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629章

朕-第629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毕业,又没考上进士,最初可以外放九品官,现在已经只能外放吏员了。但可直接担任一二等吏,三五年之后,至多六七年,基本都可升为九品官。
  只有小学文凭的吏员,除非实干能力超卓,又或者家里有关系,否则这辈子都无法真正做官,升为一等吏员就已经是极限。
  拥有中学文凭的吏员,那就特别考验才能和际遇了。一般混到退休,九品官就顶天了,但有海外领和都护府啊!
  那些偏远苦寒的地方,进士是不情愿去的,除非能够当大官。
  人家好不容易考上科举,扔去西藏做八九品,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怨气?越南、缅甸倒是还行,至少条件没那么恶劣。
  因此朝廷就有了政策,让各省府州县的主官,对愿意搏命的一等吏进行登记,名单每年跟各省赋税一起送到京城。
  一等吏是道坎,升上去就是官,但非常难以跨越。
  滕文龙已经做了八年一等吏,换了三个职位,虽然实权越来越大,油水也越来越多,但死活就是不能再往上升。他已经三十多岁了,趁着心气儿还在,于是登记打算搏一搏。
  居然真被选中了,要知道,愿意搏命的一等吏非常多,而且履历都颇为优秀,能不能中奖全凭运气。
  可得知自己要去的地方,滕文龙又哭笑不得。
  既不是去西藏,也不是去黑龙江,更不是去蒙古草原。就算马六甲、吉大港也行啊,马岛是什么鬼?
  马岛,就是马达加斯加岛,来自土着语言的音译。
  阿拉伯人、葡萄牙人、法国人,给这座岛起了很多名字,月亮岛、瓦赞巴岛、马岛、大岛等等,赵瀚觉得还是音译最省事儿。
  有失就有得,马岛偏远,待遇也高。
  滕文龙直接从一等吏员,连升六级,做了正七品官员。但必须履任六年,若是算上来回路程,得七八年才能归国,到时候他都四十多岁了。
  滕文龙还带来几个下属,也是由一等吏提升,品阶最低的都升到了从八品。
  船队靠岸,连个正经港口都没有。
  一个流落马岛的中国人,负责管理这简易小港,拜见之后说道:“上官请把船开到北方,那里有个港口叫马任加,已经改名叫仁佳港,取“认家归国”的意思。仁佳港有条河流,可以直达总督府所在的新广城。”
  滕文龙疑惑道:“总督府不是在西边吗?”
  那人解释说:“我们打下了一个土着小国的都城,很多老兄弟都搬过去了。我不急着走,等这座港口废弃以后,我会接管附近的盐场。嘿嘿,我祖祖辈辈都是盐工,没想到有天能自己开盐场。”
  这家伙不但拥有盐场,而且附近的土着(渔民居多),也全都归他管辖。他还有五个养子,组成五人私兵,随时可以招募土着,拉起一支三四百人的杂牌部队。
  相比那些城主而言,他也不觉得憋屈。
  因为全岛只有西海岸适合煮盐,而他拥有岛上唯一的海盐场。至于新广城那边,土着都吃岩盐,味道不怎么好,老兄弟们更喜欢海盐。
  滕文龙跟这人聊了一阵,便在向导的带领下登船往北。
  朝廷派来的海船,还装备了许多小船,物资装船顺河而走,一路领略着独特的异国风光。
  “山……山魈?”
