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十人早就散入各个街道,张奉言在城墙上挥舞火把,他的伙伴们便开始在城内放火。
转眼间,就有十多栋房屋着火,噼里啪啦越烧越旺。
此时此刻,双方的民夫,都已经退出地道。士兵们隔着洞口,用腰刀互相捅刺,没有用长枪,是因为坑道太矮施展不开。
挖通的洞口太小,深浅也不同,谁都无法过去。
用刀对捅半天,一个也没捅死。受伤最严重的,只是被割断手指,再打一天都不会死人。
瑙岱正焦急等着地道里的消息,忽然听到城内传来喧哗声。他扭头一看,只见身后火光四起,顿时惊慌道:“八旗勇士,严守城墙,南蛮子在城里有内应!不要去救火,不要去救火,敌军要趁机攻城了!”
已经有一部分八旗兵,主动跑去城里救火。
瑙岱派出十多个亲兵,骑马沿街传信,将赶去救火的士卒,全部呵斥回去守城。
八旗兵只能陆续返回城上,但不时有人扭头望向城内。他们被派来驻守凤凰城,是全家一起来的,平时家人在城外种地,如今全都撤进了城里。
城里不仅有家人,还有全家的财产,被一把火烧光了咋办?
有八旗兵哀求道:“将军,先救火吧,不能让城里烧光了!”
“士兵全都在城头,救火不用你们!”瑙岱怒道。
城内的平民、工匠、商贾、农奴,只要是有手有脚的,都被瑙岱的亲兵组织去灭火。
但半夜四更天,黑灯瞎火,人们又因失火而惊慌,哪里组织得起来?都是在自发救火,效率极为低下,还有不少人只知惊慌呼喊。
眼见城里烧得足够旺盛,卢象升才说:“开炮!”
“轰轰轰!”
随着炮声响起,大同军抬着云梯,从坑道里缓缓出来,一步步朝城墙推去。
“开炮还击!”瑙岱呼喊。
城东喊杀声震天,瑙岱果然聚兵过来。
但他也不放心城北和城西,亲自跑去巡视,一路鼓舞将士死守。
路过张奉言身边时,张奉言突然指着北方:“贝子,这里也有敌军攻城!”
瑙岱连忙拿起千里镜,站在女墙边上,朝黑漆漆的城外看去,他身边的亲兵也下意识观望。
张奉言装作查看敌情的样子,一瘸一拐的,趁机走到瑙岱身边。瘸腿就是最好的掩护,瑙岱的亲兵没有阻拦,甚至因为查看敌情,都没注意到瑙岱走过来。
“果然是声东击西,这边的敌军不少啊!”
瑙岱收起千里镜,正准备传令,把预备队叫过来增强防御。突然他感觉背心被推了一把,整个身体前倾,下意识的去抓住女墙。
张奉言全力一推,哪里抓得住?
瑙岱的上半身,全都探出箭剁口。勉强稳住之后,张奉言又揪住他的腰带,奋力提起然后再次前推。
“啊!”
凤凰城的主将,竟然从城上被推下去了。而且还没摔死,砸地上直哼哼,两只手臂全都骨折了,因为落下去的时候用手撑地缓冲。
张奉言动手的同时,附近的汉话女真,也悄无声息的杀来,从背后对着瑙岱的亲兵捅刀子。
第555章 【其徐如林,其疾如风】
北面城墙,不止有汉化女真,还有外地调过来的建州女真。
瑙岱摔下城墙之后,其随行的十多个亲兵,也被杀得只剩两三个。直到此时,附近城墙的八旗军,才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在军官的带领下冲过来厮杀。
城东方向,热闹非凡,大同军推着云梯,在炮火掩护下慢吞吞前进。
城北方向,悄无声息,大同军抬着普通木梯,却在黑暗中飞快冲向城墙。
“再顶半柱香,援军就登城了!”
张奉言嘶声吼叫。
年轻人恢复得再快,骨折也不可能一个多月就痊愈。他腿上还拖着木架子,跟麾下士卒一起结阵厮杀,而且是被两边的敌人给夹击……
当第一个大同士卒,登上城墙时,数百汉化女真,已经伤亡过百。
若非援军近在咫尺,将近20%的伤亡,这些汉化女真早就溃了。
“杀光鞑子!”
