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466章

朕-第466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不怪解散议会的克伦威尔,因为护国公也难做啊,贵族、议会、军队三方各有所求,克伦威尔夹在中间处境尴尬。站在克伦威尔的角度,必须做出选择,干脆撸了议会搞军事独裁。
  政治理想破灭的弥尔顿,辞去秘书职务,专心致志翻译《大同集》。
  弥尔顿版本的《大同集》,夹带着资产阶级思想,删除了土地分配的内容。
  此时此刻,布鲁塞尔兴奋说道:“我来给大家介绍这本书的内容……”
  “中国人也认可‘君权神授’,但君主必须具备美德,必须善待各阶层的人民。这叫‘仁政’,就是实行美好而仁慈的政策。君主实行了仁政,就会得到神的认可。君主不实行仁政,就会受到神惩罚……”
  “世界的运转,都遵从‘神的旨意’(天道)。神乐见人民幸福健康,人民在神的眷顾下繁衍生息。人越来越多,就需要君主治理。君主的治理,不是盘剥人民,而是保障人民的权益。违背这个准则,就不是合格的君主,必将被神所抛弃。君主一个人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很多官员辅政……”
  “中国的前一任皇帝,就是因为盘剥人民,失去了神的认同。中国现在那位皇帝,在睡梦中得到神的旨意,率领人民推翻了暴君……”
  “神的旨意如下:第一,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国王和教会也不例外;第二,人民拥有自由,包括言论、出版、婚姻……这些自由;第三,人民有学习知识的权力。知识是神在世间的福音,每个人都该学习领悟它。而君主和政府,应该开办公立学校,将神的福音,以知识的形式传播;第四,只有领悟了神的福音,也就是拥有了知识,才能担任政府官员……”
  弥尔顿翻译的这本书,由于夹带太多私货,而且涉嫌篡改教义,在英国已经被禁止出版了。
  但在这个小酒馆里,一群法国乱党却听得精神振奋。
  布鲁塞尔大致阐述完毕,用无限向往的语气说:“在遥远的中国,君主是仁慈的,官员是廉洁的,人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街上的乞丐已经消失,人人都能工作养家,农民也有吃不完的粮食。听说,就连码头的搬运工,都能用工钱买丝绸做衣服穿。中国人遵照神的旨意,因此得到神的赐福。那里的土地,肥沃得能流出油脂,粮食产量是法国的十倍!”
  “中国的人民遇到困难,官员知道以后,会尽全力帮助人民,而不是剥削人民的财产……每年春天,皇帝会带着官员,一起到郊外种地。这是为了感受农民的艰辛,也是鼓励人民勤劳。”
  “中国的皇帝,是最睿智英明的哲人王。他有两支私人卫队,一支穿着白衣服,一支穿着黑衣服。白衣卫队由学者官员组成,每年被派往全国,抓捕那些残害人民的贪官。黑衣卫队由骑士官员组成,每年也要派往全国,抓捕那些残害人民的恶霸。”
  “所以,中国的贪官和恶霸越来越少,几乎已经消失了。白衣卫队和黑衣卫队,总是苦恼找不到需要惩罚的坏人,因为中国被皇帝治理得只剩下好人……”
  距离产生美,人如此,国家亦如此。
  法国社会越是黑暗,法国人就越信这种鬼话。
  一个乱党听得情难自禁,双手捧在胸前说:“神啊,我们要是生活在中国该多好。仁慈睿智的中国皇帝陛下,愿神保佑你永远健康!”
  另一个乱党疑惑道:“我听说中国人都是异教徒,他们也信我们的神吗?”