  滕文龙用千里镜观察两岸,突然有个鬼玩意儿映入眼帘,把他着实吓了一大跳。
  “给我看看。”曹岳忙说。
  曹岳也是来马岛做官的,但只升到从七品,因为他的吏员履历不如滕文龙好看。
  滕文龙把千里镜递过去,提醒道:“怪吓人的。”
  曹岳端着千里镜观察良久,终于发现一只奇怪动物。
  这玩意儿似乎是猴子,胸颈、额头、脸颊和耳朵有白毛,其余地方都是黑乎乎的。乍看就跟鬼一样,难怪滕文龙认为是山魈。
  额……马达加斯加狐猴。
  突然之间,更多狐猴冒出来,成群结队的远观人类船只。它们张开嘴巴,发出“嚯嚯嚯嚯”的嘶哑声音,上百只狐猴的叫声聚在一起,在河谷两岸回荡传播。
  声音非常渗人,可以直接做鬼片的背景音效。
  “入他娘,老子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从八品的郝山缩脖子道。
  负责给他们做向导的叫林孝田,拿出个陶罐子说:“各位上官,忘了给你们这个。抹在身上,衣服上也行,抹了蚊子不会叮咬,而且还能预防得疟疾。”
  “预防疟疾?这可是好东西。”滕文龙惊讶道。
  马岛有13000多种草药,而且大部分是该岛独有的。
  像林孝田罐子里的药汁,这种植物全岛到处都是,春碎了就能提取汁液,可以杀灭按蚊的成虫和幼虫,而按蚊又是疟疾原虫的载体。这种药,后世没有详细名字,汁液提纯后被称为“RDO二号”。
  岛上也有土着医生,而且往往由巫师兼职。
  漂流到马岛的海军军医,一身本事却无药可用,因为岛上大部分植物他都不认识。在偶然的情况下,军医发现巫师会治病,于是每次征服各个部落,必定活捉巫师请教医术。
  不仅有防治疟疾的草药,还有治疗风寒、牙疼等等的草药。
  这十多年来,军医已经认得上百种,医术是越来越高明了,孩童夭折率也在逐年降低。
  林孝田把情况说明,滕文龙问道:“这种草药,在马岛有很多?”
  “遍地都是。”林孝田说。
  滕文龙笑道:“可以运去国内啊,不说预防疟疾,只是防蚊虫叮咬就有大用。”
  林孝田说道:“得把鲜草榨成汁,时间放久了恐怕没啥作用。”
  滕文龙说:“那就把草移栽到国内。”
  很明显,他们还不知道啥叫物种入侵。这玩意儿到了中国,多半会长得遍地都是。
  过了丘陵地带,便进入高原地区。
  “霍,那种树好奇怪。”曹岳指着一颗口面包树说。
  林孝田介绍道:“我们叫猢狲树,经常有猴子在树上摘果。这种树也浑身是宝,鲜叶子能拿来做菜煮汤,干叶子可以做调料,果子也能用来饱腹,种子可以用来榨油,树皮筋丝能织布和做绳子。老陈……嗯,陈军医从巫师那里得知,猢狲树的果子、叶子、树皮都能治疟疾。”
  滕文龙忍不住笑道:“这马岛能治疟疾的还挺多。”
  猴面包果实,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三倍,钙元素含量比菠菜高50%!
  各种奇特的动植物,让滕文龙一路上大开眼界,他突然觉得被扔来这里也不算太坏。
  越接近新广城,就越有文明世界的样子。
  河流两岸全是耕种区,这里的土着不但会水稻种植,而且还开挖了许多引水渠。他们编制麻布和猴面包树皮布,卖到欠发达的部落,换取别的生活物资。制陶工艺也很成熟,木匠活儿也颇精通,可以造乘坐二三十人的“大船”。
  继续发展下去,估计海船也能造出来,自己就能跟非洲和印度往来。
  之所以没点亮航海科技,并非技术不到位,而是区域分布的问题。最适合农耕的地方,集中在中部高原,他们根本不靠海啊。而沿海区域,东边是热带雨林气候,西边是热带草原气候,都不适合人类文明发展。
  抵达新广城,邓有章带着一众老兄弟出来迎接。
  互相交流一番,滕文龙被请入城内,边走边问:“你们治下有多少人口?”
  邓有章摇头道:“我们能直接管辖的,只有各个城市和周边乡村。更远的地方,全是部落自治,根本无法统计人口。”
  “那你们能统计的人口有多少?”滕文龙问道。
  邓有章说:“大概有十二三万人。仅这新广城及周边,就有四万多人,这还是刚刚打仗过后剩下的。朝廷是什么章程?”
