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191章

朕-第191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家奴也不敢投降赵瀚,他们平时仗势欺人,不知做下多少恶事,只能跟着勋贵一条路走到黑。
  朱国弼气冲冲的提剑前行,老子不敢打江西赵贼,还不敢杀你们这些刁民?
  却见车驾前方,有十多个复社士子拦路。
  其中一个士子怒斥:“尔等勋贵,与国同休。饱食民脂民膏二百余年,而今大难临头,却只知自己逃命!”
  “滚开!”徐久爵大怒。
  那复社士子指着徐久爵:“我认得你,你便是魏国公世子。君之先祖,何等武勇豪迈,子孙竟至于此乎?”
  越来越多百姓围过来,实在是勋贵队伍太庞大,想不引人注意都困难。
  朱国弼此刻提剑过来,正好看到血腥一幕。
  徐久爵纵马持刀,朝着复社士子冲去。一个士子被奔马撞飞,另一个士子被刀劈倒地。
  其余复社士子,吓得纷纷闪避。
  徐久爵冷笑一声:“哼,敬酒不吃吃罚酒,谁敢拦路便是这般下场!”
  眼见勋贵的车驾,载着无数财货,从士子的尸体身上碾过,围观路人已然愤怒到极点。
  人群当中,一个大同士子喊道:“他们搜刮民脂民膏,欺负咱们两百多年,不能让他们把银子带走。”
  此刻车驾已经接近观音门,又有复社士子大喊:“凭什么苦哈哈卖命守城,勋贵却能带着家人财货逃之夭夭?”
  众人越吼越大声,却无人再敢阻拦。
  但是,驻守观音门的官兵,却堵在那里死活不开城门。
  复社士子的两句话,足够煽动守城士卒:老子卖命守城,你们却带着财货跑路?
  凭什么!
  不说魏国公家里干了啥,就说带着水师投降的刘孔昭,这位伯爵都能在南京耀武扬威。
  诚意伯在万历朝,由于作恶多端,被张居正直接削爵。
  张居正一死,朝臣反攻倒算,诚意伯也很快恢复爵位。
  非但不思悔过,反而变本加厉。
  万里十九年,83家人共同出资开垦的塘田,诚意伯竟然驱使家奴霸占了大半。事情闹到皇帝那里,只是罚了一年工资。
  几乎每隔两三年,那位诚意伯就要闹出大事,万历皇帝一直都不管。
  最后获罪赐死,是这家伙胆敢侵占盐场,而且因为抗税跟太监闹起来。撸出一大串罪名,什么诈骗官民,擅杀无辜,奸夺良民的财产妻女等等。
  一个伯爵都如此,想想那些国公吧!
  有个被勋贵坑害的商人,带着家奴过来大喊:“车子里装的都是民脂民膏,是咱们的财产,快快随我抢回来!”
  “抢钱啊!”
  一群混混见有机可乘,立即提着棍子往上冲。
  随即,守城士卒和围观百姓,也跟着朝勋贵队伍冲去。
  魏国公世子徐久爵,还想纵马杀人,却被扯着衣服揪下来。也没人打他,大家都想着抢钱,无数只脚从他身上踩过,竟在街上被活生生给踩死。
  保国公朱国弼见势不妙,连忙提剑跑回去,对着家人说:“快走,快走,逃命要紧!”
  这边闹起来,抢钱的百姓越来越多,好几家勋贵逃无可逃,只能钻到马车底下躲避。
  当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赶来,勋贵家的财货,已经被哄抢一空。
  一个军官怀里塞满银子,都快把腰带压断了。他看到张国维带兵过来,连忙对身边士卒和百姓说:“弟兄们,街坊们,今日杀了恁多勋贵,朝廷问罪,横竖是死,不如投了赵天王。跟我把当官的抓起来!”
  众人一想,确实如此。
  于是集体朝张国维冲去,吓得其身边士卒连忙逃窜,南京守城主帅就这么被捆起来。
  直至此时,大同会的内应,还在跟复社士子一起串联夺城呢。


第310章 【依旧党争】
  南京兵部尚书被抓,整座南京城,立即陷入混乱当中。
  因为准备不足,大同会的内应,被搞得措手不及。
  他们本来的打算,是想等费如鹤带兵过来。夺城之后,无缝衔接,大同军可以立即接管城池。
  可谁又能想到,费如鹤还在半路上,只来六艘水师战舰,南京城稀里糊涂便拿下了?
