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良摇头说:“六千驻军太多,这里交通困难,不可能长期从喀什运军粮。想要就地获取粮食,只能少量驻军,否则会激化与本地部落的矛盾。毕竟产出的粮食就那么多,即便我们花钱买,也会造成葱岭粮食短缺。葱岭驻军,最多四千。”
雷之玑说:“四千不稳。”
江良说道:“稳的,你自己都说,本地部落一盘散沙,连语言都分为两大块。八座大城,每城驻军四百。剩下八百兵力,分驻于各个关卡。”
“这不够吧。”雷之玑说。
江良笑道:“既然本地部落很穷,那就少收点税。他们交的税少,就得为朝廷作战。一个部落叛乱,就让其他部落出兵,跟着我大同军去平乱。如果所有部落都在造反,那说明是汉官有问题,把一盘散沙的部落全逼反了。”
朝廷也是要在葱岭建学校的,初期只招收部落贵族子弟,然后再慢慢向平民延伸。
既然这里的教派比较温和,而且不干涉政治,那就让他们保留信仰。
说实话,只要朝廷不横征暴敛,塔吉克人就是非常温顺的,因为他们习惯于臣服宗主,以此获得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
新中国的塔吉克族兄弟,出了多少守边人啊,他们义务为祖国巡守边疆,甚至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第1051章 【大宛,大宛!】
“有人自称前朝遗民,想要求见都督当面献计。但看他那高颧深眼的模样,似乎并非汉人,倒像是个异族回回。”
“带进来吧。”
一个不知混了多少血统的中年男子,被侍卫带到江良面前,作揖拜道:“前朝遗民刘勤,拜见都督大人。”
“会说汉话便是前朝遗民?”江良顿时笑道,“你这汉话可夹生得很,一听便是异族长大之后学的。”
刘勤陈述说:“在下的六世祖,曾是大明忠顺王府纪善。正经的大明举人出身,被派到哈密卫教导儒学。哈密卫失陷,忠顺王流亡各地,在下的六世祖一直跟随左右。后来忠顺王暴毙,六世祖被察合台大汗俘虏,被安置在吐鲁番重新娶妻生子。”
江良问道:“大明忠顺王是谁?”
刘勤解释道:“大明忠顺王,就是哈密卫指挥使,其先祖是投靠大明的蒙古贵族。大明朝廷并不干涉哈密事务,但一直有派汉官担任长史和纪善。在下的六世祖真是汉人,虽然后来皆娶异族女子为妻,但王府纪善掌管的儒家典籍,每代子孙都必须从小学习。”
江良又问:“我占领喀什都半年了,你怎么现在才来投效?”
“路途遥远,在下是从古尔班阿里玛图(阿拉木图)长途跋涉而来。”刘勤说道。
阿拉木图,是大玉兹的核心地盘!
江良问道:“大玉兹目前局势如何?”
刘勤说道:“叶尔羌的兵马,被都督打得逃去大玉兹,去年深秋便征服了好几个部落。开春之后,大战又起,在下离开之时,叶尔羌兵马节节胜利。不过,一盘散沙的大玉兹各部,被逼得联合起来作战。而且,大玉兹的草原地带被征服后,还有许多城池可以坚守。叶尔羌的兵马,似乎不擅于攻城。”
“准噶尔部是什么反应?”江良继续问。
刘勤解释说:“准噶尔蒙古有一个部落,在尹犁草原游牧。这个部落,也在跟叶尔羌兵马打仗,但听说是吃了场败仗。”
别看尧勒瓦斯是被大同军赶跑的,但到了大玉兹和尹犁,却能吊打那里的势力。
历史上,尧勒瓦斯如果不被刺杀,准噶尔部还真的很难吞并叶尔羌。若给此人十年时间发展,他是极有可能统一叶尔羌汗国的。
刘勤突然问:“都督准备打到哪里?”