  滕文龙说:“总督还是你来做,你任命的知府、知县,也一个都不换。我带来一批官员,充任你们的副手。还有专门监督金矿的官员,寻矿先生也给你带来了两个。”
  “陛下圣明。”邓有章总算松了口气,朝廷没有直接派人来摘桃子。
  滕文龙又说:“陛下让马岛建一处海港,朝廷会送来两艘海船,海运官员由国内派遣。今后马岛的物资,不再从国内运来,可以直接去印度跟晋王交易。”
  “晋王?”邓有章没听明白。
  滕文龙解释道:“晋王就是晋王,陛下所出的皇子,被分封在印度南边一个小国。”
  邓有章以及身边的老兄弟,被这话听得全部沉默。
  他们也是有牵星师的,懂得计算经纬度,而且还有航海图,知道印度南部距离马岛有多近。
  若是他们不听话,哪天惹怒了朝廷,晋王就能直接派兵杀来。
  天高皇帝远,但晋王不远啊。


第1021章 【财政充裕】
  民始二十四年,中元4362年,西元1665年,赵瀚已经48岁。
  钱谦益病逝于家中。
  宋应星病危。
  庞春来病危。
  驻扎北京的后军大都督黄顺,因罹患恶疾而请求回南方养病。胡定贵从沉阳调去北京,接管整个北方军事,后军副都督万斯同升调沉阳。
  前一年,全国岁入7960万两(含地方各省截留)。
  其中,农业税3479万两(占比43。7%),工商税1735万两(占比21。8%),关税2452万两(占比30。8%),海外领递解中央294万两(占比3。7%)。
  不仅是国家财政增多,财政收入的结构,也已经有了巨大变化。
  十年前,农业税占比60%以上,现在跌了十多个百分点,但农税总额其实是稳步增涨的。
  而工商税、关税和海外收入,财政占比都在快速提升,2400多万两的关税实在吓人。
  工商税的逐年增涨,得益于蒸汽机推广。纺织、采矿、冶炼等诸多行业,使用蒸汽机越来越频繁。当然,全国人口的持续增加,也是工商业繁荣的主因之一。
  产得多了,必须卖出去。
  日本、朝鲜、西域、南洋、东南亚,国际贸易几乎被中国商人垄断。
  就连南洋和东南亚的香料,收购渠道都被中国商贾把持,欧洲、波斯、阿拉伯和印度商人,只能从中国商人那里求购转运。赵瀚跟欧洲国家不同,他没有逼迫小国给予专卖权,纯粹是中国商人自己竞争得来。
  中国商贾太卷了,不仅跟外商竞争,还要跟自己人竞争,不断提高香料、烟草的收购价,那些小国靠卖土特产赚得更多。
  随着印度和美洲市场的开拓,关税再度暴涨,更多工业品输出,尤以纺织品为最。
  由于莫卧儿皇帝横征暴敛(把印度教商人当猪宰),再加上中国廉价棉布的冲积,恒河流域的印度传统纺织业,已经实质处于半崩溃状态。奥朗则布登基之后,宗教迫害太过严重,甚至有许多印度教商人,举家逃离莫卧儿国土,搬迁到中国人的港口谋生。
  而美洲市场的开拓,使得美洲百姓日子变好,却把荷兰纺织业冲得七零八落。
  就在去年,终于有江苏海商按捺不住。这家商社在亚洲竞争失利,决定跟着李铨去美洲闯荡,首批船队只有三艘商船,结果来回一趟,刨去各种成本开销,足足赚了八倍的净利润。
  只有八倍净利润,这还是因为船员工资开得高。
  高级船员五倍工资,低级船员三倍工资,还必须提前给一笔安家费,否则没有人愿意前往美洲冒险。
  如今的财政状况,大臣们已经看不懂了。
  前些年还在忧虑财政赤字,转眼朝廷就有钱了,而且每年能够盈余好几百万。
  内阁。
  吴应箕拿出财部给的数据:“最近七年,工商税和关税这两块,年均增速已经超过6%。特别是葡萄牙陪嫁吉大港以后,无数印度棉花运到吉大港,解决了棉花供应不足的问题。江南的棉纺工厂都在增产,新开的棉纺厂越来越多。”
