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535章

朕-第535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傣族农兵的首领叫思祖,大概在50年前,思真、思远、思轰、思正……一堆孟养土司,接连被缅军杀害,只剩思祖的父亲,带着一千余人逃回大明,居住在后世的盈江县干崖镇。
  对思祖而言,缅军跟他有血海深仇。
  那些姓思的土司,全都是一家人。刚被杀一个,另一个继位,又被缅军杀害,就跟割韭菜一样。
  “就是这里,贴着山脚往北走!”指路的向导,赫然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
  老人也姓思,是孟养土司的家将,当年全家都被杀害,十多岁就跟着族人逃难去云南。
  马宏杰说:“老丈,你的身体能撑住吗?”
  “能,只要能报仇,就算死了也值!”老者斩钉截铁道。
  这支奇袭部队,前身是石柱白杆兵和贵州腾甲兵,就连带兵的将领,都是秦良玉的侄孙辈。不过兵员构成,已经有巨大变化,80%来自于贵州和云南。
  2100人只带了三日干粮,要沿着山麓走百余里,中间还要跨过三条河流。
  幸好,行军路线都是平地。
  黄幺率领主力,迅速抵达戛鸠城,架起火炮狂轰滥炸。
  孟养城(密支那)和孟拱城(莫冈)的缅军,都被吸引过来支援。而大同军的奇袭部队,就是走陆路直取被调走兵力的孟养!
  “前面有河!”
  “全军过河!”
  奇袭部队昼伏夜行,半夜遇到一条河流,直接跳下去泅渡。
  他们全员穿着藤甲,入水之后能浮起来,轻轻松松就游到河对岸。过河之后,继续前进,快天亮的时候,便躲进东侧的山林里休息。
  六十多岁的向导老头,被这种急行军搞得够呛,躺下就不想再爬起来。
  百余里地,三条河流,两个夜晚的时间就走完。
  他们还要继续走,绕向孟养更北边,藏在山中等待夜色降临。然后,乘夜横渡大金沙江,争取在天亮之前夜袭攻城。
  老头已经走不动了,跟几个生病的士兵一起,就藏在孟养上游的山中。
  黎明时分,孟养城毫无防备。
  这里的守军,已经被调去下游,跟黄幺的主力对峙,城里只剩百来个士兵。
  疲惫不堪的大同军士卒,顺着大金沙江右岸而来。
  他们直接游过护城河,悄无声息的摸到城下。前排的士兵,还扛着竹梯,竹子是半路砍来的,随便绑一下就变成梯子。
  身上的藤甲还在滴水,将士们已经累得不行,但爬梯子时依旧行动迅速。
  附近城墙上,只有两个敌人在打盹儿,大同军足足爬上去十多个,终于把打盹儿的敌军给惊醒。
  黑暗之中,影影绰绰,根本不知来了多少。
  两个缅军士兵,第一反应是拔腿就跑,边跑边喊道:“汉人杀来了!”
  “不降的全杀了!”马宏杰重申军令。
  思祖带着傣族农兵,跟着大同军爬上城墙。他们不顾一切的往城里冲,要报五十年前的祖辈之仇,同时沿街用傣语大喊:“思家后人在此,思家后人在此!”
  傣族农兵这一番汉话,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城里的本地居民,在家中长辈的劝阻下,躲在屋里等着战斗结束。甚至还有极少数,出门迎接土司的后代,跪地大呼:“我来带路,我知道缅官都住哪里!”
  缅甸灭掉孟养土司之后,就在这里移民驻军,还派遣了文官进行治理。
  本地土著居民受到剥削,早就对缅人心怀不满。现在终于等到机会,他们自发担任向导,带着大同军杀向缅人官邸,杀向缅人在城内的各处住所。
  从黎明时分杀到天亮,城内缅人基本被肃清,只有少数打开城门跑掉。
  缅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就这么轻松落入大同军手中。
  ……
  戛鸠城西北数里外,有一座缅军的大营。
  城内守军只有数百,但堡垒坚固。而且城中多为缅族移民,可征壮丁守城,妇孺也能搬运守城物资。
  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
  来自孟养和孟拱的缅甸援军,则被大同军给阻住,完全跟城内守军断了联系。
  “孟养城被汉军占了,孟养城被汉军占了!”
