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7章

甲申天变-第7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勇士们带回三十六万奴隶和六十万头牲畜,还有食盐生铁无数。曾突进到山东地界如入无人之地……”睿亲王多尔衮被这样巨大的战果激的很是兴奋:“北归路上明军竟不敢追,自此以后明人见我旗帜必然丧胆……”

    这一次入关大掠是从初夏开始,如今已经完成,收获可谓空前。

    大明朝丧失辽东之后就好像就是一头肥羊,皇太极经常派人入关剪羊毛,每次都有丰厚的收获,只不过这一次的收获大的惊人罢了。

    “此次孩儿们入关,最大的收获并非是那些人口盐铁。”皇太极瘦长的手指有节奏的敲打着黄杨木高桌,意味深长的说道:“最大的收获是让咱们看到了明朝的空虚,不过明朝实在太大了,必须按照宪斗此前谋定的方略行事。”

    范文程虽是汉臣,却极得皇太极器重,如今日这般以字相称也是常事。

    范文程说话也很随便,连最基本的君臣礼节也免去:“明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只可蚕食不可鲸吞。且我八旗兵丁不及明军十中之一,明朝虽是风雨飘摇大清依然无力一举而灭之,唯有逐次壮大然后伺机而动。”

    这个方略是早在四年以前就定下的,皇太极也时时事事围绕着这个方略紧锣密鼓的安排准备,只不过一直没有出现重大转机。

    李自成转战河南的时候,皇太极曾严令女真各部六十岁以下十岁以上男子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和闯军夹击明朝。不过派去联络的使者连闯王本人都没有见到就给打发回来,然后李自成自顾自的南下了。

    在陕西老家没有安稳几天的闯王再次发动,让皇太极再一次看到了希望,又一次派使者去联络。这一回好歹是见到了李自成本人,只不过手握百万雄兵的闯王根本就看不上满洲人的那几万人马,更没有推翻大明朝的雄心,出身寒微的李自成一点也不客气的收下了皇太极的礼物,对于联合攻明的事情半点兴趣也欠奉,被建奴弄的烦心之后,把那使者暴揍一顿打发回来,连一句承诺也没有。

    “李闯那贼无礼,胸无大志的还想着偏安一隅……”多尔衮恨恨的骂了一句。

    “睿亲王说的不差,李自成器小易溢,确实缺少争雄之心。若是他此次出山陕东进,正是咱们的好时机。”对多尔衮,范文程执礼甚恭。

    “若是李闯不东进而再次南下……”

    “那咱们只好再等。”

    三人无语。

    事实是明摆着的,即便是大明朝虚弱到了今天的地步,也不是满洲的清朝能够单独打倒的。

    实力,战争最终比拼的还是实力。

    “李闯么,我想他自己也没有想过下一步应该如何迈出,就是股子流寇而已。没有稳固的后方,更没有战略支撑和足够的后备力量,别看他如今如狂风席卷一般摧枯拉朽,终究逃不过兴也勃亡也忽的运数,成不得大事。”皇太极微笑着给席卷中原的李闯下了定语之后,不想在这个很明白的问题上继续讨论,不经意间就把话题转开,脸上笑意更浓看着范文程:“为了让大清不再蜷缩在这极北苦寒之地,这几十年咱们一直在努力,征战的事情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宪斗是老臣了,其中艰辛自能领会。自太祖武皇帝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到如今领有东蒙、朝鲜和大半个辽地,无不是血战而来。每念及创业艰难,朕便如临渊履薄战战兢兢。然……明朝实在是太大了,人口幅员皆十倍百倍于我。我大清击败明朝还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营,没有几代人的呕心沥血是不成的……”

    范文程是近臣,皇太极想要说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

    立储。

    已经五十二岁的皇太极还有八个儿子,在皇位继承问题上,长子豪格有天然的优势。

    但是皇太极也本人极不看好这个骁勇的豪格,甚至几次明明白白的说过这个长子“怀有异心”,直接把豪格排除在储君候选人之外。

    后宫比较尊贵的一后四妃中,皇后无子,存活下来的儿子只有两个,分别是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和三岁的皇十一子搏穆搏果尔。

