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327章

朕-第327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法国使者,站在街市上瞠目结舌,胸口划着十字架说:“神啊,我们这是到了你的国度吗?”
  这些法国使者,是路易十三派来的。
  他们还不知道,国王已经死了,如今的法王是幼年路易十四。
  使团首领被堵在人群里,艰难的向前挪动:“难以置信,好像半个法国那么多人,今晚都挤在了一个城市里。”
  当然没那么多,虽然欧洲地广人稀,但法国和意大利的人口密度都非常高。
  “咻~~~嘭!”
  “咻~~~嘭!”
  紫禁城上空,放起了第二轮烟花,今年的元宵节热闹非凡。


第527章 【达达尼昂】
  元宵灯会,一直持续十天。
  查理还记得那全城璀璨的样子,真是仿佛置身天堂,这是在巴黎都无法看到的盛况。
  元宵假期结束,中国皇帝才开始办公,法国的使节团也获得召见。
  查理跟随伯爵大人,一起走进皇城,他的火枪,也在进宫时被扣下。
  他们沿着宫墙,穿过或曲折、或宽阔的石板路。仿佛是在迷宫当中行走,一直走了二十分钟,似乎完全没有抵达终点的征兆。
  中国皇帝的宫殿,究竟得多么宽阔啊?
  查理的全名,叫做查理·德·巴兹·卡斯德尔默。他父亲是贵族,他母亲也是贵族,而且他母亲的封号为达达尼昂女伯爵。
  这货就是《三个火枪手》的男主角原型!
  真实的查理,当然不可能是嫉恶如仇的达达尼昂。这货能够飞黄腾达,是巴结黎塞留的继任者马萨林。在火枪队解散之后,他直接做了马萨林的家臣,随即被推荐给太后做近卫队长。
  可惜他是外来贵族,按规矩不能担任宫廷近卫队长,于是花费巨资买了另一个官职。
  此时的法国,大部分官职,都可以继承、赠送、转卖。
  查理后来担任火枪队长,也是花钱买来的。想升官的时候,就把原有官职卖了,再凑些钱去买更高官职。
  走在查理前面的,是法国使节团的首领:亨利·路易·德·波旁,一个波旁家族旁支出身的佩剑小贵族。
  如今的法国贵族有两种,一种是穿袍贵族,一种是佩剑贵族。
  穿袍贵族随着资产阶级而诞生,由工场主、农场主、富裕农民、传统贵族构成。他们承包地方税务,贷款给国家,或者花钱买官,主要做法官等职务。法官,也可以世袭继承,或者转卖出去。
  佩剑贵族,就是传统贵族。
  在黎塞留的改革下,法国只有一种官职不可世袭和买卖,那就是:钦差大臣!
  亨利的脑子都快转晕了,终于远远望见三大殿。
  宽阔的广场,高大的殿宇,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皇权的威仪让亨利有下跪冲动。
  欧洲,也有跪礼。
  特别是法国,礼仪特别严苛反复。比如一个地方小贵族,有幸参加凡尔赛宫的宴会,那他只够资格坐帆布折叠凳,到了地方贵族晚宴,才可以坐木板椅子。
  亨利和查理,此时都混得不好,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出使中国。
  太远了,容易丧命!
  每过一段路程,负责给使节团引路的,都会进行交接改变,只有礼部的文官一直没变。
  最终,皇帝的近侍女官,将他们引去谨身殿。
  “法国使节亨利·路易·德·波旁,拜见中国皇帝陛下,并代法国国王向陛下致以最尊敬的问候。”亨利手臂按在胸前,朝中国皇帝鞠躬行礼。
  查理这个护卫队长,也跟着鞠躬行礼。
  得到翻译之后,赵瀚微笑点头:“赐座。”
  赵瀚看过《三个火枪手》,世界名著嘛,但真不知道男主角就在眼前。
  亨利开始说场面话:“伟大的陛下,我们抵达马六甲的时候,就听说中国击败了西班牙。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法国与西班牙也是敌人。中法两国有着共同的敌人,我觉得可以成为坚定盟友。”
  赵瀚说道:“我更喜欢用朋友来定义,中国与荷兰是朋友,法国与荷兰也是朋友,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
  “陛下真是睿智。”亨利拍马屁道。
  撤了好半天,亨利终于说明来意:“伟大的陛下,法国希望能与中国通商,并在广州设立法国贸易站。请陛下在广州赐予一块土地。”
  赵瀚说道:“法国可以设立贸易站,但不能获得土地赐予。广州的一处海边荒滩,可以租赁给法国,你们可以出钱雇佣当地百姓,把法国贸易站给建立起来。”
  亨利问道:“法国商船,可以在广州随意购买货物吗?”
