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5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文懋不愿吃杂碎,也不想碰汤水。但必须给二皇子面子,于是用筷子夹起一口米饭,嚼两下差点吐出来。陈米和玉米碎,这就不说了,米也没舂干净,还夹杂着米糠壳子。
“不好吃?”赵匡栐咧嘴问道,脸上的笑容恶意满满。
“好吃,好吃!”崔文懋囫囵咽下去,连忙又扒两口到嘴里。
赵匡栐说道:“海军学校的老师怎么说的?若是出海遇到风暴,流落到荒凉之地没有补给,那是什么都得拿来填肚子。吃不惯劣食,便别去做海军了。”
崔文懋连忙说:“殿下所言极是。”
可怜他出自权贵之家,文化课不是很好,便被老爹扔去海军学校。几年苦受够了,现在还要吃这种猪食。
买酒的侍卫很快回来,由于二皇子要求速度,只买了一壶普通酒水。
“来来来,庆祝咱们毕业!”赵匡栐举杯大喊。
这个二皇子,在南京娇生惯养,几年军校读完,如今身上全是草莽气。吃着下水,喝着劣酒,在路边摊谈笑风生。
第964章 【分封开拓?】
病床上。
名医胡训说道:“殿下并无大碍,只是肠胃受激过度,这两天莫要再吃油腻辛辣食物。”
“有劳了。”赵瀚说道。
“不敢!”胡训连忙拱手。
医生受金离去,临走前开了副调理肠胃的方子。
赵匡栐虚弱无力躺在床上,他已经拉了一天的肚子,最后拉出来的全是水。
赵瀚对准备熬药的宫女说:“先弄一碗盐开水过来,略有咸味便可。”
“父皇,我真的能坐起来,她们太小题大做了。”赵匡栐说道。
赵瀚笑道:“你拉太多没力气,还是躺着说话吧。”
路边摊虽然很脏,但一直高温煮着,有什么细菌早就杀死了,拉成这样肯定是被油腻和辣味刺激了。
另外说说猪大肠油,那玩意儿叫裙边油,大块油脂是要被扒去炼猪油的,基本不会有什么古怪异味。
路边汤水里的猪大肠油,连裙边油都不算,就是肥肠那一层油脂。跟着猪大肠一起清洗,肯定染上大肠异味,商贩舍不得用面粉和食盐,清洗得很不干净就被小贩买走。
小贩再把油从肥肠扒下来,舍不得用面粉、盐、碱清洗,只是在水里自然漂洗,所以才会臭得很。
赵瀚问道:“你想要个什么王号?”
赵匡栐想了想:“孩儿既然要去海军,不如就封为海王。”
赵瀚听完咧起嘴角:“海王不好听,封为晋王即可。新朝的王爷没有封地,只能按时领俸禄,我在城内给你一处王府。城内的空置地皮早就没有了,前朝勋贵留下的园林,还剩几处占地较小的。伱自己挑一处,翻修规整之后便住进去。”
“孩儿多谢父皇恩典。”赵匡栐说。
赵瀚问道:“这种空头王爷没甚意思,想不想真正列土封疆?”
赵匡栐吓了一跳,连忙说:“孩儿绝无此念。”
赵瀚说道:“你若想列土封疆,就自己到海外去打。吉大港以东,你不许染指。吉大港以西,随你怎么折腾。”
赵匡栐还真没想过这个,他能听出父皇不是说笑,而是带着一种鼓励和期许。
一时间,赵匡栐不知如何抉择,他反复衡量利弊说:“父皇,孩儿还要再想想。”
“慢慢想,不着急,有的是时间,十年之后再答复也不晚,”赵瀚起身说,“你先养病,今后少吃乱七八糟的东西!”