张名振率部攀上城墙,汉化女真士气大振,两侧的八旗军则肝胆欲裂。
对这些八旗兵而言,已然陷入绝境。主将此刻生死不知,城中又多处时候,他们的家人和财产也危在旦夕,再拼下去很可能全家死绝。
汉化女真的阵型,已经被杀出缺口,张名振亲自补上去。
此人的兵器,不是长枪,也不是腰刀,而是一把双手大剑。剑身前窄后宽,可劈砍杀敌,也可刺击破甲。
一剑竟然穿透棉甲,直接捅进鞑子兵腹部。
拔剑出来,带着一串血珠。
由于地势拥挤,来不及变招了,张名振侧身撞向鞑子的枪尖,如此角度偏斜,攻击距离缩短,让对方的长枪杀伤大打折扣。欺身之后,张名振挺剑刺向对方咽喉,顿时就再杀一敌。
黑暗之中,张名振所向披靡,竟接连杀死杀伤六个鞑子。
身后的大同军和汉化女真,在他的带领下愈发奋勇。而鞑子本就士气低落,又遇到张名振这种猛人,这一侧迅速就崩溃逃跑。
鞑子兵逃进城里,直奔自己的家中,想带着家人趁乱离开。
“莫要追敌,先夺东面的城墙!”张名振大呼。
张名振出身南京锦衣卫世家,少年游侠,名震京师,被太监曹化淳引为上宾,同时又与东林党关系密切。
历史上,直至崇祯末年,他才捞到一个官身,担任浙江的游击将军。鲁王败退之后,张名振在舟山练兵,继而迎鲁王返回浙东。后与张煌言合兵,三次出兵长江,曾将崇明城内的清军围困八个月。
第三次攻克舟山之后,张名振不幸病死,留下的部队归张煌言统率。
这个时空的张名振,得知皇子皇女南下,立即拜别曹化淳,跑到南京试图投军。但投军无门,因为大同军扩编,都是优先从农兵当中挑选。
足足等了一年半,才遇到大同军对外招兵,而且只招弓马娴熟之辈——扩编骑兵部队。
却说张名振杀溃北城的鞑子,立即引兵前往东城。
驻守东城的鞑子,听到北城厮杀,本来没有当回事儿,还以为是北城遇到攻击。这很正常,因为东城也有大同军,他们也在等着接战。
直到北城派人求援,说主将出了意外,东城的鞑子才带兵杀来。
双方在凤凰城的东北角撞上,张名振双手持剑,一路冲在最前方。接敌之后,同时两杆长枪刺来,张名振避开要害,用盔甲硬顶着敌人攻击,孤身挺剑撞进去,两这两个敌人全部刺翻。
此君就像一个肉装刺客,穿着甲胄让敌人攻击,然后自己出剑一击毙命。
在张名振的带领下,大同军变成锥子,而张名振就是锥尖,狠狠的将鞑子军阵给切割开。
“杀!”
一直磨磨蹭蹭的城东大同军,这是终于加快速度,顶着炮火,推着云梯,朝东面的城墙靠近。
城外有敌人,侧方还有敌人,城内的大火更加旺盛,留守东面城墙的鞑子终于扛不住了。没等大同军的云梯附城,这些鞑子就陆续开溜,继而形成全军溃逃,逃到从城里到处寻找自己的家人。
也有鞑子顾不上家人,一路朝着西边奔跑,想要打开西门跳河逃生。
西门开了,数百个鞑子争相涌出,这里距离河岸还有一段距离。
“哒哒哒哒!”
鞑子出城没跑多远,林之栋带着骑兵,从西北边的山麓杀出。
这些鞑子,一边逃跑,一边脱甲,因为不脱甲没法游泳过河。听到马蹄声,他们更加惊慌,两条腿倒是跑得更快了,但身上的甲胄却怎么也脱不掉。
噗通!
噗通!
