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241章

甲申天变-第241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赴死军不纳降,可是乌里彦纳了。乌里彦会和赴死军周旋的,乌里彦会给大家争取一个机会,因为他是旗人的乌里彦。

    “快走,往南。”

    忽然之间,老额尔赫就又有了力气,和女儿一起抱着两个孩子,在朦胧的天色之中分辨了道路,一直往南而去……

    有了这个消息,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力气。赴死军在后面剿杀落后的人群,乌里彦在前边召唤着大家,人们不顾一切的疯狂南奔。

    南边就是天堂,后边就是吞噬一切的地狱。

    甚至已经记不清楚这到底是第二个还是第三个黎明,更不知道究竟跑出来多远,人们就是这么奔跑着,拖儿带女老幼相扶的奔逃着。

    人们已经有了希望,有了目标,往南,去和乌里彦回合,就是生存就是活路,要是不能及时赶上,就什么都不要说了。

    脚板上的血泡已经磨破了多少回,老额尔赫再也抱不动孩子,拖着孩子的手不住念叨:“孩子,咱们要快跑,快跑,去南边,去南边……”

    身边和老额尔赫一家一起奔逃的人们,都已经跑的虚脱了,大家眼神中虽然是有了希望,还是有很多人带着这种满是希望的目光摇摇晃晃的倒在路途之中,临死也要嘱咐好孩子,继续往南,永远也不要停,直到见到那个叫做乌里彦的人为止……

    前边是神仙一般的救星,后面是就魔鬼一样的煞星,选择只在他们的一双脚板上。

    老额尔赫的精神已经恍惚了,却透着一种病态的狂热,不念的喃喃自语:“乌里彦,万丈金光……”

    沿途往来奔驰的骑兵逐渐增多,无不在传达着一个同样的信息:乌里彦已经很近了,大家千万不要止步,乌里彦就在后面,正火急火燎的赶来和大家汇合。

    而赴死军也同样逼的极近了,今天就被赴死军的侦骑赶上了。几个侦骑随手砍死了几个之后,就返身离去。

    同样是杀戮同样是死亡,可人们已经不是那么惊惧了。

    死亡就是身边,可希望也在眼前,人们疯狂的赶路,以一种狂热的心情奔向希望之地。

    无论是前边还是身后,往来的侦骑出现的愈发频繁。

    人们清楚的很,他们已经是最后的一波,那些落在身后的人群已经不在,已经被消灭掉了。

    一直在身后追赶的赴死军终于赶了上来。

    两侧的蒙古轻骑稍微突出,重要的步军方阵以严整的姿态压住全军,如此咫尺之遥,已经可以感觉到兵刃上反射出的金芒了……

    这是包围的架势,赴死军是要包围所有人,然后一鼓成擒尽格杀之。

    两翼的蒙古轻骑是什么样的冲杀速度,老额尔赫清楚的很,如电闪雷轰一般的冲击之下,别说是这些没有组织度没有战斗力体力已经支撑到极限的百姓,就是百战精兵也无法抵挡。

    老额尔赫忽然感觉很讽刺,这才是真正的惩罚。

    明明已经要和乌里彦回合了,明明已经有希望了,可就是在最后的时候,还是被赴死军赶了上来,再有什么样的希望,再有什么样的救星也来不及了。

    在最有希望的时候绝望,岂不是最大的惩罚?

    战鼓擂响,如雷声一般。

    和老额尔赫想象的完全一样,两翼的蒙古轻骑如风一般席卷而出,迅速的把战线拉开,成一个不大规则的弧形……

    中央的步军稳步压上——经典的如教程一般的包抄战术。

    也是斩尽杀绝的不二法门。

    没有任何障碍,蒙古轻骑就已经越过这么一大群人,正迅速的把两个弧线收拢,只要一合拢,就围的死了,到时候无论是骑兵的闪电冲杀还是步兵的最后清扫,都是这些人能够抵挡其万一的绝杀之战。

    老额尔赫万念俱灰!

