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争锋乱世-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纣兵大败,纣王登台自焚而死,从此商亡周立。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
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
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
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统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孔子:“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
司马迁:“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司马贞:“太公佐周,实秉阴谋。既表东海,乃居营丘。”
李商隐:“武故时非无臣也,然其卒佐武,有牧野之誓,白旗之悬,果何人哉?非太公望不可也。”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于内,功后成于外。”
………………………………
第五百二十章 那武国呢?
“怎么?老夫不能叫姜尚吗?”老者淡淡的笑道。
“额!”王旭微微一愣,当然能叫了。
但是这个时代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不能去古时候英雄人物的名字,如果你气运不够的话,绝对会早夭。
其他人也就算了,姜子牙这个神话般的人物竟然也出来了。
而且看这样子,是在钓本王?王旭不禁微微一笑。
“老头,我看你这大半天了,怎么没有一条鱼上钩?”王旭淡笑道。
姜尚右手捋了捋胡子,笑道:“愿者自然上钩!”
“这不就来了吗?”姜松右手猛然一抬,一道白色的光芒闪过,一条洁白如玉的锦鲤在半空之中翻腾。
这条白色锦鲤的头上竟然有两个凸起,犹如龙角一般,洁白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散发着圣洁高贵之气。
“白色的锦鲤?”王旭眉头一皱。
自古以来就有鲤鱼化龙之说,那白色的鲤鱼是什么鬼?化白龙吗?
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讲的就是鲤鱼跃龙门化龙腾飞的意思,用以形容飞黄腾达步步高升。
传说中鲤鱼为龙种,极具灵性,一朝飞跃化龙而去也。
饶是姜尚见多识广,这白色的锦鲤见的也不少,但是这个形态的鲤鱼你见过吗?
“难得真的是命中注定?”姜尚不禁恍惚了。
他不禁想起了当年的先祖。
商纣王在位期间,有个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战略,胸怀壮志凌云。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没成功。
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来到西歧。到达西歧后,他没有前去毛遂自荐,而是辗转来到渭水北岸住下。此后,他每天在渭水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
姜子牙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惧,钓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来到河边,看到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
于是,他斋食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聘请姜子牙。
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后又辅助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姜子牙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
王旭微微一笑道:“当年太公钓鱼,钓到了西伯侯,西伯侯拉了太公八百零八步,成就了大周八百零八年气运,不知老头你又如何?”
姜尚回过神来,双目炯炯的看着王旭。
王旭差点被吓一跳,被一个老头以如此目光盯着,咋感觉有些怪异呢?
“当年先祖曾言,他只钓到了侯,他的后世子孙必定有一天能钓到王。”
“现如今老夫钓到王了吗?”姜尚沉声道。
王旭闻言哈哈一笑道:“老头,有何教本王?”
姜尚深吸一口气,他自然知道眼前的这人乃是当今武王。
然而武王可不像当年西伯侯,武王麾下文武远不是当年西伯侯可以比拟的。
姜尚没有回答王旭的问题,而是问道:“当年西伯侯拉了太公八百零八步,武王呢?”
如今武王王旭身居高位,麾下文武层出不穷,还愿意屈尊拉他这个老头子吗?
王旭微微一笑道:“老头,让我带你看看这大好河山!”
王旭背对着姜尚一躬身,姜尚微微一笑便趴在了王旭的背上。
王旭没有动用内气,以肉身之力开始沿着武国的边境开始走了起来。
……
“王上怎么背着一个老头在走?已经整整三天不吃不喝了!”李二牛沉声道。
“二牛,要不我们劝劝王上?”王二虎问道。
“你们两个憨货别乱来!”郭嘉沉声道。
“派人守护王上,不可惊扰!”郭嘉再次沉声道。
李二牛与王二虎对视一眼,齐齐摇了摇头。
“老头!前方就是上郡!我武国的大好河山雄壮否?”王旭笑道。
此时王旭的腹中早已饥肠辘辘,甚至冒出了些许虚汗。
“雄壮!然还未看玩,老头我无法判断啊!”姜尚笑道。
王旭一届武者还说得过去,但是姜尚乃是一介灵修,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眠不觉,精神竟然如此抖擞?
郭嘉的双目紧紧的盯着不远处不断前行的两人,眼中露出一股深深的震撼。
随着王旭的步伐,武国的气运竟然在不断的高涨,此时的气运竟然比三天前壮大了数倍。
……
又过了三天。
“老头,前方就是龙武郡!我武国的江山雄壮否?”王旭再问道。
此时王旭的双腿开始颤抖,额头虚汗直冒。
连续六天的不眠不觉,王旭也扛不住。
但是王旭背上的姜尚反而越来越精神,而且原本花白的胡子竟然开始变回了黑色。
“老头我头昏眼花,该回去了!”
王旭哈哈一笑道:“说的也是,该回去了!”
此时王旭的速度没有那么快了,从龙武郡到武都,竟然花了三天时间。
“老头,到家了!”王旭笑道。
“是啊!到家了!老头子此时饥肠辘辘,当日白锦鲤正好下酒!”
王旭微微一笑,起身抓起白锦鲤就开始弄了起来。
“总理大人!君子远庖厨啊!”李二牛沉声道。
“王上都没事什么?你在这儿说什么?”郭嘉翻了翻白眼道。
“二牛,将王上这几日的事情散步天下,我要让王上的名望再次如日中天。”
“诺!”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因此九为极数!”