  一个缅人狂奔而来,他不是缅甸士兵,只是居住在孟养的缅族商人。
  这货跟家人失散了,独自奔逃出城。到了缅军大营外,也不知道保密,扯开嗓子就瞎嚷嚷。
  守卫营寨大门的缅军士兵,听闻此言纷纷色变,他们的家人全在孟养城啊!
  缅族商人立即被带进去,缅将猛逮脸色阴沉:“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商人跪地哭嚎:“将军,孟养真的没了。”
  猛逮质问道:“汉军正在围攻戛鸠,孟养怎会失陷?就算失陷了,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想坐船攻打戛鸠,需要绕一个大弯子。
  而负责奇袭孟养的大同军,却是在船队出山时就登岸,走最短的直线距离去奇袭。
  商人哭着说:“不晓得从哪边来的,半夜里,好多汉兵突然杀进城。”
  “这分明是汉军奸细,来人啦,拖出去把脑袋砍了!传令全军,抓到了汉人奸细,他说的全都是谣言!”猛逮不敢听下去,就算是真的,也得说成假的,否则必然军心大乱。
  “奸细”很快被处决,但缅军已然军心大乱,都想知道自己在孟养的家人是否平安。
  这个消息,迅速传到隔壁军营,那里是孟拱土司兵驻扎的地方。
  孟拱土司,原是孟养土司的下属。
  由于最早投靠缅甸,所以能保持独立状态。
  历史上,清缅战争第四次战役,清军主力走了2000余里,在孟养周边到处扫荡,结果一仗都没有打,因为缅军主力全去了八莫。清军主力唯一的收获,就是招降了孟拱土司。
  孟拱土司,惯会顺风倒。
  谁强就跟谁,先跟大明,再跟缅甸,又跟清军,复降缅甸。
  孟拱土司脱那猛,听闻孟养陷落的消息,瞬间就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这货把儿子叫来:“入夜之后,你偷偷去汉人的军营,约好明天一起出兵。汉军攻打缅军营寨的时候,我会趁机从侧方发起攻击,到时候肯定能杀得缅人措手不及!”
  然而,他已经没有倒戈的机会。
  奇袭孟养的大同军,在城内寻到几匹矮马,不顾疲惫骑马跑来报信。
  他们中途还抓到逃跑的缅军士兵,一并带来黄幺的军营。
  黄幺笑着说:“把这两个缅兵放了,让他们去报信。全军做好准备,下午就去攻打缅军营寨!”
  刚刚杀了一个“奸细”的缅军,很快又遇到两个“奸细”。
  “将军,我不是奸细啊,孟养城真的没了……”
  “将军,我是你手下的兵啊……”
  两颗人头落地,营寨里的缅军,全都士气低落。
  被杀死的商人,或许是奸细。可这两个报信士兵,他们很多人都认识,怎么可能突然投敌?
  就在这个时候,大同军主力开始动了,展开部队缓缓向缅军营寨杀去。


第869章 【土司倒戈】
  “阿哥,汉军出营了!”甘马土司脱那法疾奔而来。
  孟拱土司脱那猛说:“我知道,刚刚接到缅人的军令,让咱们各土司防守北营。”
  孟拱是属于孟养的中等土司,而又有许多小土司,在孟拱土司地盘里讨生活,比如甘马、孟缓、孟高之类。
  脱那猛麾下的军队,可以理解为土司联军,最渣渣的土司仅出兵两三百人。
  脱那法一听“缅人”这种称呼,就知道脱那猛打算玩背刺了:“阿哥,什么时候动手?”