  “当然可以。”赵瀚肯定道。
  亨利激动得站起来:“仁慈而慷慨的陛下,愿主保佑您!”
  法国的主要殖民方向是北美和非洲,亚洲这边也有,占了毛里求斯附近的一个岛屿。至于更远,就鞭长莫及了。
  巴达维亚被荷兰独占,不允许任何国家进入。
  法国之前可以在万丹购买中国商品,但又遭到英国和阿拉伯商人的联手排挤。
  两艘法国军舰,曾前往缅甸、柬埔寨炫耀武力,向那些国王索要专属贸易权。结果,被东南亚的国王们当成智障,不但没拿到专属贸易权,甚至下令直接驱逐法国人。
  一连串骚操作之下,法国商人想买中国货,必须自己驾船来广州。
  法国跟荷兰虽然关系不错,但经过马六甲时,也得被征收重税,以此保证东印度公司的利益。
  赵瀚提醒道:“记住,你们的贸易站,只准从事贸易活动。若是敢用于传教,中国立即收回,永远不再租赁给法国!”
  亨利连忙说:“我们会遵从陛下的法令。”
  赵瀚又说:“设立贸易站之后,你们可以联系广州官员。地方官府,会给你们介绍商贾,到时候你们的贸易站,就有比较稳定的货源了。”
  亨利正在为这件事头疼,闻言大喜:“伟大的陛下,您是世界上最仁慈的君主!”
  亨利虽然跟法国国王一个姓氏,但波旁家族遍地开花,他这样的小贵族数不胜数。
  法国国王为了集权,采取跟日本幕府类似的做法,就是强迫地方领主在首都居住。那些法国大贵族,全都住在凡尔赛宫附近,有事儿没事就参加凡尔赛宴会。
  而亨利,连被约束在凡尔赛宫的资格都没有,他这种小贵族爱去哪儿去哪儿。
  也就是仗着波旁姓氏,其他贵族又不愿跨海万里,亨利才捞到一个出使中国差事。只要任务能够圆满完成,他回到法国必受重用,或许还能弄个侯爵当当。
  赵瀚瞟了一眼时钟,已经接见十五分钟,便下令结束这次会晤。
  皇帝还有正事儿要办,根据细作传回的消息,山西和辽东都在大规模转运物资。傻子都能猜到,李自成和多尔衮肯定有勾结,未来一两个月就会有大战爆发。
  南京朝廷这边,也开始频繁调动物资。
  离开皇城,亨利还在回味与皇帝的见面,他对查理说:“这位陛下,仁慈而又威严,真是世间最伟大的存在。”
  此时的查理,虽然只是火枪队的队士,但他还是达达尼昂伯爵的继承者,又攀上大臣马萨林,比亨利这个没有领地的小伯爵更强。
  两人在海上漂泊一年多,早就已经成了死党。
  查理说道:“中国皇帝真有钱,中国人也都很富庶。听说这些宫殿,也是刚刚建成的,而北方还有同样的宫殿。”
  “是啊,中国人真有钱。”亨利感叹。
  贵族也有穷人,像亨利这种贵族,说起来是什么伯爵,但没有自己的封地,等于完全没有收入,早就穷得叮当响了——他名义上有封地,但存在争议,无法控制在手里。
  而中国百姓,特别是南京城的百姓,亨利觉得很多人比他过得好。
  相比起来,法国百姓苦不堪言啊。
  黎塞留确实是法国名相,辅佐国王实现君主独裁。但他对百姓非常残酷,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临死前已对全国百姓预征三年税收。
  似乎那些外国使者,到了南京都喜欢逛街。
  亨利和查理两人,在离开皇宫之后,就又跑去逛街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他们眼花缭乱,南京城太大,够他们再逛半个月的。
  “八音盒啊,宫中传出的新玩意儿!这是陛下和刘娘娘令工匠所造,传出皇宫不足一月……”
  一家钟表店里,伙计站在门口叫卖。
  这伙计手里拿着精美的盒子,拎了一阵发条,便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
  来往行人,纷纷驻足,站在那里聆听。
  两个法国时节,也跑过去围观,觉得那就是个魔法音乐盒子。
  一个路人问道:“这匣子为啥叫八音盒?能谈八首曲子吗?”