“而白色锦鲤正是其一!”姜尚吃完白锦鲤,头上花白的头发彻底变成黑色,似乎返老还童了一般。
而王旭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姜尚吃完。
“老头,我武国的河山雄壮否?”
“雄伟壮阔!”
“老头,我武国的子民如何?”
“自强不息!”
“那武国呢?”
………………………………
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用
战神刑天的传承,这个可得好好的考虑考虑。
但是武国上下武器是大斧的,不外乎两个人。
一个是他的亲卫将军王二虎,一个就是当年的冀州上将军潘凤。
王二虎如今还是武王后期,资质已经到这里了,就算接受了刑天的传承,料想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了。
传承是传承,不能改变资质。
改变资质,这种东西很难,至少现在还没听说什么东西可以改变资质。
但是王旭还是叫来了王二虎,询问他的意见。
王二虎已经跟随他七八年了,忠心耿耿,就算刑天传承废掉,王旭也不会寒了王二虎的心。
王旭说的时候,王二虎的呼吸明显粗了起来,双目之中露出深深的渴望。
王二虎扭头看了看王旭,发现王旭只是笑着看着他!
由于激动,或者说是紧张,王二虎的双手紧紧的捏成拳,青筋爆涨。
“呼!”良久,王二虎深深的出了一口气,沉声道:“王上,末将的资质就到这儿了!就算继承了刑天战神的传承又如何?”
“顶多也不过是突破武王大圆满而已,而战神,必定是为王上披荆斩棘的人,末将放弃这个传承!”王二虎说完之后,整个人似乎轻松了很多。
“二虎,你知道本王不在乎一个战神传承的。”王旭沉声道。
王二虎哈哈一笑道:“士信将军乃是武国之战神,然而再多一位战神,武国未来的路要好很多,而不是交给我。”
“二虎,这可是刑天传承!”王旭再次沉声道。
“就算末将此时接了刑天传承又如何?先不说资质够不够能不能学会,就算学会了战力又能提高多少?”
“就算突破了武王大圆满,但是这已经是极限了!未来的战场,那是半神甚至是武神的主场。”
“末将能护卫王上左右,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王旭淡淡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他就不多说了。
刑天的传承,没有意外的话要给潘凤了。
潘凤没有像演义中的那么无能,而是真正的冀州上将军,此时一身修为直达武王大圆满。
战力同样非凡,哪怕是魏延,都不是潘凤的对手。
并且从潘凤的战魂就可以看出一二,这可是凤凰战魂。
凤凰是什么存在?上古时期三族争霸,乃是龙族,麒麟族以及凤族。
“王上,还没完呢!正所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王上麾下龙、虎、玄武已经出现,不知王上可知朱雀?”姜尚笑道。
龙!王旭麾下战魂最多的就是龙,虎,也有不少,玄武,目前就只有高顺一人,凤凰,也是不少,但是朱雀,还真没有一个人。
“王上,老头村子之中,有一人。”
王旭眉头一皱,沉声道:“何人?”
“说起来这人王上麾下元帅秦琼也认识,这人乃是秦琼的弟弟,自小随异人上山学艺!”
“前些年艺成下山,却被老头子留了下来,老头子许诺给他一四镇将军之位。”
“王上可会怪罪老头?”
王旭哈哈一笑道:“只要他有这个实力,区区一个四镇将军之位而已,若有能力,就是四征将军,封号将军也无不可!”
“此人名为秦用!”
秦用?竟然是他!王旭嘎哒一声,说唐之中秦琼的义子变成兄弟了?
秦用,《说唐》中的人物,秦琼的义子,绰号大锤公子,是隋唐第十条好汉,后被奸相宇文化及所献的假玉玺中的毒箭射死。四猛八大锤之一,武器黄铜倭瓜锤(也有说熟铜倭瓜锤、黄铜窝瓜锤、八棱紫金锤等)。
秦用在瓦关口飞锤打死突厥大都督红海,十七岁被罗艺封为瓦关口守军大将。
据《说唐》和《兴唐传》,隋唐有“十六杰”和“四猛八大锤”之说,秦用号称为“铜锤将”,与第一金锤将李元霸(擂鼓瓮金锤)、第二银锤将裴元庆(八棱梅花亮银锤)、第四铁锤将梁师泰(镔铁轧油锤)合称为“四猛八大锤”。
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锤。师从边山九阳观主贺昆学得一身武艺。秦用在瓦关口飞锤打死突厥大都督红海,十七岁被罗艺封为瓦关口守军大将。众反王攻入扬州,奸相宇文化及捧出玉玺,秦用代秦琼上前接玺,不想被暗藏在盒子内的毒箭射中面门身死。
但是秦用虽然厉害,但是和朱雀应该没有多大关系吧?
既然姜尚敢说是朱雀,那实力绝对是冠绝一个时代的人物。
秦用最强,还差了那么一点。
“老头,此人便是朱雀?”王旭问道。
姜尚摇了摇头道:“非也!此人非朱雀也!”
“此人当时当年飞将军李广的后代,同样继承飞将军李广之名,姓李名广。”
王旭大喜,狗屁的后代,绝对是李广本人。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
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馀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
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着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这可是飞将军李广啊!
那一首出塞的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当然了,这一首诗完美的被王旭剽窃了。
而有一段李广的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了。
当年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
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过后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