    可前边的人群还在疯狂奔跑,试图从骑兵还没有完全合拢的缺口中突出去。

    之所以不肯放弃这最后的努力,是因为希望就在眼前。

    那些个奔跑出去的人们并没有疯狂的继续前奔,而是止住了脚步,甚至是回过身子,齐齐的转过身子,面对杀气腾腾的蒙古骑兵和如同魔鬼一般世间至强武力——叉子兵。

    人群之前,一个佝偻着腰身的身影突兀的如同鸡群里的凤凰,在人们渐渐变得整齐的呼喊声中缓慢前进。

    “乌里彦,乌里彦!”

    呼喊声渐渐变的整齐划一,发自内心的呼喊带着声的喜悦,带着希望的狂喜。

    那个单薄的身影渐渐清晰,同样破败的衣裳,还拄着拐杖,正一步一步走来,走进赴死军和蒙古轻骑的包围群……

    面对赴死军的强悍和永无休止的追杀,这些人曾是何等的惊惧和惶恐,无休止的狂奔,累死了多少人,如今这些人回头了。

    几十个满洲骑兵不住在鲁识字身前身后盘桓,身后是一路投降过来的满洲战兵和逃散的百姓,鲁识字示意那些满洲马步战兵后退……

    这些满洲战兵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他们已经不具备和这些赴死大军一战的可能,可还是拔出了战刀挺起了长枪,箭上弦刀出鞘的压在鲁识字身后。

    如果乌里彦被这些赴死军杀死了,就不再是什么生死存亡的战斗,而是集体毁灭,所以他们必须做好准备,一旦鲁识字被格杀,立刻做出最勇猛的反扑,哪怕的以卵击石,也要和赴死军做最后一战。

    “万丈金光啊万丈金光……”老额尔赫已经恍惚了,喃喃的不住念叨。

    和老额尔赫一样,在很多眼里,衣衫破败还是个瘸子的鲁识字就是万丈金光之中的神仙,就是救世主。

    包围圈已经合拢,把鲁识字和那些个不顾一切逃离出来的人们死死围住。

    老额尔赫的眼神已经迷离了,在这个集合了两个民族精锐武力的战场上,根本就看不到双方滔天的杀气,也看不到如林的刀枪,眼中只有乌里彦那艰难前进的身影。

    老额尔赫和他的女儿已经跪倒,不知道是跪拜这个救世主还是跪拜其他的什么东西,老额尔赫拽住两个孩子:“快磕头,快磕头,咱们见到了,见到了……”

    和老额尔赫一样,人们摄于鲁识字的“神威”,或者被他们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所慑服,齐齐的跪倒在地,口诵着乌里彦的名号……

    鲁识字缓慢的走过这些人,身后的奔腾咆哮的蒙古骑兵,身前是杀气腾腾直贯天日的赴死军精锐,鲁识字沙哑的声音响起:“我要见程子栋!”

    大军合围,剑拔弩张,人们却是出奇的安静。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宁,所有的这一切都到了最后的关头,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这里了,如果还不能改变什么,那就是真的无可挽回了,就算是灭族亡种,也是上天的意思,不可更改。

    包围了整整一天之后,赴死军北伐大军的最高指挥终于赶了上来。

    那些残存的满洲战兵虽然数量不多,也是做好了最后一战的准备。若是赴死军真的杀了乌里彦,就是不顾一切的死战。

    日头已经悬到了地平线处,随时都可能落下,最后的时限眼看着就要到来,可是和程子栋谈判的乌里彦还没有出来。

    有的人已经开始骚动起来,暗地里寻找着石块而或者树枝之类的东西,准备死战。

    若是日落之时,乌里彦还没有从赴死军中出来,就表示乌里彦已经被赴死军杀死,到时候大家都要以身为殉,追随乌里彦去天堂。

    老额尔赫的口鼻之中不住流淌出鲜血,半躺在女儿怀里,以一种诡异的腔调诉说着上古相传的乌里彦传奇:“女真人的先祖,曾经有一个很大的灾难,这个时候,乌里彦出现了,乌里彦身上有万丈金光,可以庇护女真人,乌里彦出现的时候,东边的白鹤,西边的海东青,都会飞起来……”