江良想了想,决定半真半假回答:“南边占领帕米尔之地,收复唐时的葱岭。至于西边,打到吉利吉斯人的地盘。如今两地皆已拿下,暂时不打算继续进军。”
刘勤知道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兴奋道:“都督,西域想要稳固,有两个地方必须拿下。”
“哦,哪两个地方?”江良笑道。
刘勤说:“一是尹犁谷地,二是费尔干纳谷地。拿下这两块谷地,则西域大军就不缺粮草。而且,这两块谷地还利于防守,都是群山环绕的所在。”
尹犁是必须收复的,但费尔干纳谷地,江良还真没想过去占领。
江良问道:“费尔干纳谷地,听说宗教非常激进啊,恐怕打下来也不好统治。”
刘勤解释说:“非也。那里有激进教派,也有温顺教派,扶持温顺的,打击激进的便可。整个谷地,有上百种族,只要有一支强军,便能轻松分化治理。而且,拿下费尔干纳谷地之后,不但能获得充足粮草,而且帕米尔……葱岭也不再需要驻军。”
“上百个种族?”江良惊道,这些内容,塔吉克商贾都没有跟他说。
刘勤立即详细说明:“费尔干纳谷地有三大种族,西边是乌兹别克人,北边是吉利吉斯人,南边和东边是塔吉克人。除了这三大种族,还有上百个小种族。所有种族,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极为痛恨布哈拉汗国的残暴统治。”
刘勤提供的情报,跟江良获知的不一样,跟雷之玑打听到的也不一样。
但是,这些信息可以汇总起来!
费尔干纳盆地,后世被称为“中亚火药桶”。
因为那里土地丰美、物产富饶,又夹在各方势力的中间,当地民族就有一百多个。随便谁进来挑拨一下,燃起火星就容易爆炸,即便在数百年之后,也属于地球上飞地最多的区域。
大同中国只要占领此地,移民也好,不移民也罢,都能解决葱岭和喀什的粮草问题。
正因为费尔干纳盆地物产丰富,布哈拉汗国对当地的盘剥,也远远甚于葱岭。当地的乌兹别克人,这些年已经多次起义,历史上,再过四十年就会独立建国(浩罕汗国)。
江良问道:“你可知,整个费尔干纳谷地,有多少布哈拉汗国的驻军?”
刘勤说道:“驻军只有一两万,但如果遇到战事,可以招来各族士兵,轻轻松松拉起十万人以上。”
“十万敌军,不好打啊,军粮运输太困难了。”江良摇头。
刘勤勐地跪下,拜伏道:“都督若信得过在下,只需三千兵马,就可拿下整个谷地!”
江良对此感到意外,饶有兴趣道:“你用三千兵马怎么打?”
刘勤说道:“谷地各个种族,皆欲造反,且已经被镇压多次。在下可提前联络各部首领,宣称有二十万天朝大军将至。甚至,还可暗中散布谣言,就说布哈拉大汗要加征赋税。散布谣言,需要都督笼络商人,承诺卖给他们更多廉价货物。商人为了赚钱,必定愿意配合。”
“谣言一旦传播,就算是假的,也会变成真的。如此,各部皆怨声载道,在下可趁机去联络。”
“哪个部落不愿一起造反,就散布谣言说此部欲反,必被布哈拉总督所猜忌!”
“则各族十万大军,皆可为我所用,敌人反倒只剩一两万。”
江良没有立即答应,刘勤的计策虽妙,但靠这种法子打下地盘,今后的治理可就麻烦了。
左思右想,江良还是决定出手。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拿下那里,可是天大的军功。
按照汉唐时期的旧名,帕米尔高原是葱岭,费尔干纳盆地则是大宛!