  朱舜水叹息道:“也不知是好是坏。过年我回了一趟老家,镇上就有两个纺织厂,男工女工加起来好几百。算上跑船运输的,一千多百姓仰赖两家纺织为生。工厂的烟囱又高又大,整天飘着黑烟,附近村民的饭桌上都能沾上黑灰。”
  陈茂生说:“反正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更好了。”
  “这倒也是,”朱舜水点头道,“做工的都算殷实之家,特别是熟练女工,家务和孩童皆交给公婆,妇人居然变成一家的顶梁柱。但没有做工的家庭,却少了一份收入。也还有自己纺纱织布的,都是织来自己穿,根本卖不出好价钱。”
  朱舜水说的是沿海省份情况,他老家本来就纺织业兴旺。
  越靠内陆,工业就越薄弱,寻遍全省也找不出几台蒸汽机。那些省份依旧停留在过去,甚至小农经济都没遭到破坏,仍然有大量家庭纺织的存在。
  吴应箕说道:“现在的问题不是省钱,而是怎么花钱。沿海涌入的白银越来越多,物价打着滚儿往上涨。得多给工部拨发银两,在全国招募百姓做工,修建更多的水利和道路。而且不能用朝廷的钱,要吸纳沿海多余的民间白银,尽可能压住物价别涨太快。”
  费纯说道:“在西藏、东北和西南多多修路,把山区全都连接起来。今后不管是出兵打仗,还是当地的货物运输,都是有长远好处的。”
  赵瀚远征漠北的时候,用了一招加息政策,又拿着民间白银做军费,一场战争花了老鼻子钱。
  当时还有大臣觉得穷兵黩武,现在想想都回过味来,并且开始跟上了皇帝的思路。
  不就是银子太多吗?
  花钱谁不会啊。
  徭役早就没人提了,现在有的是钱,都是用银子招募百姓做工。
  刘子仁提醒道:“也别过于大手大脚,远征漠北,再加上收复北海,前后用了几千万两银子。朝廷还欠着银行钱,到现在都没还清呢。沿海白银是过剩了,但朝廷其实依旧缺钱。”
  费纯说道:“陛下的施政策略很明显,就是要把沿海多余的白银,变成内陆各省的水利和道路。陛下反复说过很多次,只要不是修来个人享乐的,大兴土木也并非什么坏事。”
  袁允龙突然来一句:“天下官吏的俸禄,是不是也该涨了?上次有人在奏疏里提到,陛下虽未答应,但口风已经松动。”
  内阁众臣们反复商议,拿出在全国兴修水利和道路的计划,并顺嘴提一句给官吏涨工资的事情。
  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实一直都在搞。
  但很多山间道路,是按村进行,村民无偿出力,修建自己村中的道路。然后官府再部分拨款,招人补修一些,把各村的道路连接起来。而许多连绵大山,路是没法修的,就连引水渠都无力开挖。
  现在朝廷拨款撒钱,效率肯定能提高,计划每年拨款150万两白银,用于修建比较关键山区的官道。
  另外,每年再拨款150万两,用于修建水利灌既设施——这属于额外拨款,不涉及工部每年的例行拨款。
  赵瀚御笔朱批道:准。
  包括给全国官吏涨工资,赵瀚这次也批准了,在原有基础上统涨一级。
  穷困省份的俸禄压力更大,特别是吏员工资,包括老师的开支,皆由地方财政支付。这得让他们截留更多税款,否则全得哭穷,毕竟刚刚开启蒸汽时代,全国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
  不但不平衡,而且非常混乱,诸多矛盾层出不穷。
  “陛下,最新的人口统计已经完毕。”户部交来一份报告。
  赵瀚说道:“拿来我看看。”
  沿海各省与海外领,拥有双重户籍的很多。
  新政策出台以后,花了几年年时间,终于基本给理顺,顺势又做了一番人口统计。
  缅甸地区的平南军民府,西藏、青海、蒙古、黑龙江等都护府,还有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