赵匡栐喝完盐开水,又把药也服了,整个脑子乱得很。
他既贪恋中国繁华,不想去海外偏僻贫穷之地。又有着一股子雄心壮志,想效仿父皇那样成就伟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二者必须选择其一。
身体稍微有力气了,赵匡栐就从鸿胪寺借来档案。
吉大港以西,便是印度次大陆,至于更远的地方,不在赵匡栐考虑范围内。
印度东海岸,全是荷兰的殖民港口。印度西海岸,全是葡萄牙殖民港口。赵匡栐更倾向于东海岸,没别的原因,就是距离中国更近一些。
关于印度东海岸的资料,一部分来自远洋使团,一部分来自汉人商贾,一部分来自欧洲传教士。
最北边是孟加拉,势力强悍。
往南是莫卧儿帝国的领土,这个就更别去招惹。
再往南是戈尔孔达国,跟莫卧儿帝国打得有来有回。
继续往下,是金吉、坦焦尔、马杜赖三个邦国,皆由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分裂独立而成。
其中,坦焦尔最为富裕,盛产稻米和棉花。
而马杜赖则有些棘手,那是印度教七大圣城之一,也是达罗毗荼文化的中心。一旦被异教入侵,极有可能招来附近邦国联手。
“坦焦尔,或译坦贾武尔,位于印度大陆东南。”
“北接金吉国,西接迈索尔,西北为戈尔孔达,西南为马杜赖国。东临大海,东南与锡兰岛隔海相望。”
“国都坦焦尔城,在卡维里河入海口,沿河多灌渠,气候炎热,一年两熟。若无灌渠河流,多种旱稻、棉花,一年一熟……”
“此国原属朱罗王国,嘉靖初年,遭维贾亚纳加尔国所并。崇祯初间,总督纳亚克自立,是为纳亚克王国。崇祯末年,纳亚克王国一分为二,即坦焦尔国、马杜赖国。”
“此国有骑兵、象兵,似颇凶悍。又有火铳兵、火炮兵,为数不多。国王骄奢淫逸,不修灌渠,不理农事,大兴土木,大造庙宇……”
“全国土地,皆属国王。然似周天子,国土皆为贵族地主所据。州县城池,皆贵族署理。村镇乡里,皆地主所属。凡地主,必为望族大姓,一姓或数姓,管辖一村或数村……”
坦焦尔人,几乎全信印度教,找不出来多少异教徒。
至于土地,多被婆罗门种姓霸占,就连刹帝利都遭压制。乡村全被地主控制,只要按时交税,国王懒得去管,甚至连一个正经官员都没有。地主就是天,地主就是法,大地主联合起来压迫百姓。
而且,地主们得过且过,根本不兴修水利。沿河灌渠,还是几百年前朱罗王国所挖,很多灌渠年久失修都懒得修缮。
离河稍远的地方,修条灌渠就能一年两熟,但他们只知道靠天吃饭,甚至还有大量荒地存在。不修灌渠,是因为地主不齐心,不能公平分配利益。不开垦荒地,是农民无恒产恒心,就算开垦出来也会遭霸占。
这个国家,早就腐朽不堪。
如果历史不发生变化,再过五年,就会被攻陷国都、改朝换代。
而新来的统治者,只不过是一群落水狗。
起义者西瓦吉,把比加普尔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比加普尔国的一些贵族,带着少量军队逃亡,半路上又被戈尔孔达国胖揍。就这样的垃圾军队,逃过来只剩一两千人,居然把坦焦尔国给灭了。
那些把持乡村的大地主,看似根深蒂固,却根本不敢反抗,整村整村的变成奴隶。
甚至连宗教战争都不敢发动,好端端的印度教国家,被一千多伊斯兰教残兵占领,老老实实听从异教贵族统治。
这样一个国家,挡得住多少大同军?
数日之后,赵匡栐找到皇帝:“父皇,儿臣打算去攻占坦焦尔国。”
“你眼光不错,”赵瀚颇为欣慰,“是先在海军混几年,还是明年就带兵出征?”
