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313章

朕-第313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锋。安坤还到处攻击南明军队,抓捕反清义士押送给满清朝廷。
  然后,吴三桂为了扩张地盘,给安坤扣上谋反的帽子,顺手就把安坤给弄死。
  安坤死去,继奢香夫人之后,贵州的第二个女英雄问世。安坤的遗孀、柔远夫人禄天香,率领水西彝部跟吴三桂打仗,被康熙下令册封为一品夫人。
  “世子,敌军来了!”
  正窝在山沟里,等着夜间突袭的安坤,听到消息大惊失色。
  既然打算夜袭,自然一路放出哨探,3000大同军杀来,肯定要被安坤给发现。
  安坤问道:“敌军来了多少?”
  探子回答:“三四千的样子。”
  “真只有三四千?”安坤在大惊之后又大喜,拔刀呼喊,“随我杀敌,灭掉敌军!”
  他留了五千人守贵阳,此次带来一万八千精锐。
  一万八对阵三四千,就问怎么输?
  安坤显然是会打仗的,立即下达各种军令。左右各分出五千人,爬上山岭伏击,打算在关键时刻三面围攻。
  这条山道非常狭窄,只能容两人并立。
  三千大同军,拖成一字长蛇,缓步朝着前方行进。当然,派了上百人的搜山队,在两侧的山坡上搜寻。
  走着走着,带兵的军官下令停止,就连搜山队都听到哨声停下来。
  前方的地形,太适合伏击,得知敌军大致位置的情况下,傻子才会带兵继续走。
  安坤得到消息,顿时脑补道:“这些敌军,肯定是去奇袭贵阳的。我们已被发现了,快快追击,莫让他们跑了!”
  一万八千土兵,也不再隐藏行迹,从山上和谷中快速冲出。
  漫山遍野,全是敌人。
  “快撤!”
  山上的搜山队,山间的大同军主力,立即朝着后方开阔处撤离。
  那是一大片竹林,某时空的某少女,曾经在此抓过熊猫。
  “嘟嘟嘟哒哒嘟嘟……”
  唢呐声在竹林边缘响起,逃得有些散乱的大同军,陆陆续续听到号声过来集结。
  安坤带着数百山地骑兵,下令全军朝敌人杀去。
  贵州战马和云南战马,也是大明的战马来源之一。水西马尤其出众,还给朱元璋进贡过龙马(据传身长四米、头高三米,实属基因突变),养龙坑、龙场驿都跟那匹龙马有关。宋濂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天马赞》,朱元璋给龙马赐名“飞越峰”,意思是骑着可以飞越山峰。
  这破地方摆不开上万大军,七成的水西土兵都在爬山绕路,想绕去山下的竹林两侧包围大同军。
  申天良举铳下令:“整队,继续后撤!”
  申天良在崇祯九年参军,四川打仗扩军升职飞快,根本不把这些土兵放在眼里。
  一水儿的弓箭长矛,铁甲都没有几副,能穿皮甲就算精兵,这种军队也能叫做军队?
  看到大同军撤向竹林深处,安坤反而迟疑了,连忙传令不要再追。
  里面会不会有埋伏?
  “世子,要不要放火烧毁竹林?”
  “敌人又不是野猪,哪里烧得死?不过,放火烧林,倒是可以把敌方的伏兵逼出来。”
  在贵阳得名以前,曾经叫做贵竹,周边数十里全是竹海,这里的竹器和竹纸很有名。
  此地便是一片竹海,从山谷到山林,密密麻麻全是竹子,安坤带着一万八千大军根本不敢进去。
  烧毁竹林都不好烧,因为林子太大了。
  安坤下令山上山下的部队聚集,以免被敌军杀出突袭,又派几百土兵前往竹林边缘,用火石引燃地上的竹叶。
  申天良却在竹林的掩护下,带着军队攀爬东侧山岭。
  山岭并不陡峭,就是荆棘树丛太多,一路都非常难走,火绳枪的火绳也容易被荆棘钩住。这种地形,3000人很好指挥,18000人则显得臃肿不堪。
  “汉兵,这里有汉兵!”