    由于两位地位尊崇的皇子年纪实在太小,皇位的继承问题就显得微妙起来。

    因容貌酷似元妃的而得宠的庄妃捧了朱漆托盘出来,分别给皇太极和多尔衮奉上**,小心翼翼的把一盏清茶放在范文程面前。

    皇太极的后宫中没有那么多规矩,多尔衮是亲信兄弟,自然可随意进出,范文程是庄妃是汉学师傅,也是常来走动的。

    在绣墩上坐着的多尔衮心如明镜,一口饮尽**,看了看低头不语的庄妃,似乎想回避这个敏感的问题:“我先回了,先回了。”

    看多尔衮起身而去的背影,皇太极只是微笑不语。

    范文程是何等精细之人,自然不想以汉人的身份卷进这危险的立储争夺当中,不管皇太极如何询问,总是不肯表明自己的态度。

    如今永福宫中只剩下范文程和皇太极二人,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

    “宪斗不会也想打道回府吧?”皇太极似笑非笑。

    似乎是在躲闪皇太极的目光,尽量把视线模糊在茶水蒸腾起的烟雾中,声如蚊语:“万岁已成竹在胸,何必再问?”

    “这个范文程真是个老滑头。”皇太极还是在微笑。

    唯恐皇太极挑明这个话题,范文程赶紧对正要退下的庄妃说道:“汉学博大精深,非朝夕可得其中真髓,庄妃可自己学习揣摩,这几日……这几日我就不过来教授了。”

    逃一样的离开永福宫,身后传来皇太极哈哈大笑之声。

    范文程抹一把冷汗:“这个皇太极学习的真快,帝王心术那一套已经掌握了七七八八了。皇储只能在五宫中出,为了进一步把蒙古人捆绑在战车上,有蒙古强势部族支持的皇子才有可能成为未来大清的皇帝……”

………………………………

第14章 早就想赌了

    

    第14章 早就想赌了()

    路丙寅家门楣上钉的那方子红布显眼的很,谁都知道他家里有了添人进口的喜事。

    几天前,路涧的婆姨诞下七斤的胖小子,终于全了路家的香火。村子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过来道贺,大封的宫面红皮的鸡蛋送的也不知道有多少。

    路涧这个憨后生欢喜的有些不知所措,木手木脚的不住傻笑。刀把村的乡亲们本就相处的很睦,各家女人都过来帮忙。新鲜的菜蔬果子、煮熟的肥肉引的各家娃娃口水直流,更有些顽劣的甚至偷起一大块肥肉就跑到无人的角落吃嘴,引得大人们好一阵子笑骂……

    “老路,等你百年之后,也有儿孙给你上供,你在阴曹地府也能有冷猪肉吃。”

    “家有余粮,内有延嗣,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了。”

    有了孙子的老路笑的见眉不见眼,对于乡亲们善意的调侃也是报以一笑:“我老路吃几碗干饭大家还不清楚?要是在以前这样的好日子是想也不敢想的。咱们大伙能有今天还不是托了李四兄弟的福?大伙说是也不是?”

    “是呐”人们轰然称是,把调侃的目标转向了给大家带来好光景的李四:“等李兄弟成亲之后,再好好的闹闹红火,只是不知哪家的闺女有这等好福气能做你的婆姨。”

    “李兄弟的婆姨自然是要千中挑万中选,必须是要找样貌如画又能生养的……”

    李四只是笑笑,端着烟锅子狠命的抽。

    不远处的娥子偷偷看这个不言语的四叔,一寸芳心也不晓得在想些甚么。

    “咣当”一声脆响,确是马寡妇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竟然把锅盖都替翻了:“不好了,不好了,天大的祸事……”

    喜气洋洋的院子顿时一窒。

    马寡妇是无夫无子的人物,平日里就被人看成是不祥之人,尤其是在这样喜庆的日子,更是不受欢迎。

    也不理会众人厌恶的目光,马寡妇颠着小脚跑到李四跟前:“活财神呐,快跑吧,蒙古人杀过来了。”

    蒙古人早就和建奴穿一条腿的裤子,被人们称为蒙八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虽然蒙八旗每年都要过来抢掠人口牲畜,可前有密云后卫的几千大明官军扼守,后有潮河所近在咫尺,就算蒙八旗想入关大抢,也不会这么快吧。

    李四噌的起身:“消息确切?”

