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珏-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一里边有毒……”
“喏,你去!叫军医来验一验。”
引副尉等人来的百夫长板着脸怒斥一声:“都聚在这里做甚么!不用做饭了?”
言下之意是,再不做饭,做饭的米都要被别人搜刮走了!
那几人连忙退开几步,露出了堆在墙角的米袋。副尉眯着眼睛数了数,七袋。
“那是甚么?”百夫长问道。
“是米……今早小的起来,便见墙角堆了这么些米袋,也不知是从何处来的……”那个刚刚口口声声将郑宾称作“卖国奴”的伙夫深刻地意识到何谓祸从口出,遂支支吾吾地答了,坚决不再多说一个字。
“米袋?”百夫长正犹疑时,便听副尉在一旁道:
“索性这样罢,昨日借给你们的口粮就继续留在此处,让我等带这几袋米回去复命如何?”
“可是这米来路不明,恐怕被人下了甚么不干净的东西……”
副尉笑道:“那便请贵部军医来验一验,如何?”
军医查明这些米无毒,副尉一声吆喝,众人将七只米袋搬上了车,迎着冉冉升起的日头回了营。
副尉回去,将这种种情况与郑宾一说,更是坚定了他心底的那个声音。
见将军把拳头握得硌硌作响,眼睛里似乎能喷出火来,樊若水在旁劝道:“仅凭米粮出现在曹彬将军的营中,并不能说明昨夜是他们的人袭营……终究同朝为官,当不至于自相残杀才是。”
郑宾冷笑着:“正因他不想自相残杀,所以只是派人烧毁了我军粮仓,不曾杀害我部一人,若是江南国的人,有可能这么轻易地离开吗?说到底,曹彬就是为了报昨日的借粮之仇!”
“将军……”樊若水只觉此事蹊跷,但种种矛头与疑点皆指向了曹彬所部,他一时也辨不清是非曲直,只得沉沉地叹了口气。
造化弄人,午后,浮桥复原,很快就传来了上头的军令,命曹彬率所部与郑宾在池州城外会师,三日内协力攻破池州。
若是上头知道,这两位将军正互相看不顺眼,就差借口恨不能打个你死我活,也许就不会这么下令了。
军令如山,曹彬还是率所部到了池州城外,假意逢迎地与郑宾和樊若水会了个面,便将营地扎在了旁边。
早在郑宾驻军城外之时,池州城内早已人人自危,池州守将更是在昨夜弃城而逃。如此战局,换做他们任何一支军队单独进攻,三日内拿下池州都不是难事。可若是两军相协,就眼下这情景,反倒平添了不少难度。
郑宾、曹彬两位将军正在城外营中板着脸商量战局,一言不合差点就要打起来时,池州城的太守府后园中,林卿砚等人已经在这里住了两日。并且在这一日,林卿砚见到了池州刺史皇甫继勋。
皇甫继勋是皇甫晖的嫡子,也就是皇甫罗的外甥,算起来还是赵攸怜的表哥。但赵攸怜的身世愈少人知道愈好,故而,她也未曾存了认亲的打算,让林卿砚去见皇甫继勋不过是为了保住池州。
皇甫继勋其人,从小就跟着父亲皇甫晖练兵作战,滁州一役后,皇甫晖被俘身死,他子承父命,被擢升为将军,兼池饶二府刺史。如今兵临城下,池州守将弃城而逃,大家都在等着他出来主持大局。
“皇甫大人。”池州太守毕恭毕敬地朝上首的皇甫继勋揖了一礼,随即介绍道,“这位是已故林仁肇大将军的独子林卿砚,今闻池州有难,特来相助。”
林卿砚上前一步:“皇甫大人。”
皇甫继勋站起身走下两级台阶,握住林卿砚的手,俨然一副老大哥的姿态:“虎父无犬子。林兄弟少年英豪,颇有乃父遗风!”
“多谢皇甫大人高誉!在下听闻……”
“欸!林将军的英雄气节我很是敬仰,只可惜天妒英才……林兄弟也不必一口一个大人地唤着,你我便以兄弟相称可好?”