  东侧山岭的水西土兵,正在缓缓聚集下山,突然看到大同军从竹林里冒出来。
  当安坤得到确切消息时,大同军已经接近敌人三百米。
  “上山围攻!”安坤大吼道。
  列阵是没法列阵的,土兵也不咋讲究阵型,四面八方一窝蜂的往山上冲。
  东侧山岭的土兵,大概有四五千人,东一坨,西一坨,提着刀枪长矛朝大同军杀去。
  大同军也无法列阵,以什为单位,组成许多小队接敌。
  全是火绳枪兵,火绳还特地卷起来,免得行军时被树枝钩住。
  “点火,点火!”
  双方距离一百米时,3000大同军的火绳悉数点燃。
  具体作战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什长们。
  冲到四五十步的距离,一些土兵开始射箭。由于荆棘树丛的阻挡,土兵只能胡乱抛射,稀稀拉拉射过来,命中率十分感人。
  就算射中了,也被棉甲给挡住。
  “一伍举铳,二伍准备。”距离敌人最近的一个什长,扯开嗓子大喊。
  “砰砰砰!”
  四十步远就射击,命中率虽然不高,但还可以第二次填装,因为这破地方跑不快,敌军冲到面前还早得很。
  噼里啪啦的枪声响起,不断有土兵中弹倒地。
  这是四川、广西的大同军,在山地战总结出的新战法。山岭作战,很多时候无法列阵,而敌人的阵型也是乱七八糟,那就以什为单位进行团队作战。
  而且,还能边打边退,这破地方谁都冲不起来。
  转眼之间,大同军的各个作战小组,已经人均开了1。5枪,散乱冲来的几千敌军,被火铳打得不敢再往前跑。
  这些土兵畏惧火铳,但也没被打溃散,直接趴在原地,等着友军大部队上来包围。
  “再往山上撤!”申天良说道。
  传令兵立即吹号,大同军又以什为单位,缓缓撤向山岭的更上方。
  双方加起来,已然超过两万人,却因为地形而打成游击战。
  撤到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坡,大同军停下来迅速填弹,而他们前方和左右两边,都有敌人在攀爬进攻。
  “砰砰砰!”
  枪声再次响起,不断有土兵零星中弹。
  开了几枪之后,大同军继续往山顶撤,而冲在前头的土兵,却刻意放慢速度。他们不想挨枪子儿,都等着别人先上,自己跟着大军围杀便是。
  这种心思迅速蔓延,导致土兵的上山速度变得非常缓慢。
  安坤站在山脚处,怒吼道:“快攻,快攻!”
  他身边的亲随使劲吹号,又有几个将官,亲自爬山督战,催促着土兵赶紧攻山。
  这些土兵,大部分是异族百姓,也有少数壮族、苗族。
  他们跟着土司打仗,兵器都是自带的,土司只是管吃饭而已。
  军饷?
  别逗了,给土司老爷打仗没军饷,顶多征粮时不催得那么急。
  这些土兵适合打顺风仗,因为攻破城池,可以趁机进城抢劫。又或者追杀溃兵,可以抢敌军的财货。那个时候他们异常勇猛,但均势或者逆风时,却完全没有拼命的动力。
  战斗已经持续一个小时,大同军退至险要地形之后,已打退敌人好几次进攻。
  安坤亲自爬到半山腰,对一个小土司头领说:“你带人攻山!”
  这小土司叫做奢旺,硬着头皮召集土兵,带着两千多人从正面进攻。
  安坤又对另一个头领说:“你的人,从左侧进攻。那边不好爬,可以饶远一点。”
  接着又继续下令:“你带人绕去右侧……你带人绕去山岭背面……四面一起攻,堆也要把他们堆死!”
  李歪嘴是川北的山民,准确来说是猎户。
  25岁以前,他都没有摸过火铳,但用弓箭射兔子却很准。
  而今,大同军在四川扩兵,李歪嘴已经升职为伍长。他拿到火铳仅半个月,就已经练得枪法如神,滑膛枪被他打出线膛枪的效果。
  李歪嘴举枪瞄准,闭上左眼的时候,嘴巴也歪得更厉害。
  “砰!”
