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家盛朝杨展眨眨眼,随即一副欣喜模样:“真……咳咳,这点金银还不够。”
使者说道:“那就再加黄金三百两、白银一万两。”
“岂有此理!”
杨展大怒起身:“凭啥只给他银子?我的那份呢?我要是没银子拿,缅甸的王室全得死!”
“有,有,这位将军也有!”使者连忙说。
“我能拿多少?”杨展质问。
使者本想说,这些银子你们平半分,但又怕惹恼了杨展,便硬着头皮回答:“这个……小人要回去请示。”
“快去,快去!”杨展催促。
等这使者离开,丁家盛和杨展对视大笑,命令随军工匠加速打造攻城梯。
使者回到城里,详细诉说情况:“汉人的大将有两个,几万两银子不够分。那个主将很年轻,听说有银子拿,两只眼睛都亮起来。副将年纪更大,吼着自己也要银子,他拿不到银子,王……王室全得死。”
第二天,使者继续过来谈价钱。
最后约定,给丁家盛黄金1500两、白银6万两,给杨展黄金1200两、白银五万两。由于随军金银没这么多,先给5万两银子做定金,剩下的从首都阿瓦那边运来。
谈妥了价钱,莽白和黑鲁叨终于松了口气。
然后,派遣军队在城里搜刮,冲进富户家中勒索钱财。
士兵趁机敲诈,弄到的金银,至少一半都私下分了,搞得几万两银子也很难凑齐。城内百姓,苦不堪言,怨气横生。
而那些缅甸守军,却日渐松懈,眼红那些搜刮部队可以弄钱。
越来越多的缅军,没有接到命令去搞钱,却在中层军官的带领下,打着国王的名义敲诈勒索。
整个蒲甘城,被军队搞得乌烟瘴气。
就在此时,连续两艘快船,从北方驶来报信。
信使被大同军截获,黄幺的主力,已经杀到了安正国城(新古)。而北路东线的巡检师,带着土司联军,已然逼近眉缪城。
安正国城的缅军,仗着坚城防守,把黄幺堵在城下。
眉缪那边却是土司军队,原本隶属于木邦土司。遇到巡检师的联合大军,二话不说直接投降,甚至还给中国军队做开路向导。那里距缅甸首都阿瓦只剩200余里,但无法坐船,必须翻越山岭,大概半个月就能杀到阿瓦城下。
“放这些信使过去,”丁家盛笑着说,“告诉缅王,本将军要加价了,让他再多给一万两银子。”
第873章 【善男信女赵皇帝】
“又……又要加一万两?”
缅王莽白被临时加价,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问道:“两位中国将军,是一并加价一万,还是分别加价一万?”
跑来传话的,是国安院云南所的细作,跟随商贾在缅甸混了好几年。这细作很快跟上缅王的思路,连忙说:“一位将军加价一万两,我军纪律严明,不准私下收取钱财。北边和东边的友军,都快打过来了,两位将军需要更多银子去打点。”
“我懂的,我懂的。”莽白立即明白过来,形式已经变了,杀过来的军队越多,需要用银子摆平的将军就越多。
得赶紧抓紧时间搜刮银子,否则大同军全杀来,就没那么多钱给自己赎身了。
可恶,由于御驾亲征走得急,首都的财货都没带过来。中国将军又不信任咱,非要在这里交几万两定金,否则回到都城,这些银子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凑齐?
莽白眼珠子一转,问道:“可否用宝物抵扣金银?”