林卿砚对这些称谓不甚在意,遂点了点头,“皇甫兄,我听闻宋军的曹彬与郑宾已然合兵一处,驻扎于城外十里,不日就要举兵攻城,以池州目前的军防和兵力,只怕难以为继。好在这两员大将素来不和,我昨日动了些手脚加以挑拨,若两军军心不齐,倒是我们反败为胜的机会。”
“我今日堪堪赶到池州,竟不知那曹彬与郑……郑宾之间还有这等过节。”皇甫继勋看向太守,“太守,还得劳你好好给本官讲讲敌我双方的情况。”
太守倒背如流地报上一串数字,皇甫继勋的眉头紧紧地拧在了一起:“不曾想,双方兵力悬殊至此。这一仗太过凶险,还是保存实力,尽早组织池州军队撤离为妙,以免被宋师全军歼灭。”
“皇甫兄可否听在下一言?”林卿砚道。
“林兄弟请讲!”
“在下以为,一山不容二虎,宋国遣命郑宾、曹彬两人领兵攻打池州,加之二人不和,号令不一,势必难以同进同退,极有可能采取的手段是分兵两处,自两面攻打池州。一旦分兵,两军间消息不通,各自为政,若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离间二将,引得他们自相残杀,再伺机攻之,不失为保城之法。”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离间二将?保城池
不出林卿砚所料,宋军分兵南北两处,约定次日未时发兵攻打,两面夹击一举拿下池州城。
翌日辰时刚过,郑宾所部的营地前就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人自称是郑家的家奴,哭着喊着要见他们郑将军。
兵士们将他押到主帐中,郑宾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眉头皱了起来——这个人他有些印象,似乎是家中做庭院粗活的一个家丁,好像是叫……齐三。
郑宾的老家在宋唐交界之地,半个月前已经被他亲自领兵攻下。随李从善到汴京三年有余,攻下城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可是,家中的老母颤颤巍巍地扇了他一个大耳光,骂他不忠。就连十岁大的儿子也躲在祖母的身后,用怯生生的目光看着他,仿佛他是杀人如麻的恶魔。
那一刻,他真的很厌恶自己。
如今见了这个齐三,种种烦心事一齐涌上心头,让他不由得蹙紧了眉。
“是老夫人派你来找我的?”
哪知这个“齐三”见了兵士们退了出去,立时扑倒在地,声泪俱下:“将军啊……死了,都死了……老夫人、夫人、少爷,家里老老小小十来口人,都死了……我是拼着才逃了出来的,将军救命啊!”
郑宾霍然起身,面色大变:“你说甚么?说清楚!”
“将军领兵走了之后,后来的宋兵便开始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十日前,他们抢到了家中,老夫人气不过就骂了几句,没想到激怒了这些衣冠禽兽,他们……”
“说下去!”
“他们竟然挥刀杀死了老夫人,闯进屋去见人就砍,夫人和少爷也死在了他们的屠刀之下……”
郑宾只觉得双腿发软,死死地撑着桌案才勉强立住。他的脑中一阵轰鸣,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似乎过了很久,他才艰难地开口:“在我之后的部队,是曹彬的手下。”
这是一句陈述句。他很清楚,宋师分三路夹攻江南国,西面这一路以他为前军,紧接着的便是曹彬所部。
好啊曹彬!枉你满口仁义道德,竟纵容手下屠戮手无寸铁的老幼妇孺!你看不惯我也便罢了,为何要迁怒于我的家人!此仇不报,我郑宾枉生为人!
“将军啊……将军?”
“这里没你的事了。”郑宾用通红的眼睛瞥了他一眼,齐三只得噤了声退下。
“来人!传令下去,立即拔营!”
进帐接令的兵士吃了一惊:“拔营?可昨日将军不是吩咐……”
郑宾瞪了他一眼:“本将军的军令,你没有听清楚吗?”