  奢旺正在带兵攀登,一声枪响传来,他感觉胸口吃痛,当场朝着山下翻滚。
  “老李好铳法!”什长杨富赞道。
  奢旺麾下的土兵,见到主将倒毙,顿时吓得全部退回去。
  “吹冲锋号!”
  申天良突然下达命令,不仅敌军没有想到,就连大同军将士都很意外。
  很简单,一万多水西土兵,分调大量兵力四面包围,正面也就剩七八千的样子。眼下足足两千敌军溃逃,为啥不趁机冲下山去,直取敌军的主将安坤?
  “嘟嘟嘟哒哒嘟嘟嘟嘟嘟哒嘟嘟嘟~~~~”
  冲锋号响起,3000大同军朝着山下俯冲。奢旺麾下的2000土兵,听到背后的喊杀声,顿时吓得加速逃命。
  更下面的一支土兵部队,大概一千多人的样子,莫名其妙的也跟着逃跑。
  安坤对身边心腹说:“带兵堵上去!”随即又大喊,“传令,两侧大军围杀,临阵脱逃者斩!”
  土兵的军法队连斩二十多人,终于止住溃逃势头,转身迎击冲下来的大同军。
  双方接近二三十步,申天良亲自吹哨。
  大同军听到哨声减速,半蹲着近距离自由射击,将子弹打出之后立即上刺刀冲锋。
  这是训练多时的山地冲锋套路,他们早就得心应手。
  被执法队杀回来的土邦,近距离吃到枪子儿,瞬间倒下好几百个。这次士气是真的崩溃了,执法队也拦不住,有些甚至丢掉兵器转身逃命。
  安坤见状顿时傻眼,也跟着朝山下跑,再不跑就没命了,因为他的亲兵执法队也在崩溃。
  一群土鸡瓦狗。
  正面方向,全军溃逃,崩溃得稀里糊涂,导致两侧土兵搞不清状况,以为是自己的主将阵亡了。这些土兵,属于不同的小土司,互相之间并不统属,正面溃逃之后,他们也跟着溃逃。
  一万八千土兵,伤亡大约一千人,就这样被杀得彻底溃散。
  安坤几乎是滚到山脚的,脑袋还撞到树干,爬起来时还把脚崴了。他被亲兵扶着上马,也顾不上收拢大军,骑着爱马一溜烟就逃离战场,只带走自己的几百亲卫骑兵。
  至于其他土兵,漫山遍野溃散,抓都没办法抓,大部分会自己逃回老家。


第505章 【连锁反应】
  安如磐坐镇宋氏北衙,隐约能听见噼里啪啦的枪声。
  他有些焦躁不安,以为儿子被埋伏了。
  但又心存侥幸,因为这路大同军,都在包围两座连环寨,不可能分出太多兵力去埋伏。
  夜间,他提前点齐兵马,等着儿子夜袭的消息,打算来一出前后夹击的好戏。
  左等右等,屁动静没有,儿子肯定出事了。
  翌日,早晨。
  寨子外传来喧哗声,一个亲兵惊慌奔来:“王爷,世……世子败了!”
  安如磐疾步走出去,却见外面被押来上千俘虏,全部都是安氏土兵的打扮。
  一骑奔出,逼近寨门,大喊道:“安如磐,你的援兵大败,已经全军覆没。快快投降,还能饶你不死!”
  贵阳周边的彝民、苗民,汉话程度已经很高,完全能够听懂这句话,此刻都被吓得面如土色。
  安如磐心中懊悔不已,他就不该来水东司,宋氏爱投降便投降,自己本应坚守贵阳城才对。就算同样是被围困,贵阳城的城墙高大,总比困在这破地方更好。
  仔细辨认之后,发现儿子没被俘虏,大同军也没弄来儿子的首级。
  幸好,儿子没死,估计带兵逃回贵阳了,自己这边还有谈判的筹码。
  安如磐穿戴全身甲胄,小心翼翼靠近寨门,扯开嗓子喊道:“贵军主帅上前说话!”
  费映珙慢悠悠骑马上前,没好气道:“有屁快放,欲投从速。”
  安如磐知道继续做土司不可能,开出价码说:“水西六十四寨愿降,我也不奢望继续当土司,只求改土归流之后,给个世袭土同知做做。还有,安家的奴隶,可以全部释放,但安家的土地不拿出来分。如何?”
