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1639 >

第111章

崛起1639-第111章

小说: 崛起163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你招来的祸!”
  朱妻破口大骂:“我听人说了,李司令是为了寇白门那小蹄子来讨公道的,你管不住裤带,现在家业都被人抄人,我的天哪,我到底做了什么孽啊,才会嫁到你朱家!”
  “闭嘴!”
  朱国弼烦躁道:“什么寇白门?李信堂堂荡寇军总司令,会为个表子来抄老子的家么?分明是早就看中了老子的家业,他娘的,那孙百谷和候恂也不是个玩意儿,居然早就跑了,你说跑就跑吧,好歹打个招呼是不是,可他不声不响的跑,否则老子又怎会落到这般田地!”
  “相公,那你有何打算?李司令就给我们留了一百两银子,眼见天要冷了,这日子怎么过啊,而且妾还害怕,没准儿哪天咱们全家就被害了,呜呜呜~~”
  朱妻捧脸哭了起来。
  朱国弼深吸了口气道:“去杭州,娘的,是孙百谷害的老子被抄了家,老子没饭吃了,就缠着他,难道他还敢把老子杀了不成?”
  “那赶快走!”
  朱妻真的怕了,连忙催促。
  “不忙!”
  朱国弼摆了摆手:“魏国公家怕是也被抄了,咱们去找徐老爷子,一起上路,至少有个伴,面对孙百谷时也好说上话。”
  “嗯!”
  朱妻点了点头,与朱国弼带着孩了,往徐府走去。
  此时的徐府,哭声震天,魏国公可不是朱国弼这种抚宁候能比,足足传了十三代,在南京盘踞了两百多年,家业与朝朝的南京历史盘根错节,互相纠缠,无论哪任官员,如果和徐家搞不好关系,这个官也当到头了,可谁能料到,一夜之间被抄了家。
  借口还是非常扯蛋的与国同祚!
  国在,家在,国亡,家灭!
  但同样因家业过于庞大,抄起来也额外麻烦,就如现代人,把财产分散开来以规避风险,只要有一份没被抄着,就是赚的,将来还没凭着东山再起,徐家也是如此,相当一部分的产业,并不在徐家自己的名下。
  有的是亲戚,有的是下人,有的更是八杆子也打不着。
  为此,在抚宁候府得到初步控制之后,李信亲自移步徐家,拷问财产。
  一卷卷簿册堆积如山,财务公司专业人员秉烛查看,屋子里,满是满脸横肉的亲卫连战士,个个凶神恶煞,如二瓤这种一副奸坏样的人,都不让进。
  高桂英也被拦在门外,不许进来。
  因为李信知道高桂英心软,事关小钱钱,能不下死手么?
  更何况他还有充足的理由抄魏国公府,他怕什么?
  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话不能说绝,但事情一定要做绝,历史上的李自成,在北京拷饷,就是没拷干净,才惹来了报复。
  屋子里,摆放着一张张老虎凳,徐弘基年纪大了,自然不可能做老虎凳,但他的长子徐子胤,幼子徐文爵、侄子徐仁爵等十余人,以及管事、管家、帐房先生,林林总总数十人都被绑在老虎凳上。
  “老人家,你祖徐达,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来本司令是不愿如此的,但是明太祖立国时就有言在先,你徐家与国同祚,如今大明将亡,我荡寇军进驻南京,你徐家已经没资格再享受荣华富贵了,这是天意,也是明太祖的旨意,你徐家老老实实把财产交出来,我也不为难你家,否则,你的儿孙辈可得吃苦了。”
  李信阴恻恻的看着徐弘基道。
  徐弘基已经六十多了,老泪纵横道:“司令爷,老朽不怨你,这是天意呐,我徐家享了两百多年的富贵,也知足了,可是家产都被您抄了,哪还有隐藏的啊,司令爷,您行行好吧,老朽给您磕头啦!”
