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92章

朕-第92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此时都有些心虚,但中途撤兵太难看了,那就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论胜败都能给朝廷一个交代。
  翌日,江西军队开始撤兵,想坐船退往和州城。
  但他们已被盯上,不断有流贼骑兵追来,刚开始只有十余骑,半天之后就增至数百骑。
  “贼寇怎恁多骑兵?”李懋芳惊呼。
  王思任说道:“不能往江边退了,去西北边的山里!”
  五千江西大军,在贼骑的注视下,扔掉辎重加快行军。数百贼骑不停骚扰,却又始终不进攻——都是骑马步兵,主要用来赶路的。
  眼见距离斗篷山越来越近,身后突然响起轰隆隆的马蹄声。
  张献忠亲自来了,还带着贺一龙(革里眼)和马守应(老回回)。
  三路贼寇,加起来足有三千骑兵,带着惊人的声势席卷而来。
  “快跑啊,流贼来啦!”
  双方距离还远得很,江西兵直接崩溃,李懋芳、王思任根本收束不住,只能跟着溃兵一起奔跑。
  这不是战斗,而是单方面屠杀,贼骑追上来乱砍便是。
  赵瀚在江西面对的敌人,就是如此货色,遇见流寇毫无抵抗力。
  逃进斗篷山中,李懋芳、王思任清点人数,全都面若死灰。五千多兵登岸剿贼,稀里糊涂一仗,如今只剩千余人。
  “两三千骑兵,这还是流贼?”李懋芳震惊不已。
  王思任也说:“难怪朝廷难以剿灭,这流贼比官兵还厉害!”
  去年流寇遭到官军围困,在脱身之后,张献忠痛定思痛。此后每当攻克城镇,首先抢的不是钱粮,而是派兵搜集骡马。
  骡子、驴子用来驮运物资,马儿用来长途奔袭。
  若是遇到官兵精锐,直接把物资扔掉,全军都骑着骡马逃跑。
  马七步三,这是张献忠的军队比例。
  根本不能称之为骑兵,严格而论只是骑马步兵。
  并且,张献忠变得更加警觉,每次扎营之后,四面派出的哨骑,能远及十里之外!
  如此凶残的贼寇,江西乡勇怎打得过?
  便是北方六省的官兵,都拿张献忠束手无策。李自成和高迎祥,也在有样学样,沿途抢掠骡马牲畜,财货反而没那么要紧。
  李懋芳、王思任两人,再无任何剿贼的想法。
  他们顺着山势而走,带千余步卒半夜下山,登船率领水军回江西去了。
  西北流贼,谁爱剿谁剿,反正他们不愿再来。
  却说张献忠攻克全椒,募兵整编之后,又三天攻陷舒城。同时还派遣偏师,把六安城打下来。
  接着再去攻打庐州,刚开始打不下来,洗劫城外居民假装离开。暗中派遣数百人,伪装成提学官、士子、家奴和杂役,许多人穿着儒衫,背着书卷,被知府郑履祥恭恭敬敬请进城里。
  是的,你没有看错,知府亲自把贼寇迎接进城!