  旁边有人笑道:“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你连《三字经》都没读过?”
  那人顿时脸红,众人大笑不已。
  查理低声说:“这种魔法盒子,可以买回去献给国王。”
  亨利眼前一亮:“对啊,国王肯定高兴!”
  两人觉得这趟来中国,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开始。有好多新奇玩意儿,是欧洲所没有的,不但可以献给国王获得赏识,还能买回去转手赚一大笔钱。
  亨利是穷鬼,查理有钱啊,爹妈都是地方贵族,今后能够继承两块封地。
  里嫉恶如仇的达达尼昂,现实当中特别会钻营。他后来把自己的两个表弟,一个培养成了法国元帅,另一个培养成火枪队长。两个儿子,一个做了近卫步兵队长,一个做了近卫骑兵队长。等于把法国王室卫队和军队都包圆了!
  两人想到讨好国王的点子,便满城搜罗新鲜玩意儿,想必法国的中国风将刮得更加猛烈。


第528章 【大同神学】
  谨身殿。
  赵瀚中午喜欢来此休息,或是睡一会儿午觉,或是看些闲书消遣。
  今天看的是《基督教远征中国史》,原著为拉丁文,被艾儒略等传教士翻译为中文。这是给翰林院、钦天院欧洲官员的任务,让东印度公司捎来西方书籍,再交给传教士官员们翻译。
  这本书其实是利玛窦的工作报告,拿回罗马献给教皇阅读的,利玛窦没有给出任何标题。
  另一位传教士金尼阁,给这份报告做了增订和注释,并在封面题字: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会务记录五卷·致教皇保罗五世……
  赵瀚阅读此书,是想以欧洲人的角度,看看中国的优点和缺点。
  从书名就能看出欧洲佬的狼子野心,金尼阁开篇就说,大规模的远征和轰轰烈烈的壮举,是在各种条件成熟之后,刚开始做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多年之后会发展成重要的事情。
  啥意思?
  就是将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视为征服中国的微不足道而又必要的开端。
  与此同时,金尼阁又对中国非常敬畏,把中国评价为“高尚民族”。
  利玛窦的正文非常系统化,开篇讲述中国的历史和地理,结合欧洲古代典籍,讲述中国的称谓演变。有些内容包含吹嘘成分,比如中国人无论贫富,都穿的是丝绸衣服。
  有些内容则很搞笑,把赵瀚看得笑出声来。
  比如利玛窦在北京做官多年,只对着皇帝宝座跪拜过。他从来没见过万历皇帝,因为万历根本不上朝,也基本不私下接见大臣。
  不得不说,万历是真够坑的,大明吏治就是在此人手里彻底败坏。
  别扯什么万历三大征,自他怠政之后,很多国家部门都开始停摆,大明朝廷遭到系统性破坏。
  事实上,万历如果只是怠政,大明都不至于迅速衰落。
  这货是在跟文官怄气,故意不配合文官的工作,甚至官员病死或退休之后,他都不签字任命新的官员上任。导致中央的部级官员大量缺额,做事的司级官员都找不到几个,有些部门干脆一个官都没有,连这个部门的官印都弄丢了。
  万历皇帝摆烂,文官跟着摆烂。
  他怠政那么多年,还能掌控朝堂,没有出现权臣,那不是因为万历的政治手段高明,而是大明朝廷烂到出现权臣的环境都没有了。权臣想干啥,是要勾结秉笔太监的,没有太监签字和皇帝大印,权臣也无法做成任何事情。
  而且,权臣能指挥谁?