  徐弘基也是人老成精,他知道,在即成事实的情况下,说狠话除了招来李信的怒火与更加凌厉的报复,还能有什么用呢?
  只有装可怜,尽量卑微,才有可能躲过一劫。
  不过李信可不是好糊弄的,因为他是现代人,什么手段没见过?
  很多人为古人正名,说古人如何如何聪明,不比现代人差,这话是不对的,智力的构成因素,一个是思维方式,还有一个就是判断力。
  现代人都学过代数几何,有最基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而古人在这方面,是非常欠缺的,同时,判断与决策的基础是信息采集,现代人可以很轻易的得到所需的诸多信息,古代却没有这个条件,很多决策过于想当然,信息来源片面而又偏颇,难免会出现决策失误。
  所以古代社会不能折腾,一折腾就会乱,从这个角度来看,理学的存在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因为存天理,灭人欲所塑造出来的,就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社会。
  静态的社会,可以凭着经验和有限的信息做决策。
  但李信是要建立起一个初步工业化的社会形态,理学又成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枷锁,必须要废掉。
  李信暗暗摇了摇头,收回思绪,冷声道:“有没有隐藏的财产,还须查了再说,徐老莫再多言。”
  满屋子,算盘拨弄的噼哩啪啦直响,几十只算盘一起拨,那声音既嘈杂,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很多被绑在老虎凳上的帐房管事吓的面色苍白,浑身瑟瑟发抖。
  “总司令,找到了!”
  突然,一名财务兴奋的大叫。
  “哦?”
  李信看了过去。
  财务道:“总司令,三山街上,福来当铺有问题,帐目约有一百三十万两对不上,属下怀疑,这笔帐被隐匿了起来。
  “谁负责的?说!”
  李信问道。
  一群帐房管事没人说话。
  李信冷声道:“不说是吧?好,所有人都上刑,本司令最后劝一句,可别为了不相干的人搭上自己两条腿,来人!”
  “司令爷,我说我说!”
  “是他,黄帐房,这间当铺由他负责!”
  不待亲卫们垫上砖块,旁人就纷纷指向了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帐房。
  “说,银子上哪儿去了?”
  李信自然不会自降身份去讯问黄帐房,邢武大步上前,厉声喝问。
  那日李信去查帐的事,邢三虽然没敢声张,也不敢明着说,但还是暗示了邢武,邢武在李信身边跟久了,多少学了些东西,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可是让他惶恐万分,也感激李信手下留情,他迫切需要在李信面前表现表现,以抬高邢家的地位。
  “我……”
  黄帐房还眼珠子滴溜溜转呢。
  “加砖!”
  邢武已回头挥手。
  有亲卫上产,连垫三块砖头,顿时,黄帐房鬼哭狼嚎。
  邢武提醒道:“再垫一块砖头,你的膝盖将会啪的一下,向上面折断,疼不疼,你可以想象,而且你的下半辈子也废了,徐家给你了什么好处,让你甘愿付出两条腿?嗯?魏国公已经成为了过去,他徐家连自己都养不活了,你再依附他家还有什么意义?不为你也得为你的家小着想吧?
  我给你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只要你如实交待,你可以为总司令效劳,总司令没时间和你耗,是要个忠仆的名声,还是要两条腿和你家人的前程,快说!”