  “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脱那猛继承了祖传的丰富跳反经验,“动手太早,我们受伤会很惨重。动手太迟,战后容易被汉人将军怪罪,就算不怪罪,也无法将功折罪。你去告之各司首领,让他们看我的旗号,我举出白旗子就一起杀向缅军。”
  “好,我立即就去。”脱那法转身便走。
  这群土司的地理位置很尴尬,距离云南边境相对较远。而缅人组建的王朝,却可从南方狭长平原,直接杀过来攻击他们。
  如果对大明坚贞不屈,还没等到大明援军,他们就被缅甸给灭了。可他们也不会忠于缅甸,因为大明都不用自己出兵,直接派孟养土司就能轻松收拾。所以,他们历来反复横跳,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
  缅军主将猛逮,当然知道这群土司靠不住。但他实在没办法,因为缅北主力,全堆在八莫那边,自己手里兵力不足,只能仰仗这群土司。
  猛逮把两个儿子叫来,吩咐道:“一旦大事不妙,立即骑马逃走。不要沿江往南逃,要逃向西南边,从那里才能逃回阿瓦。”
  大同军出兵太快,而且路线精准。
  往八莫方向一堵,就切断了孟养南北缅军的联系。又在这戛鸠陈兵,把孟养北部缅军和西部土司也切断。不管是聚兵还是征粮,缅军都变得非常麻烦,现在又奇袭孟养城,战局基本就没有悬念了。
  大同军之所以如此顺利,除了自身强悍之外,还有大明留下的优势地形。
  大明设置三宣六慰,三宣全部归属云南,六慰才是老挝、缅甸这种地方。三宣之地,可以控厄周边,无论是山脉还是河流,中国军队都具备居高临下之势。一句话,这种破地形,你想打我很困难,我想打你却很容易。
  就像黄幺率领的军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掐住两处咽喉。
  “不要出营,违令者斩,全力防守营寨!”猛逮是不敢出营野战的,防守营寨还有一丝丝获胜希望。
  这处营寨设在山脚处,山上有条小河流下。平时只有一个烽火墩堡,现在被扩建成营寨,外围还挖了许多深沟。
  “轰轰轰!”
  缅甸的火炮,率先从半山腰打响。
  但数量不多,只有几门炮而已,还未进入射程就开火。
  嗯,也有可能是在试炮。
  缅甸雄主他隆王,修生养息二十年,期间缅军都没怎么打仗,就算打仗也是小打小闹,主要在南方平定孟人叛乱。现在这位昏王,继位数年只知享乐,军队的衰败更加严重。
  “轰!”
  半山腰传来巨响,一门缅军火炮,试炮直接给试炸膛了。
  大同军数十门火炮牵引出来,看得守寨缅军心里发毛。仅在缅甸的各处战场,大同军就总计出动280多门火炮,这还不包括骑兵使用了虎蹲炮。
  要是让欧洲君主和将领知道,恐怕一个个都要疯,这么多炮足够他们打倾国之战了。
  火炮对轰。
  缅军火炮,对准中国炮兵。
  中国火炮,对准缅军的营寨。
  “阿哥,快动手吧,天朝火炮实在厉害!”脱那法跑来建议。
  脱那猛说:“你往后退就是,天朝火炮轰的是寨墙。”
  脱那法却说:“我怕咱们这边的寨墙先塌,万一天朝大军先打我们怎么办?到时候想倒戈都来不及!”
  脱那猛觉得有道理,咬牙说道:“那就提前动手!”
  双方还在火炮对射,土司军队所在的营寨,突然喊杀声震天,毫无征兆的对缅军发起进攻。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那群该死的掸人靠不住!”
  猛逮咆哮一阵,拔刀呼喊:“先杀掸人,从南边突围出去!”
  中缅军队还未接阵,缅军和土司已经打起来了。
  天空飘荡着热气球,哨兵用千里镜看得清楚。敌军并非在演戏,而是真正的内讧厮杀,立即疯狂挥舞着信号旗。
  黄幺得到信号,顿时笑道:“中军留在此处,防止城内敌军杀出,其余部队立即攻寨!”
  大同骑兵迅速绕向敌营南北两侧,准备截杀突围出来的敌人。
  步兵按照阵地部署,朝着最近的寨墙冲去。冲锋期间,山腰的缅军火炮,还在零星发射着炮弹,陆陆续续打死打伤数十个大同军。
  冲在最前方的近战士卒,抬着类似竹排的东西,但比竹排更长更窄。敌军临时挖的壕沟并不宽,竹排往上面一搭,根本不会迟滞多少时间。
  “砰砰砰砰!”