“听……听清楚了,属下告退……”
半个时辰后,郑宾领全军拔营,绕池州城墙由南至北,朝曹彬的驻地而去。樊若水虽然心中疑惑,奈何郑宾气势汹汹,浑身的气焰教人接近不得。他隐隐觉着,恐怕要有大事发生。
同时,曹彬处亦收到密令,称郑宾极有可能仍然心向大唐,乃是假投诚,让他务必小心。更言明,若郑宾有反叛之心,立斩不赦!
这一道密令正中曹彬下怀,他将信揣入怀中,嘴角不由得带上了笑意。
“将军!禀将军,郑宾将军率所部朝营地而来!”
好啊,这郑宾竟然敢倒戈相向!曹彬立时来了精神,声如洪钟地一吼:
“全军戒备,出营列阵!”
郑宾率军拔营后,齐三瞬间被人遗忘在了角落。他悄没声地避开耳目离了军队,半个时辰后,便出现在了池州城太守府的后园中。他大摇大摆地穿堂入室,找见了正和未婚妻品茶论道的林卿砚。
“师父!”“齐三”大咧咧地唤了一声,步入茶室之中,“齐活了!郑宾眼下正带着全部的人马找曹彬算账去了!”
“不错不错。使坏骗人、瞒天过海的本事,你的确是深得为师真传!”林卿砚满意地点了点头,“来坐下喝杯茶。”
“齐三”一屁股坐在了赵攸怜旁边,拿指尖在自个下颚上抠了半天,终于撕下了一张人皮面具,露出了真容。
“呼——肖无哥做的面具实在太闷了,捂得我出了这一脑门子汗。”
三年光阴,杂岁的个子窜得老快,俨然长成了一个俊俏的翩翩少年郎。插科打诨、胡扯八道的本事既是天赋,又深得林卿砚和姜楠的真传,如今已臻化境。只是他那总是上扬、露出一抹坏笑的嘴角,昭示着他的戏路受阻,难以很好地演绎正人君子的形象。
赵攸怜递给他一杯茶:“喝杯茶缓缓。”
杂岁将人皮面具往坐榻上一撂,一手接过茶杯,咧着嘴甜道:“谢谢师娘!”
半杯温茶下肚,他长舒了一口气,一面拿袖子揩着脸上的汗,一面兴致勃勃道:“师父,郑宾和曹彬这两个愣头兵若是真的打了个你死我活,那我算不算立了一大功啊!你看啊,我和肖无哥不辞辛劳,跑到郑宾的老家去,潜在暗处观察了那齐三一整日,又马不停蹄地跑回来,易容乔装深入敌营,三言两语就将那卖国贼骗得团团转,真以为自己满门被灭,急着冲去找曹彬报仇了。你说,这算不算大功一件?”
林卿砚在茶碗中换上新茶,用开水烫过一遍醒了醒茶,不紧不慢地说道:“的确算是立功。说罢,你要甚么奖赏?”
“那我可就不客气啦!”杂岁从座上跳起来,扑到林卿砚的身边坐下,“我要师父把教给虎子哥的那套拳法,也教给我!”
“你?”林卿砚鄙夷地看了男子一眼,那一头,赵攸怜“噗嗤”一声,忍俊不禁。
“师娘笑甚么!就因为我是除了姜楠之外最小的徒弟,就不能学大师兄学的拳法吗?”
“抱歉……师娘一时没忍住笑……”赵攸怜掩着嘴勉强正色道,“杂岁,你赵虎师兄的力气有多大,你还没见识过吗?他随随便便一拳就能把人打得满地找牙,你师父才教了他那套拳法。可是你……咳,你的身板稍稍瘦弱了些,还是把你的剑法练好才是要紧的。”
“你师娘说得对。我看你如今这套剑术练得有模有样了,改日我再教你套新的,如何?”
杂岁被他们这一唱一和给忽悠得心满意足,“好好好……那套剑法我都练一年了,早就练腻了,师父说话算话!”
“算话算话……”林卿砚重新沏好了茶,略过杂岁向他伸来的手,直接将茶杯送到了赵攸怜的面前。
杂岁悻悻地收回手来——他就不该在这种时候来这种地方找虐。唉,离了柳绿阁,成天和一帮大男人待在一块,他的未来媳妇可去哪儿讨啊!