  然后,庐州(合肥)就没了。
  占领庐州城之后,张献忠立即在巢湖训练水师,他始终想要渡江攻打南京建立朝廷。期间,还甄选民间自宫者为太监,先过一把当皇帝的瘾再说。
  就在此时,真正的官军来了,吓得张献忠顺着长江遁逃,一路吃了好几个败仗,从黄梅县蹿入湖广地界。
  这是赵瀚离张献忠最近的一次,黄梅县距离九江不足百里。
  ……
  赵瀚当然不知道,张献忠远在庐州那边,居然帮自己灭了江西巡抚的主力。
  这么大的人情,怎么好意思啊。
  他二月中旬回到吉安,文武官员皆至城南码头迎接。
  “孟暗公,好久不见。”田有年拱手道。
  李邦华对他毫无印象,冥思苦想道:“阁下是……”
  田有年回答说:“袁州知府田有年,孟暗公做兵部尚书时,在下忝为户部主事。”
  “原来是田君。”李邦华大为惊讶,不料赵瀚竟把袁州知府给收服了。
  陈茂生站在旁边,一脸阴沉之色。
  庞春来眺望赣江对面,完全不理眼前的场面。
  赵瀚感觉气氛很诡异,一定是出什么大事了,导致李邦华、庞春来和陈茂生出现矛盾。
  等回到总兵府之后,萧焕递上来一封信。
  赵瀚拆开一看,却是封绝命书。
  宣教团一个女队员写的,她以前是吉安府的妓女,后来加入了宣教团。就在过年期间,宣教团组织下乡演出,慰问各镇的基层官员和农会人员。
  中途借助在镇长家中,这个镇长是从贼的举人,因为分田工作表现突出,而且学历也非常高,于是被快速提拔为镇长。
  这厮不晓得抽哪门子风,竟然贪慕女宣教员美色。又或者,觉得对方以前做过妓女,对床笫之事无所谓,竟然半夜将女宣教员侮辱。
  第二天早晨,宣教队长得知此事,立即扭送镇长去报官。
  知县欧阳蒸顿时头大如斗,只能把案件移交给总兵府,因为牵涉到镇长和宣教团。
  李邦华和庞春来为此吵起来,女宣教员越想越钻牛角尖,竟然留下遗书自杀,幸亏被好姐妹及时发现。
  陈茂生愤怒不已,不但要将镇长撤职,还要以奸污妇女来论罪。
  吉水派官员也联合起来,觉得一个妓女装什么烈妇,留书自杀也只是演戏而已。
  元老派和吉水派的矛盾,一下子就爆发出来。
  赵瀚叹息道:“还是扩张太快啊,那些读书人,还是以前的思想。该杀几个了!”


第150章 【整顿内部】
  花园中,春日回暖,花儿已经次第开放。
  庞春来拄着拐杖过来,他那拐杖更似探路的,免得看不清楚绊到石头摔跤。
  “先生请坐。”赵瀚帮他沏茶。
  庞春来坐下,并未拿起茶杯,开门见山道:“那些士子得治治了,不惟吉水士子,还有庐陵和安福县的读书人。三县士绅正在合流,自从流寇肆虐南直,他们是真的相信你能成事。”
  这个说法似乎很矛盾,西北流寇纵横南直隶,扯掉朝廷另一块遮羞布。吉安读书人觉得赵瀚能成事,于是真心想要投靠,但怎么还需整治这些人?
  不矛盾!
  士绅们试图窃取造反果实,倒不是说推翻赵瀚,他们也需要赵瀚领头,但他们想掌控更多权力。
  赵瀚问道:“这个案子,先生怎么看?”
  庞春来说:“必须严惩,否则总兵府威信扫地。宣教官是总兵府派出去的,是大同会派出去的,他们这样搞是想作甚?”
  “还有呢?”赵瀚再问。
  “没了,这就是我的主张,必须进行严惩!”庞春来说。
  赵瀚让惜月把庞春来送走,又重新拿来一个茶杯,很快李邦华进来了。
  李邦华显得有些疲惫,叹息道:“庞兄那里,我其实没想跟他争执。”
  赵瀚问道:“李先生是怎想的?”
  李邦华说:“侮辱妇女,自不应该,更何况还是女宣教员,但万万不能处以极刑。而今,三县士子已经归心,只剩个别还心怀叵测。如此局面,不能因一件案子,就让三县士子离心离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我认为,应撤销其镇长职务,令其赔偿银子,再罚田十亩以做警示。”
  “我明白了。”赵瀚说道。
  把李邦华送走,赵瀚忍不住叹息。
  不管是庞春来,还是李邦华,都让赵瀚感到非常失望。
  庞春来是站在总兵府和底层士子的角度,对士绅阶层怀有深深的忌惮。他坚持严惩犯罪者,纯粹是要维护总兵府的威信,也是要打击那些试图掌控权力的士绅。
  李邦华则着眼于“安定团结”,还是觉得上层士子更值得依靠,今后治理天下也需要这些人。既然士子们已经归心,那就趁机加快发展速度,赶紧把整个吉安府都占下来。
  这里面,还有李邦华的心血,正是他苦口婆心亲自劝说,才让三县士子渐渐认可赵瀚。
  但是,庞春来和李邦华,都没把受害者当回事儿!