  布鲁塞尔说:“耶稣是一,也是一万。圣父、圣子、圣灵,虽然有别,实为一体。中国人信仰的神,其实就是耶稣的化身,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在中国,耶稣叫上天、上帝、天帝,耶稣的旨意叫做天道。”
  众人豁然开朗,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弥尔顿为了翻译《大同集》,为了《大同集》在欧洲更接地气,居然整出这种容易被烧死的理论。幸好他跟克伦威尔关系好,否则此刻肯定被通缉抓捕了。
  “我们该怎么做?”又有乱党问道。
  布鲁塞尔说:“在中国,人人幸福的完美社会叫大同(音译)。我们应该组建一个大同党,驱逐贪婪残暴的首相,逼迫王太后还政于国王。国王陛下如果是英明君主,那我们就该支持陛下,一步步向中国学习。要建造公立学校,让更多人读书。还要建立科举制度,让聪明善良的学者做官。如果国王陛下也残暴昏庸,那就学习中国皇帝,起义推翻国王的统治,选一位品德高尚的贵族做国王。”
  此言一出,乱党们顿时议论纷纷。
  “我听说孔代亲王很英明仁慈。”
  “奥尔良公爵也不错。公爵大人选择与首相决裂,首相是坏人,公爵大人就是好人。或许,我们应该去寻找奥尔良公爵。他现在被流放了,一定需要我们的帮助。”
  “我还是觉得孔代亲王更好。亲王殿下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他做了国王,就不会惧怕西班牙入侵。”
  “不不不,奥尔良公爵是嫡系王族,他更有资格做国王。孔代亲王只是王室旁支,他的正统性不够。到时候,奥尔良公爵担任国王,孔代亲王担任首相,法国人民就会过上幸福日子。”
  “你们说的这些太遥远,当务之急,是把首相赶下台,逼迫皇太后还政国王。国王陛下才十多岁,他没有做过坏事,一切都是王太后和首相在搞鬼。我相信陛下,只要陛下亲政,肯定能成为仁慈英明的君主!”
  “……”
  一群乱党,越说越大声,整个酒馆都能听清楚。
  但没有人去告密,鲁昂作为距离巴黎最近的大城市,属于首相压榨油水的重点目标。这里的老百姓,恨透了首相马萨林,到处疯传首相睡太后的小段子。
  查尔斯王子听得直乐呵,法国国王是他表弟,而且两人还见过面。
  路易十四是啥情况,查尔斯清楚得很:臭美,装逼,骄奢淫逸,贪图享受……如果哪天亲政了,会不会是仁慈君主不好说,但为了享受肯定下手更狠的捞钱。
  至于奥尔良公爵,那是查尔斯的舅舅,一个脑子不太灵光的家伙。第一次密谋叛乱的起因,是黎塞留逼他跟不喜欢的人结婚,于是决定把黎塞留给干翻,顺便把路易十三的鸟位夺了。前后好几次参与叛乱,全部站在失败者那边,而且都是被人忽悠着叛乱的。
  查尔斯扫视那群乱党,觉得没一个能成事。
  不过嘛,乱党们的对话,倒是让他对中国更感兴趣了。
  就在中国使团访问巴黎的时候,《大同集·魔改版》早已在伦敦传开。继而又传到法国恩典港和鲁昂,不但乱党们视为宝典,就连法国学者也悄悄弄来研究。


第758章 【骑士比武】
  卢浮宫。
  法国王太后和国王,正在准备一场骑士比武大会。
  这年头的高级娱乐活动不多,无非是宴会、舞会、音乐会、郊外打猎、骑士比武之类。
  赛马什么的,还不太流行。
  赛马运动的兴盛,还得等查尔斯王子复辟。这位英国的“快活王”,为现代赛马运动奠定了基础,许多赛马规则都是他亲自制定的。
  盛大宴会已经开了两场,音乐会也组织了一次,见中国客人似乎兴致不高,于是首相马萨林就提议搞骑士比武。
  “娘娘,大使,两位请看。”蔡云程拿出一本小册子。
  禄天香扫了一眼,表示看不懂法语。
  张瑞凤问道:“这是什么书?”
  蔡云程说:“《大同集》。”
  张瑞凤面色古怪:“用法语写的《大同集》?你从哪儿弄来的?”
  蔡云程说:“在下今日去巴黎街头,领略此地的风土人情。走到一条小巷子里,看到有人在聚众讲学。正待让通事官(翻译)去听,那个在街头讲学的法国书生,竟然主动过来跟我搭话。他问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大致跟陛下的施政有关。聊了一阵,这法国书生极为兴奋,又硬拉着我去酒馆喝酒。”
  禄天香问道:“法国书生在巴黎街头宣讲《大同集》?”