    “女真族人,是受乌里彦庇护的子民,乌里彦是上天赐给女真人的,无论生死,女真人都要和乌里彦在一起……”

    血一般鲜红的日头勉勉强强的照耀着,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欢呼,万众瞩目的鲁识字终于从赴死军阵中走出。

    虎视眈眈的满洲战兵仿佛是被抽去了脊梁一样,很多人软了下来,饱含着泪水跟着这些人欢呼……

    至于乌里彦和赴死军说了什么,至于乌里彦付出了什么代价,甚至是有没有给这些人争取到一个机会,这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了。

    鲁识字住着拐杖,艰难的走了过来,沙哑的声音恍若天籁:“你们……就跟着我吧!”

    人们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只是不住的跪拜着。

    赴死军渐渐分开,擦着人群的边缘迅速前进。追魂索命的赴死大军反而越过了这些人,一路往南而去。

    “父亲,我们可以跟着乌里彦了……”

    老额尔赫似乎没有听到女儿的话语,拉着两个孩子的小手说道:“你们跟着……我留在这里……将来是你们的了……”

    西边的日头一沉,坠落下去。

………………………………

第224章 小买卖

    

    第224章 小买卖

    不管怎么说,大明朝的旧有版图算是实现了形式和名义上的统一。并且有所扩张。尤其是蒙古各部的归附,无论从政治还是从实际意义上来说,都具有很深远和现实的影响。

    深远的影响就不必说了,这里头的好处就是不识字的白丁也能说出一大串来。可眼下就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才是实实在在的。

    科尔沁、喀尔喀、奈曼、察哈尔各部以及其他一些小部落的归附,带动了漠北和漠西蒙古各部的归附。从实际意义上看,是版图的扩张和战争的消弭,北方的和平和巨大的商业利益足以带动更大的利益出现。至于军事层面上,最起码不必如以前的大明朝那样保留太多的边防军,这可是吞金吃银的无底洞。只要做好安抚和商业流通,草原就是一个巨大的助力,在李四的长远计划中,草原也是一个桥头堡,是对继续向北方扩张的一个基础。

    开边贸、开互市,让草原和中原做更加紧密的结合。随着北方的互市逐渐深入,各地的商业力量蜂拥而入。茶马帮这样类型的小打小闹已经从半地下转为正大光明,南北物资互通已经可以看到了。

    有鉴于蒙古各部的功勋,李四的封赏也很慷慨。草原上的大小部落都能捞到一个不错的名号,就是那种只有一千多户的小部落首领,也能得到一个汗王的封号。忠诚伯带这些部落首领奏请圣上的请功折子,一奏一个准儿,各种大帽子高爵位朝廷根本就不假思索。成批的赏赐了下来。如今的草原上大汗大王之类的名号满天飞,都快烂大街了。奈曼十三部,就弄出了三个汗十三个王,至于涉及到地盘的划分草场的占有这些实质性问题的时候,基本还是靠他们自己想法子。蒙古人自己的事情嘛,他们自己“商量”着办理吧,外人过多的插手,似乎有点儿不妥吧。

    蒙古各部也看出来了,赴死军这边不大会干涉草原上事情,别的不说。诸如只有一千多户的这种小部落,也能有汗王这样的称号,要是放在以前,还不笑掉了大牙?可越是那些小部落的首领,对这种事情也越是趋之若鹜……

    真正让蒙古各部感觉到忠诚伯确实有诚意的对方就在于互市,再就是赴死军并没有派遣什么大军进入草原,也没有保留多少军队威慑。基本都是派遣几个文官意思一下,那些个文官也没有多大的职权,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沟通联络而已,在更多的时候,这些个文官就是负责帮助各部调节的和事佬儿。虽然草原各部多已在赴死军的旗号之下,实际上草原还是蒙古人的草原,蒙古还是蒙古人的蒙古。