“什么宝物?”细作反问。
“三十六部贝叶书写的《三藏经》,还有大量高僧舍利。”莽白脱口而出。
细作都听傻了,他随商贾来过此城,知道这些佛宝意味着什么。下意识回答道:“应该……可以抵扣金银吧。”
莽白想了想,又说:“这些经书和舍利,就当是抵押品,等我回到阿瓦城,会用更多金银赎回来。”
“可以,可以。”细作连连点头。
虽说缅甸的旧都很多,但蒲甘城绝对是历史文化最悠久的一座。
它是缅甸阿奴律陀王朝的首都,那是缅甸首个包括缅、掸、孟等民族的统一王朝。城内大大小小的佛寺,前后修建了两百多年,共有1万3千多座佛塔。传说城外方圆上百里,还有444万座佛塔,因此蒲甘又被誉为“四百万宝塔之城”。
后来西方殖民者来到这里,蒲甘佛塔被毁得只剩2000多座,数之不尽的佛宝也不翼而飞。
之前只是搜刮城内富商,士兵们不敢对寺庙下手。
现在缅王一声令下,缅军冲进三十六座最大的寺庙,逼迫和尚们交出寺内珍藏的贝叶经和舍利子。
消息传出,群情激奋。
就连许多贵族将领,都对缅王怨怒丛生。搜刮富商他们不反对,甚至还积极参与,可绝对不能侵扰寺庙,更不能把佛宝交出去。
“我们不可能赢了,蒲甘城迟早要被攻破。”
“不能让莽白继续当国王,莽达做国王几年,就逼迫我们多交贡税。若是莽白活着回到阿瓦,继续做他的国王,肯定还会提高贡税,否则他哪来的钱粮统治国家?”
“就是,贡税连年增多,今后不能再涨了。”
“莽白对佛陀大不敬,他没资格再做国王!”
“还有那个黑鲁叨,他控制了朝廷,也控制了国王。他的家族子弟,不仅在自己封地横征暴敛,还把手伸到别人的地盘上。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不能让他再活下去。”
“……”
黑鲁叨在朝堂有威望不假,在缅甸军中有人脉不假。可一战丧师十余万人,啥威望都没有了,军方也开始质疑此人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被大同军围困城中,听说首都那边也将遭受攻击。缅甸的这些贵族将领,必须推一两个人出来顶锅,或许还能获得中国皇帝的饶恕,或许还能保住他们自己的封地。
而背锅之人,缅王莽白算一个,奸臣黑鲁叨也算一个。
莽白还没来得及把贝叶经和舍利子送出去,数十个贵族将领,就已经串联完毕。
“活捉暴君!”
“杀死奸臣!”
贵族将领带着军队,从四面八方杀来,跟莽白和黑鲁叨的亲卫打成一片。
还在守城的缅军,被城内的喊杀声搞得精神紧绷,站在城墙上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砰砰砰砰!”
这场内讧动用的火枪部队,噼里啪啦的,就连城外都能听到动静。
“这是……打起来了?”丁家盛感到有些意外。
杨展也哭笑不得:“趁机攻城吧。”
他们两个装作贪财的样子,无非有两个目的:第一,让缅军放松警惕,生出能够求和的心理,然后寻找机会攻城;第二,通过缅王多多搜刮钱财,大同军就不用去抢平民了,可以轻松捞到更多的战利品。
没成想,居然把缅军搞出了内讧。
蒲甘城外的护城河太宽,大同军一直没去填,现在直接用竹子和木头搭建浮桥。
城外有大同军逼近,城内有自己人内讧,城墙上的守军不知所措。当几处浮桥搭建完毕,缅甸守军突然开始逃跑,大部分冲进城里趁机抢掠。
也有几个中级军官,带着部队去打开城门:“想要活命的,都跟我一起去开门请降!”
数千大同军跨过护城河,迎面的城门突然开启,两三千缅军跪在城门外投降。
杨展率领骑兵从城门冲入,城内已经是一片混乱。到处是杀人放火的乱兵,到处是哭嚎逃难的百姓。许多缅军杀了居民全家,换上平民的衣服,躲在屋宅里假冒老百姓。
内讧也终于分出胜负,一群贵族将领,跪在街口迎接杨展。
黑鲁叨已经被乱刀分尸,缅甸国王莽白还活着。
“你就是缅王莽白?”杨展骑在马背上,居高临下问道。
莽白瑟瑟发抖:“将军饶命,将军饶命,银子我会照给的,求将军放我一条生路。”
杨展又扫视那些贵族将领,安抚道:“你们做得很好,我会向陛下禀明实情,保住你们的爵位和封地。当然,前提是你们老实听话。”
翻译把话一说,贵族将领们大喜:“中国皇帝陛下万岁,将军大人千岁!”