杂岁正默默犯愁之时,师兄易坤快步走了进来。他耳聪目明,以潜伏监视、刺探情报见长。如今他身着短褐布衣,显然又是被师父派出去探听甚么事了。
“师父!郑宾死了!”
林卿砚面不改色:“详细说说。”
易坤道:“不出师父所料,我潜伏在曹彬营地外,果然见到郑宾率军前来与曹彬起了正面冲突。二人在阵前喊话,曹彬叱骂郑宾是忘恩负义的无信小人,郑宾则反咬曹彬泄露军情投敌卖国。二人各执一词,随后就打了起来。两营将士,有的拥护其主,有的袖手旁观,局面乱成了一团。后来曹彬挥刀将郑宾斩于马下。”
“皇甫将军那处,可出动了?”
“是。郑宾被杀后,皇甫继勋将军亲自领兵,池州兵将士气大振,大开北门,打宋兵一个措手不及!眼下两军尚在交战,师父可要去城墙上看看?”
“难怪隐约听着些叫喊声,这太守府还真是远离喧嚣的避世之所。”林卿砚倒了一杯茶递给易坤,“皇甫大将军都亲自上阵了,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对了,那郑宾的尸首如何了?”
“尸首?”易坤摇摇头,“他被曹彬一刀斩得身首分离,现场乱作一团,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收着他的尸首。”
林卿砚叹了口气,“这郑宾,也是个可怜人。”
“可怜人?”
杂岁插话道:“他是挺可怜的。师兄你是没见着,郑宾听说他满门被灭的时候,那表情……啧啧啧,比哭出来还惨。他到死都不知道全家人还好好地活在世上,到了九泉之下,又找不到他们,唉……罪过罪过!”
“他在郑王手下多年,称得上尽职尽责。我相信他身为唐臣之时,是忠诚的。”林卿砚摩挲着茶杯上的云纹,缓缓道:“我从不认为,这世间应该存在绝对的忠诚。良禽择木而栖,江南国势弱,他投靠了宋国,并非不可饶恕之罪。怪只怪他掺和进了这场战争,与江南国正面为敌。他既来了,也该想到会有这般结局……”
杂岁在一旁听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林卿砚敲了一下他的脑袋:“小子,你这么看着我做甚么?”
“师父,你知不知道自己刚刚说了甚么?”
“我说了甚么?”
“你说……这世间不应该存在绝对的忠诚。”杂岁小心翼翼地咽了一口唾沫,拿眼瞥了赵攸怜一眼,在林卿砚大掌挥来的前一刻灵巧地跳开了。
“杂岁,你少在这里煽风点火的!你明知道我说的是忠孝礼义的忠!”
杂岁捂着耳朵,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满屋子跑着:“师父!你这第一位师娘还没顺利娶进门,就想着不忠之事了!这么好的师娘,你要娶几个才够啊!”
赵攸怜恍然反应过来杂岁这个鬼头再说些甚么,见怪不怪地翻了个白眼,含笑看着林卿砚跳下坐榻,追着杂岁打。
若是没有这样一场战争,这般岁月静好的日子,再过几百年,她也不会觉得腻。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弃城而逃?表兄妹
大宋发兵南下以来,第一次遭到如此坚定的抵抗。宋兵死伤百余人,虽然大都是自相残杀而亡,并非江南国的兵士所杀,终归是挫了锐气。
曹彬奉命统领前军,樊若水辅之。二人将两败俱伤的残兵合为一处,在池州城外安营扎寨,一耗便是五日。在林卿砚提出要攻其不备,再挫宋军之时,皇甫继勋却摇了摇头:
“五日前一战告捷,本因宋兵起了内讧,被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如今曹彬统率前军,两军合心,虎踞城西。再与之相抗,便是自投罗网。”
林卿砚解释道:“宋廷担心战前生乱,并未给郑宾定罪。曹彬虽合军一处,郑宾旧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