    “千真万确,潮河所的败兵都退下来了,我亲眼看的真真的。”

    原来马寡妇去邻近村子的女儿家走亲,不想正撞上潮河所退下来的败兵。当地百姓还没有见到前来抢掠的蒙八旗,首先遭受败兵洗劫,惊慌失措的马寡妇顾不上许多,一口气跑回来报讯。

    蒙八旗的凶悍大家心中都有数,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炸了营。

    再也顾不得喜庆,人们急慌倒忙的招呼家小,准备躲藏起来以避刀兵。刚才还喜气洋洋的路家立刻鸡飞狗跳狼奔豕突。

    今天天气大旱(这几年一直很旱,小冰河时期嘛),长城外面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又有满清入关抢掠的辉煌战果刺激着,饿极了的东蒙古各部入关大抢早在意料之中。

    别的地方的官兵如何李四不是很清楚,看潮河所那些官军的德行就能想象到密云后卫的情况,上梁不正下梁歪那是肯定的。

    指望卫所的官兵……

    其实李四一直期望这个消息的到来,今天终于等到了,反而分外平静,眯缝着眼睛看着这些慌乱的人们。

    被恐惧和惊慌笼罩的刀把村就是经火的蜂巢,就是遇水的蚁穴……

    “怕个毛,这不是还有俺四叔在的嘛。”一直沉默寡言嘿嘿傻笑的路涧扯开嗓子吼了一声。似乎还嫌嗓门不够大,抬脚站上桌子:“有四叔在,俺就不怕,蒙古鞑子来了怕个鸟。咱们也有近千人的户村队,不比潮河所的官军少……”

    人们好像刚刚想到还有几乎神一般的李四,这个似乎无所不能的人终于使人们惊魂稍定,齐齐的把目光转向一直闷头抽烟的李四。

    “好小子,总算没有叫我失望,果然还是有几分锋芒的。”对于路涧这个三脚踹不出个屁的憨厚小子的表现,李四很满意,等的就是有人振衣而出,路涧无疑就是最好的人选。

    “该来的总算要来了,也应该散发一下王霸之气了吧。”把气定神闲的架势拿了个十成十,优哉游哉把烟锅中的渣子磕掉:“召集护村队集合,涧儿去看看给京营报讯的兄弟回来没有……”

    四叔啥时候派人去给京营的官军报信了?路涧这孩子心眼儿太实,正狐疑间看到李四左眼一挤,立刻恍然,说出生平第一句瞎话:“今晨就回来了的,京营的三千军马已经开拔,说话的功夫就能来援。”

    孺子可教,连谎话也说的这么有水准,李四心里贼一样的笑着,面子上却做出大义凛然的英雄状:“蒙八旗入关的消息我早就晓得了,要不能这么安稳的给老路办喜事?谁要是还不放心尽可以躲藏进山,我李四绝不阻拦,只是以后赚钱的事情再也不要想了。只想和我李四一股堆儿的赚钱,有了祸事难事拔腿就跑的人我不稀罕和他打交道。有胆子和我李四并肩作战那才是我真正的兄弟,以后的好日子长着呢……”

    怨不得李大财神不慌不忙,原来早就请了京营的官军。京营可是大明出了名的能战之军,火铳抬炮最多,据说战力比骁勇的辽东军还要犀利几分。

    自觉腰杆硬了的村民们冷静下来,这里头的利害根本不必权衡:现在大家都是有家有业的,跑了和尚可跑不了庙,进山躲藏最多能保性命无虞,辛苦积攒起来的财富可就不敢说了。和活财神并肩战斗为官军打打前锋,以后一准儿有大把发财的机会,天知道活财神还有多少赚钱的路数……