    草原上的勇士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些好处,汉人并没有欺压他们。也没有如满洲人那样强征大量骑兵,更不可能派遣大军来减丁杀人。虽然拿走了很多皮毛马匹,可他们是用盐茶布匹来换的。要是放在从前,这些东西都得需要集结大军入关去抢的,可是现在呢,那些个商人们会成群结队的送过来。随着过多的商业力量涌入,这些东西的价格反而是一路走低……

    挤奶的姑娘都能做一件子丝绸的衣裳了,都能用得起香喷喷的胭脂了,确实让男人们欢喜的很。尤其是晋商模式的推广,让那些牧马放羊的人家又有了新的生财之路。把皮革毡毛这些草原上永远也不会缺少的东西卖给那些个商人,然后再到他们的作坊里去,把这些东西加工一下,还有一份工钱拿呢……

    喀尔喀的楚虎和步代活上真是野心勃勃,居然要购买赴死军的火炮和火铳,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种不能轻易出手的东西居然被忠诚伯满口答应,还真就要卖给喀尔喀了。

    喀尔喀买这些东西做什么?答案早就呼之欲出,还不是要抢夺大家的草场和牛羊?这事情立刻遭到了其他各部的集体反对。迫于大伙儿的压力,忠诚伯“不得不”终止了这样的交易。同时提出,除非是整个蒙古集体同意,以后将不做这种破坏草原势力平衡的事情。

    喀尔喀人野心太大,这已经草原各部的共识,临近的部落都在暗中提防着野心勃勃的楚虎和阴险狡诈的步代活上。

    虽然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明争暗斗,可总体上来说,草原已经进入了和平时期。

    有感于忠诚伯的好意和恩惠,又刚好赶上忠诚伯大婚这样的机会,很多部落都送来了贺礼。

    对于这些贺礼,老实说李四并不怎么喜欢,绝大部分都是些千里马或者某个英雄使用过的战刀。对于这些东西。实在没有多大的价值。尤其是那些千里马,每个部落就送过来一匹,要说是拿下去给军队使用的话,这种外交礼宾的事情还真不好看,可要是全都自己养着,实在没有什么大用,先放着吧。

    李四本人“最亲密”的“伙伴”吴三桂,连个像样的人物都没有委派,早早送过来一张白色的虎皮作为贺礼。而同样和忠诚伯“私交极密”的潞王则是遣使送来了一副玉石球和一本养生经,据说这一对玉石圆球可以拿在手里把玩,很有舒筋活血之功效,至于那本已经古旧不堪的养生经,则是某个得道高人的手书,按照书中所载的法门修炼,可以益寿延年。

    对于把养生看的重入如泰山的潞王而言,这两样东西确实不错,可对于李四来说,则是不能吃不能用,拿出去卖了吧面子上也不好看,完全就是废物嘛。

    作为张大贼亲使的李定国,应该算是有点儿分量的人物了,他过来是借着送贺礼的幌子商议四川方面的其他细节。赴死军的文官已经开始进入四川了,很多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还要仔细敲定,当然这些扯皮吧啦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做。

    张大贼的贺礼确实很有意思,是一副吴圣的法源佛图,是不是真迹李四也看不出来,可张大贼这样的人物居然信佛,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讽刺。

    除了李延和郝摇旗等正在和赴死军融合的李闯残部是给的真金白银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贺礼。当然李四心中的像样是另外一个状况,最好是粮食物资真金白银之类。最让李四气闷的还是南都,小皇帝确实是穷。他不送礼还情有可原,那些个大权在握的老学官们则一个比一个抠门,有的送来书本,有的送来笔墨,根本就不值几个小钱儿。至于刘理顺这样的老熟人,干脆就是书信一封,口头上表示一下祝贺而已。

    “大帅,再加税的话……恐怕百姓们会有什么想法。”周文远连个正式的官职也没有,朝廷委派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