到时候,牵一匹马至赵瀚面前:“陛下,此乃大宛马,今后大宛神驹皆为陛下所有。”
“你下去吧。”
江良屏退此人,又对侍卫说:“把雷之玑叫来。”
计划再度更改,葱岭暂时不急着筑城,只要拿下费尔干纳盆地,葱岭驻军一千就可稳妥。
梁震为主将,雷之玑为副将,刘勤担任编外参谋,率步骑三千五百人出征。
当然,在出征之前,还需要打信息站。
江良立即下令恢复丝绸之路,大量商贾涌入喀什,他趁机散播二十万大军出征的假消息。
同时,又不断接见商贾,先获取商贾的基本信息。专挑乌兹别克、塔吉克商人,承诺给他们颁发特殊牌照,为期五年,持此牌照可在喀什低价优先进货(卖给他们商品的汉商,可以获得退税优惠)。
收买商贾之后,就给商贾布置任务。
当年秋天,所有从喀什返回的商贾,都带回“二十万大同军即将攻打费尔干纳”的假消息。
而被江良收买的商贾,则到处造谣说布哈拉国王要加税。
两个假消息齐出,整个盆地变得风声鹤唳。
一方面是总督精神紧张,派人到各部族去召集军队。
一方面是各部怨声载道,国王已经加税好几次,如果再度加税,这是要把大家往死里逼啊。
拥有异族相貌的刘勤,此时已经化妆成商贾,带着货物进入费尔干纳。
他先去联络最近的塔吉克族首领,宣讲中国朝廷的减税政策。又添油加醋的,讲述中国军队多么强大,把叶尔羌汗国打得狼狈鼠窜。再说二十万中国大军一至,布哈拉总督必定抵挡不住。
如果不帮中国打仗,就得帮布哈拉打仗,是生是死自己选择。
这位塔吉克首领立即答应,愿意帮助中国作战。反正先答应下来,到时候看情况,哪边占优势就帮助哪边。
连续走访了好几个塔吉克部落,所有首领都一口答应。
如此顺利,反而让刘勤感到不妙,他立即临时更改自己的计划。
刘勤悄悄联系被收买的商贾,让他们去散布“真相”。把所有答应过帮忙的部落,全部给抖出来,说这些部落想要造反,最后干脆说塔吉克人要造反。
事情闹大之后,这货立即去吉利吉斯人的地盘。
又是走访了几个部落,便再次散布“真相”,说北边的吉利吉斯人,已经全部投靠了中国。费尔干纳盆地的吉利吉斯人,已经受到同族的蛊惑,打算临阵倒戈帮助大同军。
最后,刘勤都懒得再去西边,直接说西边的乌兹别克人要反。
这里本就是个火药桶,布拉哈国王的横征暴敛,早就激起了多次起义。
如今谣言满天飞,总督和各部首领,都知道有人在搞事儿。但是,总督不敢不信,各部首领也不敢相信总督不信。
大同军都还没到,这里已经快打起来了。
总督下令,冬季之前,各部必须带兵集合,否则就视为心怀不轨。
总督是想震慑各部,各部首领却吓坏了,以为总督要提前动手。
势力最强大的浩罕部,直接杀了浩罕城的官员,宣布自己被中国皇帝任命为总督。这位老兄,真就扯旗造反了!
第1052章 【心怀故国】
扯旗造反的浩罕部,真正名称是明格部,其先祖是从金帐汗国迁来的,并且自称是昔班尼的后裔。
费尔干纳盆地,最初属于游牧社会。
一百多年前,乌兹别克人带来农耕技术,如今形成农耕与游牧犬牙交错的状态。
并且,和卓往往身兼部落首领职务。
既是和卓,又是部落首领,割据就成了早晚之事。随着布哈拉汗国的衰落,和卓首领们更倾向于自立,以此来摆脱国王对他们的盘剥。
明格部首领迈赫穆尔,就是一个和卓。
这个部落规模较大,拥有部众数千人,是九十二个乌兹别克部族之一。
他们打下的浩罕城,只是个小型城堡,工匠和商人聚居于城外,农民和牧民则散居于四方。
浩罕城内。
一个乌兹别克商贾,战战兢兢跪在迈赫穆尔面前。
迈赫穆尔握着刀柄质问:「我抓了很多商贾,最终可以确定,谣言就是你散播出去的。你还敢否认吗?」
「没……没有,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商贾吓得浑身发抖。
迈赫穆尔突然露出微笑:「不要害怕,我已经杀了布哈拉官员,愿意帮助中国军队作战。快告诉我,该怎么联系中国军队。」
商贾闻言大喜,说道:「派人去帕米尔就可以。」
「很好,我派人过去,你要负责带路。」迈赫穆尔说道。
打发掉商贾,迈赫穆尔笑容顿失,一个人坐在那里表情冰冷。
他真正想要的是部落独立,既讨厌布哈拉汗国,同样讨厌不知从哪儿来的中国。但话又说回来,只要保障他的利益,哪个国家统治都无所谓。
此次造反,谣言只是催化剂,真正原因还是布哈拉国王横征暴敛。
和卓们,早就想造反了!