犹如下饺子一般,鞑子兵纷纷跳河。可穿着棉甲落水,游泳健将都没辙,除非一路从河底潜过去。
少数鞑子转身厮杀,但散乱的步卒,哪里是骑兵的对手?
“灭火,灭火!”
城内,张奉言没有再打仗,而是带着汉化女真,在混乱之中提水灭火。他们的家人财产也在城里,虽然放火的时候,刻意避开自己家,但火势蔓延之下,全城建筑已经烧了四分之一。
清晨时分,卢象升带着亲兵进城,城内一半的建筑化为灰烬。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焦糊味,除了人尸,还有马尸,以及许多牲畜的尸体。下半夜的时候,牲畜和战马被火惊得乱蹿,就连灭火的大同军都被奔牛撞死一个。
“将军,城内已经控制!”张名振过来拜见。
卢象升看他满身血污,棉甲也被刺破,问道:“受伤了?”
张名振回答:“都是皮肉伤。”
卢象升说:“去包扎一下,还有得仗打呢。”
凤凰城的更北方,是通远堡。
通远堡,由三座小城组成,每座城小到只有一道城门,其实就是三座城堡组成的堡垒群。
拿下通远堡,再拿下更北方的连山关,卢象升这支部队就能直插沈阳。也可以选择出山西进,去攻打海州后方的辽阳。
卢象升把林之栋叫来:“骑兵休整半日,换上鞑子甲胄,全部剃发留辫子。带几个归顺的汉化女真,立即携五天干粮出发。不去通远堡,顺着草河河谷,去东北边的草河堡。一定要全速行军,切断草河堡西边的山谷,不准一个鞑子从山谷过去。然后,奇袭连山关!”
“是!”林之栋领命退下。
卢象升这一路,就是在打通关游戏。
全是山区,进兵路线是固定的,一座城一座关的打过去。
通远堡太难打了,肯定要耗费时日。那就不理通远堡,走草河堡方向,切断敌军通讯之后,直接奔袭连山关。
大同军想去连山关,要么经过通远堡,要么经过草河堡,而前方还卡着一个凤凰城。连山关的满清守军,只知道大同军在打凤凰城,哪能料到大同军突然杀到自己面前了?
之前的两个月,卢象升打仗一板一眼,整天加固营寨和挖坑道,稳健呆板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此时的军令却风格大变,居然冒险玩奇袭。
一旦走路消息,林之栋的龙骑兵,就有可能被鞑子埋伏,被截断退路堵在山谷里全军覆没。
即便没被埋伏,如果奇袭失败,他们的粮食也不够,全军都得饿着肚子回来。稍有意外,无法返回,就是全部饿死的下场。
就在林之栋退下时,卢象升突然又说:“留下一百骑兵,去通远堡那边转转。”
龙骑兵全员剃发,林之栋休整半天,士兵和战马都恢复精力,下午时分顺着河谷出发。
至第二天黎明,距离草河堡还有几里地,连人带马藏进山中养精蓄锐。休息一个白天,夜里继续顺着河谷前进,直到接近草河堡之后,才牵着战马爬上小山岭,从山林里绕过草河堡。
这种行军路线,只能用于小规模奇袭,大军辎重不可能翻山越岭。
昼伏夜行四天,即将抵达目的地,但他们带的粮食也快吃完了。
林之栋的任务,是伪装成败兵,从通远堡逃去连山关。那条路线,是逃到连山关的河对岸。而从草河堡过去,则是顺着河流直接到连山关。
为了演得逼着,林之栋亲领数十骑,还有几个汉化女真,提前过河绕去对岸行军。
剩下的骑兵,沿河藏在连山关三里外的山沟里。
连山关的规模很小,就是一个堡垒而已。
驻军仅有一百,但附近的旗丁和家属不少,召集起来也有数百近千兵员。
守关主将,只是一个中级军官。
卢象升派一百骑兵去通远堡溜达,通远堡守军大骇,已经派人去沈阳求援。路过连山关时,连山关的守军,也知道凤凰城没了,大同军正在打连山关。
这是一石数鸟之计,因为草河堡的鞑子,得到的也是这个消息。以为大同军去了通远堡,但卢象升的主力,此时其实正朝着草河堡进发。
两堡一关,全被卢象升骗了。
林之栋带着骑兵,狼狈逃到连山关的河对岸。随行的汉化女真,朝着关城大喊:“快派船过来,接瑙岱贝子过河!”