    “哪个软蛋龟儿要跑?老子本就是想和李四兄弟打鞑子的,只是要回家去取弓箭……”

    “对,对,我就没有想过要跑,老子早就想和鞑子打一阵了,这不是要回去拿胡叉的么……”

    有了再明白不过的利害关系,又有李四的名头在这里震着,懦弱的乡亲们反而有了最基本的血勇之气,鼓噪几句之后纷纷回家准备武器。

    “兄弟,京营来援我看纯粹就是胡扯,咱也就不说了,你保准能打的过蒙八旗?”破绽百出的谎言根本就瞒不过老兵不出身的路丙寅,他考虑的还是最实在的东西:“咱们只有没有上过阵的户村队,你连蒙八旗有多少人都不知道,这仗怎么打?”

    “蒙八旗一日夜连破密云潮河两阵,正是骄纵之时,以为这里必如无人。一日夜经两阵,又突进一百四十多里,根本不可能有大队人马。”李四重复着曾经无数次在内心推演的局面:“蒙八旗过来还不是为了抢掠?夹杂大批人口牲畜之后,本有十分的战力也要打个对折。咱们以有心算无心,打埋伏的话有七成胜算……”

    “兄弟,护村队和真正的军队不一样,缺的是见血的勇气。万一败了……后果不堪设想。你这是那拿这些人在赌。”路丙寅当然明白户村队和军队不一样,根本区别兵不是装备的差距,而是心态。

    “或许四叔一直在等这场大赌吧。”路涧闷声闷气的说:“我认为四叔赌的赢。”

    “四叔一定赌的赢,我信赖四叔。”娥子这丫头根本就不明白事态的严重,盲目的相信李四而已。

    “嘿嘿,或许真的应该赌一把了,我感觉这一次咱们赌的对。”路丙寅老脸上也笑着:“我也早就想赌一次了,几十年没有赌过了……”

………………………………

第15章 检验蝴蝶

    

    第15章 检验蝴蝶()

    大明的军队虽然烂的不可收拾,军械却着实不错,小梢张弓虽算不上顶级的强弓利器,和大伙手里简陋的猎弓相比也是好到天上。

    燕尾镞锋锐,柏木杆坚实,再加上大明匠人精细的制作工艺,和小梢张弓桑木梢子搭配,使唤起来顺手的很。

    对于射箭,李四外行的很,而且这些人多有射猎经验,训练的事情还是交给老路这个老行伍去做的,毕竟他是辽东老军的弓手。关于体能和近身拼杀才是李四的专长,所以他一直致力于加强部下的格斗技巧。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当时民众体魄普遍不强,饿死人的事情都司空见惯了,膀阔腰圆的汉子也很少见。好在李四到来之后,村民生活水准大幅提高,又是刻意的好吃好喝的供养着,在体力方面,村民尤其是户村队的家伙们要高出当时的平均线一大截。

    这些猎户出身的家伙都有蹿山越岭和野兽搏击的底子,训练起来不算很难。

    通过不断的偷买军械,武器方面并不缺少,关键是装备要逊色的多了,尤其是在衣甲方面……

    “蒙八旗已经来了,身后就是你们的家,家里有你们的老婆孩子,还有你们的爹娘,是夹起尾巴乱窜,还是象个爷们儿一样的拼杀,你们看着办……”

    面对集结起来的这支武力,李四在做最后的动员。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更狗血,尽可能煽动人们的热血:“这几个月以来,大伙屁的事情也不做,吃的是肉喝的是油,是谁象供奉祖宗一样养活着你们?是村子里的乡亲们!”

    和卫所缺食少衣的窘迫相比,这支武装力量的生活水平确实太高了。

    “自己伸手到裤裆里摸摸,看看是不是比蒙八旗少个卵子?”李四站立在土丘之上,不屑的说道:“少个卵子的软蛋赶紧滚蛋还来得及,待会真到了出力的时候,别怪我李四手黑……”

    各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