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敌后争锋-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城里面,围绕县城一圈的土围子上面突然冒出几十个火把,把周围照得通亮,防止有人偷偷摸摸靠近县城。
一个连的伪军被鬼子用枪口指着,骂骂咧咧爬上土围子。以班为单位沿着土围子进行巡逻!
两个小队的鬼子,两个连的伪军,分兵守在土围子后面。
黝黑的机枪枪管从射击孔伸出去,对着县城外面。
步枪手抱着三八大盖依偎在一起闭目养神,如果有人偷袭县城,他们肯定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端着枪冲到自己战斗位置,朝城外射击
隔李家庄镇不到三公里就是昔阳最常见的山地和丘陵。
起伏的山势造就了大量山沟和山谷,县城通往李家庄镇的必经之路全在山脚下,顺着山势走,从空中俯瞰而下,六号线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旋在这片大山中间。
周成亲自指挥救国军二营四连,警卫连,刚刚成立的特务连,炮连迫击炮排,总共五百多人埋伏在山区边缘的一个山沟内
增援部队出县城两公里就开始进山,刚开始小鬼子非常谨慎,前锋部队,搜索队,殿后部队一样不少。
鬼子中队长很渴望打一场胜仗,但并不傻。
皇军占领区活动了大量八路军,昔阳境内也有一支游击队,还跟自己交过手。他们擅长打游击,喜欢用计谋,特别擅长声东击西,围点打援
虽然李家庄据点没说清楚进攻他们的到底是八路军还是谁,但他有六七成把握确定对方是八路军。
既然是八路军,那李家庄镇据点遭到攻击这场仗就有说头了。
有可能是八路军真想拿下李家庄,也有可能拿下李家庄是假,声东击西或者围点打援才是真。
在中队长看来,几种可能发生的几率都差不多,所以增援部队刚开始进山,他就变得异常谨慎。
半小时过去了,队伍没有遭到任何攻击。
一小时过去了,队伍还没有遭到过打击
再往前走一公里,部队就能走出这片大山,重新回到平原。
中队长紧绷的神经慢慢舒缓下来,部队刚刚走过的那些山路中有好几处特别适合打伏击的路段。
前面还有不到一公里山路,地形越来越平缓,非常不适合打伏击,要是对方真想围点打援和声东击西,早就在前面打了,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而且自己走到这儿已经隐隐可以听到一些枪炮声从李家庄镇传过来,还是一如既往的密集。不出意外,那里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陷入焦灼阶段,也许下一秒就能分出胜负。
增援部队现在杀过去,肯定能解据点驻军于危难之中,万一自己运气足够好,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杀到战场,而且在敌人身后捅一刀子,反败为胜都有可能。
带着这种想法,中队长的警惕性彻底没了,慢慢变得急躁起来:“部队加快速度,急行军增援战场,还有四公里就到李家庄镇了,前面也都是平原地形对我们越来越有利,肯定不会再碰到危险。”
中队长的命令一下,走在队伍两侧的搜索队就撤了回来,仅剩前锋部队和殿后部队继续保护队伍安全。
随着行军速度越来越快,前锋部队也开始成了摆设,走马观花一样扫一眼周围,遇到可疑情况仅仅放两枪就继续前进,完全不像刚才那样专门派人去搜索。
火力侦查对新兵部队有用。
新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突然遭到攻击,很可能因为紧张而走火,从而暴露目标。
周成带来的三个连几乎都是老兵组成,新兵的比例非常少,面对鬼子的火力侦查,就算有新兵紧张,也会第一时间被旁边的老兵压着,不可能暴露目标。
周成半蹲在山沟旁边的高地上,鬼子举着火把,一眼就能瞧出他们的具体位置和动静,连侦察兵都不需要派。
两百多个鬼子,除了排着两列队形外,一个步兵小队走在前面,然后又分了十几个鬼子当前锋。一个步兵小队走在后面,剩下一个步兵小队和五十多个重机枪手和炮手走在队伍中间。
周成看一眼心中就有了一个新的伏击想法,趁日军还没有进入口袋阵,果断命令。
“稍微调整一下我们的口袋阵。”
“重机枪和警卫连打队伍正中间的步兵,炮兵,机枪手,特别是鬼子的炮兵和机枪手,一定要第一轮射击干掉他们,不给他们炸毁武器弹药的机会。”
“四连对付鬼子前面一个步兵小队,特务连对付殿后的一个步兵小队,前锋十几个鬼子交给侦察连。”
“所有参战部队不要给我节约弹药,只要大家用最短时间干掉山路上的鬼子,不给他们摧毁和消耗弹药的机会,那这场仗咱们缴获的武器弹药绝对可以弥补所有战损,搞不好还能有剩余,到时候我再给参加伏击战的每个连再加强两挺歪把子,进一步增加部队的火力!”
二章合一!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285章 今非昔比(第一更!)
