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同心珏 >

第79章

同心珏-第79章

小说: 同心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羿迟迟心中一咯噔,原本冰冷的表情渐渐变得柔和,“小东西,是不是知道自己刚刚得罪人了,特地说这些好话来讨我欢心?”

    “邺儿才没有说谎!没有!”

    林卿砚朗声笑道:“好好好,没有!那往后,你就好好呆在金蚕谷中,若舅舅和舅母不能像现在这般时常来看你,你也要好好听姑姑的话,知道吗?”

    “不能……来看我?”张邺的小手一把搂住林卿砚的脖子,“舅舅是生气了吗?”

    林卿砚轻拍着他的背,温声道:“舅舅没有生气,舅舅最近事忙,来这金蚕谷一趟要费上好多时日,舅舅是担心,万一不能常来看我们邺儿,所以先和邺儿说一声,免得邺儿挂念,是不是?”

    张邺将他的脖子抱得更紧了,不管不顾地念着:“舅舅要常来看邺儿……要来看邺儿……”

    林卿砚心下不忍,面对这么小的一个娃儿,他往日编瞎话的能力竟都遁到九霄云外去了。

    赵攸怜轻快地蹦跶到林卿砚的身后,凑近埋在他肩上的那张小脸,故作惊疑:“邺儿,你这脸上怎么都是水?抬起头来让舅母瞧瞧,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捧着娇嫩的小脸蛋,看到张邺不似一般婴孩般大声哭闹,只是默默流泪的样子,赵攸怜一晃神,仿佛看到了郑王府后园中,无语凝噎暗自垂泪的那一抹孑然倩影。

    羿迟迟拧着眉头,在其中觉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

    林卿砚板着小张邺的肩头,转过他的小脸,“甚么水啊?让舅舅看看?”

    小娃儿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任谁见了都是不忍。林卿砚将他放下了地,单膝跪地,揩去张邺脸蛋上的泪珠,“舅舅答应你,只要一有机会,就来看你,好不好?”

    张邺眼泪汪汪地点了点头。

    “你知道,‘舅舅’这个词,是甚么意思吗?”

    张邺泪眼朦胧地望着眼前的男子,一时犯了难:“舅舅,就是舅舅……”

    “舅舅,是邺儿的娘的哥哥。”

    张邺怔了怔,讷讷地重复着:“娘……”

    林卿砚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又道,“娘就是带你来到这个尘世间的人,邺儿知道吗?”

    “我知道娘是甚么意思……可是我没有娘亲。”

    林卿砚紧锁着眉头,一时竟说不上话来。

    “邺儿是有娘亲的。”赵攸怜跪到地上,面上带着温暖的笑意,“只是邺儿的娘亲在带邺儿来到尘世间的时候,不小心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回不来了。现在,舅母告诉你她的名字,你能记住吗?”

    “我能!”张邺点点头。

    “林如芊——先记着这个音,等邺儿识字了,再学这几个字怎么写,好不好?”

    张邺慢慢地重复着:“林——如——芊——”

    见他记得认真,赵攸怜欣慰地低叹了一声:“不管怎么样,至少还有你能记着她。”

    “舅母……”张邺扯了扯赵攸怜的袖袂,“邺儿原来以为,自己是无父无母的,现在,现在既然有了娘亲,是不是也有爹……”

    “没有!”林卿砚募地发话,很是决绝。

    赵攸怜皱眉看了林卿砚一眼,怪他话说得太急吓着了孩子,“邺儿,你当然有爹爹。但是现在和你说,你可能听不明白很多事。等邺儿长到了十岁,如果还想知道有关爹爹的事,就让姑姑告诉你,好吗?”

    “好……”

    羿迟迟干咳了一声:“外公,先带小东西去别处玩去。”

    孙老汉会意,站起来牵了张邺往外走,张邺恋恋不舍地回了两次头,还是听姑姑的话出去了。

    羿迟迟看向厅中施施然站起身的两人,没好气道:“现在可以说了罢?你们两个葫芦里卖的是甚么药?来我这金蚕谷一趟,跟交代后事似的!”