第二四五章 再诱高一功

  “老爷,对不住了……”
  黄帐房一五一十的交待了那笔银子的下落,大概有三十万两被藏了起来,剩下的百万两作为投资,分散投到了别人家的产业里面。
  实际上这种手段也不是为了搪塞荡寇军的,徐家作为老牌国公家族,具有很深的危机意识,从嘉靖年间,南京的手工业经济勃勃大发展时起,就有意识的把银子以隐秘的渠道,投资到别人家里。
  本来徐家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但所恃者,无非是阴阳帐册,这是一种非常原始落后的造假手段,而李信带来的,是借贷记帐法、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多种现代会计记帐方法,正如现代社会搞审计,本质上就是用各种会计方法查帐。
  不过李信暂时没有推出审计的想法,毕竟大明的经济形态,还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而是小农经济与地主经济相互结合,搞审计既没有必要,又有可能引发剧烈的反弹。
  “诶!”
  徐弘基面色灰败。
  一百三十万两银子,他的心头肉啊。
  “总司令,又查出一处,吉祥绸缎庄有五十万银子对不上……”
  “平安米店亏空二十万两……”
  “桑田收益少算八十五万两!”
  “铺面租金有二十八万两不知去向……”
  “我交待,我交待……”
  一个个血淋淋的窟窿被掀了开来,徐家人面如死灰,心里充满着无边的恐惧,这种查帐方法,简直是闻所未闻,什么秘密都兜不住啊,徐家真要被查个底朝天了!
  帐房管事们也纷纷自首,很多还没查到的帐,也自动报了出来。
  高一功和双喜站一边看着,他们是不懂的,但是看结果,极其触目惊心。
  双喜小声道:“一功叔,这真是了不得啊,李司令在那候府,我找人盘问了下,房宅、田地、铺面、珠宝金银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四百多万两,这魏国公更肥,光明面上的财产,就有不下于六百万两,暗中藏着的,又被李司令挖出了出来,足足有五百万两!
  李司令这趟来南京,什么都没做,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到手了!”
  “是啊!”
  高一功心情复杂,以前看李信发财,他是妒忌,但是因李自成对他渐渐疏远,他对李自成的忠心也打了折扣,现在再看李信发财,那是羡慕,也为自己不值。
  想他以前,是个山寨的二寨主,高桂英毕竟是女人,很多事情不方便处理,实际上他就是当家的,有自己的财产,但是自打跟了李自成以来,流窜十余年,军中的财产名义归公,真正的支配者却是李自成和刘宗敏,除这两人,谁用钱都要事先通报,这等同于花的是别人的钱。
  尽管李自成对手下的兄弟不算苛刻,可是一天到晚花别人的钱,心里能踏实么?
  高一功的神色阴晴不定,李信在暗中观察着,突然呵呵一笑:“大舅哥,小舅哥,我看还是别回去了,跟着我干,不想呆在军队里,我给你们安排个肥差,我打算在南京成立烟草总公司,由你俩担任正副总经理,禁止市面上私人卖烟,初犯重罚,再犯劳教,所有的烟草,必须通过烟草总公司才能出售,怎么样?”
  “这……”
  二人相视一眼,哪怕是李自成的义子,双喜都是心里一动,更别提高一功,心脏猛的抽搐起来!
  对李自成的不满是一方面,反观李信,蒸蒸日上,他还是高桂英的亲弟,真跟了李信,这个大舅哥就坐实了,难道还能亏待自己?
  另一方面,则是今日查抄魏国公府让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他根本不敢想象,一个家族拥有的私产,居然能超过千万两银子!
  不过现在就让他背叛李自成,还是有着强烈的心理障碍,于是讪笑道:“李公子说笑了,对了,这烟草总公司是个什么意思,光卖烟能赚钱吗?”
  李信呵呵一笑:“大舅哥怕是有所不知,吸烟能上瘾,一旦上了瘾,几个时辰不吸,就心里难受,这就和吃饭一样,是刚需,什么是刚需,是刚硬的需求。