再往前走五百米就要出山时,中队长的警惕性比刚才更差,非常确信前面不可能出现敌人伏击部队,继续催促部队加快行军速度,早点杀到战场。
“叭”
一声枪响在中队长左侧的山梁上响起,然后耳边就响起一声惨叫,走在他身边的警卫应声栽倒在地上,胸口被打出一个血窟窿。
中队长心里一惊,意识到自己被盯上了。
如果不是警卫刚刚帮自己挨了一枪,此刻中弹倒地的就是自己。
赶紧趴下,失声叫道:“敌袭咚咚咚哒哒哒”
话还没说完,沉闷的重机枪扫射声,密集的歪把子射击声,清脆的三八大盖开枪声已经响成一片,瞬间把自己的命令压了下去。
中队长很幸运,第一时间趴在地上躲过了这一轮子弹雨。
前后左右的部下就没那么好运了,子弹所到之处,一个个身影就好像活靶子,被成片成片扫倒在地。
士兵的惨叫声,军官的叫骂声,武器弹药砸在地上的咣当声,子弹掠过天空的嗖嗖声很快响成一片!
中队长面对这一幕都呆了,对手暴露出来的机枪火力太强大,轻重机枪数量足足是自己的好几倍。
快速扫一眼周围,两百多个部下已经有一半官兵倒在地上,或死或伤。
中队长知道自己必须马上改变眼前的困境,否则任由对方轻重机枪这样横扫下去,部下还没来得及反击就会被杀得一干二净。
果断抽出指挥刀,一边挥舞一边命令:“轻重机枪马上反击,压住敌人。掷弹筒,迫击炮,马上射击,先敲掉敌人的重机枪火力点。”
“其他人分散隐蔽,等敌人的轻重机枪火力点被我们打掉后再反击”
这是日本人在战场上惯用的打法。
每个指挥官都对麾下的炮兵和掷弹筒部队充满信心。
只要掷弹筒和迫击炮加入战斗,伏击自己的敌人装备再多轻重机枪都不够他们去炸。
事实确实如此,抗日之初,包括八路军在内,好多中国军队都吃足了鬼子掷弹筒的亏。
因为不知道掷弹筒的威力如何,也不知道鬼子竟然把掷弹筒打得那么准,战场上面,中国军队装备的好多轻重机枪刚一出现就被这款武器给摧毁。
没了轻重机枪掩护,步枪手的枪法又比不上小鬼子,双方继续对阵下去,肯定会出现中国军队大败日军的结局。
周成来自后世,很清楚掷弹筒的威力和巨大杀伤力,当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在救国军的历次战斗中,除了鬼子指挥官,轻重机枪手,炮兵是部队的第一攻击目标,掷弹筒也包含在其中。
掷弹筒威力虽然很大,但也有一个致命缺点。
因为没有专门的瞄准器具,必须要非常熟练的掷弹筒兵才能依靠经验准确命中目标,只要把掷弹筒兵干掉,普通步枪手拿到掷弹筒也打不准目标,还不如他们自己装备的步枪有用。
伏击战一开始,三个主力连装备的六挺重机枪,二十多挺轻机枪,三四百条步枪,全都集中火力射杀队伍中间的炮兵,掷弹筒兵,机枪手,军官,步枪上挂着膏药旗的小鬼子曹长
特别是走在队伍中间的炮兵分队和重机枪分队,直接遭到四挺重机枪和七八挺轻机枪的联合打击。
重机枪手,和炮手是技术兵种,都只经历过新兵训练,上战场也是被步兵保护着,很少面对面和敌人交火,所以他们的临战反应速度对比普通步枪手整整慢了半拍。
子弹泼雨一样被轻重机枪打过来,半拍的功夫虽然很短,但足够收走好多鬼子性命。
中队长下达反击命令时,遭到重点攻击的机枪手,炮手,掷弹筒兵,直接伤亡超过三分之二,剩下的鬼子被死死压在地上。
更重要的是,遗落在山路上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太显眼,全被参与伏击的轻机枪手看到,而且专门安排人盯着,不准小鬼子靠近他们。
军令不可违,虽然知道现在靠近轻重机枪很难,但收到反击命令的机枪手还是硬着头皮往前冲。
人还没碰到机枪,子弹就朝机枪手飞过来。
尽管鬼子趴在地上,但因为伏击部队埋伏在山沟两侧的高地上,轻重机枪全部居高临下朝鬼子射击,嗖嗖飞舞的子弹仍然在机枪手后背钻了两个血窟窿。
插播: 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
血花飞溅的瞬间,机枪手一下子瘫软在地上,没了动静。
这只是整场伏击战中的一个战斗场面,其他地方的激烈程度有过之而不及,特别是被重机枪盯上的迫击炮旁边,幸存的鬼子炮手刚准备靠过去,大拇指粗细的重机枪子弹直接下雨一样打过来。
要是被命中后背,直接打出一个拳头大小的血窟窿。
要是命中四肢,那就惨了,子弹强大的动能直接可以把四肢打断,露出里面白森森的骨头和鲜红的血肉,血淋淋的,惨不忍睹
中队长下完命令就开始等自己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掷弹筒反击。
可等了快两分钟,除了三挺轻机枪发出断断续续的扫射声,两挺重机枪没有任何动静,迫击炮也没有反应,仅有两门掷弹筒朝旁边的梁顶上打了几颗榴弹,但很快就重新安静下来,不再继续发射榴弹。
中队长的眉头越皱越深,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一个少尉爬了过来,带着满脸绝望报告:“长官,我们的机枪手和炮手都被打死了!”