    林卿砚颔首道:“羿姑娘说笑了,我们不过是正巧路过山下,想着好久没见邺儿,再加上近来要替人办的一桩事略有些凶险,所以上山来看一看邺儿,也不枉他喊我一声舅舅。”

    “凶险?怎么个凶险?”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恕在下不便奉告。说是凶险,其实也不尽然。譬如说我们爬山进谷,保不齐就一个跟头摔下山石。人活一世,处处都是危险,若因此裹足不前,岂非因噎废食?”

    “你少跟我在这里诌这些有的没的!你就说,你们要去干甚么?不然,要是哪日你们两个都死了,我就把张邺这小东西丢到山下去,让他自生自灭!”

    林卿砚当然知道羿迟迟说的是气话,但他也知道,如果不能给出一个让她满意的答复,只怕他们二人是下不了山了——他没忘记,自己的心上还种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噬心蛊。

    “不瞒羿姑娘,我乃是在替江南国主办事。王命在上,个中细则实在不便相告。”

    “哦……我前几日听闻宋兵南下攻打江南国了?打得怎么样了?”

    一时,林卿砚和赵攸怜的脸色可以说是十分难看了。

    赵攸怜勉强调整着措辞,答道:“宋军于去岁冬日渡过长江,兵分三路攻打江南国,如今已经包围了金陵。”

    何止包围了,都包围半年了……

    “都城都让人围住了?那江南国离灭亡也没多远了。”羿迟迟一面评点着,一面问林卿砚道:“那你还替那国主干甚么活?他自己都快成阶下囚了。”

    林卿砚唯有干笑了笑。

    “别的我不管,你还欠我一件事,记得吗?”

    “在下记得。三年前得蒙羿姑娘相救,医好了阿佑的头疾,我答应为羿姑娘办一件事,刀山火海但凭吩咐。”

    “记得就好!你若把小命给弄丢了,我找谁要账去?”

    “是……”

    羿迟迟拂袖起身:“好了,你们可以走了。”

    话刚说完,羿迟迟便径直越过了他们出了草厅,留下两人面面相觑、讪讪一笑——相识三年,这位羿姑娘还是这般“直爽”的性子。

    出了山回到下榻的客栈中,刚一推开门,便见姜楠、林清瞳,还有……耶律斜轸,三人围着圆桌对座用膳。

    林卿砚吃了一惊,当先迈入门槛:“耶律兄?你怎么来了?”

    他只让姜楠给耶律斜轸送上玉扳指为信物,让大辽履行旧约,配合他们行动,谁能想到,姜楠这小子将堂堂契丹南院大王也给拐了出来?

    耶律斜轸一身布衣,待看清跟在林卿砚身后的那抹倩影之时,面色才真正浮起笑意:“卿砚,如今我姓萧名焱,你这称呼该改改了。”

    “小雁儿,”姜楠道,“契丹那边萧兄都已经布置好了,他听说你受了国主之命,全权负责此事,特意来给你撑撑场子的!”

    林卿砚含笑点头:“多谢萧兄。”

    赵攸怜亦打了招呼:“萧大哥。”

    三年多未见,如今一面竟让萧焱生出恍若隔世之感。可这个女人的音容笑貌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仿佛昨夕。

    姜楠和林清瞳给二人挪出位来,添了两副碗筷,五个人围坐一桌。

    他们三人也是刚刚才开始用膳,菜几乎都没怎么动过。林卿砚和赵攸怜爬了半日的山,没来得及在金蚕谷蹭个饭就急匆匆地下来了,饿得如狼似虎,风卷残云一般扫荡着桌上的饭菜。

    见此状,姜楠不由得调笑道:“我说师娘,你可顾着点吃相,左右你还是要嫁人的……”

    耶律斜轸似是想起了甚么,停下竹箸道:“我听姜楠说,你们原本在筹措婚事,不巧赶上宋兵南下,只得又延后了婚期?”