  “什么?让我接管南京!”
  樊超的脑子已经彻底迷糊,万邦彦去了广东编练海军,他自动晋升为江西水师第三号人物。
  水师主帅和副帅,都还在洞庭湖打仗,派他领六条船过来封锁江面而已。
  老子就是来封锁江面的,先是南京水师集体投降,现在整座南京城一起投降。
  我他妈拢共才多少水兵?
  城内城外的投降官兵人数,是我方兵力的几十上百倍,这让老子如何控制局面!
  樊超不敢怠慢,他找到刘孔昭,好生安抚一番,然后挑选150个水兵,扛着火枪、挎着腰刀前去接收南京城。
  城门口,站了两排官员,其中不乏六部尚书。
  南京兵部尚书被抓了,吏部尚书甄淑的权利最大。他领班站在最前面,幸好说了不须下跪,否则甄淑还真不愿投降。
  反正已经七十一岁,大不了殉国!
  甄淑之所以愿意投降,是因为他老家在黄州,指不定哪天就被赵瀚拿下。
  樊超带着150个水兵,看着一群大官拜迎自己,并没有得意忘形的想法,而是从头到脚,感到一阵阵心虚。
  他的兵太少了!
  投降官员们看着樊超,看着他身后百余士卒,俱都生出一种无比荒诞的感觉。
  “拦住他!”
  城楼突然吵嚷起来,接着便是惊呼声。
  一个官员从城头跃下,以死殉国,报答君恩。
  “嘭”的一声闷响,把樊超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拔出腰刀。
  扫了眼那具尸体,樊超愈发警惕,带着士卒小心翼翼进城。
  “锵!”
  一个武官突然拔刀,朝着樊超扑来。
  樊超也拔刀而出,格挡对方招式,然后轻易将此人踢倒。
  身后士卒,立将这武官制服。
  樊超怒道:“这他妈是谁?要打便打,要降便降,偷袭算甚好汉!”
  “呸!”
  那武官朝樊超吐口水:“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南京吏部尚书甄淑上前求情:“好教将军知晓,此人名叫林欲梧,官职乃南京都指挥佥事。他的兄长原为大明工部尚书,是个好官,为民请命而被罢官。他的三弟,现为大明礼部尚书,也是一个好官。这人是糊涂了,将军莫要与他一般见识。”
  林欲梧还在挣扎唾骂,官帽都挣脱了,露出花白的头发。
  樊超叹息说:“算了,看你年纪大,不跟你计较,抓起来关好了。”
  ……
  必须再次解释一下,江南的勋贵和武将,没有用于打仗的家丁。
  承平日久,欺负老百姓而已,用得着全副武装?
  江南武将要真有能打的家丁,当年就不会被几十个倭寇,辗转千里,杀穿三省,扬长而去了!
  清军南下,也是横扫江南的。
  确实有很多抗清义士,散财募兵,死守城池,整城整城被屠杀。
  但必须看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已经没什么可失去了。他们不但不抗清,甚至有人给清兵做带路党,而且这种带路党到处都是。
  阎应元在江阴举兵抗清的同一天,在江阴的乡下,大量家奴和佃户,冲进徐霞客家中,杀死徐霞客二十多个族人,放火烧了徐霞客的宅子。
  是不是很诡异?
  同一个地区,甚至在同一天。富人和士子举兵抗清,而家奴和佃户,却把清兵当做靠山,趁机杀死自己的主人。
  赵瀚能够横扫江南,一道释奴令,一道分田令,就已经足矣。
  地主家里就算养再多打手,面对拿起棍棒的家奴和农民,也只剩下逃命的份儿!
  在明末,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这四省,只要听到流寇或者清军要来了,必有家奴或者佃户造反。他们天真的认为,流寇和清军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后来全民抗清,是因为满清杀得太狠。
  就连许都的白头军残部,本来是被朝廷逼反,接受招安之后,还被杀了几十个首领。他们跟大明官府有深仇,最后还是做了抗清部队,这实在是被满清给杀到不得不抗清。
  许都一个秀才,就能在浙中占领十多座城,赵瀚带着强兵能遇到什么抵抗?