缅甸此时的政体比较复杂,属于郡县、封建、奴隶制混合体。
首先,全国的土地,都归于国王。
其次,国王如同周天子,只直辖一部分区域。剩下的地区,分封给王室、贵族和官员。(北部土司也属于封建领主)
百姓有三种:阿姆丹、阿桑、遵。
“阿姆丹”属于服役者,主要是匠人和军人。
“阿桑”属于纳税者,主要是农民和商人。(缅甸划分了郡县,国王可以派人去收税,但一半税收归领主所有,国王拿得太多会被视为暴君)
阿姆丹和阿桑两个群体,是可以灵活转化的。
只要国王下令,纳税者也要服役,服役者也要纳税。
“遵”就是奴隶,不但王公贵族有奴隶,寺庙里也养着奴隶。王公贵族们,经常向寺院捐赠奴隶,这被视为尊敬佛陀的大善举。
对于封建领主来说,只要不收走他们的封地,换谁当国王都无所谓,甚至改朝换代他们也能接受。
中国朝廷制定的方案,是扶持孟族在下缅甸建国,再扶持傣族在中缅甸建国。缅北的一堆土司,扔去这两个国家做领主。而倒戈投降的缅族领主,也可以保留封地,继续在这两个国家当贵族。
可想而知,这两个小国,今后会有多么混乱。
新旧贵族的矛盾,还有民族的世仇,狗脑子都能打出来。
不管今后如何,反正此时此刻,跪在杨展面前的领主们,一个个都乐开了花。他们的计划成功了,弄死国王和奸臣,果然获得了天朝的原谅,他们可以继续在地方当贵族。
杨展说道:“城内太乱,你们去管一下。还有,缅王的财货,谁都不准拿走,带我过去接收。”
“是!”
缅甸贵族将领们,一个个变得尽忠职守。
他们率军平定城内的骚乱,又老实看好各种战利品。就连大同军要收缴粮草,这些家伙都一股脑儿拿出来。
甚至,贝叶经和舍利子,都放在那里没动。
什么对佛陀大不敬?
这种愚昧思想早就被抛之脑后了。
佛宝有缘者得之,天朝的将军明显就是有缘人。
丁家盛进城之后,装模作样,亲自把贝叶经和舍利子,送回它们之前供奉的寺院。
最后还留了一份,对没有拿回佛宝的寺院住持说:“此次征讨缅甸,皆因缅王挑衅而起。三十六部贝叶经,该当物归原主。但皇帝陛下也是信佛之人,因此留下一部贝叶经,请回南京报恩寺供奉,还望大师能够理解。我们也不白拿,这些财宝和粮食,就留在贵寺供奉佛祖。”
“阿弥陀佛,贝叶经能够被陛下供奉,这是佛祖的旨意啊!”住持果然是个大德高僧。
佛宝是白白拿回去的吗?
当然不是。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这些寺庙派出和尚,到处宣扬大同军的善举。又说此次兵灾,都是缅王造成的,罪过都该缅王和奸臣来背。
一番操作之后,城内百姓和士兵,都觉得大同军是敬佛的好人。而远在南京的中国皇帝,更是得到了佛陀的旨意,派遣军队来惩罚缅甸的暴君。
缅王莽达,本就祸害了百姓好几年,朝野上下早就对其怨声载道。
现在一切都理顺了,缅王是暴君,佛陀降下旨意,让中国皇帝派兵征讨。
不管死再多人,都是缅王造成的!