    林卿砚的眉头飞快地皱了一下,又很快展开:“不错。好事多磨,倒也无妨。左右我和阿佑是要相守一生的,不差这几个春秋。”

    他此话一出,在场诸人都不由得掉了一身鸡皮疙瘩。赵攸怜把头从饭碗里抬起来瞟了他一眼,知道他又开始好面子地宣誓主权,遂见怪不怪地继续大快朵颐了。

    耶律斜轸勉强一笑:“说得对,说得对……”

    姜楠在一旁默默叹气。他原先觉着这契丹王爷不知趣,非要吹皱一池春水。现在——他有点同情萧焱了。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方国使?北地女

    当年,赵攸怜被林卿砚从大宋皇宫中救出来的时候,赵普曾经下令她三年不得回京。虽然这道令被她随随便便违了多次,如今再回去,却已过去了四年。

    自三年前在魏州送走了皇甫罗最后一程,赵攸怜便再也没有见过赵家的人——没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去见,没能鼓起勇气去面对物是人非之后的苍凉。

    这一次回汴梁,她与林卿砚同路,却不同行。

    江南国主敕命林卿砚为和使大臣,徐铉、周惟简为佐,往赴汴京谈判。他们一行人自有官员接待迎送。她这张脸,酷似皇甫罗,又酷似昔日皇上将纳未纳的充媛,自是不敢跟在使团中招摇过市,所以他们五人一道自恒山往南,几近汴梁之时,林卿砚便去同江南国的官员们汇合,一同入城了。

    半年无事,索性回了建阳的众弟子们也都接了信来到汴梁,在城中包下了一小栋民舍暂住,以方便行事——若是林卿砚知道了,又得心疼他的银子了。

    他们四人当下入了城,见到了建阳的大伙。耶律斜轸性子豪爽,自称“萧焱”之时从不摆王爷架子,说他伪装精湛也好,说他真性情也罢,他就是有这样的本事,三两句话便拉近了与素昧平生之人的距离。

    耶律斜轸、姜楠,还有赵虎这些男人们正相见恨晚之时,赵攸怜将彭尚佯拉到一边问道:“彭大哥,江南国的使团入城了吗?”

    彭尚佯答道:“还没有。今日天色已晚,我打听到他们在城外三十里扎营了,想来明早便能入城。”

    赵攸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

    “弟妹有甚么打算,还是等卿砚进城之后同他商议完,再……”

    “彭大哥多虑啦!”女子咧开一个笑,“我能有甚么打算?”

    彭尚佯知道,他这个弟妹也不是个省事的,只是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那就好……”

    赵攸怜心道,彭大哥也真是的,这点信任都不给她,她是那么意气用事的人吗?她是那么容易闯祸的人吗?她是跟在林卿砚屁股后头没有主见的人吗?

    所以说,她要趁江南国的使团进城之前,先替他们拿下一仗!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一仗,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林卿砚曾说过,此番两国相商,名为议和,实为议价,就看宋国肯出到多高的价码换李煜开城投降。议价之时,赵匡胤不可能一人独断,宋国的席位上坐的是哪些人不难分辨。其中,除了赵匡胤之外,说话够分量的就只有三个人:赵普、赵光义和赵光美。

    赵光义早有篡位的野心,若此时赵匡胤答应了江南国的条件,行德政、亏国库,为自己赚了仁德的声名,赵光义势必不会乐见其成,他的立场,不言而喻。

    赵光美表面上是个纨绔的公子哥,这么多年在朝中不曾加入任何一个党派,却仍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足以证明他并非不问世事、袖手旁观之辈,其态度不明,暂不计较。

    而今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说服赵相站在江南国百姓的这一头。

    “赵相虽然胸怀天下,却在宋朝为相。他深谙在其位谋其政是道理,政事上公正不阿,不会受亲情左右。若我们据理以告,提出的对策足够说服相国的话,他自会相帮。否则,你即便去找了他苦苦相求,也是枉然。”

    林卿砚的那些分析言犹在耳,她缓缓捏紧了拳头——不管有没有用,她非要试试不可!