  “咻咻咻咻!”
  缅军的火枪手和弓箭手,躲在寨墙后面开始发射。
  由于距离太近,仅一个照面,大同军再添上百人的死伤。不过受伤的居多,当场阵亡的士兵,只有二十多人。
  也就这么一次,当大同军士卒冲到寨墙外,防守寨墙的缅军纷纷逃跑。
  他们本来就没怎么打过仗,平时就欺负一下傣族土司和百姓。南方的通道被切断,北边的老家又失陷,连他们的家人都生死不明。现在前有大同军冲锋,后有土司兵在捅刀子,哪还有什么战斗意志可言?
  正面的寨墙被攻破,更里面的缅军彻底崩溃,越来越多的士兵往山上逃去。
  “父亲,南边没法突围,有好多汉人的骑兵!”
  “往山上逃!”
  缅军主将父子三人,带着二十多个亲随,居然也丢下部队跑路了。
  “捉住猛逮!”
  脱那猛不理睬那些缅甸溃兵,率领仅有的二十多个骑兵,朝着猛逮父子狂追而去。
  当黄幺率领中军进入敌营时,脱那猛已经把猛逮抓住,带着众土司磕头请罪:“请天朝将军饶恕,我们投降缅人,实在也是没有办法。我们受够了缅人的欺负,今天终于等到将军了,将军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佛陀。从今往后,我们世世代代忠于朝廷。缅人如果再打来,就算是死也要为朝廷拼命尽忠!”
  黄幺丝毫不提这些土司的过错,亲手把脱那猛扶起,和颜悦色的勉励道:“将军临阵起事,可称忠义智勇,我必禀报皇帝陛下,为将军奏功请赏!”
  “多谢大将军!”众土司大喜过望。
  当然要给他们奏功请赏,像脱那猛这种忠义之士,窝在孟拱实在太憋屈了,应该去更南边的膏腴之地做土司。
  战争结束之后,在下缅甸地区,扶持孟族建立国家。又在中缅甸地区,扶持傣族建立国家。至于缅北的大土司们,全扔到两个新国家当贵族,而且是拥有地盘的实权派土司。
  如此,既能兵不血刃的解决北方土司,把他们的地盘全部吞并。又能往南边的两个小国掺沙子,让中缅甸和下缅甸内斗不断。
  什么,你不想离开?
  这就由不得你了!
  就拿孟拱之地来说,脱那猛必须去南边。其余小土司,如果支持改土归流,如果支持分田政策,那么可以留下来当镇长。
  嗯,孟拱这一片,是仅次于孟密的翡翠产地。
  踏平敌营的第二天,大军再次包围戛鸠城。
  城中只有数百守军,其余的守城部队,全部都是城里的青壮。
  一个土司骑兵奔至城下,把猛逮的首级扔出:“快快开城投降,可饶你们不死。一旦破城,全部杀光!”
  等骑兵离开之后,守军才悬筐而下,捡起猛逮的首级辨认。
  大概商量了半个小时,守军终于达成共识,开启城门,跪地投降。
  黄幺下令:“男女分别看押,孩子由女人带着!”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男人当然是押去挖矿采翡翠,女人可送去男多女少的北方。
  黄幺率军南下,直奔八莫而去。
  攻打这里的,也是一个巡检师。出铁壁关便是曼暮地界,曼暮土司吓得当即投降,很快就到了大金沙江和大盈江的交汇处(甘立寨)。
  由于大同巡检师出兵太快,缅甸大军没反应过来,甘立寨围攻两日便破,后续缅军连新街都不敢守,直接退到老官屯那边扎堆。
  老官屯,就是后世缅甸的恭屯(kaungton)。
  只要拿下这里,就能乘船穿越大山,直取缅甸的首都阿瓦。
  历史上,清军跟缅甸打了好几年,战略目标就是拿下老官屯。最后足足出动数万人,还专门铸造一门3000斤大炮,另带80门劈山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