“纳尼,我们可是有近百个炮手和机枪手,怎么可能全部战死?”中队长一脸不可思议叫道。
少尉脸上的绝望表情不减反增,马上回答:“全都死了!”
“攻击我们的敌人专门挑机枪手和炮手射击,仅第一轮齐射就干掉我们三分之二的机枪手和炮手。”
“刚才您下达反击命令后,剩下的机枪手和炮手马上开始反击,可他们刚靠近山路上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就遭到敌人的猛烈打击,再次伤亡惨重打到现在已经没人了。”
“刚刚开炮的几个掷弹筒兵也在很短时间内被敌人重机枪盯上,只发射三轮榴弹就被干掉,战场就剩一些步枪手了!”
“还有好多军官也被打死,有些部队因为失去指挥,部队伤亡太大,幸存的步枪手正在各自为战。”
“但伏击我们的敌人装备大量轻重机枪,他们肯定坚持不了太久!”
中队长的心马上变得拔凉拔凉的,此时此刻,部队连自保都是问题,更不用说向伏击部队发动反击了。
马上改思路,决定先把幸存的部队带出去再说。
眉头一挑,很着急命令:“所有人都向我靠拢,集中火力在口袋阵的北面杀出一个缺口,突围离开这里快”
中队长的决定稍微晚了一步。
“滴滴答滴滴答”嘹亮的冲锋号声突然在山谷里回荡。
山沟两侧的山梁上一下子冒出大量人影,端着步枪,好像一匹匹脱缰野马,呐喊着朝山沟冲下来,速度飞快。
中队长脸上也露出一副绝望表情。
敌人已经开始进攻了,要是幸存的官兵不迎上去,继续朝自己靠拢,把后背暴露在进攻部队枪口下,肯定死得更快,而且是被对手屠杀一样干掉。
唯有迎上去,用皇军擅长的刺刀和对手硬碰硬,说不定还能拼出一条活路。
就算最后也没有冲出去,大家也能在拼刺刀的过程中干掉几个对手,拉几个垫背的。
想到这儿,中队长不得不再一次改变命令:“全军上刺刀,和伏击我们的敌人血拼到底杀给给”
下完命令,自己也如同打了鸡血,举起指挥刀向进攻部队反冲过去。
围在他旁边的十几个鬼子不甘落后,挺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就跟上去,越跑越快,好几个步枪手直接越过中队长,把长官保护在自己身后。
战场还有不到一百个小鬼子。
如果双方真的摆开架势进行拼刺刀,救国军三个连没有两三百人的损失肯定杀不光他们。
但现在的救国军已经今非昔比,每个步兵连的三个排长,连长,副连长,全都装备清一色的二十响盒子炮。
不怎么受人喜欢的王八盒子并没有浪费,而是全部装备各排副排长,甚至班长。
现在每个连都有至少六把二十响盒子炮,六七把王八盒子。
部队进攻时他们冲在最前面,双方相隔还有近百米时,步枪手先在奔跑中把枪膛中仅剩的一颗子弹射向对方,鬼子也不例外,在这一局对射中双方互有伤亡。
但因为鬼子人少,枪少,救国军人多,枪多,就算双方死伤同样数量的士兵,鬼子受到的打击也会大很多,伤亡比例至少是救国军的三倍
双方间距很快缩短到四五十米,刺刀战一触即发。
这时,进攻部队已经能看到鬼子的狰狞面孔。
作为中国战场上拼刺刀最强的一支部队,几十个鬼子已经在奔跑中结好刺刀阵,三人一组,三个小组形成一个大的刺刀阵,明晃晃的刀尖全部向前,一副随时向前突刺的架势,想要双方一接触就给救国军来一个当头棒喝。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
第286章 真正的大菜还没上(第二更!)
鬼子中队长身边的部下也结成好几个刺刀阵。
本来只有十几个部下,结果越冲锋汇聚过来的部下越多,双方间距还有四五十米时,中队长身边已经聚集了口袋阵中日军幸存的三分之一兵力。
总共结成三个刺刀阵,成品字形挡在中队长前面。
中队长绝望的脸上重新燃起一抹希望,用皇军擅长的刺刀和敌人硬碰硬,中队长有信心用三十多人拼掉中国军队一个连。
迎面冲过来的对手看起来只有一个连,如果能干掉他们,部队未尝不能一鼓作气杀出口袋阵,突围成功。
中队长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有可操作性,握在手里的指挥刀比刚才举得更高,扯着嗓子命令:“告诉所有勇士,用最快速度干掉我们面前的救国军,然后从我们正面突围杀出去”
几十个听说大家还有机会冲出包围圈,一个个跑得比刚才更快,士气也提升了一个档次,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对面敌人眼前,杀他们一个落花流水,然后突围杀出去。
梦想是好的,但现实却非常残酷。
双方间距缩短到三十多米时,迎面冲过来的救国军突然举起大量手枪和冲锋枪。
中队长的运气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