和尚们说的话,缅甸军民深信不疑。
蒲甘城是缅甸的宗教中心,此番言论,今后肯定传播出去。不管这里打得有多凶,也是贵族们在造孽,中国和中国皇帝永远是好的。
第874章 【平南军民府】
“暹罗和孟族联军,已经攻克东吁城,”丁家盛拿出一份军情信件,笑容有些古怪,“东吁城的缅人……被杀空了,城内城外堆满了尸体。那里的五百大同军,正在勒令暹罗和孟人收尸焚烧,免得天气转暖之后爆发瘟疫。”
杨展叹息:“这得多大仇啊。”
丁家盛说:“这一百年来,暹罗多次被包围首都,甚至首都还沦陷过两次。而孟人遭到长期欺压,每次起义都遭屠戮。这回他们找到机会,肯定是要血债血偿的。”
东吁城是缅甸东吁王朝的旧都,迁都还不满三十年,那里住着大量的缅人贵族。
仅城内的缅人,估计就被屠了两三万。
另外,整个下缅甸地区,没来得及跑的缅人地主,几乎被杀得干干净净。就算跑了,土地也被抢走,许多缅人农民沦为奴隶,而孟人奴隶则获得自由。
丁家盛发去一份命令,由使者带去东吁那边。
东吁城。
杨东魁问道:“天朝将军怎么说?”
那莱王叹息道:“唉,丁将军让我撤军,说北方战事已经结束。”
杨东魁宽慰道:“殿下,撤军也好,这次已经收获满满了。”
暹罗此次确实有收获,趁机拿下两座大城,以及一大片沿海区域——缅甸在马来半岛的国土,毛淡棉以南全部被暹罗吞掉。
此外,暹罗还抢到许多财货。
暹罗和孟人联军,沿途随便抢劫,五百大同军懒得去管,也根本管不过来。但他们抢到的东西,必须交一半给大同军,剩下就可以自行分配了(肯定有藏私不拿出来)。
那莱作为刚刚夺位的国王,对外取得连番大胜,还扩张了大片国土,足以巩固其统治地位。
不亏,而且赚大发了。
那莱王心里担忧的是,中国也向南扩张一大块,对中南半岛的影响力愈发强大。
而且,八百司肯定成为中国附属势力,今后将彻底脱离暹罗的掌控。八百司辖地,即后世泰国的清迈、清莱等地区。
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中国让撤军,那莱王只能带着部队回国。
暹罗军队一走,孟人总算轻松起来。
孟族起义军的首领们,纷纷带着部队北上,几乎是一路抢过去的。见到缅人地主就杀,见到缅人百姓就抢,甚至从蒲甘逃回家乡的缅人溃兵,半路上都被孟族军队杀了两千多。
丁家盛和杨展,留在蒲甘做战后工作,没有带兵杀向缅甸首都阿瓦。
他们已经捞够了军功,总得给友军留一点。
又过数日,陆续传来捷报。
黄幺大军顺利攻克安正国城。
陆良器率领的巡检师,扔下土司联军和大部分辎重,急行军翻越山岭河谷,从东边杀到阿瓦城下。得知国王在前线战败,缅甸首都的军队,不做抵抗就开城投降。
随即,各路将领齐聚阿瓦开会。
黄幺率先发言道:“北边不能只吞掉孟养和木邦,虽然边境地势利于攻守,但种出的粮食无法供应大军。今后再起战事,还得从云南运送军粮。至少得把安正国城的也占了,沿江有大片平原可以种地。”
陆良器也说道:“孟艮也得占下来,跟木邦连成一片,花几十年的时间,沿途修建驿站和驿道。否则的话,今后出兵打仗,八成时间都用在翻山越岭赶路上。”
“我赞成,细作终究不懂打仗,提供的信息必须更正。”丁家盛支持道。
将领们联名上疏,等待朝廷命令的同时,还是把缅北土司、缅人领主、孟族首领全叫来一起。
黄幺对这些人说:“东吁国已灭,这缅甸之地,当另建新朝。天朝皇帝有令,在南边建一国,由孟人担任国王。又在北边建一国,由傣人来做国王。车里土司刀木祷,历来忠顺有加,此次出兵亦有功,可做傣人国王。”
刀木祷愣了愣,随即大喜。
他其实连土司都不是,车里土司是他侄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