    晚膳过后,大家就发现不见了赵攸怜。互相询问之下,林清瞳才站出来说,师娘出门一趟,让她转告大伙不必担心。再问师娘去了何处,林清瞳却只摇摇头。

    “嗐!”姜楠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你们还不知道我们这个师娘吗?小雁儿在的时候,她安安稳稳的不管事,小雁儿一不在,她这操心的劲就上来了……没事没事,这汴梁好歹是她半个家,出不了岔子。来,萧兄!我们刚刚说到哪里了?对,草原赛马!这么说来萧兄的马术十分了得了?改日一定要见识见识!”

    耶律斜轸敷衍地点了点头,心思已经全然不在此处——他方才应该盯好她,不让她有机会自己离开的……

    赵攸怜和林清瞳知会了一声就放心地走了。她轻而易举地从人迹罕至的一条小巷后翻入了相府西苑,这条路是昔年她溜出府中游玩之时走惯了的。举目望去,不远处的暮芙园漆黑一片,她微微地叹了口气,头也不回地望东苑而去。

    天色尚未全黑,东苑之中常有人来往,她不得不屡屡躲到树下墙后以躲避下人的视线。前边又是一大一小两道人影穿出,她连忙往路边一掠,躲到树干后等二人过去。

    其中的那个丫鬟俯下身拉着小人儿劝道:“婧小姐,别玩了,夫人让您早些回去,是不是啊?小姐最乖了,跟奴婢走罢……”

    赵攸怜一惊,探出头去一看,才见那丫鬟手中牵着的是一个扎着小辫、衣着精致的小女孩,约莫四岁上下——婧小姐。她记得二哥说过,他们的第一个女儿乳名叫,阿婧。

    那一头,丫鬟已经牵着小小姐走远了。赵攸怜怔了怔,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她自然是知道这一主一仆要往甚么地方去,可真正跟到了目的地,她却又不免有些恍然。

    这里是二哥的束庆阁,是她年少时在东苑中唯一喜爱的一处地方。

    她的思绪一下子飘得很远,她一直不让自己想起,原来在这个家里,她还有过这么多怀念的回忆。

    那时的她不喜见人,总是日日窝在暮芙园中,是二哥和二嫂一次次地邀她到东苑,到束庆阁,让她觉得自己真的是在一个家一样的地方。

    不知从甚么时候开始,这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她想了很多很多,想得出了神,以至于赵孟氏推开门,含笑将阿婧迎进屋的时候,也注意到了站在院门口的女子。

    “攸怜?”

    赵攸怜没想过要躲,她缓缓地走上前,莞尔道:“二嫂。”

    “你回来了,走我们进屋。”赵孟氏命丫鬟为阿婧梳洗,自己则上前挽起了赵攸怜的手,把她往屋里拉去。赵攸怜这才注意到,赵孟氏的小腹微微隆起,走路时微微挺着腰。

    “嫂子这是又有喜了?”

    赵孟氏抚了抚肚腹,眸间尽是柔和,“是啊,四个月了。”

    赵攸怜不由得面露喜色:“那真是恭喜二嫂和二哥了!”

    赵孟氏在女子的搀扶下先行落座,“你也坐……我是生了一个才知道,平日里不必那么小心,哪里就这么金贵了?”

    “当然金贵了!二嫂可是金枝玉叶之身……”赵攸怜本想说,赵孟氏曾是孟蜀的公主,可又转念一想,如今孟蜀已亡,再说这些倒像是故意给赵孟氏找不痛快似的——昔年她与二嫂促膝长谈、道尽闺中心事之时,何尝有这么多的顾忌。

    “不说我了。”赵孟氏笑道:“我听闻江南国的使队还在城外,你怎么就进城了?”

    “嫂子都知道了啊……”

    “大家都说江南国派来议和的御使乃是林仁肇将军的儿子林卿砚,我一想就知道,你铁定会跟着来。”

    赵攸怜撅起了嘴:“甚么叫跟着来啊……我走我的,他走他的,才不是跟来的。”

    “好好……你啊,还是那股不服输的性子!也亏得有这么人肯惯着你。”

    赵攸怜“噗嗤”笑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