“明年,宜早不宜迟。”赵匡栐怕自己被消磨意志,过了年轻气盛的岁月,他肯定不愿跑去印度折腾。
赵瀚帮忙分析道:“汉人就算要移民,也肯定先走南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你占领的土地,都不可能有足够的汉人。你可以把坦焦尔城的官员和贵族杀光,但其他城市和乡村,必须依靠原有的贵族和地主统治。”
“那里的情况,鸿胪寺档案有说明,”赵匡栐说道,“地主基本都在婆罗门手里,儿臣在占领其国都之后,会拉拢掌控军队的刹帝利,赐予他们更多的土地和人口。让刹帝利和婆罗门去斗,等这两拨人斗得差不多,全国基本就趋于稳定了。至于汉人,控制国都及周边即可,慢慢繁衍和移民。”
赵瀚提醒道:“当心荷兰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府在锡兰,跟坦焦尔城只隔着一道海峡。你把棉花卖给汉人商贾就成,其余货物,该卖给荷兰,还是要卖给荷兰。”
“儿臣谨记。”赵匡栐点头。
赵瀚又说道:“广南省已经闹不起来了,那里驻扎的大同军,你抽一千人去印度,今后就是你的私兵,你要自己给他们发军饷。若是钱不够,只能赏赐土地和奴隶,朝廷不会再给你送钱去。至于船只,给你三艘即将淘汰的老旧战船。你用来做海军也行,用来搞贸易也行,甚至可以充作海盗。战船上的海军官兵,只给你少部分,剩下的你自己去沿海招募疍民。”
沿海疍民,一些上岸分地了,但更多还是居住在船上。
海军的士兵、水手、杂役,出身疍民的越来越多,还有大量疍民跑去南洋开垦。再这么持续几十年,疍民群体估计会彻底消失。
赵匡栐说道:“父皇,儿臣需要骑兵,两三百骑兵即可。南方骑兵,战马太过矮小,儿臣需要高头大马。”
“战马从皇家马场调拨,骑手从退役骑兵当中征召,”赵瀚突然想起一个人,“孙可望在台湾,你可让他做骑兵首领。他没有自己的班底,只能效忠于你,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孙可望今年40多岁,窝在台湾山区做村长,估计愿意跑去印度折腾。
赵匡栐去拜见生母盘七妹,说明自己即将出海,被老妈抱着一阵痛哭,或许母子俩今后就无法见面了。
接下来,赵匡栐给自己的小学、中学、大学、军校同窗写信。都是那种关系比较好的,邀请他们一起前往印度,反正到了那里肯定封官赐地。至于步兵、骑兵和海军,则是赵瀚帮忙挑选,让南方军民踊跃报名出海。
等过年之后,赵匡栐就要去广州,带着一大票人前往印度。医生、工匠、兽医等等,也有一批人跟去,但基本上都是些没有妻儿的年轻人,学徒占到90%以上。
印度很大,想要彻底殖民控制,至少得上百年时间。
赵匡栐去南部开疆建国,打下来多少看他自己。而他没打下来的地方,就是今后一百年,中国在印度搞殖民的所在。
第965章 【大家都沉默了】
孙可望接到消息,有些心动,又有些迟疑。
他已经四十多岁,儿子生了一大堆,在台湾山区有很多土地。虽然穷是穷了点,但在这里他是老大,而且上了年纪也不想再折腾。
可那是开疆建国,一旦成功,他就是开国功臣,不比在台湾当村长强?
反复琢磨一个月,过完元宵节,孙可望便带着次子出发。
在广州等待些许日子,晋王赵匡栐便来了,三百退伍骑兵也已抵达。虽是退伍骑兵,战马却来自南京马场,都是优中选优的神骏良驹。而且,甲胄齐备,全身铁甲怪吓人的。
另有医生、工匠、兽医等人员若干,还带了几个自愿出海的低级官员。
至于赵匡栐的同窗,足足来了六个,其中便有那个一起吃臭下水的王崇熙。
三艘破旧战舰,是赵匡栐的海军班底,大部分水兵、水手、杂役,都是从沿海征召的疍民。
众人抵达广南省,一千大同军登船,五艘海军战舰护航。抵达巨港时,又加入两艘战舰,并有十多艘商船随行。这些商船装载着粮食和香料,粮食是给晋王赵匡栐的,香料则运去锡兰卖给荷兰人。
过马六甲和吉大港时,又各有两艘战舰加入,浩浩荡荡驶往坦焦尔。
船行至麦苏利巴达姆时,荷兰人便发现了他们。最终在普利卡特港附近,荷兰舰队跑来拦截,但没有选择开战,因为荷兰舰队缺乏必胜把握。赵匡栐有十一艘战舰护航,还有皇帝给他的三艘老式战舰,以及十多艘随军贸易的武装商船。
双方交涉,赵匡栐也不说自己去哪儿,只说荷兰舰队可以跟随,到时候就知道中国军队想做什么。
路过金吉国都城时,赵匡栐靠岸补给,顺便派几个使者进城,去跟金吉国王友好交流。
几年前,使节船队路过此地,金吉国王很有眼力劲,还送了几个女奴给中国使臣。
这个国家,今后将是赵匡栐的邻国,可以先搞好关系再说。因为即便要扩张,也不是打金吉国,而是去欺负更弱的马杜赖。拿下马杜赖之后,则去攻打迈素尔,那是个苏丹统治印度教的国家,攻打那里没人会来帮忙。
金吉国王,也没询问他们的去处,以为又是到欧洲访问的。
听说中国皇子驾到,金吉国王非常高兴,热情诚邀皇子去赴宴,宴会结束还送给赵匡栐两个女奴。
荷兰舰队,一路尾随他们来到坦焦尔,然后指挥官就瞠目结舌。
“轰轰轰!”