迈赫穆尔陆续派出数十人,去跟其他乌兹别克部落联络。那些乌兹别克和卓,全都表示沉默,说白了就是观望,既不配合总督出兵平叛,也不帮着迈赫穆尔造反。
毕竟,布哈拉国王的余威还在。
……
安集延。
这里是印度莫卧儿王朝创立者巴布尔的出生地,也是费尔干纳盆地的核心区域。
总督米尔扎已经在此聚集一万精锐,又逼迫附近各部出兵六千,浩浩荡荡朝着浩罕城杀去。中国军队来不来,米尔扎已经顾不上了,他必须先平定明格部的叛乱。
大军行至纳曼干的南边,迈赫穆尔就收到消息。
迈赫穆尔不敢硬抗,带着自己的族人,立即撤往南方的山区,那里是塔吉克人的地盘。
塔吉克人不愿与明格部作战,私下跟迈赫穆尔达成约定。只要明格部不沿途抢掠,塔吉克人就允许他们借道逃跑,否则必然帮助总督把他们灭了。
于是乎,总督和叛军开始兜圈子。
而迈赫穆尔的目标,是率领族人逃去葱岭,借助中国大军的帮忙杀回来。
……
葱岭通往费尔干纳的山口。
商贾打扮的刘勤,跟3500大同军汇合。
宣教官雷之玑亲自捧出一套衣物:「刘先生,这是总督亲自让人订做的。」
刘勤拱手道:「多谢!」
得到衣物,刘勤就在军中换装,中亚商贾的服饰,很快变成一袭儒衫,而且还戴着四方平定巾。
再次见到梁震和雷之玑,刘勤有些尴尬:「数代远离故土,连汉家衣冠都不会穿戴了,居然还得请军中士卒帮忙。」
雷之玑递过去一把文士剑:「心怀故国,何必拘泥于衣冠。」
说实话
,刘勤穿着一身儒衫,看起来着实有些不伦不类。他接近一米八的瘦高个,又是中亚人种的相貌,倒跟南京那些欧洲裔官员的风格很像。
骑着马儿前进,刘勤不时抚摸自己的衣服。
作为忠顺王府纪善,他的祖先逃离哈密时,带着大量经史子集。后来逃离吐鲁番,汉家典籍遗失大半。等迁徙到大玉兹,又遗失了大半。
到刘勤出生的时候,只剩半套《四书大全》、半套《资治通鉴》、一部《说文解字》、一部《三国演义》。《三字经》也有,那是他祖父手写的,而且前面两位祖宗记忆错乱,跟真正的《三字经》有内容误差。
他家在大玉兹经商,生意不大不小,但汉家书籍很难搞到,一百多年只弄来本《唐诗选辑》。
刘勤五岁开始识字,同时开始学汉语,而且学的还是南京官话。但真正跟人讲汉语,又有点类似带新疆口音的普通话。
每个祖宗的遗言,都是让儿孙回安徽老家祭祖!
「刘兄来过此地?」雷之玑问道。
刘勤回答说:「少年时常来。那个时候,伊犁周边战乱,大玉兹与中国断了贸易。我与伯父就从西边绕到此地,在安集延购买中国货物,再运回大玉兹贩卖。赚的不但是辛苦钱,而且还是拼命钱,经常会遭到沿途部落劫掠。」
雷之玑感慨:「都不容易。」
「拿下此地之后,我想回徽州祭祖,了却祖宗们的遗愿。」刘勤说道。
雷之玑问:「如果刘兄的先祖是安徽大族,或许还能找到祖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