  一个从良的妓女,便是做了宣教员又如何?又不是没被人睡过,再被睡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对方可是一个举人。
  陈茂生随即被请进来,见面就激动道:“必须按《大明律》施以绞刑!妓女从良便不是良?良家妇女若被侮辱,你看这些读书人怎说!还有,那可是宣教员,这些混蛋就没把宣教员放在眼里!此人不绞死,宣教团今后怎么做事?”
  “很好。”赵瀚表示满意。
  陈茂生终于站在受害者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像庞春来和李邦华那样,纯粹从权谋和大局着眼。
  或者说,陈茂生能够感同身受,他就被士绅睡过无数次。若是哪个士绅,现在还敢来睡他,这厮肯定是要拼命的。
  在陈茂生看来,从良的妓女也有尊严,从良的妓女也不愿被强暴。
  送走陈茂生,费纯又被请进来。
  赵瀚问道:“你是怎想的?”
  费纯说道:“咱们的粮行已经建起来了,粮仓也修了好几处。但主动投降的地主,粮食没有被没收,这留下了隐患。如今已是二月,青黄不接,去年秋收之后分地的农民,虽不至于挨饿,但粮食也还有些吃紧。庐陵、吉水、安福,三县粮商正在串联,屯着粮食不放货,想要刻意抬高城中粮价,这也是他们历年惯用的伎俩。”
  赵瀚有些意外,费纯居然说这些。
  费纯说道:“粮行之事,李先生主持的时候,那些粮商和地主还算给面子。李先生卸任之后,粮行由我全权主持,这些混账就开始乱来了。为了平抑粮价,我把仓里的储粮放出去了一半!三县士绅,被收走土地,又不能再放高利贷,只能操纵粮市来赚钱,就算得罪总兵府他们也要干。三县士子合流,就是以家里粮食最多的为主力,必须借这个案子好生整治!”
  屁股决定脑袋,费纯掌管钱粮,看到的也是钱粮危机。
  送走费纯,再把费如鹤请进来。
  “事情你都知道了吧?”赵瀚问道。
  费如鹤点头说:“晓得了。”
  赵瀚问道:“你怎看的?”
  费如鹤冷笑道:“宣教团大部分成员,都是庐陵县的人,是很早就投靠咱们的班底。欺负他们,就是欺负咱们外地人,就是欺负咱们最早起事的兄弟姊妹!”
  好嘛,这位老兄更直接,上来就摆明元老派和吉水派的矛盾。
  接着,又把萧焕请进来。
  “大亮怎看的?”赵瀚问道。
  萧焕直接拿出一份材料:“总镇请过目。”
  赵瀚翻开一瞧,顿时满脸冷笑。
  赵瀚的政务秘书刘芳,弟弟娶了吉水邹家的女儿。
  赵瀚的军务秘书黄顺德,侄子与吉安城郊的刘家定亲。
  总兵府经历左善,儿子与庐陵萧家定亲。
  总兵府照磨黄恩,娶吉水周家的外甥女为续弦。
  这份名单很长,足足罗列三十多个。其中,赵瀚的总兵府,就有八个人上榜,那些士绅简直无孔不入!
  一旦赵瀚真的做了皇帝,无数高层都将与三县士绅是姻亲关系。
  这些士绅,本身就有许多子弟,也在赵瀚手底下做官,今后整个朝堂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赵瀚问道:“名单上的这些人,有没有贪腐迹象?”
  萧焕摇头道:“没有,贪腐查得紧,无人再敢伸手。但是,他们与士绅结亲,收了许多女方的礼物。士绅虽没了土地,家中钱粮却多得很。”
  “你觉得该怎么处置?”赵瀚问道。
  萧焕回答:“名单上之人,全部撤职!”
  赵瀚摇头说:“太过粗暴。”
  这些人真的没有违法,正常结亲而已,哪能一刀切全部处理?