  蔡云程说道:“是删改之后的《大同集》,天赋皇权改成了君权神授,天道改成了耶稣旨意。田政全部被删除,加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内容。这法国书生,应该是乱党一流。他们还组建了大同党,宣称要发起暴动,武力驱逐首相,逼迫王太后还政国王。如果国王不行仁政,就驱逐国王,再换一个王室继位。”
  “这是反贼啊!”张瑞凤惊道,“巴黎是法国的都城,他们敢在巴黎街头宣扬造反?法国官府就不管吗?”
  蔡云程也觉得离谱,笑着说:“没人管。那法国书生讲学时,围观民众还很多,估计有一两百号人。在下仔细看过,围观之人当中,还夹杂着商贾之流。我与那书生吃酒到一半,就有个商贾寻来,当场问了很多造反的话。”
  法国的富商巨贾,当然可以买官做,还可以借钱给王室包税。
  但普通商人,却属于受压迫对象。他们不但有造反之心,甚至属于巴黎起义的主力军。
  几年前的投石党运动,为了抵抗官兵,屁大点的巴黎,一夜之间筑起1200道街垒。若没有商人参与其中,恐怕连鬼都不信,真正的底层反而没那么积极。
  蔡云程又说:“这些法国乱党,请求拜见张大使。”
  张瑞凤连连摆手:“此乃法国内政,我们不宜牵扯其中。当然,也不必检举乱党,一切只当什么都不知道。还是说说骑士比武大会吧。法国王室多次诚意邀请,若是拒绝,难免扫了主人的兴致,也显得我大同中国没有尚武之风。”
  “那就派一队参加吧,四个人就够了。”禄天香在出海之前,遇到比武肯定积极。可真正打了一仗,反而变得沉稳,不再有好狠斗勇的心思。
  张瑞凤说:“便安排四个骑术精湛的侍卫,跟那法国卫队长来一场单挑。”
  骑士单挑,确实需要四个人,因为欧洲骑士上场,还得带上三个扈从做辅助。
  中世纪的骑士比武,野蛮而又血腥。几乎没有什么规则,并且充分还原真实战场,一群人拿着真刀真枪,跟另一群人在场子里干架,每场比武都会出现大量死伤。
  最离谱的一次,双方打出了火气,作为观众的亲朋好友也拔剑参战。打着打着,各自把全副武装的步兵,也一股脑儿的投入战斗。史称,查隆战役。
  由于死伤太过惨烈,这次比武之后,便禁止观众携带武器,禁止骑士扈从携带武器。
  渐渐的,真刀真枪禁用,只能使用木枪,并从群战演变为单挑,甚至出现了裁判员和计分制。
  规则定得再繁杂,也难免出现死伤,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就是在骑士比武之时,被自己的卫队长一枪戳死的。
  三天之后,巴黎广场,人山人海。
  比武场用木栅栏围着,四周坐满了贵族、富商和学者。平民百姓只能站得老远,根本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只能通过欢呼呐喊声感受气氛。
  中国客人面子极大,法国大文豪夏普兰,被邀请来担任比武司仪。
  法兰西学术院的创办者是黎塞留,但真正的组织筹建者,却正是眼前这个夏普兰。这位老兄,还是古典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人,刺激繁荣了欧洲贵族沙龙文学。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人高乃依,今天也被邀请来观看比武。
  骑士比武,除了贵族之外,文学家和贵妇也非常重要。比赛结束,文学家以此为灵感,可以创作优美的文学作品。至于贵妇,她们当然是来寻欢的,获胜的骑士将收到海量情书。
  禄天香就坐在安妮王太后身边,周围一圈全是贵妇,冲天的香水味堪称折磨。
  大型骑士比武,可能会进行好几天。
  白天比武,晚上宴会,获胜者将被贵妇们抓去嗨皮。
  第一场比试,是两个年轻的法国贵族,各自带着骑士扈从上场。
  为了避免惨烈死伤,赛场有很多障碍物。木头做的拒马,乱七八糟摆放着,骑士无法高速冲锋。
  比武开始,场上八个人捉对厮杀。
  贵族骑士对阵贵族骑士,骑士扈从对阵骑士扈从。
  贵族骑士用的是木制长枪,扈从则只能使用木棍。甚至还有两个扈从步战,以此来增加比赛的观赏性。
  禄天香拿起千里镜,详细观察欧洲骑士的战法。
  可惜障碍物太多,双方都冲不起来。骑马绕着障碍物奔跑,接近之后举枪厮杀。并非影视作品里那样对戳,第一回 合都在格挡,而且就是奔着对方的木枪猛砸。
  击落或者击断敌人的木枪,是可以获得分数的。
  “啊!杀死他,亲爱的杀死他!”