守军没听清楚,但也看到对岸的穿着,全都属于“自己人”。
一个守军来到岸边,终于听清楚喊啥,连忙回去报告:“瑙岱贝子没死,瑙岱贝子回来了!”
第556章 【心理战】
连山关的守将叫阿林,名字意译是“山”,一个毫不起眼的八旗将官。
但就是这个将官,竟然非常谨慎小心。他听说“瑙岱”回来了,亲自来到岸边,只派一艘小船过河,吩咐道:“只准瑙岱贝子过河,最多带他的两个亲随,其余士兵必须我确认贝子身份之后再过来!”
小船划到对岸,林之栋听闻此言,明白诈关已经不可能。
就算不冒充瑙岱,满清的守关敌将,也会找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过来抬贝子,划船的也来帮忙。”林之栋说道。
等三个鞑子全都上岸,林之栋拔刀出鞘,顺手砍死面前一人。另外两个鞑子,也被龙骑兵们给砍死。。
阿林隔河看得清楚,冷笑道:“严守关城,不得外出!”
林之栋叹息:“鞑奴也不都是傻子,这一趟怕是要白来了。回去!”
撤军也有讲究,林之栋故意顺着河岸,径直一路往南撤去。这就给敌军造成错觉,他们是从通远堡来的,并非从草河堡绕来。
那个满清将官阿林,虽然看似镇定,内心已翻涌波澜:通远堡竟然失守了!
不只是阿林,普通的鞑子兵,也一个个面色恐惧。
什么连山关,什么草河堡,全都是小关卡、小堡垒。
面对大军来袭,只有凤凰城、通远堡能扛住。凤凰城和通远堡都失守了,连山关就是下一个目标,他们怎么可能守得住?
却说林之栋带兵南撤,撤出数里之后,再次钻进山林,足足用了一天时间,去东北方跟龙骑兵主力汇合。
“老林;咱们在山沟里;碰到一些汉民。”藏在山中的宣教官边惠说。
林之栋问道:“山中还有汉奴?”
边惠摇头道:“不是汉奴;是鞑子治下的汉民。连山关往北六十里就能出山,靠近辽阳和沈阳。听那些汉民说,他们是从北直隶被掳来的;被安置在山沟里编户开荒,鞑子并没有把他们变成农奴。这样的汉民;在威宁、清河那边更多;主要耕种山中贫瘠之地;每年能为鞑子上交不少粮食。”
“这两年,汉民日子过得很苦吧?”林之栋问道。
边惠说道:“饿死不少。多尔衮缺乏军粮;就学老奴的法子,规定每个汉民交多少粮。一年交不出,每家杀一个。两年交不出;就全家杀光!”
林之栋咬牙道:“鞑子可恨!”
边惠给战马套上鞍子;说道:“把这些汉民都带回去;也算没白来一趟了。”
“谁说要撤了?”林之栋笑道。
边惠说道:“携带的军粮已尽;再不走就饿肚子了。你还想留下来找机会?”
林之栋说道:“咱们每人一把斧子,是带来干啥的?进山砍树做梯子!连山关的城墙不高;守军也不多,夜里出其不意就爬上去了。”
“吃的呢?”边惠问道。
“杀马!”林之栋斩钉截铁。
两千多龙骑兵,带着山里遇到的汉民;扎进更深处的东北方大山。
这些汉民熟悉地形,知道怎么绕去连山关北部。就算没有汉民引路;也是能绕过去的,足足有三条山谷通道;仔细一点就很容易找到。
绕了一天一夜,林之栋让士兵砍树;饿了就杀相对瘦弱的战马。
阿林在连山关紧张了三天,突然有一个鞑子兵奔来报信:“南蛮大军,在围攻草河堡!”
这个消息,让阿林惊恐的同时,又感觉有些庆幸。
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