  费映珙莞尔笑道:“我军之政,你倒是打听得很清楚。”
  安如磐继续说道:“两军交战,徒增伤亡,何不各退一步?只要答应我的条件,不但水西水东之地,皆为大同军所有,我水西土兵还会帮助阁下平定贵州!”
  放弃土司职务,释放全部农奴,只求保住土地,顺便再做世袭土同知。
  这种谈判条件,安如磐觉得自己很有诚意,无论换成哪个皇帝都会答应。安家归顺,就等于大半个贵州归顺。
  历史上的满清,不就答应了吗?而且还让安家继续做土司呢。
  “冥顽不灵!”
  费映珙骑马退回去,对传令兵说:“继续炮击!”
  “轰轰轰!”
  火炮声随即大作,守寨土兵变得士气低落。
  他们大都不是正规兵,平时多在家里种地,遭围困炮击半月,援军还被大同军给击败了,一点胜利的希望都看不到。
  “王爷,宋嗣鼎闹着要见你。”
  “到现在还不安分,把他带过来!”
  安如磐被炮声震得心烦意乱,前番吃过大亏,不敢再带兵杀出去,如今只能每天听炮响。
  宋嗣鼎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被拖到安如磐的面前,哭丧着脸说:“叔父,你就降了吧,否则安、宋两家,恐有灭族之祸。”
  “降降降,你只知道降,”安如磐怒其不争道,“但凡你宋家争气点,也不至于被人一路杀到宋氏北衙。害得老子带兵来救,如今全被困在你宋家寨子了!”
  宋嗣鼎心想,你哪是来救我,你是来害我啊,还一来就把我软禁了。
  宋嗣鼎抹着眼泪说:“叔父啊,小侄是真不敢再对抗天兵。二十一年前,先父被大明官兵斩首;十四年前,家兄也被大明官兵斩首。眼下的大同军,可是比大明官兵还厉害,咱们又如何打得过?叔父就降了吧,小侄还想留得一条性命。”
  这货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因为起兵造反,被大明官兵给砍了脑袋。砍他哥哥那位,还是赵瀚的老熟人——江西总督朱燮元。
  水东宋氏土司,也是被朱燮元改土归流的,别说官位和地盘没保住,就连很多土地都被分了。
  眼见着大明覆灭,宋嗣鼎被安如磐一忽悠,便带着残余势力起兵,重新自封为水东土司。他也就过过干瘾而已,不管谁打过来,肯定是要投降的。
  安如磐怒斥道:“不争气的东西!”
  宋嗣鼎噗通跪地,抱着安如磐的双腿,涕泗横流道:“叔父啊,小侄真不想死。家父被斩首的时候,小侄年幼不记事,可家兄被砍脑袋,小侄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那脑袋就挂在北衙外示众,眼睛一直睁着,小侄被吓得半年没睡个好觉。再不投降,小侄……小侄也要脑袋搬家了!呜呜呜呜……”
  安如磐被哭得心烦,喝令道:“来人啦,把这混账带去关着!”
  “叔父,快投降啊,不然咱们都活不成了……”宋嗣鼎被拖着往外走,哭喊声渐行渐远。
  宋家还有几千残兵,被安如磐逼着打仗,此刻也琢磨着该怎么投降。
  宋氏土司被改土归流之后,只允许保留少量土地。那些被朝廷没收的土地,太监和文官霸占一些,新移驻的军户分走一些,本地汉民分到一些,最后剩些边角料归壮民(包括布依族)和苗民。
  宋氏那些残兵都属于布依族,但此时没有布依族的说法,他们一直被视为壮族,同时又被朝廷统称为苗民。
  改土归流之后,这些布依族士兵,也是分到了少量土地的。
  宋嗣鼎前几年卷土重来,把土地全部收回,他们心里本就有怨气。但至少宋家在水东有威望,土兵们再有怨气也认了,你安如磐算什么玩意儿?你一个水西土司,竟跑到水东来强迫大家打仗!
  “汉兵打过来就降,莫要给姓安的卖命。”
  “就怕汉兵攻破寨子,把咱们全都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