  一身尖叫从身后传来,禄天香扭头看去,却是个露着白花花胸脯的肥婆。


第一回 合很快结束,双方盔甲上都没沾石灰。那就继续,只有致命部位被击中,又或者从马背上跌落,才会直接被判为败北。
  双方的扈从打得更热闹,两个步战的家伙,已经扭打成摔跤模样。
  直到第三回 合,一个骑士被木枪捅到胸口,力道太大瞬间飞出去,终于结束了第一场比试。
  “轰!”
  全场起立鼓掌,贵妇们更是尖叫连连。
  获胜者取下头盔,弯腰朝着四面行礼,享受着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
  路易十四亲自给他颁奖,那是一箱子银币,足足有2000利弗,大概折合200多两银子。这还只是开胃菜,越到后面奖金越重,曾经有国王拿城堡和封地当奖品。
  白天热闹够了,晚上就是舞会。
  张瑞凤不禁感慨:“只这第一天,国王就赏了3000多两银子。看这样子,会越赏越重,等这场比武结束,恐怕总赏金会超过十万两。还每天晚上举办宴会,这样下去,二三十万两银子就没了。昏君,货真价实的昏君啊!”
  潘蔚笑道:“这样盛大的比武大会,恐怕很难频繁举办。一年举办一次,都能把王室折腾得够呛。”
  从第二天开始,奖品不再是单纯的金银,附带有战马、盔甲、刀剑、官职等等。
  直到第六天的最后一场,终于上演重头戏。
  郑大用带着三个皇帝亲卫,牵马走到场中,昂首目视自己的对手。
  大文豪夏普兰问道:“尊敬的中国皇帝卫队长郑大用先生,请问是否接受法国近卫连队长纳瓦拉的挑战?”
  “接受。”郑大用说道。
  这是标准流程,如果是私下决斗,会提前发出挑战,还要请有头有脸的人物传达,并事先约定好具体的比试内容。
  双方的六个扈从,其实都是中法两国侍卫客串。全都没骑马,一边步战去,反正只是增加趣味性的添头。
  郑大用穿着从中国带来的全身板甲,手里那块骑战盾牌,则是由法国王室提供的。
  盾牌挺大,竖直长度大约40多厘米。盾后不仅有把手,还拴着皮带,皮带可以挂在脖子上。
  “驾!”
  郑大用拉下面盔和颈盔,勒马缓慢加速,绕着场中的障碍物前进。
  双方距离十米左右,障碍物才变得很少,终于可以加速冲锋了。
  这种欧式比赛专用骑枪,郑大用使起来非常不顺手。他左手举盾,右手举枪,伏着身体开始冲锋。对手的姿势差不多,但坐得稍微直些。
  “啪!”
  两声脆响,双方骑枪全部断裂,都刺在彼此的盾牌上。
  正常情况下,是各自到场边换枪。杀到最后没有KO,就看骑枪断裂的数量,还有不致命部位被击中的次数。
  但是,郑大用不按常理出牌。
  双方错马而过时,郑大用双腿紧夹马腹,探手抓住对方的盾牌皮带。
  盾牌的皮带,挂在对方的脖子上。这位法国近卫连队长,猛然感到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