有等级的。”白蛟再次开口道。

    “如果是镇国神器这种级别的话,还差不多。”

    镇国神器!王旭缓缓的吐出这四个字,眼中露出一丝喜色。
………………………………

第五百四十章 邯郸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元月,秦聚兵约五十万人,且分兵三路,左路司马梗率军进攻韩之太原,取之,尽得上党地,以牵至赵北方主力不得南下;右路约十万增兵南阳,以拒魏楚联军;中路军约三十万人,直攻赵之邯郸。

    七月、八月间赵之武安、皮牢,两座赵都唯一可依赖的战略屏蔽被秦攻破。并于十月间兵围邯郸,这年是赵孝成王七年。

    关于秦昭四十八年正月至八月间对赵攻势,赵国采取的战略是坚壁清野,放弃野战和卫星城,集中各地的守军及粮食全力保卫都城邯郸。而此时的赵国精锐士兵早已于长平之战中伤亡殆尽,邯郸城内士卒多为刚征集的下民人数约在三四十万人左右。

    其中士兵年龄多为40岁左右的老人(古40岁即为老)或13到18岁的弱童。而年轻力壮的士卒不超过十万其中包括赵王的宫卫步兵和少量骑兵大约在一至两万人左右,这些构成了赵日夜突袭秦兵的主力。守将为大将军廉颇、宫卫统领乐乘,而平原君赵胜成为邯郸之战实际的最高指挥官。

    同时赵之邯郸的下民因长平之战,每家皆有丧子、丧夫、丧父,故同仇敌忾,誓卫赵都。

    秦军以五大夫王陵为将,军众在三十万左右,以武安为据,包围邯郸,秦军构成以步弓兵为主,且攻城器颇多。秦五大夫王陵于邯郸城下望着邯郸周围万顷苍绿待实而被赵人尽毁的良田,王陵想道:秦军秦昭二十九年取楚都城郢,三十二年取魏都大梁,而兵赵之主力早已于去年斩杀殆尽,此时赵国邯郸守军不过为老弱病残,只需月余便可攻下。

    但当他看到雄武宽厚的邯郸城墙,及城上站立的赵国士兵时,他发现赵人的脸上分阴露着一种决不屈服和复仇的面容。心中竟然产生了不安,这年是秦昭王四十九年,赵孝成王七年。

    秦昭四十九年秋,十月,五大夫王陵率军急攻邯郸城,秦弓弩手,将数十万支箭射向邯郸城上,掩护步兵攻城,而步兵分两队,一队肩扛云梯,强登邯郸城墙,一队推冲车直攻赵区都之城门,且秦分三军不分昼夜轮攻赵都。

    但是一个月下来,秦军仅校官就战死五名,伤亡近两万人,而不得停下休整,转为小规模进攻以夺赵志。但相反是,赵军却一再攻出精锐步兵甚至少量骑兵不断突袭秦围在邯郸的营栅,竟使秦伤亡颇为惨重,反而秦军日夜防备,士兵多有殆懈。

    邯郸前线的战况飞快的传到秦昭王的手中,秦昭王十分的生气,而此武安君又病重,不得行,便一方面命令王陵集兵早日攻下邯郸,一方面组织援军。

    收到信的王陵军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在寒风中的十二月向赵都邯郸发起第二次大规模的攻城战,但疲惫的秦军,在赵军弓弩下,多有伤亡,士卒战皆不利。赵出兵击之,却秦数十里。此战秦伤亡五千人左右。

    赵之邯郸城内,伤员遍城皆是,但士兵依旧士气高昂,平原君赵胜,于寒冬将府内积粮存衣,散布赵民,并令其家人抢救伤员,大将军廉颇带甲上城亲自指挥督战,平原君赵胜亦往之。

    赵兵多弱,廉颇命弱者立城,强者于城内休养逢战而轮换,又命善射者集而射秦。期间赵之精锐常出城,多有不回者(战死),但秦亦伤亡惨重甚巨。

    秦昭王四十九年正月,秦将军王龁率援军十万带着大量的兵备粮草及秦王的最后命令到达了邯郸。五大夫王陵即调整兵力准备向邯郸发动第三次,也是攻赵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可以相信王陵已经知道秦王的不满及以王龁代之的先兆,所以肯定的是王陵军第三次的进攻是相当猛烈的。

    战事爆发于正月,在北方此时还是寒冷的冬季。此时邯郸被围将近四个月城内兵员损耗和粮食供给已显危机,人心在冬季更显得脆弱。

    但在廉颇、乐乘诸位良将的率领下赵军依然士气高昂。同时秦军在受到增援后士气也开始高昂。战事进行月余,赵兵拼死抵御秦军进攻并取得胜利。秦军伤亡惨重,士卒多怨。秦王以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其后王龁率军连续攻打邯郸近五个月,依然没有攻下。十月,秦王杀了白起后又命郑安平率军五万支援王龁。

    此时邯郸城处于最危急的时候,粮草早已断绝,人皆“以骨为炊”“刎子而食”,赵军依旧不屈的抵抗着。同时平原君的外交战开始起作用,至十二月初,魏军八万楚军十万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率秦军主力向西急退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

    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郑安平部约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草断绝,突围无望,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其威大震。

    赵国在经历长平之战的失败后,部队兵员损失近五十万。此后赵国可作战的部队可分为这几部分:代郡守军防备匈奴及燕国,常备军约五万人战时可扩编为十万人,晋阳守军(赵国旧都)是赵之右翼,是进攻秦侧翼的跳板也是赵北方的门户,常备军约七万人。中牟守军(括屯留)赵之左翼抵御秦军的前哨和防备魏国的要塞,常备军三万人。

    邯郸守军赵国防御重心,因邯郸常临战事,故又分武安守军、武城守军,总体上看邯郸地区常备军在十万人左右。邯郸由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因此成为战事最频繁的城市之一,也是军事防御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邯郸之战中赵国几临危急,但在赵国优秀将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