  而且,得给士绅留几分希望,好歹让他们有个盼头,否则就破罐子破摔了。
  ……
  翌日。
  黄顺德被叫去庞春来的办公室,恭敬行礼道:“庞主事安好。”
  庞春来的真正职务,是总兵府吏科主事,相当于赵瀚的吏部尚书。
  庞春来微笑道:“黄掌书辛苦了。”
  “为总镇办事,不辛苦。”黄顺德连忙说。
  庞春来说道:“这是调任文书,你以后去安福县衙办事吧。”
  黄顺德看到自己的新任职务,顿时万念俱灰,结结巴巴说:“我……我,庞主事,我这是哪里做错了?”
  庞春来叹息道:“作为总镇的军务掌书,你不嫌自己话太多了吗?而且你还喜欢炫耀。这些事情,总镇都忍了,觉得你是老臣。你啊,你侄子跟刘家定什么亲?”
  “跟刘家定亲也犯错了?”黄顺德完全无法理解,他觉得跟大族定亲是很光彩的事情。
  “这点头脑都没有,你还做总兵府的军务掌书?”庞春来冷笑道,“去了安福县,好生做事情,做得好也能升官,总镇心里还是记着你的。”
  黄顺德茫然离开办公室,却见刘芳正候在外面,似乎也要被叫进去训话。
  黄顺德猛然想起,刘芳的弟弟,同样跟大族结亲了!
  无尽的恐惧袭来,黄顺德此刻终于醒悟,他稀里糊涂卷进了政治斗争。
  心中怨怼瞬间消散,黄顺德啥想法都没有,只求早点去安福县上任,免得被牵扯进祸事之中。对了,自家侄儿年龄不够,只是跟刘家定亲而已,得马上回去解除婚约,希望还能有所补救!
  刘芳则补救不了,他弟弟已经跟邹家女结婚,就在赵瀚亲自带兵奇袭袁州的时候。
  刘芳真的哭都哭不出来,他属于底层士子,考秀才都考不上那种。他家里穷得很,靠着做事精明,而且不惧辛劳,一路升迁成为总兵府政务秘书。
  若赵瀚能得天下,刘芳至少可以做六部尚书,入阁为相也不是没有机会。
  就因为弟弟与大族结亲,前途直接毁了?
  一天之内,总兵府八个官员,悉数被调职降任,此事引来所有人的关注。
  脑子活络的,迅速总结出共同点,那些都是与大族结亲之人!
  至于总兵府之外的官员,赵瀚暂时没动,也懒得去动,小本本上记着便可。
  他不动,不代表当事者不怕,这信号释放得太明显。
  接下来便是大规模休妻,订婚的赶紧退婚。涉事士绅被气得够呛,纷纷跑去县衙打官司,说自家女儿被休妻毫无道理。
  二月二十八日。
  萧焕带着官吏,身边跟着李正和五百士卒,坐船直奔吉水东门外的邹家。
  “后门,侧门,全部围起来,不准放走任何一个!”萧焕喝令。
  邹家人心惶惶,一个老头子被搀扶着出来:“萧主事,这……这是怎生回事?”
  萧焕拿出一份文书:“总兵署令,吉水东门邹氏,破坏分田之政。去年十月初,将族中六千余亩土地,捐给青原寺做寺田,此事从没来官府报备过!你邹家想做什么?”
  老头子连忙解释:“好叫萧主事知道,老夫信佛……”
  “莫要多言,青原寺也正在查抄,”萧焕冷笑道,“你若是信佛,可与青原寺住持同住一个牢房,你们就在狱中慢慢探讨佛法吧!”
  吉水县城外的青原寺,是佛门禅宗青原派的祖庭。
  非但如此,王阳明当初在江西做官,第一个讲学地点就是青原寺,以佛堂为讲堂。因此,青原寺不但在佛门影响力大,而且禅儒合一深得士子敬重。
  东门邹氏,已经死去的邹元标,门生弟子遍布吉安,就连李邦华都是邹元标的学生。
  这些家伙搅在一起想做什么?
  就算没有乱来,也得当典型来弹压!
  眼见邹氏被抄家,李邦华吓得连忙来见赵瀚:“总镇,你用力过猛了,哪里能如此施政!”


第151章 【诛心】
  “李先生请坐。”赵瀚微笑道。
  李邦华焦急说:“我怎坐得住?邹家抄不得,一旦抄家,三县士子皆离心离德。”
  既然李邦华不坐,赵瀚就自己坐下:“我知道,南皋先生(邹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