  真出现恶战,反而是逆向金手指!
  ……
  北京。
  紫禁城,乾清宫,一片死寂。
  南京失陷的消息传得很快,快船入京,只用了十天。
  这多亏了北方官兵,剿灭山东漕民起义,否则大运河还被堵着呢。
  崇祯双手颤抖,放下扬州发来的塘报,喉咙发干道:“众卿还有什么话要说?”
  杨嗣昌此时不在北京,他去了河南,正在竭力围剿李自成。
  薛国观心中恐惧,硬着头皮说:“只能先灭流寇。”
  “流寇,流寇,多少年了,流寇还没剿灭,”崇祯毫无征兆的愤怒起来,“流寇不能灭,鞑奴不能灭,赵贼已经窃据南方数省!”
  众臣无言,不敢说话。
  一个文臣蓦地站出,却是赵瀚的老熟人,崇祯初年的江西督学魏照乘。此人跪伏于地,厉声疾呼:“陛下,杨嗣昌当斩!”
  内阁次辅范复粹也出列,跪下说:“陛下,请斩杨嗣昌!”
  首辅薛国观连忙出列:“陛下,杨东阁正在很难剿贼,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啊。”
  阁臣程国祥说道:“陛下,请斩杨嗣昌!”
  南京已然失陷,北京还在搞党争。
  自从去年冬天的剧变之后,杨嗣昌已经失去对朝堂的控制。并非他不再被皇帝信任,而是崇祯皇帝想一出是一出。
  崇祯认为,军事接连大败,是由于阁臣不熟悉部务,不能很好的统合六部职能。
  于是崇祯下令,本届内阁人选,在六部各提拔一人。
  这导致有一半内阁大臣,都变成了东林党,或者是倾向于东林党。然而首辅薛国观,以及权力最大的杨嗣昌,又都是东林党的死敌。
  内阁就此变成党争的主战场!
  几位阁臣,势同水火。在内阁已是争吵不休,他们又来自六部,拥有六部的影响力,因此六部也互相拖后腿。
  无论好事坏事,啥事儿都别想干,朝政变得前所未有的混乱。
  崇祯看着这些内阁大臣,已经气得浑身发抖。
  老子让你们来议事,你们却来吵架搞政斗,南京都已经丢了啊!若是斩了杨嗣昌,便能挽回大局,朕可以斩十个杨嗣昌!
  崇祯冷笑道:“诸卿欲斩杨嗣昌。那好,就当杨嗣昌已死,你们开始说正事吧。谁能收复江南?”
  众人沉默,不敢言语。
  “哐!”
  崇祯挥臂扫开桌案上的东西,砚台落地发出声响。他指着众臣怒斥:“一群酒囊饭袋,要你们有何用!说话啊!”
  魏照乘硬着头皮说:“周延儒擅理国事,定能扭转乾坤,请陛下召回周延儒做首辅。”
  “请陛下起复周延儒。”范复粹、程国祥跟着高呼。
  薛国观嘶声力竭,大吼道:“尔等意图结党乎?尔等欲逼迫陛下乎?”
  还在搞党争!
  崇祯已经被气得失声了,胸口起伏不定。
  这些阁臣,全是他亲自挑选的,都选上来一群什么东西?
  “滚!都给朕滚!”
  平缓了好久的情绪,崇祯终于能再次说话,他差点一口气儿没喘过来。
  众臣立即告退,不敢再面对皇帝的怒火。
  枯坐良久,崇祯竟然对太监说道:“把王调鼎叫来。”
  崇祯不知道找谁说话,想来想去,只剩下赵贼送来的王调鼎。
  “臣王调鼎,叩见陛下!”王调鼎趴伏于地。
  崇祯冷笑道:“你的主公,已经占据江南了,有没有想着回去辅佐?”
  王调鼎连忙说:“臣乃大明之臣子,陛下便是臣的主公。”
  崇祯仰望着殿顶,悠悠问道:“那赵瀚是怎么用人的,他手下怎没有一群酒囊饭袋?他在南边强行分田,杀了那么多士绅,怎没有人起兵造他的反?”