  但两者又有不同,老百姓吃不上饭,会饿死,会造反,所以官府不能赚吃饭的钱,而吸烟不同,不吸不会死,就是心里难受,这个钱,要往死里赚,我打算除对烟草施行专卖制度,还将课以一倍以上的重税,你说赚不赚钱?大舅哥,只要你点个头,你就是烟草总公司的总经理,小舅哥是副总经理,我给你们银子,拨给人手,把框架先搭起来!”
  高一功现出了难以抑制的挣扎之色。
  他与荡寇军,也算是老相好了,对荡寇军多少有些了解,那一个个总经理,位高权重,执掌一方经济命脉,对他构成了强烈的吸引力。
  更何况他戎马半生,也想安定下来成家立业,还有什么比做这个烟草总公司的总经理更合适呢?
  高一功连吸吸都急促了!
  李信又回首一指徐家:“大舅哥,看看他们,今天被我扒皮抽筋,是不是很惨?但是别忘了他们家两百多年来过的是什么日子,想他徐达,最初也是土里刨食的农家子弟,就因跟对了人,享了十三代的荣华富贵,这难道还不够?”
  屋里,除了拷问声,徐家人的哭声,就是拨弄算盘珠子的噼啪声,高一功都觉得额头冒出了汗,李信给他开的条件太好了,更何况他的根是高桂英,严格说起来,应该在李信这里,如果全无顾忌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投了李信,但是又怎么可能没半点顾忌呢。
  投效一个人,很可能只是刹那的感动,但是背叛一个人,需要诺大的勇气!
  “李公子,你莫要引诱我了!”
  高一功苦笑道。
  李信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便向李双喜问道:“小舅哥,与慧剑处的如何?要不要在南京替你们把婚礼办了?”
  高一功本着拉人下水的心思,无比希望双喜娶了慧剑,附合道:“双喜呐,慧剑这女娃模样周正,性格又好,与你倒是挺配的,叔也觉得就在南京把好事办了吧。”
  “一功叔,那……慧剑肯不肯跟我回去?你留下来,我会和闯王解释,可我得回闯王那儿啊。”
  双喜看了眼李信,便问道。
  “这……”
  高一功没法做主,也看向了李信。
  李信哈哈一笑:“这事我找机会问问慧剑,小舅哥,总之你放心,无论是留下来帮我,还是把慧剑带走,只要你们俩合计好,我都没意见。”
  “那……多谢李公子成全!”
  双喜拱了拱手。
  ……
  经过一夜忙碌,徐家的资产大致清算完毕,约折合为一千两百零五万两白银,这部分财产,全部充公,管事执事和帐房,留用部分,毕竟一些铺面还需要继续打理,荡寇军派人接手也需要些时间。
  清晨时分,徐家十余口被发了两百两银子,从家里赶了出来,与早已等候在外的朱国弼家会合,一阵咬牙切齿的咒骂之后,两家人合为一股,逃离南京,去杭州投奔孙传庭。
  实际上李信并没有杀人的意思,首先是他有与国同祚的理由,谁都没法说他半个不是,其次是抄家涉及的面很小,对大多数人没有影响,别看徐家在南京根基深厚,可病来如山倒,墙倒众人推,这个时候,谁都唯恐与徐家沾上边,不说落井下石,躲还来不及,哪敢去为徐家说公道话?
  第三点,任何一支新兴势力进入繁华都市,当地民众的本能反应是观望,根据荡寇军的执政风格决定接下来的行止,在这当口,没有谁会多事。
  荡寇军占领南京已经全城皆知了,全城都在观望,无论是普通百姓,贩夫走卒,还是巨室豪商,东林复社,以及原明朝的官员,都在等待着局势明朗的那一日到来,对于徐家和朱家,不仅顾不得,还有人暗中看着笑话。
  毕竟见不得你好的人,大多是你的身边人,南京民众,眼睁睁看着徐家享了十三代荣华富贵,靠正当渠道赚来的银子都让人眼红,更何况徐家的富贵是来自于权力的分配?难道心里就没有一点妒忌?


第二四六章 受降

  事实证明,寇白门想多了,直到被放走,都没见着李信的影子,让她的心里忐忑不己。
  以前是邵时信想把她献给李信,她拉不下脸面,但今日是李信带兵来救了她,有救命之恩在先,她再委身相许,顺理成章,她渴望见到李信,当面称谢,再以自己学来的种种本事勾住李信的魂,嫁入李家,将来李信当了皇帝,一个贵妃总是跑不掉吧?
  可惜的是,李信没来。
  春香还专门出去打听,才知道李信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