  内阁首辅放眼望去,尼玛,内阁咋就我一个,六部尚书缺了一半?咦,真正办事的左右侍郎和各部郎中,怎缺了那么多人啊?
  万历末年的中枢大臣,甚至连礼仪都不遵守。就连大祀天地,这种最高级别的祭祀活动,官员非但不斋戒沐浴,而且祭祀那天还喝酒,甚至是直接玩起了失踪。祭祀天地,往往变成郊游活动,还能带上家奴小厮和糕点。
  祭祀天地敢这么玩,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反正皇帝也不管,反正都察院都是半停摆状态,反正科道言官的奏章没人看。那就随便贪污呗,捞到银子才是自己的。就算干出政绩,皇帝也不给升官。
  甚至连阁臣和尚书,因为常年无事可做,都出现辞职归乡的情况。
  更扯淡的是,就连大臣的辞职奏章,万历皇帝都懒得看。于是,有人辞职好几年,却一直得不到批复。
  就拿李廷机来说,入阁之后他发现,中央部门的官员,空缺岗位达到43%,这还不包括末流小官和文吏。李廷机无法做正事,还要被东林党弹劾,虽然弹劾奏章皇帝不看,但李廷机还是忍不下去。
  李廷机写奏章辞职,万历皇帝根本不批。他干脆把房子送给穷人,自己跑去庙里住,以显示自己的决心。
  这位老兄住了整整五年破庙,写了123封辞职信,只得到一个“庙祝阁老”的诨号。
  李廷机实在扛不住了,直接挂印而走,这可是杀头大罪。让李廷机崩溃的是,他一个内阁大臣玩失踪,万历皇帝居然都懒得管。
  直到李廷机贫病交加而死,一直潜水的万历皇帝,终于在大明官方群冒泡,给李廷机追赠少保、追谥“文节”。
  赵瀚把《基督教远征中国史》读了大半,里面描述的许多陋习已经改观。利玛窦抨击溺婴现象,如今溺婴已经很少见,至少底层百姓不会因为养不起而这样做。
  只有江南少数州县,还有士绅因头胎生女,害怕一直不来男丁,才会把女婴给溺死。
  对于这种恶劣风俗,一旦发现,全家流放。策划和参与溺婴者,斩首。只有主动举报者,才能免去流放的处罚,如果在原籍住不下去(举报家人),官府会帮忙把这人移民去北方。
  还有中国人轻视医学,这个现象也改观了,不再把医生视为贱役。
  半下午,赵瀚把艾儒略叫来:“那位教皇,还没有发来什么命令?”
  艾儒略回答:“从中国前往罗马,路途甚远,至少要今年底才能回来。若欲风暴,那就得明年。”
  “中国耶稣会是什么想法?”赵瀚又问。
  艾儒略叹息:“没有想法,中国耶稣会,已经名存实亡了。”
  在这本书里,利玛窦一直抱怨传教经费不够。也考虑过向信徒收钱,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害怕收钱会把信徒吓跑。
  赵瀚大量驱逐传教士之后,留下来的传教士,已经彻底失去资金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吃饭都成问题,没有当官的,不得不去找兼职。有不少传教士,专门翻译欧洲著作,勉强能够维持生计。
  一群穷逼啊!
  哪像清朝的传教士,由于欧洲殖民崛起,传教经费充裕到吓人。而在金钱开道之下,满清的汉人基督徒,主体构成居然是地痞流氓,因为正经人不会选择信耶稣。
  艾儒略说道:“陛下,耶稣会的传教工作已经停止,各地的教堂也主动关闭了,因为实在付不起租金。有些买地建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