  王调鼎回答说:“民心而已。”
  “分田杀人,就能得民心吗?”崇祯问道。
  王调鼎回答说:“分田只失一家之心,便可得千万家之心。士绅是民,黔首也是民。士绅盘剥百姓,所倚仗着无非有二。一是官府撑腰,二是豢养恶奴。只要分给小民田地,小民自然踊跃从军,先杀恶奴,再都官府。”
  崇祯摇头道:“朕是皇帝,朕不能乱杀人,也不能乱分田。”
  王调鼎沉默。
  崇祯失神道:“朕非亡国之君,怎奈手下皆为亡国之臣。”
  王调鼎继续沉默。
  崇祯叹息道:“今年春天,朕已让江南各府募兵。他们都募的是什么兵?这才过了多久,竟然南京也没了。你不是说,赵贼不会取江南吗?”
  王调鼎回答说:“陛下,赵贼本不欲取江南,但浙江士子被逼反了,串联起事攻占府县,他们主动把城池献给赵贼。”
  “士子造反,夺取城池献给赵贼?”崇祯惊讶道。
  “是的,”王调鼎回答说,“浙江连年大灾,朝廷赋税愈重,贫寒士子生活无着,于是他们便造反了。”
  “哈哈哈哈,”崇祯凄然惨笑,“大明士子,竟然造反投靠贼寇,朕这个皇帝当得可真好。”
  王调鼎迟疑片刻,突然说:“赵贼派人传话。”
  “说!”崇祯喝道。
  王调鼎跪在地上说:“赵贼传话,若是流贼或者鞑奴,哪天兵临北京城下,可派兵护送皇族南下。他……他定然不会亏待,他说自己对太祖极为尊崇,愿意保护收留太祖的子孙。”
  崇祯冷笑:“他是想着立了新皇,然后禅让吧。”
  王调鼎摇头说:“他说不会立新皇,他不信禅让那一套。愿不愿意让皇族南下,陛下可以自决。”
  崇祯沉默。


第311章 【李自成】
  “今流亡满道,骴骼盈路。阴风惨鬼燐之青,啸聚伏林莽之绿。且有阖门投缳者……有食荆子、蒺藜者,有食土石者,有如鬼形而呻吟者,有僵仆于道而不能言者……有集数千数百人于城隅周道而揭竿者。”
  这是退休的河南籍官员,对自己家乡的描写。
  由于赵瀚在南方壮大,大明朝廷财政日艰,对河南的盘剥更加严重。加之连年灾荒,河南的藩王又一大堆,许多府县已经沦为人间鬼蜮。
  先是河南兵变,官军投靠李自成。
  当李自成率部杀到河南,各地百姓纷纷投效。本地起义军首领一斗谷、瓦罐子,最先带着士卒来投,瞬间增加数万人。接着,又有一条龙、张判子、宋江、袁老山等首领,每人麾下至少有一万大军!
  永宁县。
  万安王朱采轻(金字旁),还有一百个地主劣绅,被带到县城西关进行公审。
  李自成坐在主审台,牛金星站在旁边,手里捧着一本《大同集》。
  “带罪王朱采轻上堂!”牛金星喊道。
  一个士卒接着大喊:“带罪王朱采轻上堂!”
  万安王被按在地上,嘶声哀嚎只是哭,围观百姓则群情激奋。
  “嗙!”
  李自成喝问道:“朱采轻,你可知罪?”
  朱采轻哭泣回答:“大王饶命,我愿献出全部财宝,我家地窖里还有银子。”
  “先说银子在哪。”李自成说道。
  朱采轻抹泪道:“大王先答应饶我不死。”
  “还敢讨价还价,先打一顿再说!”李自成怒道。
  士卒将朱采轻按倒,提着棍子往死里打。不片刻,朱采轻就哭喊道:“我说,我说,我说银子藏在哪儿!”
  一个王爷,上百地主,一天之内就被审完,全部当场砍头治罪。
  百姓欢呼雀跃。
  李自成对台下百姓说:“某不杀平民,只杀官。某要去打洛阳,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