不但中国战舰朝着城墙开炮,就连随行的武装商船,都把炮弹往城里砸(中国的武装商船,最多可以装备六门火炮,而且火炮口径也有限制)。
这座港口城市,显然没有任何防备。
发现中国舰队的到来,他们还以为能做生意,敞开了港口打算来收进港税。
国王阿什温肥得像头猪,正在王宫里享乐,突然就听到隆隆炮响。他慌慌张张战起,问道:“是不是荷兰人打来了?”
很快,就有大臣跑来说:“陛下,是中国和荷兰联手打来了!”
一旁观战的荷兰舰队,被误认为是中国舰队的同伙。
“快跑!”阿什温居然动作灵活,跑起来就像一只肉球在滚动。
大臣连忙喊道:“陛下,应该召集军队守城。我已经聚集了一批士兵,但很多贵族在逃跑,士兵们也跟着逃,这个时候需要您去安抚!”
“荷兰和中国,一个都难对付,更何况两个一起来,我们守不住城市的,”阿什温焦急大喊道,“我的马呢?快把我的马牵来。”
这位国王纯属窝囊废,历史上被一千多流亡残兵所灭。那些残兵败将,连重火器都没有,就把这座城市给攻占了,几乎没有遭受像样的抵抗。
孙可望正带着三百骑兵登岸,就见各处城门大开,无数士兵和百姓正在逃难。
这才刚开打呢,攻城战就已经结束了?
“脱去重甲,随我冲杀!”孙可望当机立断,命令骑兵把重甲脱掉,这样就可以增加机动性。
如此局面,重骑兵毫无用处,轻骑兵更能发挥战力。
折腾一阵,步兵已经在跑步前进了,孙可望带着骑兵连忙追上。
三百骑兵冲向最近的城门,沿途砍杀挡道的。可城门处一片混乱,早就被疯狂的人群堵住,孙可望带着骑兵绕城而走,连过两处城门都交通堵塞。
一直到第三座城门,那里没有逃难百姓,居然有一支部队。
却是王公大臣想要逃跑,又舍不得自己的财货,于是让私兵把守城门,砍杀所有敢靠近的百姓,然后一车车财货往外运输。
见孙可望带兵杀来,那里的奴仆和步兵一哄而散。
王公大臣们见状,带着私人骑兵拔腿就溜,连身后的妻儿老小都顾不上。
孙可望朝着那些骑兵追去,这货还没忘了骑射技艺,一箭就命中前方敌骑,也不知是否碰运气射中的。
一连追杀数里,敌骑都不抵抗,只知道策马狂奔。
这些奔逃的贵族骑兵,拢共也就百来个。分散成各个方向逃跑,孙可望只吃掉数十骑,便折道朝着城西杀去。
国王阿什温被逃难百姓堵住,让宫廷侍卫一通乱杀,终于从城门冲出来。
此时,一千大同步兵已经进城,在来过此城的商贾带领下,直奔王宫方向而去。杀到门口,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